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0300000047

第47章 中国女排启示录(2)

1976年的中国女子排球队确是处在一个童年期。那时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的最好排名仅第十四位,队员水平普遍很低。袁伟民走马上任后面临第一道难题就是组建不成一支象样的国家队。挑遍所有省市球队的适龄球员,除了孙晋芳、曹慧英、张蓉芳、陈招娣等几位球员比较理想以外,其他球员的技术水平远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要求。为了先把灶垒起来,袁伟民不得不降低标准,甚至仅凭队员身材高这一单项指标,就先将她招至帐下。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准备,中国女排集训队总算组建起来了。

这年冬天,袁伟民率领这支刚刚组建起来的集训队,南下福建,来到漳州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袁伟民深知:排球比赛,运动员必须有充沛的体能、熟练的技术和必胜的信心。而眼下这支队伍缺乏的正是这些!为了让中国女排在不久的将来挤身排坛强列之林,袁伟民决定首先从队伍的作风抓起,从一日生活制度和日常训练中,有意识养成运动员勇敢拼搏和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因为过硬的作风可以弥补亚洲队员先天身高的不足。

然而,培养一支过硬作风的队伍,谈何容易?

人都是有堕性的,战胜堕性一是靠内因二是靠外因。因此,袁伟民在挑选队员时,非常注重队员意志品质。他喜欢那种“拼命三郎”式队员,一些先天条件不错的运动员,因为缺乏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被他弃用,有的也因为受不了他近乎残酷的训练方式,自己离开了国家队……袁伟民训练队员那股“狠”劲,在他还没有成为国家队主教练之前就已远近闻名。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当那些年青队员一个个喜孜孜地来到国家队之后,脸上的高兴还没来得及收起来,便一个个暗自叫苦不迭:妈呀,真遇上“魔鬼”啦!

可是世上偏偏也有不怕“魔鬼”的人。

这年冬天的某个日子,有一个身穿运动服的年青姑娘只身来到漳州训练基地。姑娘规规矩矩地来到传达室,对看门的老头说:“大爷,我想进去找一下袁指导!”老头一看是位穿运动服的姑娘,一时脑筋没转弯,以为是女排队员偷着跑出来的,遂神情严肃地对她说:“哎哟,我的姑奶奶你什么时候跑出来的,赶紧进去,千万别让袁指导知道了。”这姑娘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也稀哩糊涂“哎”了一声,就进去了……

这姑娘,就是后来威风八面的陈亚琼。

此时,训练馆里队员们练得正酣。

陈亚琼没有上前打搅姑娘们的训练,而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那些和自己同龄的姑娘们汗如雨注般地在硬硬的木板上摔来滚去。约摸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大运动量训练的姑娘们,一个个累得如同打捞上岸的鱼,张着大嘴躺在地上直喘气……陈亚琼以为这堂训练课该结束了,遂鼓足勇气上前找袁指导。然而,一声凄厉的哨响,让准备上前的陈亚琼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她没有想到袁伟民真的这般“魔鬼”。她想转身……但是,她还是被一股好奇拽住了脚,她要看看这“魔鬼”还要干什么?

哨声犹如电击一般。

刚才还躺在地上喘气的姑娘们,慌不择路地爬起来,按照袁伟民手指的方向,依次跑到发球区,准备练习发球……对于陈亚琼来说,练习发球并不陌生,可是像袁伟民这么个练法,着实让她开了眼界。姑娘们依次排开,每个队员要发20组,每组为10个。在这10个球中,至少有7个球以上被袁伟民认可了,才算达标,否则这组球等于白发……袁伟民是这么要求的,也是这么落实的。

这一练,又是几个钟头过去了。

一场球练下来,没有一人能幸免顺利过关,大部分队员至少要多发一百以上才算合格。此时,已是午间12点多,场上还有一名队员没有达标,早已饥肠辘辘的队员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这名队友顺利过关……

“好球!好球!”

“坏球!坏球!这组不算,重来!”

…………

袁伟民在大声喊着。

场上那名队员满脸胀得通红,她咬着牙,一个一个地将球向陪练员“要害的部位”发去。不知是那位队员情急之下有失水准,还是“魔鬼”袁伟民有意和她过意不去?一个个本来到了位的球弄是被他认定为坏球……场地两边过关的队员,此时也心急如焚。她们顾不上坐下来歇息,也没有人上前劝说袁指导,而是默默地帮那名队友递球……

没有注意到站在场地外面的陈亚琼,她没有走,而是一直那么站着看袁伟民训练。她默默地替那个队员数着数,直到那名队员发了600多个,袁伟民才肯善罢甘休……

“集合!”

袁伟民一声令下,队员们像入伍不久的新兵听到紧急集合号似的,哜哜嘈嘈一字儿排开。袁伟民站在队列前,目光来回地在队员身上睃来睃去,突然,他冲着队列大声嚷道:“训练就是比赛!现在发球不认真,要是打起比赛来,往往就因为你发的一个坏球,到手的胜利可能会送给对方……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解散!”

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三三两两地走开了。袁伟民和几位教练员落在了后面,收拾完东西后,正准备离去……

“袁指导……”陈亚琼欲言有止。

袁伟民和众人一齐转过身,看见不远处一位身着运动服的年轻姑娘站在那里,于是便站住。陈亚琼大大方方走过来,冲着袁伟民说:“袁指导,让我进国家队吧!”袁伟民纳罕地看着眼前这位身高不算出众的姑娘,不苟言笑的脸上,略带了一丝猜不透的笑容。

“袁指导,我能吃苦,让我进国家队吧!”

“你是哪个队的,叫什么名字?”

“我是福建省队的,叫陈亚琼!”

袁伟民笑了笑,目光上下打亮着这位姑娘。他没有说话,转身欲走……

“袁指导,我保证能吃得下苦,刚才我都看见了……答应我吧!”

几位教练相视一笑,但袁伟民没有笑。他对陈亚琼说:“我记住了,你先回去,等我们研究以后再通知你,好吗?”

陈亚琼失望地点了点头。

陈亚琼哪里知道?她走后不久,袁伟民就跟福建女排主教练了解了她的有关情况。当袁伟民得知陈亚琼的父母现居住海外,并多次发电报、打电话央求陈亚琼到海外团聚,都被陈亚琼以“为中国排球打翻身仗”为由婉言谢绝时,袁伟民那颗“魔鬼”的心,被震撼了……他要的就是这种队员!要的就是那种为中国排球事业甘愿献出自己一切的恒心和壮志!

几天以后,陈亚琼如愿以偿地走进了“魔鬼”袁伟民的帐下。

说到“魔鬼”,这是大松博文的绰号。就其“魔鬼”这一面,袁伟民比大松博文来,则仁道多了。有一条,袁伟民从不打队员,也不骂队员,除此以外,袁伟民毫不比大松博文的“魔性”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他对运动员那股狠劲,如果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前面说过,人是有堕性的,再自觉的人也无法彻底地克服掉堕性的诱惑。尤其是在面对极限运动挑战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蹦出来,让自己不听意志的召唤……在这种情况下,大松博文的办法是打是骂,而袁伟民办法则比大松博文智慧得多,他让运动在堕性到来的时候,不靠打不靠骂,而是让她心甘情愿地钻进他设计的圈套……

有一次,大运动量训练了一天的陈招娣,下课前因为几个动作没完成好受到了袁伟民的惩罚,要求她连续翻滚救起15个球,丢一个补一个。陈招娣是一个性格倔犟的姑娘,她从不会以软服人。面对袁伟民严肃的表情,陈招娣冲着他不愠不恼地丢过一句:“罚就罚!”说完,径自走到场地间……袁伟民当然也不客气,对着场地中间的陈招娣左扔一个右扔一个,每个给得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在陈招娣将够却又够不到的地方。

陈招娣拼命在地上翻滚救球。

“快,快起来!注意,左边来球!看准,右边来球!”

几个来回下来,陈招娣瘫软地躺在地上,脸色白得能殛死人。她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可是,袁伟民全然不管这些,一边冲着她大声喝斥着,一边把球往她身上砸去……躺在地上的陈招娣感到一个劲地恶心,训练馆仿佛也旋转起来。她强撑着往起爬,刚一站起来,趔趄了几下又扑通倒在地上……

“快起来!快起来!”袁伟民大声地吼着,随手将一只球向趔趄中陈招娣砸了过去。陈招娣火了,她顽强地站起来,拼命朝袁伟民扔过来的球奋力扑去……毕竟累了一天,扑腾了几下的陈招娣又倒在地上。然而,她的心没有停止训练,眼睛仍然紧紧地盯着一个个飞来球,她下意地朝着来球伸出手臂,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几名队员见陈招娣实在筋疲力尽了,便上面央求袁伟民说:“袁指导,今天到点了,算了吧。”袁伟民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直喘气的陈招娣,以坚定的口吻说:“到这儿暂停可以,算了不行,明早她要补练!”说完,又看了一眼陈招娣说:“怎么样,要不要减几个?”

袁伟民的话激怒了陈招娣感。她是一位争强好胜的姑娘,若是别人能做到的事说她陈招娣做不到,如同掘了她家的祖坟似的让她不痛快。袁伟民正是抓住了陈招娣这一性格特点,每到陈招娣不能承受时,他就用激将法激她,并且一激一个准……此时的陈招娣显然又上当了。她霍地站起来,像一只逼急了的兔子,恶狠狠地瞪了袁伟民一眼。

“不要你慈悲,来球吧!练!”

袁伟民就是这样一点一点锤炼着姑娘们的意志,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支原本不起眼的中国女排带进了世界强队之林,并朝着她们既定的目标,迈出了跫然有力足音……一年以后的1977年,中国女排在这年举行的世界杯赛上,让世界排坛为之侧目,她们惊异地发现:继“东洋魔女”之后,崛起的中国女排又潜在地成了她们夺冠道路上的强劲对手。

这一年,中国女排获得了第四名。

从第十四名到第四名,应该说是中国女排的一次腾飞。然而,就在中国人民翘首以待中国女排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在1978年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她们的名次由去年的第四位降到第六位。世锦界结束以后,袁伟民和中国排球界人士对世界排坛的发展趋势做了一次全面分析,他们发现: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最大差距,就是缺少明星队员,缺少那种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主攻手。像美国的海曼,像古巴的鲍马勒斯……

面对中国排坛的自身现况,中国女排应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

翻开世界排坛史册,拂去岁月的风尘,我们不难看到:那些曾经耀眼过的球队,无不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五十年代,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欧队,凭借身材高度的优势和传统的高举高打,雄居世界排坛。六十年代初,日本女排以勾手飘球和滚动式救球技术,连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日、苏女排轮流称雄。1978年世锦赛上,有“黑橡校”之称的古巴女排,凭着惊人的弹跳和上手坎球,刮起了一股加勒比旋风……然而随着1976年国际排联拦网规则的修改,大大地剌激了网上争夺,加剧了各国排球队朝着“大型化”趋势发展。仅靠单一高举高打的“欧洲型”打法,或仅靠快攻不具备强攻突击力的“亚洲型”打法,已不能适应未来排球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女排要想未来的世界排坛上杀开了一条血路,必须朝着建立一支能扣能拦、能高能快、攻有威力、守有章法的全面型排球队伍。

但是,一个能扣,让袁伟民感到犯难了。

虽说中国女子排球队中的主攻手杨希的重扣也颇具威力,但杨希的身高毕竟才1.79米,比起美国队高大的海曼来,她的重炮杀伤力就小多了。再者,杨希看上去有点单薄,从外形上不能让对手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这也许正是杨希的重扣往往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吧。

毫无疑问,杨希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

同样毫无疑问,杨希不是一个杰出的重扣手。

1978年世锦界以后的袁伟民,急需一位像海曼式的重炮手。

此时的杨希,由于长期承受严酷的“极限”训练,她的右膝膑骨出现了严重骨折,为了杨希的运动生命得以继续,世锦赛以后,从教练到队医都要求她做一次手术,进行彻底地治疗。然而让袁伟民犯难的是,第八届亚运会在即了,没有杨希的中国女排如同一艘军舰没有炮弹一样……为了尽快物色一名可以替代杨希式的人物,这年冬天,求贤若渴的袁伟民来到南京,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了在这里举行的全国排球甲级联赛。当然,他此行的目的不单单是物色重扣手,重要的是摸摸清楚中国女排的后备力量。

苍天不负有心人。

在这次全国女排甲级联赛上,身高块大的北京女排主攻手郎平的凌厉扣杀,让袁伟民那颗睿智的眼晴为之一亮。

这一年,郎平才18岁。

郎平的运动生涯可谓是一帆风顺。自从她1976年进入北京青年队后,一年一个台阶。1977年被北京队选中,1978底又被调入国家队……但是有谁知道郎平“一帆风顺”的背后,又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

    《李国文说三国》在原有的李国文评《三国演义》篇幅基础上,减冗增新,拓展成240篇精妙文章,观想洞见首次以最完整面目出版面世。《三国演义》是国粹经典,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历史小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著名当代文学作家李国文以一个文人的身份,用文学折射历史,用人物辐射时代,用过去映照当下,评书而不拘泥于书,说史而不局限于史,对当代文坛、社会、民族有感有悟有话说,可见知识分子之气节与社会责任感。第二册《萧萧故垒》,针对《三国演义》41-80回的内容,一回两评,言之有物,见解新颖,博引《三国志》《后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文献,以史实为依据,在各家观点基础上发表独特见解,对读者了解真正的历史有很高参考、引导价值。行文洗练文雅的同时,兼顾口语、俚语的运用,在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中,渗透历史文学,传播中华文化。插图以《遗香堂绘像三国志》(明末黄氏刻本)及《第一才子绣像三国志演义》(清初)穿插选排,以经典绣像版本插图让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 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

    冰心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她是最早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之一,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冰心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其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曾多次入选小学课本。小说《小橘灯》,诗集《繁星》《春水》更成为永恒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学大师的斑斓人生之青葱的大学时代。从济南到北京,是青春往事特有的青葱和美好,求学清华园、任高中教员、怀师记友……一段段汩汩流淌的情思,都是对最好年华的留恋追忆。
  •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给感情一把尺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热门推荐
  • 我穿越成为一座山

    我穿越成为一座山

    王宝山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座一动不能动的荒山。这座山,埋没在十万大山间,荒无人烟,鸟不拉屎,最主要的是连草都不长一根。山体光秃秃的,这令王宝山特别难受.........直到有一天,一只麻雀落在了山上从而有了凤凰的特质。有一天,一颗葫芦种子生根发芽,结出了七个瓜变成了七个娃娃!有一天,一枚桃核在这里发了芽,很多年后在这里长出一片蟠桃园。有一天,一棵菩提幼苗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和尚在这里悟道成佛!有一天,一株不死药跪求着要上山,看着其态度不错的份上,王宝山勉为其难的将其收下。这是一座山的故事!【书群:841058103】
  • 病娇先生的追妻之路

    病娇先生的追妻之路

    夏天觉得生活就那样,她要为自己的价值而活。时瑞的错误让她看清自己,她不是傻子,不想嫁给强奸犯,但时瑞又好像不是那样的人,她也不想去探究,可是时瑞却没办法忘记了,只能带着自己的念想去靠近他。“伯仲叔季,你是哪个?”夏天觉得自己还可以正常地对他,只是时瑞却在暗暗地记住她认真生活的样子。爱情,对于夏天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它如果真的存在了,又让人感觉那么奇妙。多年之后,希望你知道,时瑞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你。时先生,他很好,能给小天的,不是狗血
  • 举酒欲饮无声

    举酒欲饮无声

    公元25世纪,R星球科技高速发展,人类沉浸在灯红酒绿中,失去了原有的七情六欲,麻木、冷漠……科技发展差距使得这个原本鸟语花香的星球四分五裂,其中以“原始城市”中酒庄最为凸显……
  • 反派大佬不是我的菜

    反派大佬不是我的菜

    这是云萝小可爱穿梭各种世界拯救反派大佬的故事,虐。(其实没想好怎么写简历,等我仔细思考一下下下下下下吧!)
  • 王者荣耀穿梭系统

    王者荣耀穿梭系统

    王者荣耀系统携带主角在万界寻找最爱的人并找回真正的自己且看王者英雄在异世界的战斗吧
  • 挑情天师

    挑情天师

    口口声声,每次都是她保护他,貌似不堪其烦……夸父国的巨人改变了这种局面,他和她重新坠入轮回,只不过这次,他要无时无刻地保护她。她泰然自若地享受这份待遇,因为这本来就是她应得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棋遇豪门

    棋遇豪门

    本是怯弱小透明一枚,受尽各种欺压。一枚神奇的黑色骰子,让她人生改写。现实,斗婆婆斗小三,斗智斗勇摆平各路神仙;局中,与未知对弈,费劲心机她仍旧举步维艰;不如放手一搏!神马?最终大BOSS,竟然是亲爱的他?悲催!与爱人博弈,她该何去何从?命运是一局棋,当她执骰在手,她就是神!------------------------------------------------------------------谢谢作者冬梅傲雪提供的简介谢谢作者梧桐秋芷提供的图片
  • 小青梅悦竹马

    小青梅悦竹马

    软萌小青梅PK腹黑霸道竹马看似男主厉害但还是敌不过我们软甜软甜的女主啊女主重生的,重生前害怕男主『有可能因为男主爱的表达方式不对吧』信渣男渣女,被渣男夺了家产。男主贺渊为救女主而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