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0700000006

第6章

约莫过了半个钟头,景大姐送住宿票和出入证来了,还报告说,刚才她碰到了农场的小车司机郭娃子,问明车上有空位,明天一早走。她胸前的工作牌已摘去了,手里提着个小巧的皮包,像是要下班的样子。郑雪一问,果不其然。她说她家住得远,明天又当晚班,所以送不成她了,这就是来告别的,说着便在沙发上坐下,好像要提前把该说的话说够似的。

两人聊了些当年农场的事情,郑雪很快就觉察到这位热情周到得令人感动的“老场友”很爱偷铛自己,她抬起眼睛来了个“以毒攻毒”,可就在这时,景大姐用一种明显讨好的口气向她探询道:“小郑,你这回下去,怕是要去办艾扎的事儿吧?”

血液倏地涌上了郑雪的脸腮。她并不清楚她所说的“事儿”指的是什么,但“艾扎”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使她感到了某种贬意。沉吟了一会儿,她突然扬起头,近乎神经质地问道:“景大姐,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没有,没有!”景大姐急忙摇头摆手地申明,可她那慌乱的眼神分明又否定了自己的话。

“莫非你还信不过我?”

“确实没听外人说过什么,倒是我自己碰着一回……嗯,我说的是艾扎……哎呀,早就过去了的事情,你就当闲话听吧,千万别往心里去呀!”景大姐本身就是想来说话的,到此时嘴巴再咬也咬不住了,索性打开话匣讲起来:“我想想看,是前年初吧,那时我也才调上来不久。有天中午我来上班,看见大门外的石阶上木呆呆地蹲着一个像艾扎的人。走拢一看,瞎,还当真是他!只见他满身尘垢,脸色腊黄,说得不好听点,活像是才从监狱里跑出来的!我招呼他道:‘咦,你咋个跑到这儿来啦?’他才一下站了起来:‘哦,我就是来找你的!我刚从重庆探亲回来,证明给弄丢了,想在这里住两日……’一细问,不光是证明,连钱也都丢了——这些你肯定都已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我当时真想剋他两句的,日晒雨淋地挣来的血汗钱哪,这么远跑上来送给小偷!但看到他那副倒霉样,又不忍心了。当时正逢客满,只好给他安了个加铺,睡在过道上。”

“我们这儿有个三时艺术厅,每天晚上都开舞会,我们有时也去凑热闹。这天晚上我也去了。正跳得起劲儿。场子里突然响起了女人的惊叫!原来是一个醉汉跑到里面搅窝子来了!只见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边‘嘿!嘿嘿!’地喊叫,一边很有节奏地跳跃。有几个胆大的上前把他架住,连劝带拖地往外面送。我不禁大吃一惊:天哪!竟然是艾扎!眼看他已被架送出门,乐队又重新开始了演奏。没想到音乐一起,他又来劲儿了,猛地挣脱身边的人,又返回场子跳起来。这回那些花了钱来买快乐的红男绿女们忍不住了,有人高喊:‘打!’立刻便有几个西装小伙冲了上去把他包围在中间拳打脚踢起来。我想‘糟了,他这回不死也得脱层皮了!’忽听人丛中接连发出了几声惨叫,围观的舞客就像遇到炸弹爆炸一样‘哗’地散开。只见艾扎穿着被撕得东一条西一缕的衣服站在那里,两只眼睛像豹子一样闪着凶光,一个蓄长发的小伙子直挺挺地躺在他的脚下,另一个头有点秃的中年男子捂着肚子在地下打滚……有几个不怕事的小伙子操起皮带棍棒正往前凑。这时我已回过神来,急中生智地大声喊道:‘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他是边民,不懂规矩!打死人不负责任的!’这一招还真灵,几个小伙子不动了,旁边也有人在劝不要把事情再闹大了。我趁机挤出人丛,跑过去一把拉住艾扎,有意咋唬说:‘走!到办公室去!’他先还挣了几下,认出是我之后便顺从多了,喷着满嘴酒气,在众目睽睽之下,日妈操娘地骂着走出了舞厅。我怕那两个挨了打的人会来找麻烦,当天晚上就把他藏在保管室里,第二天一早便把他塞进版纳分局的一辆货车打发走了。以后好多天,这里的人还把这件事情作为谈天的笑料。恐怕他早几百年就写信告诉你了吧?嘻嘻……”

景大姐就像说书人一样,不打一个愣地把这个故事抖了出来,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此之前她不知已向多少人贩“卖”过了。别人听了,也可能会以哈哈的笑声作为报答,但是她,这位“边民”的妻子,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尽管景大姐在整个讲述过程中脸上一直挂着讨好的笑容,但她所感觉到的却是一种奚落,一种委婉的责怪……

她用有违一般礼貌的、使人难堪的冷淡态度来回报了景大姐,然后便佯称自己身上太脏,想马上去洗个澡,把她打发走了。

她在浴室里泡了差不多有一个钟头,也不知到底是要洗掉什么……

“你放心,艾扎不是个恍惚人,身体又结实得跟铁打的一样,出不了大事儿的!”

从一坐上吉普车,只要郑雪稍稍表现出一点儿闷闷不乐的样子,尹光智场长便会及时地来上这么一句,随之扑面的烟气使她不得不暂时停住呼吸。几年不见,这位当年因买不到香烟曾经用茶叶末来解瘾的老农垦,现在好像是决心要把那些损失都补回来似的,不到半天时间,就已开了两包香烟。他比五年前老了许多,神色也相当疲惫,可是一路上那双皱皮耷拉的眼睛却定定地睁着,像是被什么棘手的问题纠缠住了。开初,郑雪还想从他的神态和语气中窥探出丁点儿“内情”——那是她短暂的错觉,似乎身边这位“农场主”对他手下的那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必定了解一样。不过她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可笑的侥幸心理。他们离开农场已经十几天,不可能知道艾扎负伤的事。唉!一切的一切,到了再说!

“农场工作嘛,少不了被磕着碰着的,但要说发生大事故,也不那么容易哇!”尹光智道,“去年一年,我们农场还没有发生过恶性事故。我看哪,十有八九是艾扎这小子想婆娘想疯了!俗话说‘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嘛,要是我屋头那个离开这么久,我也受不了的!”老头儿说着,很响地打了个呵欠,突然来了精神。

这原本不过是一种活跃气氛的玩笑话,可郑雪听来却不是滋味,她就像遭到了什么侮辱一样,脸部开始发烧。司机郭娃子又来火上浇油,轻飘飘地丢过来一句:“场长,我看你是不是昨天的酒劲还没有消完罗!说话应该看个对象,讲点文明吧!”

“废话”!尹光智伸手在小伙子的后脑勺上挠了挠,“小郑是外人铛?说个话还需得着咬文嚼字的!你说铛对?”他回过头来笑咪咪地望着郑雪。

郑雪不得不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同时又装着被窗外的什么景物吸引,把脸转了过去。当年在农场,她对在各种场合通行无阻的粗俗话就深恶痛绝,为纠正艾扎在外人面前开口闭口“我婆娘……”的说话习惯,她不知发过多少回火。离开农场,这一切自然也就远去了,可是归来伊始,它便又迎面扑来,而且是通过堂堂场长之口!不过,应当说,这还不是令她心头不舒服的根本原因,根本的是场长的话中所隐约包含着的某种旁敲侧击的暗示……

“小郑,你是我们农场有史以来出的第一个研究生,名副其实的女状元铛!你给我们这些人都争了光。”

“不过你的艾扎也是好样的。你离开农场后,有好几件事情艾扎处理得真不错呢!”

郑雪若有所动,抬起头来望了场长一眼。

“我记得很清楚,就在你上大学后的第二年——当时我还在分场——一个返城回重庆的知青想跟农场的未婚妻吹掉,写信给她说:这是大势所趋,没办法的事,艾扎、郑雪正式结了婚,拖儿带崽的人都还在打脱离呢!他们当初结婚时,轰动了全农场,州里的报纸还作为典型进行宣传,现在还不是要分道扬镳了。他还说是亲自听你们家的人说的。消息一传开,有些原来就认定你们‘非吹不可’的人就添油加醋,说是你们离婚报告都寄到场部了。一时农场里议论纷纷,叹息的、骂娘的、幸灾乐祸的,真可说是满城风雨。我们怕艾扎受不了,一边了解情况,一边打电话到队里,让他们密切注意艾扎的情绪。结果呢,直到风波平息,他也没有一点反常的表现,真是稳得住呢!坦白说,这连我都没有想到。当然罗,现在我在你面前说这件事,似乎有点儿不妥,但我相信你听了还是会高兴的,对吧?”

面对着尹光智的笑脸,郑雪的笑神经再次出现了“故障”。她不清楚场长同志是不是知道艾扎醉酒大闹舞会的事(她猜想景大姐十有八九是不会放过这么个重要‘听众’的),但她几乎凭直觉就能肯定,这位曾参加过他们婚礼的老农垦此刻并不是想着意表扬艾扎什么,而是在对她含沙射影!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那位写信的知青所讲的,并非全属瞎话。她刚回到重庆那阵子,怂恿她离婚的亲朋好友简直是没断过线,特别是老太太,成天在耳边数落、唠叨,使她不得清静,莫奈何,只得用“刚上来就搞这种事情影响太不好,过两年再说吧”之类的话来搪塞,老太太哪里理解女儿的众多难处,便完全按自己的一厢情愿来看待这句话了,逢有人问及此事,回答得都是一干二脆:“离定了!只是缓期两年执行!”

没想到这些话早已越过万水千山传到艾扎的耳朵里!她感到一阵震颤。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从未以任何方式向自己透露过这件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吉普车开始爬坡,浓烈的油烟味熏得人直翻胃。郑雪拉开窗玻璃想透点新鲜空气。一个头戴解放帽,腰挎长刀的山民的背影蓦地扑入她的眼帘,使她的脑子里条件反射似的“嗡”了一下。车子很快地接近了那个踽踽独行的汉子,不知为什么,在一闪而过的当儿,她就像害怕似地掉开了眼睛。理智告诉她,那不可能是他,可那“熟悉”的背影还是让她在心头敲了好一阵小鼓。

“还有件事儿,嗯,我看看,是大前年发生的——不知你听他摆过没有——他老爹到农场来找他,要他回澜沧老家去……”老尹点燃了烟,慢悠悠地说。

“为什么?”郑雪诧然地回过头去,望着吞云吐雾的场长。

“哦,我猜着了,你果然不知道。”尹光智莞尔一笑道,“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跟人谈话,一个黑布包头、满面风尘的老汉闯了进来,一打照面就说:我来找我大儿子……原来他是三分场九队工人艾扎的父亲,他讲小儿子讨了婆娘后,心变黑了,一天到晚拿气给他受,饭也不给吃饱,他活不下去了,来找大儿子回去跟他兄弟‘算帐’。我安慰了老人一番后,用小车把他送到了艾扎那里,咦,就是小郭送的嘛!”

“艾扎留父亲在队上住了几天,便陪老人回澜沧去了。队干部生怕他回去会跟兄弟动起武来,送行时一再告诉他千万要冷静。不想,没过多久,他又带着老父回来了。原来他那位老弟对他这位出门多年,而且讨上了‘城里洋婆娘’的兄长也有一肚子意见,是有意怂恿老父亲找他的。他弄明情由后,二话没说,带上老人便往回走……”

“这么说,他一直跟他爹住在一起?”郑雪听到这里,不禁冲口问道。

“哎呀,艾扎这个人,他连这也没告诉你么?”尹光智这回都有点儿不大相信了,怔怔地盯着郑雪道,“是住在一起,直到老人前年初去世为止。”

郑雪心中又是一惊:天哪,自己连半点都不知道!

“老人去世后,艾扎伤心得很,一天说不上三句话,人日渐一日地消瘦下去。队上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便主动建议他到重庆探亲,换换环境,可能会好些。他开头不愿走,丢不下这边的工作,又怕影响你读书,但经不住大家左一句、右一句地劝说,还是动心了……下面的事情,就不用我来说了吧!嘻嘻”……

郑雪的眼前冒出了黑晕。

如果那一次她知道他是在这种情况下到重庆去的,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可这个“闷罐”!他为什么事前事后都把嘴咬得那样紧,一丝一毫也不泄漏呢!这能用怕影响我的读书来作解释吗?想不通……郑雪突然感到,自己对艾扎并非如过去一直所想象的那样“了若指掌”了。

车到墨江县城时,天已擦黑。

安排好旅馆,吃过晚饭之后,老尹说是要去找个什么人,径自走了。郑雪闲着无事,便邀郭娃子去逛街。

他们胡乱地看了几家商店之后,便沿着大路朝城边上的墨江桥信步走去。

“小郭,你不认识老艾吧?”连郑雪本人都感到蹊跷:自己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到他,而且带着那么股子迫不及待的心情!

“你说的是艾扎?”郭娃子反问道,在得到证实之后,小伙子的眼睛一睁多大,好象她提的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岂止认识呵!”

郑雪的心头像是被什么哽了一下,一时竟无话可说了,待她确信小伙子的话中并未带有贬意以后,方才慢慢恢复了平和。

“不瞒你说,就在不久前本人都还替他打过一次小小的抱不平呢!”郭娃子道,“他这个人太老实了,你下去后恐怕得教教他才对呢!”

幸好夜色遮掩了郑雪的表情,不然郭娃子的谈兴肯定会受到影响。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不一样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作品用朴素的文字,表达真切的感受,字里行间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聊的是柴米油盐,写的是天南地北,寻着烟火的味道,体会着生命的感悟,捡拾着生活的哲理,有酸甜苦辣,有春风化雨,有哭笑不得。不管生活是多么平凡,它都是美好和难忘的。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苔丝的哀歌:哈代诗选

    苔丝的哀歌:哈代诗选

    哈代的诗冷峻、深刻、细腻、优美,言简意赅,自成一格,较他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识。其诗歌主题更多的开始面对社会现实,较全面地反映了维多利亚社会变革时期的精神状态。本书精选英国作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歌150余首,逐篇翻译,展现哈代的诗歌创作成就和高超的诗艺,评介其诗歌精神和生活态度,使读者了解哈代的诗是最能反映英语本质特点的诗,哈代是英国诗歌中本质因素的开创者和维护人,其诗歌理念和作品代表了当时英语诗歌的主流。
  • 群众与权力+人的疆域

    群众与权力+人的疆域

    此次收录埃利亚斯·卡内蒂作品集有以下2部作品:《群众与权力》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人的疆域》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
热门推荐
  •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凡事态度积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难怪当年米卢教练的一句“态度决定一切”成了当年曝光率最高的名言,这个老头入主中国男足之后,第一次把我们的国家队带进了世界杯的舞台,圆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中国的球员和百姓如梦初醒,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态度”的重要。
  • 穿越之霸道之吻

    穿越之霸道之吻

    一个平凡的女子,突然穿越成另一个自己,开始了梦幻,浪漫的爱情的大冒险。
  • 种族使命之蛮荒之王

    种族使命之蛮荒之王

    萨利姆的战士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热血。恢复王国的荣耀,是铭刻在每一个萨利姆战士骨血深处的种族使命。那冰封的原大陆召唤着它的子民,等待着他去征服。王国的废墟,呼唤着他的归来,回来吧,王者!
  • 全职保镖在都市

    全职保镖在都市

    运在三灾六劫中,际遇不与常人同。大道冥冥有定数,否极泰来妙无穷。灾难与劫数,不过是助我修行的催化剂神通与异能,不过是练我秘法的附产品金钱与美女,是给我行善持德的奖励责任与使命,才是我最终存在的意义这是草根的传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 开局吸收了一条黑龙

    开局吸收了一条黑龙

    穿越成一把剑,开始杀戮进化,成为一把魔剑。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沉郁的梅冷城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沉郁的梅冷城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重生之旧貌新颜

    重生之旧貌新颜

    七年婚姻,没能耐得住一痒,苏络变成了弃妇,怨妇。死了又回来,生活逼得她改头换面,为自己生存一战。
  • 风起轻尘

    风起轻尘

    尘埃——我第一次醒来的时候便是如此状态,周围是一片混沌,混沌中不见一物……我第二次醒来,璀璨星辰从宇宙深处接连绽放,碎裂成更小的星子……我第三次醒来,周围花繁草深,我便躺在其中……有人站在我身旁,问我:“你资质不错,修仙吗?”
  • 一个中学女孩的日记

    一个中学女孩的日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篇日记的内容,都是在曾经岁月里发生过的。为了保护隐私,日记里的人名均为化名。日记中的我,告别了小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面的重点中学之一,在的班级也是初一年级里最好的班,日记就是从初一军训后,开始记录的。记录那些年的亲情友情,记录那些年的情窦初开,记录那些年的书山题海。在此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青春年月里,拥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
  • 夺影师

    夺影师

    你相信人的影子会说话吗?你相信灵魂吗?每天大街上都会走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行色匆匆,身怀异能。但是有一种人,他们隐藏在最黑暗的角落,走在最繁华的街头,只为了一件事情——掠夺人的影子。而这种人,被称为夺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