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1400000052

第52章 诗美的启蒙——20世纪中国诗潮之四(3)

这些见解是一种宣言。诗人的目光开始转向他们工作的自身,他开始发现诗以及诗自身的规律,而不是把目光始终游移在诗以外的那些地方。对于中国新诗来说,我们觉悟了诗是艺术是一个重大的宣告。事实上中国诗人以及中国社会对于诗的期待功利也高于艺术。他们经常忘记诗是诗。在五四运动生发的新诗革命中,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自身具有浓重的使命感,因而当社会危机加重或人们对意识形态要求加重时,艺术自身往往受到轻忽。新月一班人这一宣布等于宣告了对诗属于自身世界的重新发展,这是破天荒的。

四、诚心实意试验的一群:活水和火山,永远的生命力

从要把诗做得不像诗,到要把诗做得像诗,这一思路画出了中国新诗从孕育到成长的轨迹。胡适等人的贡献是否定、破坏和摧毁,他们的最大成功也在此。当然,他们也贡献了他们的尝试,但是那尝试的成功基本上是在用白话写诗方面,而不是如何写白话的诗方面。白话诗出现了,如前面提到的,它的自立的标志是周作人的《小河》,那也应认为不是诗本身的成功,它的成功在于完全用的是自己的一套话语,而彻底地排除了旧词调的浸漫。

新月的出现,如梁实秋所说这是第一次一伙人聚集起来诚心诚意试验作新诗。历史上像这样就诗的纯正艺术性做出集中的、持久的、专注的努力,还是前所未有。由于他们的努力所形成的一种研讨、重视诗艺的氛围,给向来把诗的社会性旋转在诗自身的完善之上的中国新诗界提供了极大的精神启示。尽管从那时开始,甚至直到现在,对此持有异议的也始终不曾间断。但是新月最大的贡献是它推出的格律主张,它造成一时的风气,也许它的初衷想以此整饬诗体取自由诗而代之―然而并未如愿,自由体诗依然生存和发展着。但它对散漫的诗艺提出警告则收到了效果。而后,格律诗作为重大的生力军,补充和丰富了中国诗坛,这也是明确无误的事实。

不仅是积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也不仅是诚心诚意试验,而且是从他们出现之时开始,是作为一批相当整齐的,在艺术上有深厚功力的诗人群体为中国诗坛做出了丰富的和新颖独特的贡献。徐志摩和闻一多是他们最突出的代表,也是这一群体的领袖人物。关于这两人对新月的贡献及其地位,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导言》中有过分析,他认为徐志摩虽然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利用理论来领导别人,闻一多不同,他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与艺术的。近期则有蓝棣之对此作了介绍,他在《新月派诗选前言》中说:

如果要问闻一多和徐志摩的这种结合以谁为主或者谁向谁靠拢,那么,我们看到,《晨拫诗镌》这块园地是掌握在徐志摩手里,但几乎《诗镌》的全部作者又都在闻一多周围。闻一多在艺术和思想方面影响都要大一些,加之他性格的刚,这种色彩就更鲜明。

学术界对这两位诗人有过诸多讨论,对他们在新诗建设中的贡献已有论评。他们留给后人的纪念,不仅有丰富的著述,更有一种永远的人格和精神的震憾。

朱自清讲徐志摩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的短暂一生正是这样充满了幻想和热情的生命水。他出身于一个属于上流社会的环境,即一般所谓的布尔乔亚家庭,通俗一些的说法,是属于公子哥儿一类,从生活到艺术,其态度均可认为是贵族的。他与林徽因和陆小曼的恋爱,从那时到现在,都被人们长久地谈论。徐志摩的一生是有缺陷的,他决不是完人,在他生前直到死后,人们都在批评他的缺点,但就是批评的同时,人们似乎都没有否定他作为一位有持久魅力的诗人的价值。徐志摩提供了作为诗人最珍贵的品质:真性情的流露和表达。他最后的云游不回,更留下了永远的追念。他一生任性和率真地爱着和痛苦着,其诗句也因其真情甚至成为一种预言,读着《爱的灵感》的最后那些诗句,联想到他最后的归宿,不仅让人惊悚:

现在我,

真真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

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

徐志摩曾经祈求他人不要过多地责备他。他对人们责备的一切心中十分清楚,他知道面对民生的苦难,几行有韵或无韵的诗句是无甩的,但他自喻为一种夭教歌唱的鸟不到呕血不住口,它独自知道另一个世界的愉快。他说:诗人也是一个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宫紧抵着蔷薇的花剌,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和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衣染成大红花他不住口。他的痛苦和快乐是浑成的一片。他希望寄托于另一个世界的理想,当然是一种浪漫精神,不过这种浪漫与创造社转向激进的社会意识不相同。这一批人似乎更注重美神的召唤,他们宁肯弃置他们听到的叫花子的呼喊和石工的呻吟,而去展现那一个天国般的纯美纯情世界。

闻一多走了一段比徐志摩更为弯曲的道路。他从那间布置得如同非洲女子般的纯美世界走出来,躲进了远离世尘的古书堆中,研究《诗经》、历史和甲骨文。但他终不能排斥那一沟未曾绝望的死水的呼唤,以决绝的心情宣布:前脚跨出,后脚又不想收回。他选择了以极为壮烈的形式饮弹倒在昆明一条街巷的血泊中。这同样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的一生。他和徐志摩以及他们的朋友以对诗美的挚诚,力图在诗中另造一个世界来消解现实世界的困惑和疑虑。闻一多以更为从容的冷静,始终如一地期待那《奇迹》之光的降临——

——我等,我不抱怨,只静候着,

一个奇迹的来临。总不能没有那一天,

让雷来劈我,火山来烧,令地狱翻起来,

扑我……害怕吗?你放心,反正罡风,

吹不熄炅魂的灯,愿这蛻壳化为灰烬,

不碍事,因为那,那是使我的一剎那,

一刹那的永恒……

这便是闻一多所预期的奇迹。这奇迹所体现的精神是充分理想的。新月一群倡导的理想精神是在矛盾和犹豫的状态中展示的,他们的确不知道风在向那个方向吹,他们也真如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在黑夜中加鞭。但他们的目标却是坚定的,即要寻一颗明星。即便是荒野里倒着一口牲口,黑夜里倒下了尸首,却始终向着那水晶似的光明。这是徐志摩冀期的光明,它与闻一多所冀期的戴着圆光的奇迹是同向的——

我听见闾阖的户枢宕然一响

传来一片衣裙的锌缘——那便是奇迹——

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着圆光的你!

这是又一个浪漫时候。一群人为纠正诗歌运动早期的意只化倾向而为建造诗美殿堂献身。他们或在云游的欢悦中悲哀地陨落,或因追求方式的转换而在那一道奇光中爆喷,宣告了又一个理想的陷落。这最初两颗大星的沉没,也许预示了在中国特定社会环境中这种游离于主流思想的纯美追求的命运。与新月运动同时或稍后一点,受到五四思想艺术解放的启示和鼓舞,一种自然生成的艺术无拘束发展的态势有较充分的展示,它造成了中国新诗史的第一个繁荣期,以至于直至半个多世纪以后,人们对比自己身历的艺术的枯竭状态还是发出无限的感慨和钦羡。当然,迄今为止,一种相当固定的观念还把包括新月在内的那些艺术实践归于逆流。某种批判的定势似乎经历了数十年而不曾更改。

随后的事实却证明新月的星辰陨落是一种无情的暗示,新月想把新诗运动引上纯诗和唯美的通途,实际上难以做到。其它一些诗歌潮流也在主流思想的诘难和围困之中先后留下了让人记忆的辉耀,而作为艺术的运动则是无例外地宣告式微。新诗运动的历程的确是艰难困苦的。人们观念的形成受到中国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制约。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社会便开始了百年苦难:民生疾苦,社会****,争战连年,外患频仍,中国知识分子身当此境,不能不以这一社会现实为思考的基点,这种以社会功利取代艺术价值的倾斜几乎是天成的。但中国诗人寻找艺术创造的水晶一般光明,寻找那一个戴着圆光的奇迹的出现所进行持久的奋斗,则是从本世纪20年代就立下的宏大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月派一群人的集结以及他们为新诗艺术确立的目标付出的代价,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原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国家经委党组对大庆精神的概括,即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 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来》是一部个人文集。作者将业余创作的150余篇(首)散文、诗词作品进行了结集。内容上,既颂扬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又表现出对律师工作、知识学问和生活乐趣的执着追求。通篇文字朴实,思想深邃,情感真挚,是优秀之作。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 巫婆的红筷子

    巫婆的红筷子

    最具争议的作家阎连科与颇有人气的人文学者梁鸿跨越十年的文学对话。在连绵的追问与回忆之间,作家个人的历史回眸即是时代、国族的印迹,对民众命运的深入思索激发成作品的内在多层回声,一幅幅可感的画面重新回现,多少悲欢离合、穷形尽相都不脱厚实的悲悯。在激情与思想的交锋中,两代人文思想精英共同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学深处的精彩波澜。
热门推荐
  • 尘埃语录

    尘埃语录

    语录系列之一,柳凡的日常生活。(注:语录系列都有一个语录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跨世姻缘兜错圈

    跨世姻缘兜错圈

    “哗”不会吧!老天爷竞跟她开这个玩笑,不但穿越到这个狗屎不生蛋的穷鬼古代,还被强逼嫁给一个花心“萝卜世子”让她堂堂一个二十二世纪的新人类,嫁给一个老古董非给他点颜色着看不可,他可从来就没想过要娶什么世子妃的,全是家里的人搞鬼,他才不想妻妾成群,可是旨难为啊,谁知道竟然娶个大麻烦回来,还害他差点弄丢了小命,真是“灾星瘟神”^^^^
  • 花开亦无声

    花开亦无声

    他与她原本互不相识,只是因为她父母的要求,与他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她是他生命中逃不开的劫,在他看到她第一眼的时候,就把她深埋在自己心里。而她只是一个古灵精怪,俏皮可爱的单纯丫头,他对她发起的勇猛攻势,能否把她的心掳走?当她成功的爱上他时,他们两情相悦,却因为一个误会,他狠狠地伤害了她。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他才知道他错的有多离谱。他想挽回,但是,破碎的心,又怎样才能愈合?她为救他,让子弹穿过自己的身体,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坠落山崖,却无能为力。恶魔已被打回地狱,而善良的天使,却不知所踪。人们误会了她的善良可爱,他们在痛悔。可是,天使,已经不复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妖乱世之曼珠沙华开正艳

    人妖乱世之曼珠沙华开正艳

    妖,一种只在典故中存在的物类。某种契机下,人和妖生活的环境不再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人与妖类相见,互相查探的两方不可避免的燃起了战火。而当这这纷飞的战火稍有停歇即将再次燃起的时候,一座隔绝的小岛上一名女孩每晚都作着一个相同的梦。“心儿~心儿~”每当夜深人静时,总有那一抹温柔的男声在耳边轻轻的唤着一个叫做心儿的名字。似是梦中,又是耳畔。自从被丢弃捡回来后,除了朝夕相处修炼的道士。并未见过那陌生的男子。他是谁?又为什么老是出现在自己的梦里??这一切得一切,到底有什么关联?
  • 带太子殿下一起重生

    带太子殿下一起重生

    李青云懦弱了半辈子,幸的太子殿下青睐,太子相公帮着抢回亲娘嫁妆,高高兴兴的做了太子妃。李青云本就懦弱无能让太子一宠就更啥也不知道了。一朝重生,还是回到13岁,台子相公还不认识,没人护着,咋办?凉拌!智斗后妈·渣姐,当一切搞定,准备追回太子相公,诶?太子也重生了,混蛋!敢不告诉老娘!
  • 月下央

    月下央

    她是步月华,气质如婉月,待人皆温婉。只是后来,“月亮在她的眼里升起”,是随了他的愿,可是他却不乐意了,想装迷茫却答案在心底异常清楚:当初那个轻易会害羞会脸红的月华,去哪了?
  • 人生手册

    人生手册

    我叫骆东平,自从学校毕业后经历了每个年轻人在社会所经历的……面试、就业、辞职、失业、创业、创业失败,难道成为人生的赢家真的这么困难,在学校里对这个社会的梦想正在被现实一点点磨灭,心里的希望就要完全熄灭时,但是偶然间一个叫人生手册的电脑软件出现让我重新找到了我人生中的方向,既然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那就向前不停的行进。本书连载进程介绍:基本的前期铺垫,现已结束,主角开始进入跌宕起伏的人生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