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1400000015

第15章 历史的沉思——新中国三十年诗歌创作的回顾之二(2)

如同早期的《女神》,随后的《前茅》或《战声集》对各自时代都是一种概括性的典型一样,郭沫若解放后的创作活动,特别是解放初期的创作活动,同样是一种概括性的典型。新诗的奠基者,同时又是新诗风的倡导者。这种倡导者所产生的影响,当然有着可供新诗的分析评判的丰富性,论及优劣成败时它不会是单一的。我们不希望对前辈作出轻率的判断,我们也不怀疑他们当年充沛的、然而也是单纯的热情。在当时,当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时候,郭沫若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诗人,他率先写出了一系列配合中心任务或紧密地为政治服务的诗歌。建国一周年,他写《突飞猛进一周年》,列举诸多事实说明初生的祖国的确是在突飞猛进:我们已经制止了长期的通货膨胀,我们已经统一了全国的经济钱粮,物价稳定使投机者无从兴风作浪。婚姻法、土地法、工会法,接连地颁布,把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已连根铲除。抗美援朝,他写了灯影剧《火烧纸老虎》,那里有工农青妇开讨论会的场面,讨论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意图,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美国强盗的目的不单是侵占朝鲜,它是想进一步侵占我们的南满北满,而且它同时还用武力干犯了越南,它的第七舰队更占领了我们的台湾。他写《学文化》(1951年):毛主席告诉咱:咱们工人阶级当了家。要把中国现代化,要把中国工业化,当家的主人翁,必须学文化。他写《防治棉蚜歌》(1951年、棉蚜的繁殖力量可惊人,人们听了会吓一跳。棉花生长的一个季节里,一头棉蚜要产子孙六亿兆(六万亿亿)。这是单性生殖的女儿国,一年间三十几代有多不会少。我们今天读起来,觉得这不是诗,但是作者当年是这么写的,也许他以为,新时代到来了,诗应当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工人、农民、士兵,他们读懂了,诗也就有了生命力。诗摆脫了贵族化而走向平民化,诗写得不像诗而更像文化课本了,他们认为这就是诗的革命化。

从1949年的《新华颂》到1956年的《学科学》(在这首诗里,他仍然写着这样的诗句:大家齐努力,一起动手干!光辉的目标在眼前,加紧往前赶。),郭沫若一直都在主动自觉地用诗来配合各项中心工作的宣传,收在《沫若文集》第二卷里的建国以来大部分诗作的题目都说明郭沫若创作的这种趋向:《集体力量的结晶》、《史无前例的大事》、《庆亚太和会》、《记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十月革命与中国》、《看了抗美援朝第二部》、《先进生产者颂》、《访******号机车》、《纪念孙中山》。新生活开始了,人们仿佛也就重新开始了生活,他们变得单纯而天真了。郭沫若写《女神》时,很年轻,但是我们感到了他的成熟;郭沫若写《学文化》一类诗时,他已是久经斗争考验的战士,但我们感到的却是他的单纯和诗歌中的稚气。不仅是郭沫若,老一辈的诗人似乎都在否定和批判自己——没有明确要求他们这样做,他们自己这么明确地做了一他们为自己过去脱离工农兵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而忏悔,他们恨不得重新开始学诗,学写那些工农兵都读得懂的诗。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当我们读到郭沫若的毛主席告诉咱:咱们工人阶级当了家时,我们不要发笑,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这位大诗人是怀着重新做起的虔诚心情来写这样的诗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当然也不会对艾青的《藏枪记》(这样的题目对于艾青本来就显得别扭)中居然写出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年纪五十八的诗句感到意外了。

回顾历史,我们便会清晰地看到,在三十余年的发展道路上,配合任务的诗风实际上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对此引以为荣,丝毫没有觉察它将破坏诗歌艺术的发展。直到60年代,有一位诗人还在发言中理直气壮地发出呼吁,我们非常想为配合政治任务而创作,可是我们在下面公社里,在偏僻的山区、海岛上,看到《人民日报》时,已经过了两三天,四五天,常常觉得来不及配合了。这在当时无疑是很有代表性的认识。

讨论当代诗歌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离开1949年开始的新的时代。许多诗人的困惑、彷徨以至急剧的变化,都由于他所感到的新生活给予的压力。他们是自觉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的:诗歌要为时代讴歌,要像建国之前分别战斗在两个战场时那样,歌颂光明,鞭挞黑暗,要维护诗歌在长期战斗中形成的观念——战斗性。跨人新的门槛,老调子不合时宜了,这是普遍的心理。无论如何,这种倾向是一种健康心理的反映。诗不能离开时代,也不能离开人民,特别是当人民蒙受苦难,当人民在血泊中昂起,而终于以自己的奋斗建立起一座人民的共和国大度的时候,诗人会因为脱离了他们而感到深深愧疚的。因而,在解放初期,诗人们都在或多或少地否定着自己过去的诗歌美学观点。集中到一点,他们要把诗写得不像诗——至少不像过去他们所酷爱的诗。诗从宫殿走出来,诗要走向原野和工棚。

诗人本来就是为人民而存在。李季为《王贵与李香香》而存在,袁水拍为马凡陀的讽刺的打击力量而存在——它的颠颠倒倒之中有着深刻的真理。正如雨果说的:诗人生来既是为了威吓也是为了给予。他使压迫者产生恐惧心理,使被压迫者心情安稳,得到慰藉。使刽子手们在他们血红的床上坐卧不宁,这便是诗人的光荣。经常总是由于诗人,暴君才惊醒过来这样说:我又做了一场恶梦。所有的奴隶、被压迫者、受苦者、被骗者、不幸者、不得温饱者,都有权向诗人提出要求;诗人有一个债主,那便是人类。现在,在中国,暴君已被人民打倒,人民把一座辉煌的天安门(那上面镶嵌着一颗金光闪亮的庄严的徽志)送到了诗人的面前,人民完全有权向诗人索取债务,在这种索取面前,来到新中国门槛的诗人普遍地感到新我与旧我、新的要求与旧的情趣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是不无惶惑之感的。的确,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占据我们心头的,永远是对我们亲身所处的时代的关心或焦虑,快乐或满足。

于是,急切之中产生了郭沫若的《防治棉蚜歌》,也产生了艾青的《藏枪记》。只要我们审视历史,我们便会发觉:这一切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诗歌也如我们的其它文艺体裁一样,受到******同志提出的工农兵方向的指导。由于全国的解放,工农兵方向作为党的文艺指导方针,得到了更彻底、更广泛的贯彻,这种思想指导不能不剌激着新诗的创作。新诗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有异于其它文体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来源及成分是复杂的,它与欣赏者的关系也是复杂的。新诗是直接借鉴于外国诗歌而在自己民族的传统上形成的艺术,也是一种要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特定对象欣赏的艺术。现在,我们的方针要求普及,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宁取下里巴人而舍弃阳春白雪,这不能不带给习惯了自己的声音的诗人以极大的苦恼。加上我们长期以来的形式主义思想的推动,宣传上一再指责新诗的根本性的缺点和迄无成功,指责新诗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还没有真正地做到为工农兵群众所喜闻乐见,新诗下放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还不多。(《诗风录序》)使新诗承受着有史以来所没有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说,新诗应当与群众结合,应当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是,第一,这并不意味着新诗要降低自己的思想艺术水平去适应那些不识字的,或刚刚识了些字的群众的喜闻乐见,而且,也不应当认为群众的欣赏水平始终总是小放牛和兰花花;第二,新诗的走向群众,是与新诗的多样化不排斥的,把民歌奉为新诗的正宗未必妥当,把学习外国诗歌的诗作视为资产阶级诗风尤为不妥。(如《诗风录序》说:近几年来,在我们的诗创作中,党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没有很好地被执行……特别是在反革命分子胡风和****分子、所谓诗人艾青等的影响下,在极少数诗人当中,资产阶级诗风有所滋长,民歌受到轻视……)况且,新诗下放这个概念是个并不科学的概念。诗如何下放?它应当下放到哪里去?像生产队伍要雄壮,新生力量须用大力来培养,先进分子就是火车头,带动大家建成社会主义大殿堂。这样的诗,叫做下放吗?其实,这样的诗应该叫做下降,由艺术下降到标语口号。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新诗群众化或民族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和片面的,我们把复杂的诗与现实、诗与时代、诗与人民的关系看得过于狭窄,过于片面,过分强调诗对现实的密切配合。其直接后果便是:诗由演绎现实逐渐转向图解政治的倾向,从而使标语口号化有了发展,标语口号诗被视之为政治服务而得到肯定。作为一代诗宗的郭沫若,对此也起了倡导的作用。1958年,在当时的政治热潮推涌下,郭沫若为了配合百花齐放方针的宣传,一口气写了101首的合集《百花齐放》。百花齐放是党的政策,属于政治范畴。把百花一词理解为一百种花本身就是生硬和牵强的,而居然还要每一朵都来解释时代精神,这只能通向诗歌图解政治的歧途。这是《水仙花》

碧玉琢成的叶子,银白色的花,

简简单单,清清楚楚,到处为家。

我们是反保守、反浪费的先河,

活得省,活得快,活得好,活得多。

人们叫我们是水仙,倒也不错,

只凭一勺水,几粒石子过活。

我们是促进派,而不是促退派,

年年春节,为大家合唱迎春歌。

另一首《郁金香》,批判波斯诗人把这种花比作自我陶醉的酒杯,而唱出我们今天是要为******而干杯,髙呼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万岁,后半首甚至离开郁金香的题目而硬加上黄河之水今后不会再从天上来,髙峡出平湖,猿声不再在天上哀。最大的变异要看到黄海变成青海!全民振奋,真真正正是大有可为。因此,诗歌已完完全全地脱离了抒情、形象、想象等诗的规律,而沦为拙劣的政治挂图。像这样生硬简单的政治比附在《百花齐放》中屡见不鲜,如蒲包花是往来城乡间的花蒲包,带下乡去的是农业纲要四十条;原打算在十年内能够完全实现,谁知道不要七年就完成了。蒲包花演绎而为花蒲包,花蒲包就可以包四十条,为什么要这样地生拉硬扯?因为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宣传由十年实现提前到七年实现,而这是和蒲包花毫无关系的。又如《石楠花》:我们能耐寒,能生活在高山,北京应该多,却是大大不然。为什么不能栽培我们,同志,我们多么愿意:向党交心肝!石楠花和向党交心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作者却加以生造,这就让人感到虚伪、滑稽,这就会引导读者产生不严肃的想法。当然,标语口号化不会风行,因为群众不喜欢这样的诗。标语口号并不是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标语口号从根本上说是背离时代的要求,背离人民的意愿的。

跨人新的门槛之后,诗人的责任感无疑得到了加强,诗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诗歌在促进革命事业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方面的成绩不应忘记和抹煞。但是,政治并不就是诗,诗的范围绝不狭小,而是极其宽广的。歌德说过:我们现在最好赞成拿破仑的话:政治就是命运。但是不应赞同最近某些文人所说的政治就是诗,认为政治是诗人的恰当题材。英国诗人汤姆逊用一年四季为题写过一篇好诗,但是他写的《自由》却是一篇坏诗,这并不因为诗人没有诗才,而是因为这个题目没有诗意。题目的有意义,并不等同于作为诗的题材也有意义,当我们考虑这一题材的价值的时候,应当同时考虑当它成为艺术是否同样具有价值。这样看来,郭沫若摒弃了《晨安》、《站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凤凰涅樂》一类诗题,而变换为《学文化》、《学科学》、《火烧纸老虎》,不能不是一种善意的误会。大约三十年间,诗歌领域缺乏诗意的应景的任务诗盛行,不能不说是新时代诗歌主流之外所产生的支流。伹不论出现了怎样令人遗憾的缺陷,我们对新诗政治性的加强感到满意,而且认定这是诗在新时代的重大进步。美并不因服务于广大群众的自由和进步而降低了自己。如果诗导致一个民族的解放,这决不是诗的一个坏的终曲。不,有用于祖国或革命不会给诗歌带来任何损失。

二、放声歌唱的年代

过了一段时间,中国的大地开始复苏。战场上的废墟得以清除,谷物开始在那里茂盛地生长;曾经发生过巷战的城市街头,街心花园正在出现;工厂开始冒烟,马达开始转动,全国范围兴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时间能够匡正缺陷。当改变大地面貌的汽笛拉响之后,当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些单纯热情而不免空洞浮泛的、应景的诗篇迅速地(也许还应加上一个基本地)消失了。到了1956年,袁水拍为建国以来的第一本诗选作序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说:诗歌创作中特别容易犯的概念化、标语口号化、公式化的毛病,在党的正确的文艺方针的领导下,几年来也有了一些克服。由于许多作家深人生活和注意现实的真实的反映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过去常见的那种空洞的叫喊和人云亦云的抽象的议论已经减少了。

同类推荐
  • 徜徉书海

    徜徉书海

    无论是选文、编排体系,还是阅读建议的编写,无不贯穿着我们的编辑理念——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中外兼容,情理为上。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同学们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徜徉书海/中学生必读经典美文》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培植。编者们从浩瀚的书海中“淘”出这些经典美文,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使同学们受到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以及价值的切实提升。愿亲爱的读者朋友徜徉在美的阅读享受中!
  •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亲人们的一个个离去,使我对现在的家怀有深深的恐惧,每次面对它的“空”。我都有一种撕裂感,除了半空的屋子,我的心还撕裂予半空的屋子里那一双双在面对我时含着泪水的眼睛。而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待着,我同样是恐慌的――我害怕被割离,害怕被抛弃,害怕被遗忘,窖怕我的新有白天和夜晚都与家无关。于是,我只有把自己放在路上,像是在回家,有着回家的欣喜和欢乐,却永远到不了家而能承载我的远行、寻找和返乡之路的,除了大地,还会有谁呢……
  • 心归何处

    心归何处

    又是个晴朗的早晨。心儿站在院子里给她的太阳花浇水,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年在种这种漂亮的花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宁静的、几乎人人家都种有太阳花的小镇上,只有经她种的太阳花能开到这么大朵又灿烂,她的花好象有种魔力,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这些花儿前驻足片刻,仿佛就能看到它们展开的笑容。
  •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丰子恺善于抒写日常之美,文字雅致脱俗,令人过目难忘。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它们都是进入丰子恺文学世界必读的精品,能带你从细节上找寻生活的乐趣的好书。
  •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本书从人文和国际政治层面入手,剖析了奥运会从一个小型国际性的运动会,发展到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的历史。其突出之处在于,全书以“奥运精神”为中心,充分提示奥运会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同时,顾及到奥运中的商业化、政治化、向读者全方位地提供了一幅百年奥运的壮丽画面。书中拥有大量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别于以往国内出版的同类书籍,是所有关心奥运的读者的理想读物。
热门推荐
  • 世界升级

    世界升级

    一颗可以穿越万千世界的世界珠,跟了一个腹黑狡诈的主人。
  • 星际列车

    星际列车

    你知道宇宙中最巨大的人造飞行器是什么吗?战舰?错了。你能想象数百艘宇宙战舰组合在一起飞翔的场景吗?你们会看到的,人类用这个征服了宇宙,她叫星际列车看我击毁星辰,气吞天河,智慧让人类不再渺小!————————请多多收藏推荐,粉嫩新人需要大家爱护怜惜
  • 都市之双界行

    都市之双界行

    “我有一剑,可斩断尘世羁绊。”“我有一剑,可主宰千万人之生死。”“我有一剑,可毁天灭地伐仙主。”“我有一剑,名为君主剑!”肖小宇睥睨天下,望着天边的云彩,仿佛临世仙王,又如不败的君主,雄霸之姿显露无疑。不过在这时,几道叫骂声传来。“有你妹的贱,赶紧地,打扫卫生呢,逼逼个没玩。”“麻溜滴,拖把洗了,把地拖了,没看我们所有人正忙着呢,你发什么疯?”肖小宇嘴角抽了抽,我在异界可是君主,主宰天下人生死,有谁对我无礼,分分钟杀头你信不信?再不爽,灭族都是常有的事,你要我扫地?怎么可能,不可能的好不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确定?“唉,来了,拖哪里你们说,我做,保证完成任务,包你们满意。”某人谄媚笑道…
  • 邪恶公主的复仇爱恋

    邪恶公主的复仇爱恋

    她被朋友背叛,被拐到死亡岛,回来复仇,遇上了他,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幡阳一刀盟

    幡阳一刀盟

    一个穿越时空的逗比,到达了武侠世界却翻身逆袭,他是如何从帮派之间的斗争脱颖而出的呢?
  • 神荒春秋

    神荒春秋

    掌乾坤,覆阴阳,一步一轮天,一式一春秋。狄靖因激发古墓阵法,被传送到名为神荒大陆的修行世界,凭借手段和机缘,搜罗了不少珍宝,九死一生,观遍太古石刻,修炼古荒一族秘法,九重神宫化鼎,引来混沌大劫,惊动神界,为神中之王。
  • Histories

    Hi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歌

    复歌

    虽然我穿越了,可我不是主角。这没关系,我的主人是就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