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0300000030

第30章 飞人还是飞鸟(4)

3月29日广州春季田径赛。

6月3日苏联里加田径赛。

6月10日联邦德国的埃伯斯特国际跳高赛。

然而,前两次因为朱建华感冒发烧未能成行。少了这两次大赛锻炼的朱建华,不知是福还是祸。因为在2月24日全美室内田径锦标赛上,西德名将特伦哈特以2米37刷新了欧洲纪录……这一成绩,对朱建华会产生什么的影响呢?如果朱建华在场会不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们很难说这压力对于即将征战奥运会的朱建华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朱建华没亲临赛场,肯定少了应有的紧迫感,他或许会安慰自己:我要是参加了准会超过他。

按当时朱建华的状态,他有理由这样自信。3月29日,朱建华出色地在羊城广州征服了2.35米的高度。这是朱建华1984年第一次室外比赛,这一天也恰巧是朱建华的生日。征服2.35米的朱建华,当然喜不自禁。

这之后,欧洲接连传来了“坏”消息。一大批跳高精英们不断出现好成绩,且都在2.30米以上,其中有三人超过了3.35米。于是,有人预测:在奥运会上,必须越过2.40米才能夺得金牌。

为了锻炼朱建华,也为了震震欧洲人,朱建华和他的教练胡鸿飞才决定参加人口不过几万人的埃伯斯塔特小镇举办的国际跳高赛。朱建华和胡鸿飞之所以选择了这个小镇,是因为它是奥运会赛前的一次模拟演习。如果朱建华在好手如云的赛场征服了对手,至少给朱建华征战奥运会增强信心。因为朱建华毕竟没有在那国的场地上拿过世界冠军……

无疑,这也是一次冒险的代价!万一朱建华砸锅了呢?

但这个万一没有出现!若干年以后,当胡鸿飞回忆起那段往事时,仍信心十足地说:“当时我十分自信,相信朱建华竞技状态正处在巅峰……”没办法!成功者的声音总是那么理直气壮,好像事先想好一样?可是,同样处在巅峰时期的朱建华为什么砸在了奥运会上呢?赛前,胡鸿飞想到了吗?

每一名跳高运动员创造的世界纪录,都是偶然的产物,尽管偶然中包涵着必然,但不等同于必然!

那一天,埃伯斯塔特的天气棒极了,灿烂的阳光,让我想起了儿时我最爱用的那句成语——风和日丽。这是运动员们创造佳绩的好天气,所有参赛的运动员,都想在这一天里给世人一个惊喜……朱建华和胡鸿飞当然也想趁着好天气镇一镇各路英雄好汉。赛前,胡鸿飞考虑到朱建华初来乍到,一开始的起跳高度不易太高,还是以先适应场地和环境为主。于是胡鸿飞给朱建华制订的第一次起跳高度为2.10米,接下来2.15米免跳,直接跳2.20米。而后每过一次杆加3厘米或4厘米。如果顺利,到冲击2.39米时,应该是第七次试跳。这是朱建华最佳过杆状态……

可是,当胡鸿飞和朱建华拿到顺序表时,他们不由地愣了一下。这帮家伙是不是都疯了……16人中有7人从2.20米起跳。这7人中包括默根堡、特伦哈特、舍贝利等,只有朱建华和其它3人从2.10米起跳。显然,比赛还没开始,各路英雄就打起了心理战来。为了不让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朱建华有迭份儿的感觉。当下,胡鸿飞把朱建华的第一起跳高度升了5厘米,即从2.15米起跳。

朱建华的试跳顺序排在16人中的倒数第二位,最后一位是特伦哈特,由于他在2.15米处免跳,事实上第一次试跳时朱建华成了最后一个。待前8位过了自己第一次起跳高度后,第9出场的就是朱建华。他不紧不慢地从草地上爬起来,站在助跑线。他习惯性地用右手捋了捋头发……胡鸿飞知道,接下来该是他碎步向前走四步,加速……他太熟悉朱建华的举手投足了。可是这回朱建华捋完头发后,并没有接下来的动作,而是从助跑线的始端一直朝前走……他要干什么呢?是步点不合适还是紧张?胡鸿飞不由地冲着朱建华瞪大了眼睛……朱建华仍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待到以往倒四步加速处,他停了下来,瞧了一眼横杆。只见他稍向后顿了顿身子,突然一加速,腾腾腾往横杆前跑。一顶肩。腾空。一个漂亮的顶髋过杆,轻松地越过了2.15米的高度……胡鸿飞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他知道这小子也在打心理战。

果然,所有人像挨了一闷杆似的愣住了。

场上出奇地静。

热烈的掌声中杂有口哨声。

在场的选手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都被朱建华这一跳给镇了!这个起跳距离还能越过这个高度?好几位选手用西方人习惯的耸肩方式,表示他们的不理解。接下来,所有参赛选手全体上阵,都全部过杆。

横杆升到2.24米时,选手们开始动真格的了。

此时,朱建华提出免跳。

横杆升到2.27米时,不甘示弱的特伦哈特和默根堡也提出了免跳。朱建华一次过杆……横杆被升到2.30米。此时,场上剩下了8人。朱建华第二次飞过了这个高度。

场上剩下的选手越来越少。

横杆升高到2.33米。

特伦哈特和默根堡提出免跳。朱建华满不在乎地站在助跑线上,这是他第六次起跳,也是他渐入佳境的时候……朱建华一次过杆。

横杆又被加了3厘米。除了朱建华、特伦哈特和默根堡总算死里跳生都是第三次过杆外,其余人都被这道杠子淘汰出局了。越过2.36米后的特伦哈特和默根堡兴奋不已,哥俩都打破了欧洲和本国的室外跳高纪录。朱建华显得很平静,这个高度他早就征服过了。

横杆再被加了3厘米。这是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朱建华第一次面对三个人同时冲击世界纪录的场面。坐在看如上的胡鸿飞开始为朱建华的体力担心,因为这是朱建华第九次起跳,也是以往朱建华状态逐渐走下坡路的时候。当然,对于朱建华和胡鸿飞教练来讲,这次参赛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破纪录当然更好,破不了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备战奥运会……

面对2.39米新的世界纪录,三人的第一跳均告失败。特伦哈特和默根堡不知是急于求成还是破了欧洲纪录后有点松懈,他们的动作显然变形。而朱建华则是引肩不积极,没有把身体向上带。朱建华又习惯性地眯着双眼朝胡鸿飞端坐的地方看了一眼,胡鸿飞冲他耸了耸右肩,朱建华点了点头。

第二次站在助跑线上的朱建华,做了两次抬臂引肩动作后,依旧用手拢了一下头发。碎步向前。起跑。加速。快倒四步。上臂引肩。腾空。轻捷如燕般地飞了过去……

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

场上响起了雷鸣般掌声。这掌声像雨后的阳光,一下子扫去了笼罩在朱建华和胡鸿飞心头上郁积多日的阴霾。年仅21岁的朱建华,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今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

朱建华征服了2.39米以后,2米40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是人类挑战自身极限的一个关隘。人类到底能跳多高?看完朱建华飞越2.39米时的比赛录相的预言家们,越来越谨慎了。他们相信21岁的朱建华就是突破这个关隘的人,因为朱建华飞越2.39米时,背部过杆高度,起码在2.45米以上。

朱建华本人对此也充满了信心。

赛后,他接受了西德国家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问:“今天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吃惊吗?”

答:“是的,我很吃惊。我认为这里比赛现场有观众鼓劲,气氛很好;这同对手之间咬得紧,以及比赛激烈等原因有关。”

问:“你认为气氛很好吗?”

答:“是的。气氛的确很好。”

问:“那你为什么今天不再试跳2米40?”

答:“今天比赛时间过长,我的体力消耗很大……”

问:“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准备在洛杉矶征服2米40高度呢?”

答:“至少我希望是这样。”

几天以后,国内报纸全文登载了朱建华与西德国家电视台记者对话的纪要。于是,朱建华要在洛杉矶奥运会越飞2.40米,成了国人瞩目的焦点。离洛杉矶奥运会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朱建华在与世界各路跳高巨子的角逐中,独占熬头,并打再度打破世界纪录,应该说,没有人怀疑他不是一多个月以后的洛杉奥运会上,金牌的有力争夺者。据美国权威刊物《田径新闻》的一项预测表明:来自29个国家133名被提名的选手中,其中能够获得男子跳高金牌者,中国的朱建华获得17票中的15票,德国的默根堡和美国的皮科克各获1票。

与此同时,在奥林匹克科学会议上,中国的冯敦寿等人作了“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朱建华的跳高技术报告。”为朱建华在即将到来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能够越过2.40米的高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会后,东京大学的平野裕一对此撰文说:“不是因为中国首次参加而成为话题,而是由于对世界纪录保持者朱建华的动作分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会场的人数突然增多,其内容是根据影片分析朱建华的助跑、踏跳、跳跃的力学特征等,之后,进行计算机模拟……令人感到这是从实验室的资料直接转至实际比赛的资料。”专家的论证,无疑对世人说,朱建华的跳高技术几乎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在同一届奥林匹克科学会议上,美国的格罗皮尔发表了以“生物力学角度对运动员、教练员作定量定性探讨”为题的报告。他强调:“关于对运动能力发生影响的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就尚未熟练者而言,身体因素占80%,心理因素占20%,但是对熟练者则刚好相反。”朱建华显然属于后者。单纯就技术而言,朱建华无人能比,恰恰因由他脆弱的心理,让圈内人为他欢乎的同时,凭添了一份担心。

1984年6月9日,上海《文汇报》记者毛履平就朱建华能否在奥运会上夺金的问题,走访了国家田径队总教练黄健。黄健说:“以我个人的看法,朱建华很有希望。首先他两破世界纪录,成绩比其他名将略高一畴;二是小朱的训练水平比去年同期要高;三是今年出访成绩理想,积累了一定的比赛经验,四是8月份洛杉矶气温达35至37摄氏度,朱建华能适应这种高温比赛环境……这是他有利的一面。但利的一面,是小朱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还不如其他选手,尚不成熟。”

然而,黄健的声音还没落地,在地球的另一端,传来了朱建华第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几天后,中央电视又播放了朱建华在地球另一端比赛的实况录相。顿时,人们洋溢在欢乐的海洋之中。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文章,异口同声地猜想朱建华,猜想奥运会……有人甚至将这一块金牌已经划在了朱建华的帐下。连朱建华自己也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下一个目标是奥运会,我将争取金牌。”事实上,当时的胡鸿飞和朱建华就差像若干年以后的马俊仁那样,拍着胸脯说,这一块金牌我们承包了。

老胡没说,中国的记者和老百姓替他俩做主了!

在狂热的体育迷和记者们眼里,黄健成了一个杞人忧天的人。虽然胡鸿飞和朱建华从埃伯斯塔特载誉归来后,有人将黄健的声音递给了胡鸿飞,虽然若干年后,胡鸿飞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仍不忘当年黄健的忠言……但对于率领弟子刚刚打破世界纪录的胡鸿飞来说,当时黄健的声音在他的心中又占多大比重呢?他是不是也和体育迷们一样对黄健的声音嗤之以鼻?他是不是和“****”中的红卫小将那样,头脑发热……

他能不发热吗?

上至党中央,下至黎民百姓。万众一心地认为:朱建华是中国代表团中最有希望也是最可靠的金牌获得者,有人甚至跟胡鸿飞开玩笑说:“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就寄希望于朱建华了。”在赴洛杉矶前的一段日子里,朱建华和胡鸿飞频频被区、市、中央首长亲切接见,首长们亲切的笑容和伟岸的身姿让他们无不感到党的温暖……中国有句古话:知恩图报。面对组织上的亲切关怀和领导的谆谆教导,朱建华能不再上一个台阶吗……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无数次亲临或看见被领导亲切接见过的人,那种感激涕零的场面……于是,各大报刊尤其是体育类报刊,掀起了一股预测奥运会到底跳多高才能获得金牌的热潮。有人甚至说,朱建华在奥运会上飞越2.40米,才能确保金牌。于是,朱建华在全国人民一片“助威”声中,抖胆地说,自己不但要在奥运会上拿金牌,而且要飞越2.40米新的世界纪录。

用一句我军政工干部们常用的一句术语:叫作自加压力。

就在朱建华自加压力的同时,美国跳高名将斯通斯却对世人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2.32米的成绩即使拿不金牌,也可以拿到铜牌。没有人能在奥运会的重压下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而德国著名教练坦契奇则说:“近十年来,没有一位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在奥运会上拿过冠军。”言下之意很显然——你朱建华能破这个先例吗?

这两种声音,处在“发热期”的朱建华和他的教练,显然没有听到。

1984年7月14日,胡鸿飞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朱建华的目标和对手》的文章。在文章中,胡鸿飞直言不讳地说,朱建华最强劲的对手是横杆。他认为,当时谁能够首先突破2.40米,谁就能保持领先……今天想来,当年的胡鸿飞一定是在“高烧”时写下这篇文章的。

同类推荐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所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本书共收录了29篇关于研究比较文学的论文,具体内容包括《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其教材管窥》《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本科生“比较诗学”教学研究与探索》《比较文学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刍议》等。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四大名著人物散论

    四大名著人物散论

    本书是作者多年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爬罗剔抉的心血结晶。书命名曰散论,一是书中人物所选不囿于某种标准,只有感而发;二是并不对所选人物做全面评论,而在一事一议或多事一议中,臧否人物、揄抑时世。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热门推荐
  • 穿越红楼之蘅芜有心

    穿越红楼之蘅芜有心

    一个平凡却倔强的女孩穿越到红楼成了世故的宝姐姐,她依然的为人圆滑,依然的爱钱贪财,不同的是她不为自己富贵而为了红楼众女儿的命运,她懂得容忍,但她一小女子不能忍十年。她的出现改写了红楼女儿的悲剧性结局,到底是谁配谁?且看个分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蓝锦

    蓝锦

    一次偶然的求职中,蓝锦遇上了公司老总赵世泽,从而开始了若有若无的爱恋,像栀子花淡淡的香味传递在空气中。无奈商海瞬息万变,赵世泽与多年的对手梁俊一在一次次的较量中面临惨败的境地。为了心爱的人,蓝锦只得答应梁俊一无理的要求......然而梁俊一并不就此罢休,继而提出结婚的要求。以婚姻换取赵世泽公司的存活,成了蓝锦唯一的选择。何去何从?蓝锦在痛苦中作出决定......当爱情降临时,梁俊一却撒手离去,蓝锦也在悲痛中忘却了从前......
  • 独宠呆萌妻

    独宠呆萌妻

    家里太后曰:“妮妮,这位陆先生你不认识了?小时候你可没少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着吵着要嫁给他。”络梓妮满头黑线,她哪儿记得小时候的事啊!一个女人见着就想扑,多金又有能力,又貌比潘安的极品男人没有对象,还用相亲这一招,你说这合理吗?可是...苍天啊,为什么这个男人就瞄准了自己不撒手了?“陆先生,我只是一只小透明,您就大发慈悲放过我吧?好不好?拜托拜托!”络梓妮可怜兮兮的对着男子说,双手相握一副诚恳的样子。她可不想被无数女人目光凌迟着,那感觉一定生不如死。男子目光深邃的看着她,半响浮起一丝笑,浅浅吐出三个字:“我拒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神域

    创神域

    火云央界,修者世代聚居之地。天赋惊人的少年,在修者选拔之日,却被领袖炎魂重创,流放凡人间。悲愤的他,誓以炎魂名,重返央界!在漫长的修炼之路上,少年渐渐卷入了一场毁灭世界的阴谋中。而他,注定是终结乱世,创造和平神域的预言之子……
  • 诸天万界之我是配角无疑了

    诸天万界之我是配角无疑了

    空间有涟漪闪过,叶星华丽丽的穿越了!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和自己之前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不同。但是这个世界的影视文化,动漫文化,歌唱文化和原世界却几乎完全不同!火影没有了,海贼没有了,射雕没有,遮天也没有了......发财的契机就在眼前,然而下一刻叶星傻眼了。鸣人出现了,路飞出来了,郭靖还给了他一套降龙十八掌,大帝坐虚空,一掌而下......最不能忍的是同桌学渣小卞竟然凑到他跟前神秘兮兮地问他:兄嘚,有系统选中我了,只要搜集正能量,哥们就能腾飞了,你呢?是什么样的神奇系统砸中了你?毕竟你是学霸,系统一定更厉害吧?叶星:......神他么的系统,我一定是传说中的配角无疑了!
  • 造房子的小人

    造房子的小人

    两个孩子爬桃树上摘桃子,正吃得不亦乐乎,突然发现一队迷你小人走过来,小马车装着各种建筑材料,停了马车就热火朝天地开工,建起了宫殿。俩孩子在树上看这出“小人戏”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发现在树上睡了一夜,而小人与宫殿则完全消失了。
  • 霸天神记

    霸天神记

    悠悠古往一少年,天地多多几春秋。红尘过客忆匆匆,成就传奇不死身。苍生为众,众为归一,只为霸者八怒……霸者一怒百花残,霸者二怒风云起,霸者三怒天地动,霸者四怒神鬼惊,霸者五怒乾坤转,霸者六怒混沌开,霸者七怒万物灭,霸者八怒我归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倒追千金:扑倒国民校草

    倒追千金:扑倒国民校草

    【撒狗粮文轻虐甜文1V1】第一次告白,“男神你好,我要泡你!”被拒!不够文艺太猥琐?那再来一次,“男神,有个恋爱,约吗?什么?不要?那我过会再来问一遍”多次死缠烂打,敌退我进被拒千里后,高冷男神说炸就炸?!“报告会长,您的头号追求者正在操场和男生闲逛!”男神挑眉,接通校长专线“今天下午全校加课!奥数课!”“报告会长,您的头号追求者正参加校男模时装周。”男神甩出一张公告单,“从这一届开始取消模特队,直到她毕业为止!”某女抓狂“男神太丧心病狂!”男神一把将她压在身下,附耳呢喃“不想睡服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