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1400000042

第42章 美丽的遁逸——论中国后新诗潮(3)

在上述两个明显的阶段中,两种不同的成份呈现出既冲突又互补的共处关系。非文化倾向的基本价值只在于观念的提出,在艺术实践上更多借助于不动声色的冷抒情,以及极端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口语化,以此对抗风靡一时的意象化。他们诗派的创作集中体现出这种非艺术的艺术特色,韩东《有关大雁塔》是典型的,开头就是——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这诗句,一方面暗示文化的神秘和它的不可知性,一方面以完全漠然的语言表示对文化的冷淡。

究竟非文化的理想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占领诗歌,这需要有力的实践来证实但诗对于意象乃至艺术装饰的冷淡,则是已成的事实。在当前这样令人迷乱的诗歜现实面前,响起诗人的质问:那些质朴的东西哪里去了?那些本源的东西哪里去了?怎样解释归真反朴?(韩东)面对过份的柔软的装饰,这质问的合理性没有理由怀疑。

内审视生命体验——最后的皈依

呼唤多年的自我复归,中国诗争取到的只是对诗人个性的承认,承认诗人拥有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灵,以感应昔日熟视无睹的世界。但诗人运用这些自由显然不是为自己,而是直接或间接地用以表达对于社会问题的自己的看法。在以往,诗人对世界乃至自身不拥有这种属于自己的看法的自由。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已成为当前诗运的焦点。

自我复归或走向内心作为新诗潮的全力争取,并非一个难以到达的遥远的目标。但诗人的自我觉醒,却造出了中国诗歌动人的景观:一个隐秘的内在世界终于在这种觉醒中被发现。这发现伴随着对人的不能独立状态的否定,开始是作为一个机器中的螺丝钉而淹没了自我,一旦回到自身,人于是把自身看成了一部机器,一个太阳,乃至一个宇宙。这个内宇宙的浩瀚博大,完全可与外宇宙相比拟。人们为自己的这个发现所震惊,诗歌于是又一次开始没有终点的探寻。

后新诗潮把对于生命的体验当作有异于前的追逐:

生命是一个谜,也许永远是一个谜。它将作为茫茫宇宙的中心问题困扰着我们,直至人类的终结。人类从未停止过呼唤上帝,过去是因为物质的匮乏,现在则因为物质的剧增。科学家将生命作为固体来分解,而文学家则应把生命作为液体来综合。……科学可以将人类转移到另一个星球,但无法再造一对生与死。所以,我们依然存在活下去的对立面和精神支柱;所以,宗教依然以其强烈的光源和科学一同普照人间;所以,幻想依然是使生命永恒的唯一方式。(麦秋:《现代派:我们的看法》,《知识份子》,1986年秋季号)

在先前被现实的纠缠弄得惶恐不安的地方,如今诗人又被生命的不可知弄得惶恐不安:

谁曾经是我,

谁是我的一天,一个秋天的日子,

谁是我的一个春天和几个春天,

谁,谁曾经是我,

我们不时地倒向尘埃或奔来奔去,

托着词典,翻到死亡这一页,

我们剪贴这个词,刺绣这个字眼,

拆开它的九个笔划又装上。

(陆忆敏:《美国妇女杂志》)

这些反复的询问表现出焦灼和困惑。人一旦回到自身,人就为自身所折磨。痈苦遥遥无期。

一方面玩味自身那没有边界的感觉世界,他们从来也没有如此自由的,也可以说是放肆地不要任何指导单凭直觉开掘这个陌生的宇宙。他们为自己的每一个发现惊喜若狂:孩子的弹珠在亲昵的区间滚动,水在推动中说出语言,玻璃与玻璃的碰挤充满和谐,钢琴上的一只手从不同的角度向你靠近……这世界竟是这样新鲜且不可穷尽!

另一方面,这内在世界一旦被发现,人们被自己所折磨从而经历了深重的苦难。这世界一如社会,这里有上帝,也有魔鬼。这个内在的精神实体的自身分裂,造成一个混沌迷乱的空间:上帝和魔鬼的战斗无休无止。人以前所未有的自觉占领这个世界。人猛然觉悟作为生物感到生死的玄妙及恐惧。先哲曾经把人喻为自然界最脆弱的一种芦苇,但却是有思想的芦苇,它的脆弱性在于自然界可以轻而易举将它摧毁。但《巴斯卡感想录》认为人仍然比摧毁他的宇宙更高贵。因为他知道他会死,尽管宇宙有胜过它之处,但宇宙对此亳无所知。

后新诗潮确认:诗只能是诗人生命的形式或自身,它是诗人灵魂的裸露。诗人对自我生命体验的重视是纯粹意义上的现代意识。它具有超脱民族局限的全人类性。诗歌弃客体论趋主体论的结果,是诗人更加勇敢地自省并深刻体验人类共有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存状态考虑人的心理世界、内在本能意识,从而无限扩展自己的领地。

我仍然珍惜,怀着,

那伟大的野兽的心情注视世界,深思熟虑,

我想,历史并不遥远,

于是我听到了太古的潮汐,带着原始气息,

从黄昏,呱呱堕地的世界性死亡之中,

白羊星座仍在头顶闪烁,

犹如人类的繁殖之门,母性责重而可怕的光芒,

在我诞生之前,就注定了这是翟永明的《世界》,她把作为女人的特殊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当作诗的理解对象。《女人》组诗的独特性在于揭示外部世界只有在被主体所感受和体验的范围内存在;体验是生命自身的直接经验。诗人通过内部体验为自己的哲学找到合理的基础,它凭借人对自身的神秘感,凭借某种人神凝思的状态来进行直接的体验。

从事生命体验之传达的诗歌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在生命的冲动与生命的绵延。这是一种超空间无限延续的生命流,这种绵延的性质决定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诗人凭直觉把握人类的生命冲动,从内部洞察生命现象,从而把无法言传的绵延的生命流——即在时间中流动的自我人格,概括为人的意识的自我体验、内心反省或自我意识。这种诗观认为思维是纯内心行为和主观自生的内心直觉:世界是一种异己力量,人的基本状况是悲观、烦恼、恐惧、焦躁一因此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是恶心!这种特殊哲学氛围构成无家可归的厌世感。

这是叙述的诗人对于生命体验的兴趣,与前述的平民意识和对艺术的典雅怀有敌意等现象,却是中国现今诗歌的极端化表现。这是不是最后一次?这是不是唯一的征服和占领?回答都是否定的。诗歌的动态结构作为一种秩序被确认之后,这只受到社会新的发展力抽打的陀螵!不会骤然停止它的旋转只要作为运动的现代化的内驱力不消失,诗的任何层次的变革都不具有最后的性质。

也许是受到极端魔力的驱使而走向极地。与此同时,急转弯或小回环都是动态诗歌随时可能出现的情景。宏观的预测是可以的,但肯定的预言则要承担风险。中国当今诗歌的现实已经否定了绝对的征服和占领。健康的诗歌已经承认艺术多元结构的合理性。如此则任何一种艺术不论它是神圣的、正统的,或现代的、鄙俗的,都只能是多元中的一类而不可能构成

全体。

只要诗的生命力没有萎缩,多元结构就不会解体。那么,在纷呈杂现的中国诗中保留一种、若干种古怪的极端或极端的古怪,当不会是暂时的现象,甚而可能会是永恒的现象。当然,永恒依然不是唯一。对于那些怀疑的目光,我们的回答是:你们有权利困惑,但你们没有理由忧虑!

1986年冬季革于泉州华侨大学,1988年夏季改于北京大学

(原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庐隐散文集

    庐隐散文集

    本书是庐隐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庐隐散文代表作《东京小品》《离开东京的前一天》《文学与革命》等,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语言流利、自然、真切,纤细而不失酣畅庐隐的散文作品既是中国新文学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透镜。通过本书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庐隐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了解她的文学创作成就。
  • 花雨

    花雨

    《花雨:唱给共和国的抒情诗》,一部可以供喜爱朗诵的读者登台朗诵的金本;也是一部可以给默读低吟的读者审美咀英的佳品。这是诗人雷抒雁三十余年来,写给人民共和国的一束情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和优美典雅的诗句,抒发了对人民、对土地、对共和国的深情厚意。许多诗篇,都是常在电台、电视台及各种诗歌选本里与读者见面的。雷抒雁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具有影响力的诗人,诗风刚正、亲切、大气、典雅。三十年前,一曲《小草在歌唱》成为思想解放潮流里一声振聋发聩的春雷。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热门推荐
  • 我的四季男友

    我的四季男友

    他,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天真浪漫,时而成熟高远,时而冷酷无情,一年四季,季季在变。她,羊入虎口,却还傻傻的以为自己是虎。她曾说过,永远不会爱上他,然而当爱上时却又无法割舍。
  • 阎王独宠:阎王夫人别黑化

    阎王独宠:阎王夫人别黑化

    那日她惨死于山村,几天后,竟重回山村,杀光全村人。奈何她怨念太深,罪孽深重,地狱容不下她,她只能走向奈何桥。可她不愿过奈何桥,她不想转世投胎。她拆了奈何桥,打翻了孟婆汤,大闹地府。史上最年轻的阎王不但不怪她,反而将她留在身边。“若不想转世,就留下来吧,本王许你。”阴差阳错,西方地狱要东方地府替他们挑选死神。她被他钦点:“她没有挂念,没有感情,漠视一切,让她成了罢。”黑白无常:大王,你这是赤裸裸地秀恩爱!
  • 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生气不如争气,要争气,就要有为自己争一口气的毅力和气魄,与其总生别人的气,不如学会自己争口气。人生道路很漫长,途中难免会有杂草、碎石阻挡,而这些只是一种考验,锻炼我们的毅力、耐心,使我们变得更勇敢、坚强,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不必为了身边的那几块毫不起眼的石头,而放弃一整片绮丽、明媚的景色。我们一定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生气不如争气,斗气不如斗志!
  • 扉页空间

    扉页空间

    平行空间是真的存在的,方霄活了二十五年,总算是见识到了平行空间的神奇。只是,这个平行空间,似乎和书上看过的不太一样。好像跑偏了。
  • 北极的星星不说话

    北极的星星不说话

    这一生总有人不断对我提出再见,我以各种方式面对着她们突如其来的告别。因为我知道,那些对我告别的人终会回来。所以我一直在等,我从勇敢无畏到孤独成瘾,可是他们还是没有回来,我再也没见过他们。如果你见到了,就请你帮我转告一声:“我还在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哑学霸的别样爱恋

    哑学霸的别样爱恋

    【校园到婚纱,绝宠1v1,女主伪哑巴】江城一中高二年级来了个转学生。是个美人学霸。但在同学眼中她是个怪咖,因她从不说话。别人都以为她是哑巴。——柏璟第一次注意到水芊芊,是在高二段月考的光荣榜上。常年霸居榜首的他,头一次看到有人排在他前面,比他多两分。当时他想,可能是运气?柏璟第二次注意到水芊芊,仍是在高二段的光荣榜上。这次是期中考,她比他多一分。这下他知道了,不是运气。柏璟第三次注意到水芊芊,是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他在打球,女孩坐在篮球场旁的树下看书。分明大家穿着一样的校服,她却特别扎眼。柏璟第四次注意到水芊芊。和她表白的男生被她一个眼神吓-跑-了!柏璟第五次注意到水芊芊,是在学校外的小巷子里。围着她的一群小混混被她打得落花流水。当时他想,人不可貌相。柏璟第六次注意到水芊芊,是在图书馆。她坐他旁边,拿笔记本写下一行字:我叫水芊芊,很高兴认识你。当时他觉得她笑得像坠入凡尘的天使。他听说,她从不主动与人搭话。——柏璟:“明明会说话,为什么交流都用写?”水芊芊:“……习惯。”他刚要开口,她一本正经抢先:“只喜欢和你说。”柏璟:“……”猝不及防被撩,心里还甜滋滋是怎么回事?
  • 美女少爷追爱记

    美女少爷追爱记

    一个叫少爷的人,却是个美女;一个叫小爷的男人,外冷内热;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阳光少年牧羊,又是何方神圣?这朝夕相对真就比不上一见钟吗?少爷对小爷说:“你是不是非得要一条人命?那好,我就给你一条命!”小爷在心里对自己说:只要是她喜欢的,我都愿意去做!牧羊来到这里是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记得那年的他和她,并肩而坐,仰望星空,凝望月亮!少爷常常在想:我为什么没有童年?那些记忆去哪儿了?而牧羊却希望:你永远也不要记起来最好!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少爷脑海中紧锁的大门开启,那是何等的惨烈与伤痛?“为什么会是你?”“对不起!”尘埃何时才能落定,而自己?又该情归何处......
  • 惊魂十四日(十四分之一第五季)

    惊魂十四日(十四分之一第五季)

    死亡游戏终于进行到了尾声,最后几日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在超市行窃的女人,被店员抓住。男老板同情她,留她在店里上班,却发现这个女人身上充满了谜团——她隐居在森林之中,有一个得了怪病,见不得人的女儿……男老板尝试着接近女人,终于发现她一直隐藏着的恐怖秘密……一个资深美食家,在古镇新开的一家私房菜馆,吃到了一种几十年前吃过的神秘美食。为了探寻这种美食的秘密,美食家对私房菜馆展开了调查。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骇人事件……所有的一切,都将在第14天的晚上揭晓,神秘主办者的身份,终于浮出水面。最后的结局,将震撼所有人!
  • 读史感悟做事心机

    读史感悟做事心机

    本书通过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人物故事的描写,讲解做事的心机和智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后期,从皇帝将相到平民百姓,通过研读这些人物的故事,给生活一个历史性的参照,进而解读当下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