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3300000085

第85章 电视剧(2)

追寻历史前行的脚步还包括,表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民族危急关头携手合作抵御外侮的历史回顾。较早将国共两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联合作战面貌给予呈现的电视剧是《忻口战役》(1989)。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开始,历时20余天。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卫立煌、黄绍竑)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等。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剧中通过对中央军、晋绥军、川军、陕军在忻口正面抗击日寇,八路军在侧后积极配合作战——首战平型关、雁门关伏击战、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晋绥军恒山失利、原平激战等一系列战事表现,从史实的再现中讴歌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团结御侮的民族精神。这部电视剧是继电影《血战台儿庄》(1986)之后,再次正面表现了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抗战功绩的影视作品。从军旅电视剧题材选择角度看,也是较早的思想解放的产物,反映着创作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回顾历史的应有态度。

追寻历史前行的脚步的又一层含义,是对历史带有审视意味的初步回眸。在这种回眸中,历史开始被打破习见的面貌,如解放战争题材电视剧《半岛黎明》(1988),通过刻画敌我双方将士的性格和多种个性特点揭示出历史进程本身的复杂性,在壮烈昂奋的基调中,构筑悲壮的艺术意境。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不再是若干代表人物的传统样式的“表演”,还表达着任何个人、任何落后的因素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大趋势的深刻意蕴。当我们从屏幕上目睹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最后与辽南支队的战友们一起听到******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那震撼世界的声音时,充溢心头的是那种历尽沧桑的大事业成功感。8集连续剧《湖南和平起义》(1989)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程潜、陈明仁等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历史转折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顺应历史潮流,率部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电视剧对这个历史进程的再现,特别是对程潜、陈明仁以及顽固派将领白崇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表现,给后人以思考的空间。

3.人性与情感的战场显影

长期以来,作为主流文艺形态之一的文学作品对于人性的揭示,通常采取与阶级性相联系的表现视角,着重于对纯洁的革命情感的肯定,着重于革命情谊的赞颂,着重于解除阶级压迫也就使人性得到了解放的社会内涵。年轻的军旅电视剧在起步时期也曾发出人性的闪光,如《高山下的花环》中副连长靳开来在战地执行任务时还想念着妻子和孩子,他还对连长梁三喜说:你不应当牺牲,因为你是独生子。这种战地人性表现在过去是少见的。其后《汉家女》(1988)的人性表现更加强烈。70年代后期,一个名叫“汉家女”的农村女子,找到征兵干部的住处,表示她不想再在农村吃黑馒头,她甚至用“性”的方式来威胁征兵的副连长,强烈要求入伍。汉家女人伍后当上一名卫生员,她踏实勤快的工作态度受到好评,被提升为护士长。但她帮助一名超生干部的家属阻挡上级的调查,受到警告处分。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她在战地救护站努力工作,尽心照顾伤员,安慰负伤的战士们,给他们唱歌,从战士身上,她感悟到自己的差距。她的事迹被反映上去,报社来采访她,她却说这山里柴禾多,真想给乡亲们背两垛。临战前她在帐篷洗澡时,被参加了突击队的二班长偷看了几眼,她打了他。二班长在道歉信中说……临死,还没能见过女人的身体是啥样子的。后来,她给他送上一个热吻。汉家女最后牺牲在抢救伤员的路上,没有留下一句豪言壮语。

《汉家女》是最早涉及人性的生理心理层面的军旅电视剧。对剧中的人性表现,评论界有争议。肯定的意见认为,汉家女爽直的性格和坦荡无私的人性美寓英雄于平凡普通之中,展示了汉家女“合乎人性的成长”、实现了从人性的“真”向人性的“善和美”的转化。作为对一个禁区的初涉,这种表现尽管还不够“深刻”也不全面,但对于特定艺术情境中人物性格表现又是吻合的。批评意见认为,《汉家女》中几乎所有重要的情节链条都以“性意识”贯穿,这并不符合部队实际,在审美情感导向上也有错误。

表现解放初期湘西地区剿匪斗争的18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1987),是一部有相当新鲜感的显现着电视剧通俗性品格的战争电视剧,它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注重情节观赏性。在传奇式情节剧框架里,剿匪斗争过程表现得一波三折;二是注意奇观景象的摄取。剧中湘西山区险峻环境的表现很有吸引力;三是将视点瞄向战争中的人,着力塑造各色人物性格和表现人物情感。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片有较大不同的是,这部剧不再满足于塑造叱吒风云充满神奇色彩的英雄形象,我军剿匪小分队官兵是作为个性不同的群体形象出现的。编导不仅展现了他们赤胆忠心教民于水火的共性思想品格,更注意开掘人物的性格侧面。队长刘玉堂质朴宽厚、爱憎分明,有勇有谋。剿匪初期,限于经验,他一败再败,在战斗中增长了才干;排长何山英勇善战但有好吹牛的毛病,在残酷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石头等几个战士也都个性鲜明,使人产生十分真切的感觉。反面角色也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如惯匪田大榜的狡诈和工于心计,钻山豹的凶残和末路心态,猴二的癞相和愚顽不化,独眼龙的贪滑和趋炎附势等等,都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乌龙山剿匪记》最突出的特色是做到了情节性和情感表现的统一,努力营造浓重的情感氛围和表现正反两方面人物的情感世界。一方面,以壮烈、崇高的悲剧美构成全剧情感基调,以富有意味的情感方式抒发对先烈的崇敬、惜别之情,这在以前着力突出英雄业绩的战争影视片中尚未有过。小分队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屏幕一再响起动情的歌声:“也有老母亲,也有心上人,也有生死情,也有离别恨,进山就爱山常青,行路最恨路不平,洒尽热血含笑去,高山流水猎人魂。”令人闻听有荡气回肠之感。剧终不是习见的欢庆胜利场面,而是何山的情感流动形成的幻象,牺牲了的战士小东、刘喜、石头、队长刘玉堂、秀姑说笑着向他走来,并一再从他身边走过,他们牺牲的情景也再次浮现出来,表达着深深的缅怀意味。另一方面,大胆触及了反面人物的情感世界。钻山豹这个人物形象给人印象尤深。循踪查迹,这是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酿造出的劣种,一个酷爱土匪生活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同时,他又有着作为一个具体人的内心世界。他有一颗豺狼心,但也不乏一种变态的“爱”。这种“爱”既表现为野蛮的对人妻的占有欲,又充满着山野土腥味儿的自私****。当他不能继续霸占福贵妻时,便宁可杀死她,而对颇有姿色的女特务四丫头,也决不放过****的苟合。他有十足的自负,也有末路土匪的十分颓丧,眼看无路可走,他允许匪众自愿离去,自己则一步步走向崩溃。相比以往那种对敌人形象简单的“兽”性加点儿人情味的表现,这无疑更为立体、可信。

二、在和平的阳光下:《远离发射场的地方》、《紧急起飞》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20多年革命战争,建立了新中国。到80年代初,已历30多年总体和平环境。30多年间,军队没有生活在真空里,他们和祖国一道品尝了甜酸苦辣,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家卫国的根本使命从未改变。背负着庄严的使命感,通过塑造各种军人形象特别是英模形象赞颂奉献精神,是80年代军旅电视剧的一个基本主题——和平时期建军主题的突出创作特征,并主要以短篇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些作品里,虽然尚未有明显的艺术超越之作,但可以看做是80年代一种时代风貌的集体映像,我们略做扫描式概览。

颂扬老干部的高风亮节。《道是无情却有情》(1983)的叙事线索是司令员陈岩将军突发心脏病住院后,战友、亲人、部下抱着不同的目的探望他。电视剧就在老将军如何面对这些“关心”的过程中表现出他热爱人民、热爱战士、严于律己的言行和情感。他将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奶奶接到家里居住,视如亲人;他对连队战士爱如亲子,但对儿子、儿媳提出的个人要求,一概不答应。在这种种行为中塑造了一位老军人、老干部看似“无情”实为“有情”的可亲可敬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陈岩将军的屏幕形象是在粉碎“******”后大力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的背景下,被作为一种理想的老干部形象和时代精神的象征塑造的,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颂扬战士的美好情怀。这是那个时期最常见的一个军营生活主题,围绕这个主题产生了一批精短作品。如《远离发射场的地方》(1987),讲述的是在远离卫星发射场的偏远山区,有3名担负维护发射场通信线路的战士,他们在这周围没有人烟的地方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工作。他们一个重要的精神享受就是能在电话里与卫星发射场通信站的女兵说上几句话。这部短剧在歌颂80年代青年战士的理想境界时着意融人一个别致的情感角度,他们朴素的心灵世界给人以美好的感动。

颂扬英模事迹。也是那时最常见的一个富有时代性的军营生活主题,并且常以原型为依据进行创作。如《紧急起飞》(1983)就取材于人民空军一个模范机组——刘晓英英雄机组在执行紧急抢险任务中,团结一致、舍生忘死完成任务的模范事迹。虽然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但编导做了概括和虚构。这部剧采用“生活——抢险——生活”的生活层面与“平凡——英雄——平凡”的内涵层面相融合的艺术构思,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例如用长镜头表现紧急起飞前飞行员的日常生活,铺展生活气息;用短镜头表现紧急起飞和飞机碰撞灯标钢架,渲染气氛,将机组成员临危不惧的精神面貌比较自然地展现出来。再如《白兰》以中央军委命名的某部先进卫生科为原型,以外科医生白兰的事业和爱情为主线,讴歌医院20多年为战士服务、为前线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事迹,展现平凡中见伟大的英模风貌。又如《风雪大突击》讲述大兴安岭森林大火被扑灭后,解放军某汽车团抢运过火林木的故事,颂扬的是军人在和平建设时期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这个主题的还有从女飞行员、飞行表演大队、守礁战士、导弹官兵、军队舞蹈艺术家等各种角度的创作,它们贯穿着高昂的爱国主义主旋律,张扬着当代解放军官兵赤诚奉献的精神风采。

80年代后期,这个主题的表现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化,例如电视剧《重返沂蒙山》(1988)讲述的是部队领导干部郭海松因为老区人来“要账”受到触动,主动到沂蒙山挂职当武装部长,帮助和带领山东老区人民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故事。这部摄制于80年代后期的电视剧,虽然仍在颂扬老干部,颂扬老区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革命的奉献,但已不止于此。剧中通过对沂蒙山落后现状的各种表现,对人的素质亟须提高的时代课题做了思考和表达,显现着剧中人和创作者的忧患意识,是向社会发出的一声饱含情感而又沉重的呐喊。

总体上看,这个时期军旅电视剧的宣教性仍然十分突出,甚至有重于艺术性的倾向,同时,叙事性大于影像层面,电视剧视听语言的运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穿越局部战争的硝烟:《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

在荧屏上表现1979年爆发的南疆自卫反击战争,是80年代初期刚刚崛起的军旅电视剧创作态势时代性的一个鲜明显现,有两部代表性作品。一部是产生振聋发聩之效的《高山下的花环》(1983)。它通过南疆自卫反击战这场总体和平环境下的局部战争爆发前后发生的故事,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和军队、军人和军属、工农干部和干部子弟、不正之风和凛然正气、经济的贫穷和精神的富有、勇敢与懦弱、耻辱与光荣等等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矛盾交叉呈现出来。尤以对中国军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真诚赞颂和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抨击撼人心魄,以浓重的时代气息引起广泛共鸣,有如下几个特点:

颂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1979年的南疆自卫反击战是在十年****结束不久,国家和人民仍然承受着各种时代重负之际爆发的。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参战解放军指战员英勇作战,军长也把儿子送上战场,牺牲在战场。连长粱三喜牺牲后他的母亲梁大娘和妻子韩玉秀啃着干粮,走160多里山路来到部队,用烈士抚恤金和卖猪的钱为三喜还账,为战士们洗衣服,然后默默返回家乡沂蒙山。他们朴实的行为极富典型性地表达了蕴藏在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同类推荐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晴人物

    本书稿包含五篇正文和一篇附录,其中前四篇主要议论了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作品价值和思想,最后一篇记录了护国战争前后严复和梁启超关于国家治理的“对话”,附录是一篇访谈,记录了作者对民国初年的国家治理的观点和看法。
  • 铜钹山的守望

    铜钹山的守望

    本书为“铜钹山散文集”之五,主要收录了2009年至2010年间参加铜钹山举办的几次大型采风活动的作家们写的散文,描绘出了千姿百态的千年封禁铜钹山。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别处生活

    别处生活

    本书是记者晏礼中积累数年的采访集,他视角独特,面向的不是名人,而是一个一个不为常人视角所及的平民,包括隐士,快递员,卖唱者,乡村医生,矿工,艾滋病管理者,话剧演员,狱警,退伍军人,巡道工,等等。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二十幅肖像,就是二十个人生。而二十个故事干净利落,最终成了一个故事。他用干净的语言,朴实真诚的叙事态度,自由游离的立场,不多的议论和情绪流露,复原出现实的微缩景观,展示给我们凡人的琐事陈录。拼合起来,就是当今中国的相貌。
热门推荐
  • 豆丁二人组电话电话打到哪儿

    豆丁二人组电话电话打到哪儿

    《豆丁二人组》是我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杨筱艳的最新系列小说力作,讲述的是围绕外号“豆丁二人组”的齐咚呛和周天蔚两个小孩的奇幻童话故事。《电话电话打到哪儿(低年级注音读物)》讲述了:咚呛和天蔚在一次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一台可以不接电话线就打通别人的旧电话。通过电话,他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子航。奇怪的是,在和子航几次电话后他们彼此发现,他们居然和子航住在一个城市、上一所学校,但子航所描述的地方和他们居住的完全不一样。原来,这个神奇的电话,居然把电话达到了二十八年前……作品试图在当下的孩子与八十年代他们父母的童年之间,打开一扇观察的窗子,时光流逝,但儿童纯净的心灵永不改变。
  • 魔域三界

    魔域三界

    若非伊人幽冥困,本君为何灭世间?九幽轮回情不断,不惜挥剑灭苍天。上穷碧落下黄泉,此情可待成追忆...一梦一泪一佳人,剑破幽冥灭苍天!
  • 拿破仑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拿破仑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十七个,或许远远不止十七个。自耀眼的拿破仑一世起,波拿巴家族就在崛起与流亡中反复。是谁参与书写了拿破仑的史诗,又是谁延续了他的伟大?波拿巴家族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荣耀与哀伤,在三百年的欧洲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中有两个皇帝、三个国王、一个王后、两个反叛的亲王、一个美丽的“艺术女王”和身世坎坷的“雏鹰”。此外,他们中还有倒在战场上的勇士、大诗人们的挚友、弗洛伊德的恩人、美国FBI创始人、“二战”抵抗英雄和旧制度下的议员。他们是法国人,也是意大利人、德国人、美国人。他们不仅仅是贵族,也是让巴尔扎克和大仲马青睐的历史传奇主角。这些非凡的家族成员,把大革命思想和《拿破仑法典》带到了世界各地,让拿破仑精神在现代开枝散叶,绵延不绝。为了让他们从三百年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皮埃尔·布朗达收集了最新的史料和最近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看法和流传已久的传说。在历史资料的助推下,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波拿巴家族不可思议的命运。
  • 萌娃的无敌奶爸

    萌娃的无敌奶爸

    兵王?天师?文人墨客?房产大亨?不好意思,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分分钟吊打你们!林业,一代修真奇才,为了女儿放弃修真回归都市,护娃哄妻两不误,吊打一切不服气的人!
  • 破世万花道

    破世万花道

    茫茫星海,万古苍穹。打破世界的桎梏,寻找本源的复苏。只因万世轮回,不灭心中的梦。神陨流放凡世,破法而归九天。携爱而归,歃血而立,只为守护心中挚爱……何为世界?何为本源?何为永恒?皆在于此!喜欢本书的朋友不要忘记向周围的亲朋好友推荐哦!
  • 晚唐长安

    晚唐长安

    那一夜,他与她在街头相遇,他给了她名字,她给了他新生。他是唐宪宗李纯庶十三子光王李怡,从小被冠以“不慧”的名头,沉默木讷,是世人的笑柄;她是自幼失孤的貌美孤女晁瑛,敏而好学,却是人人厌弃的命硬之人。偏生遇上晚唐的长安,风云变幻,甘露之变,文宗病危,武宗夺权,却壮年而亡……朝内宦官干政,朋党猖獗;朝外藩镇割据,回鹘又乱……看唐宣宗如何从白手起家到坐拥天下。本文以历史大背景为主题,主线沿宣宗与元昭皇后的爱情展开,根据旧唐书新唐书及唐政要等正史与部分野史拓展改变而来。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傻白甜女主,男女主都是骨子里强势的类型。
  • 穿越之才子霸业

    穿越之才子霸业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贫苦小子柳如烟穿越到宋末乱世,国家危亡之际,他苦练精兵立劲旅,纵马狂歌战金兵,合纵连横灭强敌,浴血征战定江山。情挑侠女,迷倒公主,征服女将。一切都刚刚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 根文件

    根文件

    所谓真实,在此不过是大梦一场罢了。若是拨开眼前的迷雾,便可得见这片世界的真实。可他愿意剥开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嘛?一只蝴蝶扇起的风,最终变成了终极风暴。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一个很小的愿望。PS:书友群795701300,欢迎和作者菌唠嗑
  • 皇上的鬼医娇妻

    皇上的鬼医娇妻

    欺负我?没门,看我怎么一根银针闯天下,天下为我独尊,唯有你不从,看我把你收入囊中。后宫争奇斗艳,因我的到来而“蓬荜生辉”。作者大大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多包涵,推荐推荐推荐。
  • 论菜鸡的自我修养

    论菜鸡的自我修养

    有一天世界变了,为何别人的能力特效爆炸,而自己不仅朴实无华还挺废。言術:我现在充钱还来得及?话说在哪充钱来着?逗比男主带着“辣鸡树”和“小金人”的轻松搞笑长废史,在一个全新的世界,用不一样的眼光去探查。高甜,搞笑,无毒无害发现食用。言術:开挂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哎呀,开挂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