登陆注册
34201400000062

第62章 20世纪中国新诗(1919—1949)(1)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的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总目标的感召下,从内容到形式作为和旧诗词的对立与批判而产生的诗歌新品种。这是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中国新诗,它是以表现科学和民主的基本内容,以彻底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的形式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清,其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那时的诗词由于格律声韵的束缚和追求僵化的词藻,愈益流于空洞的形式,难以传达人民的思想情感。旧文人中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倾向的有识之士,在西方新思潮影响下,企图对我国旧诗词进行改良。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呼吁诗界革命,黄遵宪又首倡新诗派。但他们的工作还仅停留在生硬地引用音译新名词人诗等幼稚试验上,内容上虽然引进了新题材,但未曾产生革命性变化,形式上虽有一定的松动,然而也只在原有的套式中运转,而不曾动摇旧诗词的根本。不过,清末的诗界革命确也给予后来的五四新诗运动以观念上的影响。

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该刊二卷五号(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二卷六号(1917年2月)即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这是中国诗歌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诗。《新青年》四卷一期又集中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共九首。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是新诗中出现得最早的同情底层人民生活并揭示人道主义主题的作品之一。沈尹默的《三弦》,开始以新的语言和方式表现生活,并注重音韵的动听和谐。与刘半农相近的是刘大白,著有《旧梦》(后重编为《叮咛》、《再造》、《秋之泪》、《卖布谣》四册)、《邮吻》,大多表现民间疾苦,《红色的新年》、《劳动节歌》则表达了对新世界的憧惯。他注意对民谣的借鉴。

胡适自誓三年之内专作白话诗词。1920年3月《尝试集》正式出版。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本白话新诗集。胡适认为古今文学革命运动总从文体的大解放入手,因此提出: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谈新诗》)他作为倡导以白话写诗的第一人,主张包括新诗在内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和不拘格律的观点,对新诗的创立有积极意义,并直接导致了五四新诗最初的自由诗派的形成。当时以《新青年》为基本阵地的最早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者,除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外,尚有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李大刹等人。他们致力于创立完全不同于旧诗词的自由体的白话诗。其中标志着完全摆脱了旧诗词影响而卓然自立的,当推周作人的《小河》。这首诗以明白恬淡的口语构成隐喻,暗示着因违逆自然规律而导致的悲剧性冲突。胡适称《小河》是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继《新青年》之后,《新潮》、《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团结了一批早期新诗运动的开拓者。如写《冬夜》(1922年)的俞平伯,写《草儿》(1922年)的康白情,写《踪迹》的朱自清,写《童心》(1925年)的王统照,写《晚祷》(1924年)的梁宗岱等。当时的文学研究会中的诗人,更以八人合集《雪朝》显示了这一创造实力(《雪朝》的作者为郑振铎、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他们抱着为人生而艺术的宗旨,使底层生活的实际场景涌入新诗,从而壮大了现实主义在自由体白话诗中的力量。

由于文学研究会诸诗人的积极实践,开辟了早期新诗注重社会生活,面向人生,揭露黑暗,以新诗作为干预人生手段的现实主义道路。朱自清是其中成绩显著的诗人。他的《毁灭》以长篇抒情的方式,写五四退潮之后的青年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的矛盾心境,留下了一个个分明的脚步。他在《踪迹》(诗文集)中的诗篇,已超越尝试之作而趋于成熟,表现了诗人积极正视现实的精神。王统照也有《这时代》问世,集子里的诗透过朦胧的意象,传达了人间的苦味。

作为文学研究会中较早开始创作活动的作者之一,冰心除小说、散文外,还擅长以诗歌的形式写刹那间涌现的哲理思考的断片。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深受泰戈尔的影响,晶莹清丽,浸透着在人性主题下的母爱和童心。这些由智慧和情感的珍珠缀成的人生经验的短诗,形式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从侧面传送出五四时代思想开放的自由气氛,也与新诗独立于旧诗之后扬弃模式化的抒情,转向重视理性阐发的追求相衔接。一时写者甚多,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小诗创作的高潮以宗白华的《流云小诗》的出现为标志。

五四时期青年男女渴望挣脱封建旧礼教的束缚,其诗的再现,以湖畔诗社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合集《湖畔》、《春的歌集》为世人注目。汪静之尚有《蕙的风》和《寂寞的国》。这些作品在爱情的歌吟中显示出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和激情。而沉钟社的主要成员冯至,他的《昨日之歌》中的诗篇,基本主题也是青春和爱情,杆情真挚细腻,幽婉动人。及至《北游及其他》中的诗,又增加了现实的内容。冯至的诗写的虽是个人如烟如梦的哀愁,却概括了五四以后追求光明的青年的苦闷心理。

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出版于1921年,较冰心、冯至、汪静之等人的诗集出现为早。

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激起了先进分子的觉醒。这种觉醒因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加深,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萌生。这些因素加深了人们对中国黑暗现实的痛切感觉和认识。由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要求以激情喷发的方式追求个性解放。一批诗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欧美浪漫主义诗歌中找到启示和力量。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的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把浪漫主义从思想上作为自我表现的标志加以接受,并作为艺术原则用以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这便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诗人们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

郭沫若(1892—1978年)的代表作《女神》的大部分诗篇写于1920年。他的创作彻底打破了中国旧诗词那种专一的对于纯意境的追求,而在飞动和呼啸中传达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他摒弃了小诗运动的诗人们那种隽永的情趣,创造出以雄浑的调子、急速的旋律、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女神》的基本精神在于创造,于旧的毁坏中寻求新我的诞生。郭沫若笔下的****的凤凰形象,集中地体现了对旧世界批判与抗争的意识,同时又是那个创造和追求光明的时代-的象征。郭沫若还追求西方现代文明与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融汇。《女神》中不少作品以新诗的形式表现溶进了现代精神的古老神话传说,既与新世纪的抗争意识相通,又与中国历史文明、特别是五四时代精神一致。他为新诗引进了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词汇,丰富并完成了新诗现代形象的改造更新。继《女神》之后,郭沫若又有《星空》(1923年)、《前茅》(1928年)、《恢复》(1928年)等诗集。

中国新诗崛起于五四时期,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划了一道明确的分界线以后,开始了各种艺术流派竞相探索的阶段。提倡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中,除郭沫若外还有创造社的成仿吾、柯仲平,太阳社的蒋光慈等。被称为创造社最后迭出的三位诗人一穆木天、冯乃超和王独清,其创作倾向于法国象征派诗。他们提倡唯美的纯诗,强调诗的音乐和形式的美,捕捉诗的朦肤境界。王独清诗中颓废没落的气氛甚浓,着重点染浓艳的刺激性的色彩。

蒋光慈继承了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的积极奋进精神。诗集《新梦》(1925年)所收系1921—1924年旅居苏联时的作品。在这些诗中,他把浪漫主义激情具体化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歌唱。他的诗热情澎湃,格调宏朗,伹也不免因未能扣紧中国现实而有些浮泛。《新梦》之后的《哀中国》(1927年)、《战鼓》(1930年),高亢之音减弱,流露出某种感伤情调,但始终是在希望的路上走着(《哭诉序》)。

随着自由体新诗的勃兴,新诗体式因不加节制而趋于散漫,便转而要求便于吟诵的格律化。集中体现这一要求的是新月派的出现与形成。1926年北京《晨报》创办《诗镌》,由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盂侃、刘梦苇、于赓虞诸人主办。《诗镌》计出十一期。继而1928年创办《新月》,1930年办《诗刊》。在刊物的发展沿革中培养、集合了一批艺术主张相近的诗人,新月派即由此得名。这是一批立志要为新诗创格的诗人,其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备明确。他认为诗应有音乐的美(音乐)、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I新月派诗人创造的新诗格律体,不同于完全自由体的毫无拘束,又没有古典诗词那种僵死的模式,而是在自由体新诗打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统一格律要求的格律诗。此派诗人受英诗影响较大,情调风格都接近英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但反抗精神甚为微弱。他们的诗篇注重艺术的纯美,主题往往是人生的经验、人性的美丽以及纯真爱情的追求。也有一批诗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切,但思想始终未曾超越人道主义。当理想和僮僚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也易于产生幻灭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致力于体制的输人与试验,尝试的诗体最多,著有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翡冷翠的一夜》(1927年)、《猛虎集》(1928年)、《云游》(1931年)。他的诗语言鲜亮,色彩清丽,具有流动的质感,让人觉得世上一切都鲜明、灵动。徐诗稀薄地联系社会生活,寻求人的尊严与爱情的高尚,伹他的人生追求,常常如同骑一匹拐腿的瞎马,虽想冲出黑暗迎接光明,却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一旦人生的际遇超乎他的预料,便由信仰的动摇而趋于颓唐,这在从《猛虎集》到《云游》的自剖与云游期,体现得最为充分。

闻一多是新月派诗人中创作和理论全面发展的诗人,著有诗集《红烛》(1923年)、《死水》(1929年),《死水》一诗是他贯彻自己艺术主张的力作,以设想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于世。死水是旧中国衰颓的象征,它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败的抗争,并以强烈的嘲讽来宣示那未曾绝望的激愤。闻一多是一位呕出一颗心来,怀着火一般热烈的激情唱着悲愤诗句的爱国主义者。他最后作为一名民主战士而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

新月派诗人除徐志摩、闻一多外,朱湘在格律诗的倡导和建设方面亦多有建树。他著有《夏天》、《草莽集》(1927)、《石门集》(1935)等。他的诗的全部调子建立在平静上面,洋溢着和谐庄穆,但笔端未能映现那个年代的动荡。朱诗在幽婉括淡方面自有特色,有时表现为隐晦神秘而有明显的对于现实的规避。朱湘致力于诗的叙事,他在这方面实践的认真在早期新诗人中较为突出。此外,孙大雨、邵洵美、沈从文、朱大楠、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等,都属于这一流派的诗人。陈梦家编有《新月诗选》(1931年)荟萃了这一流派的诗作。

2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风兴起,旅法的李金发以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为模式,试验把西方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引进自己诗中。他出过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他的诗以新奇生涩的形象,表现富于异国情调的感伤气氛。他重视暗示性的隐喻,通过一些朦胧的诗的幻觉,企图再现人生的隐秘。生与死是李诗的基本内容。他关注晦暗的、悲剧性的命题,主调是感伤的、乃至颓废的。诗中语言芜杂而艰涩,败坏了本国语言的纯洁性。与李金发诗风相近者,有后期创造社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

同类推荐
  • 北大日记(壹)

    北大日记(壹)

    该书共收入了近30位北大学子的日记,日记中的时间跨度介于1990年至2008年之间,日记的内容是期间求学于燕园的青年才俊们的校园生活。这些文字所呈现的显然是零距离的花样年华,是小说、诗歌等艺术加工手段所无法复制的校园与青春。
  •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我们一起牵手,手持爱与热情,和未来相遇!没有穿不透云层的阳光,没有无法到来的以后。世间所有的遇见,都值得珍藏。献给那些正用这份单薄的青春,触摸世界的你们!
  • 北回归线的忧伤

    北回归线的忧伤

    本书共六辑,记录了作者关于爱与幸福、文学与艺术、生命与灵魂等等小到身边大到宇宙的思考与感悟,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最直观体现。正如作者所说:“思想,在现实面前,是奥林匹斯山的遥远,在理想面前,是梦断红楼的咫尺。时代看思想者有时很远,思想者看时代总是很近。相看两不厌,何其难也?但无论远与近,也不管难和易,于我都是生命深情的归来。”
  • 我是警察

    我是警察

    人们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给“文化”这个使用率颇高的概念下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却非易事。
  • 大半生最美好的事:新湖畔诗选

    大半生最美好的事:新湖畔诗选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抒情有着前所未有的冷漠或敌视,而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日新月异的媒体传播环境,则造成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的滥情倾向。今天,我们无比怀念鲜衣怒马、旌旗猎猎的青春岁月。所幸的是,江南的这片大好湖山,为我们的抒情保留了纯正的诗歌血液。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荒岛求生

    英雄联盟之荒岛求生

    不一样的英雄联盟,不一样的绝地求生,当这两款游戏完美结合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这个星球有黑洞

    这个星球有黑洞

    我叫李劲风,穿越到了一个充满灵气的世界。我以为我可以快快乐乐的修仙,结果现实告诉我生活在黑洞表面。我很慌!我要这金手指有何用!
  • 中国古代传奇小说选

    中国古代传奇小说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烽火饶州行

    烽火饶州行

    上官倾城从小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变得很坚强。作为破浪城的圣女,她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特别是母亲无故失踪后,让她身处的环境变得更加糟糕,她不得不变得更加坚强。为了查出母亲的消息,她不得不投靠北燕皇帝慕容元直,而慕容元直则看中破浪城的能力,欲用上官倾城帮自己打天下。在玉门关外,上官倾城率领不齐心的破浪城众将成功击退洗契丹皇太后萧嫣然为首的契丹先锋,为慕容元直创造了有利的先机。此役过后,破浪城里的左右二使四护法,无一不被上官倾城的才智及武功所折服。他们不管是否心甘,都不敢再违逆于她。在此之后的三年,慕容元直密谋南征南楚,又令上官倾城找出他的仇人耶律景容。在不除掉耶律景容,慕容元直是不放心的,因为他这天下就是从耶律家盗来的,很多耶律家的旧部正蠢蠢欲动呢。等上官倾城找寻到耶律景容的下落她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圈套,彻彻底底的圈套……
  • 与狄更斯齐名的萨克雷封笔之作:潘丹尼斯(套装8册)

    与狄更斯齐名的萨克雷封笔之作:潘丹尼斯(套装8册)

    The History of Pendennis: His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His Friends and His Greatest Enemy (1848—1850) is a novel by the English author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The novel took two years for him to write. Set in 19th century London, England, this novel features a young English gentleman Arthur Pendennis born in the country who sets out to seek his place in life and society. The novel portrays his love affairs with the callous Blanche Amory and poor Fanny. Both of them marry other people, and Pendennis finally weds Laura Bell, his adopted sister, who had always loved him. The characters include the snobbish social hanger-on Major Pendennis and the tipsy Captain Costigan. Miss Amory and Sir Francis Clavering are somewhat reminiscent of Becky Sharp and Sir Pitt from Vanity Fair. In line with other Thackeray's works, Pendennis offers an insightful and satiric picture of human character and aristocratic society. The masterful characterizations include the snobbish Major Pendennis and
  • 鹿鼎王爷

    鹿鼎王爷

    世人皆知顺治康熙,却无人知晓顺治有一个早夭的四儿子,康熙有皇弟——爱新觉罗.玄宸,也是唯一一个与康熙一样备受顺治期待的儿子。此为流落民间的皇子被寻回之后鹿鼎记的变动。(本文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复仇之翼:洛丽玛丝的花香

    寂夜之中,复仇之翼,坠之天使,该往何去?她不配拥有白色。自认为,灵魂被黑色复仇之火污染。已经回不到原点了,只能不顾嘴角的血丝,拖着被黑荆棘缠绕的双脚,一步步的向前走。走在无际的黑暗之中。她们心疼她。如灵魂被牵引般,愿意和她同甘共苦。哪怕前面是地狱,也会跟着她,步步走过。洛丽玛丝轻轻摇曳。金色之瞳向往何处?
  • 被召唤成巨人是什么体验

    被召唤成巨人是什么体验

    如果古神能够被人类召唤,那人类能不能被蝼蚁当成神灵召唤出来呢?唐临就是一个普通人类,却被异位面的生灵召唤过去,成为参天巨人般的存在。
  • 贤王冷心:独宠穿越师妹

    贤王冷心:独宠穿越师妹

    前世她是出身于历史系的中医世家传人,一朝穿越,她成为了一个婴儿。等到她长大之后,多少的王公贵族想娶她为妻,为的就是她手中那富可敌国的财产。他,大安皇朝人人称赞的蓝衣贤王,虽然他待人温和,可是骨子里却是冷傲无比。第一次进宫的她被皇帝封为御前尚仪之后,两个人便开始有了交集。不过令两个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是同门师兄妹,还是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不过一开始,他只是为了遵守诺言,时时刻刻的保护她,然而久而久之,两个人却是落入了爱河之中,无法自拔。最后成为人人羡慕的夫妻!【宠文+小虐+宫斗+夺嫡,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