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3300000017

第17章 中篇小说(8)

当然,既是“军歌”,则既应有委婉缠绵,更应有激越高亢,哪一个方面缺失,都构不成一首完整宏大的交响乐章。阎连科、陈怀国们的“农家军歌”刚刚唱了个开头,因此他们的创作中的稚嫩或缺憾也显而易见。比如他们过于倾心对生存状态的关注而放松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太着力于丰满与真实而忽略了对其根源与背景的挖掘;自传体角度的切入常常导致自我陷入太深而不易超越,知之深、爱之切又往往影响了批判的力度与锋芒,理解与认同相混淆,同情与妥协相伴生;抓住了农民军人与土地复杂的背反关系的同时也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新的困境之中;显见的还缺乏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烛照等等。这样的一种创作现实使得这支“农家军歌”唱得低徊有余,嘹亮不足。或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或在别的一些作家笔下,“农家军歌”开始出现变调。

在《大校》(《解放军文艺》1998年第2期)中,阎连科一举将他的主人公从“上尉”提升为“大校”,从而一扫往日“农家军歌”苦涩和晦暗的基调,为主人公大校汪海洋10余年的军旅生涯吹奏了一支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奋发与凯旋的胜利进行曲。所有与土地的纠葛和来自乡村的沉重的人生包袱,在这里都变成了汪海洋挑战自我、超越农民的正面驱动力。《大校》的定位,“在于完成了从穿着军装的农民向农民出身的当代军人的转化。这符合中国军队的发展走势和相当一部分读者的阅读期待,也表明了阎连科固执的理念的松动和转向,因此它引起了军内外广泛的关注。”

徐贵祥是以凌厉豪放的风格立足文坛的,代表作品有《潇洒行军》(《昆仑》1991年第3期)、《决战》(《解放军文艺》1997年第9期)等。在《弹道无痕》(《解放军文艺》1992年第11期)中,徐贵祥又为我们贡献了石平阳这样一个独特角色。同样是一个来自农村想“穿四个兜的军服”“当炮兵团长”的军人,石平阳业务极其优秀,但从军之途多蹇,阴差阳错,入伍13年,最后还是一个“黑绒布四道黄杠”的上土。然而在他身上,我们全然看不到阎连科、陈怀国笔下的农民军人们的悲情,他似乎从来“不知什么叫愁,什么叫情绪”,一直兢兢业业,支撑他的人生哲学很简单:“人的力气就像井水,舀了一瓢它还往外冒。舀得越多,冒得越欢。”徐贵祥笔下的农民军人不再戚戚哀哀,汲汲于“当兵、提干、家属随军”的农民军人三部曲,而是粗线条,大泼墨,粗犷豪放,因而在他们身上,作家少了批判,多了颂扬,开始了“农家军歌”与“英雄乐章”合奏的交响乐的前奏。

同样是来自农村,衣向东笔下的树五斤《老营盘》,(《解放军文艺》1998年第9期)身上也没有了阎连科、陈怀国们笔下农民军人的狡诈与算计,而是一个老实、木讷,“有一些书生气,平时不善言词”,连礼都不会送的人。因而在机关里,“王主任为了推动某项工作,需要杀鸡给猴看”时,他就常被“提溜出来”,他一直是逆来顺受。然而当机关里的同事们都在为留军营分房子而想方设法的时候,他却放弃了老婆为他争取来的留下的机会而毅然选择了转业,“想证实自己的能力”,甚至要放弃留京的机会而回自己的胶东老家。他眼里的故乡、土地充满了脉脉温情,而没有阎连科、陈怀国们心中那么可怕,因而他所选择的不是“逃离”而是回归。

除此之外,张惠生、赵琪和李西岳等也在塑造农民军人形象方面做出了不同于阎连科、陈怀国们的尝试。在同样以农民军人为表现对象的中篇小说《旱舟》(《昆仑》1995年第5期)中,张惠生以其一贯的清新自然的叙述风格,写了舟桥连长郑天丰在生活与事业上所遭遇到的矛盾与困惑,并借此凸显了当代军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处境的尴尬和无奈。然而让我们感动的是郑天丰并没有因此回避,而是以军人特有的坚强与韧性积极去面对矛盾,在郑天丰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民军人身上坚韧的一面。赵琪《四海之内皆兄弟》(《解放军文艺》1995年第9期)中的姚建华也是来自农村的优秀一兵,“当兵当得特别投入”,然而与《中士还乡》中的旗旗一样,从军之旅波折多舛,最后亦是以中士的身份退伍还乡,独自一人放起了牛。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先前农民军人形象中的怨艾与牢骚,部队所给予他的人格的升华和精神的历练使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像“当过边防军班长的人”,“把山歌唱得像云彩一样亮丽”。可以说,赵琪用他的空灵轻逸的笔触挖掘出了潜隐于农民军人心中的诗意与美好。“农家军歌”摆脱了单调的重低音,始有“亮丽”的声部。李西岳的《农民父亲》(《清明》1999年第4期)更是着力将农民父亲身上的优点展露出来,其中所体现出父亲的朴与实、韧与忍让人顿生敬意。

在阎连科、陈怀国们之后的军旅作家对“农家军歌”的吟唱中,他们关注的是“农民军人”的当下性——让人物生活在现在进行时中,而很少牵涉到过去时,有意弱化农民身份及其文化背景对于农家子弟的负面影响,更多地展现了农民军人身上坚忍、朴素与执着的特质,因而他们的创作为“农家军歌”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使得“农家军歌”略显低沉的调子变得轻快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家军歌”主题的表现层面,使得现实主义的深化和新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重建成为可能。

第五节女性军旅作家和非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

一、女性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

在整个“前17年”当中,军旅小说家队伍几乎由清一色的男性组成。女性军旅小说家的匮缺,至少使人们对军人尤其是女兵世界的观察与反映失去了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女性视角”。所幸此一态势到了新时期有所改观。尤其在80年代前半期,一批30岁上下的青年女作者纷纷拿起笔来,描写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内心情感,出现了一批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女兵中篇小说。刘宏伟的《白云的笑容,和从前一样》、成平的《干杯,女兵们》、王海鸰的《尘旅》、丁小琦的《女儿楼》、肖于的《绵亘的红土地》、常青的《白色高楼群》,加上稍晚发表的曹岩的《棕色雪天》等,多从医院、通信连、气象站、宣传队等角度切人女兵王国乃至女性的心灵世界,在金戈铁马的雄壮乐曲中糅人了几段妙曼的小夜曲,构成了一道军旅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景线,一时间,把军旅小说艺苑点缀得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刘宏伟的《白云的笑容,和从前一样》(《昆仑》1983年第1期)通过捕捉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展开一位老军人——导弹基地气象室主任齐振铎同一群女气象兵的故事。齐振铎对自己过去不曾努力学文化的悔恨和从头起步的决心,他的失败和让贤,他对女兵们由严厉的管束到父亲关怀女儿般的感情变化,他对亡妻的深切悼念和对老一辈军人的弱点的清醒认识——这一切都在他以钢铁般意志将一群自由散漫的女兵百炼成钢的锻造过程中,得到多侧面的立体表现。小说写得柔情似水,充满诗意。

成平的《干杯,女兵们》(《昆仑》1983年第3期)通过女主人公薛烨在连队的表现和遭遇,写出军队绿色在他们身上所浇铸的力量、信心和勇气,所投身的富于诗意的纯洁、高尚和无私的友谊。在对女兵群的描写里也饱含着诗的激情和深沉的爱,从不同的人物的命运中开掘出迥然各异的性格、心理和感情世界。作者把纵的生活史和横的生活面严密而自然地结合起来,使现在和过去、军营和社会紧密联系,不但能使重点人物和次要人物纠葛在一起,而且反映的生活幅度宽、时间长,因而给人开阔而挺拔、丰富而俊逸、明朗而秀美等多方面的感受。缜密的构思、优美的艺术形象、准确而又洒脱自如的表现力和对于生活的透视力成为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

王海鸰的《尘旅》(《昆仑》1983年第6期)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老干部群像的多镜头摄取,在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狄易光和邹安同两个人的个性、灵魂和精神境界在这种对比下立见高下,泾渭分明:狄易光为人正直、眼光远大,富有进取精神;邹安同自私、浅薄,充满污垢的心理,处处令人生厌。丁小琦的《女儿楼》(《昆仑》1983年第6期)以部队白衣战士为描写对象,不落俗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女护士细腻的内心世界,描写她在爱情婚姻上所遭受的精神苦闷,从而提出了对部队乃至全社会都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伦理问题。

如果说以上几个中篇充盈着女性作家的阴柔美的话,那么肖于的《绵亘的红土地》(《昆仑》1983年第6期)则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异于前者的阳剐美。其行文很难令人相信是出自于女作者之手。小说成功刻画了一个性格丰富而复杂的当代军人——连长罗辛的真实感人的英雄形象。一幅幅雄奇、悲壮的画面与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性格、思想和感情的富于立体感的结合,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激荡在他胸腔之中的那种对祖国对人民真挚而深沉的赤子之情。作品的最后刻画了罗辛和通信员牺牲的生动雕像:通信员的手指僵硬地伸着,青石板上留下一排鲜血写的暗红色的字:“我回来了……”罗辛的“半截衣袖在风中抖动,他的手一半还插在衣兜里,他是在寻找那半截烟。他在生命的一刹那,还在喃喃向着那片熟悉的林子呼唤;‘阿会儿,阿会儿书’(越语:请抽烟)”,精巧的细节描写极具震撼力。

常青的《白色高楼群》(《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3期)紧密关注部队现实。陆亦坚在调到陆军总医院当院长后,顶着重重压力,对总医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撤换不称职的医生,改而提拔有见解有能力却被偏见压制不被重用的人才,使总医院面貌一新。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这种领导能力一直不得施展,在爱人的“活动”下才意外得到升迁机会。小说引起我们对军队用人制度的深入反思。

与上面几位女作家的作品相比,显得稍稍有些特别的是曹岩发表于80年代末的《棕色雪天》(《解放军文艺》1989年第12期)。作者不重讲故事,而重写感觉。她运用自己独有的敏感和细腻描绘了由棕色的军用水杯,棕色的军用腰带,棕色的长椅等组成的棕色的主观世界。从14岁懵懵懂懂地被父母送去参军到朦朦胧胧的恋爱再到婚后的生活,都在由“我”的颇有些独特的感觉意识的流动中交叉呈现。小说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上所作的一些尝试从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80年代后期军旅女性作家的创作倾向,即开始注重用女性独特细腻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小说人称切换自然流畅,语言格调清新优雅。

然而,正如有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这股创作势头未及深化和扩展就很快地被打住了,原因更多地来自女性作者自身,与文学大环境的弱化并无直接关系。因为早在80年代末文学热潮降温之前,这支人数本来就不多的小说家队伍已经开始了流失和分化。有的转业或出国(如丁小琦),有的改写影视、纪实文学或言情类的非军旅题材(如王海鸰、肖于等),有的则干脆搁笔不写了,如此等等,导致一度姹紫嫣红的女兵小说成厂昙花一现的短促景观而令人慨叹。”进入90年代以后,依然执着于中篇小说创作的女性军旅作家大概只剩下庞天舒、裘山山、姜安、刘静、王曼玲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了。

庞天舒虽然从15岁就开始发表作品并以“少年作家”而成名,并在80年代出版了小说集《大海,我对你说》、《少女眼中的战争》等,但更多的还是以一种少女清澈的目光、一种“蔷薇般温柔的憧憬与幻想”去观察理解军人与战争,不免失之于单纯和稚嫩。90年代创作的中篇《蓝旗兵巴图鲁》(《昆仑》1990年第3期)注意从本民族(满族)文化、历史、精神中汲取灵感,将勇猛无敌的镶蓝旗先祖充满血雨腥风和英雄豪情的征战史重新复活,开始显示了从纤弱清浅向阳刚与成熟的过渡。《战争体验》(《解放军文艺》1995年第6期)则进一步显示了其小说阳刚与成熟风格的确立。作品围绕我军的一场现代化军事演习的前前后后的过程描述,塑造了红蓝军双方军、师高级干部形象,通篇洋溢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气息,节奏紧凑明快,不足之处是她还不能完全打通中高级指挥员和基层官兵之间的联结,悬浮在半空之中,扎不进当下军营生活的实处和深处,对于人物的处理显得粗犷有余而细腻不足。

姜安的《远去的骑士》(《昆仑》1994年第5期)讲的是高原骑兵连的故事。曾经辉煌的骑兵在缩编后只剩下了一个驻扎在青藏高原上的独立连的编制。协助地方拍电影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种尴尬处境之中,姜安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颇具“骑士”风度的官兵群像:“辕马”郑勇为了能与自己心爱的军马待在一起,放弃了到别的营当营长的机会,而继续留在骑兵连当连长;“栗公马”扎西顿珠始终洁身自好,保持着骑兵所特有的品格而不为外界所动;讨人喜欢的“小公马”王炜虽然来自城市,却对自己的军马也是情有独钟……在作者笔下,这里的军人充满阳刚气和令人敬重的骑士风度,在他们身上,我们“蓦然感到了生活不朽的壮美”。

同类推荐
  •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所收44篇作品,依题材内容编为5辑,或念亲友,或记往事,或悟人生,或品新作,以真情实感娓娓道来。见解独到,语言简洁,文风朴实。彰显出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撷文论”收录了几位方家对作者长篇小说《烟火人家》的评论,珍为它山之石,意在激励自己,感谢文友。
  •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本书是一部回忆体散文,记述了作者在多年教学生涯中的点滴往事,有对学生的孜孜教诲,有对同事同行的热心指导,也有在工作与生活中收获到的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位在教学一线与教务管理之间游刃有余的老校长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后辈去学习与敬仰。作者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作品因真实而动情。在人物语言描写上,用质朴而典型的语言为人物形象增色。既具有教学与教育方面的借鉴作用,也具有优美的文学鉴赏价值,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进行阅读。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

    本书以史为序,以著名诗人为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先秦到清中叶3000多年间中国诗歌发展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著名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特色及其代表诗作,以及相关的文学基本理论和不同诗派的观点与思想。本书强调文学理论的系统性,注重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突出爱国主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的培养。为适应教学需要,本书在叙述和阐释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与理论的同时,也选收了约900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供讲解和欣赏,努力将教科书与诗歌范本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方便教学,同时还将古奥生僻字一一注音以利阅读。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往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热门推荐
  • 侠无敌

    侠无敌

    来到风云世界,成为雄霸的儿子,雄真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可他的父亲怎么会允许?
  • 恋爱物语:多言未似不言深

    恋爱物语:多言未似不言深

    他,是第一财团的矜贵少爷、广受大众追捧的高冷校草,却唯独对她步步紧逼、死缠不放。她的桃花朵朵开,他来一一掐断;她的情书封封落,他来逐个烧毁;她的生活步步起,他也要来横插一脚。直到那个浪漫的灯火阑珊夜,他强势地压上她的唇瓣,在她的耳畔呵气如兰:“丫头,你的身边,是我。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只会是我。”她顿时一脸懵逼……这是?被强吻+告白了?
  • 苍生诛魔录

    苍生诛魔录

    天下苍生,皆可得道。一位来自未来的异世之魂,十几位出生入死的兄弟,携带着天下苍生,与这无情的世界为敌!那万古之谜,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当一切都解开之时,众生皆叹,恰在此时,灭世之灾即将来临......嘘,请安静地听这个故事......
  • 我的美女大小姐

    我的美女大小姐

    男人一诺,重如千金!当超级兵王答应成为医圣传人,那么兵王的荣耀,将尽归医圣传人!守护着师父的美丽女儿,回归都市,所有一切,横扫而过,只要美人倾心,逍遥自在!
  • 傲武仙尊

    傲武仙尊

    天元大陆,以武为尊。神修、妖修、异修,三修逆天,主宰万界。神界少主姜龙,因神族覆灭,转世重生到一名落魄的外门弟子身上,因身怀神界无上至宝战龙鼎,聚三修于一身,傲世群雄。且看他如何一路高歌,踏破九天,重登神界,报仇雪恨,成就一代傲武仙尊。
  • 快穿1v1攻略那个反派大佬

    快穿1v1攻略那个反派大佬

    当神族大佬发现被他抛下无数次的男人都是同一个人的时候…虞鸢:亲爱的,我可以解释反派(阴冷一笑):你编虞鸢(十分真诚):我想过回去找你们的反派:呵,小鸢儿的嘴,骗人的鬼世界一:末世篇丧尸大佬的小甜甜世界二:现世篇小丑杀手的顶流恋人????在更
  • 田园医女娉婷传

    田园医女娉婷传

    女医生重生古代农家俏萝莉,秀雅娉婷,冰雪聪明。奈何家中贫困,她在家做牛做马,机缘巧合之下,她得了随身空间,利用空间发家致富,斗极品亲戚,医好傻妹妹,带着妹妹分家做生意赚银子,置地买房,念书院,建马场,开医馆,姐妹俩的日子过的风生水起,金银财宝滚滚来,美男纷纷来求亲,好吧,那姐抛绣球择相公吧,那帅哥谁?抢到绣球了!他,国公府嫡子,丰神俊朗,腹黑冷酷,文武双全,乃敌军闻风丧胆的旷世名将,他对她说,我以真心宠她,爱她,娶她,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大楚太子,霸气慵懒,浅浅一笑间,杀人于无形,他踏上鲜血和白骨筑就的帝王宝座,回眸间只有她的倾城一笑才能暖他的心……他,楼兰太子,一颦一笑,风姿若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本想与她再续前缘,奈何她有空间在手,追求她的情路何其坎坷?他,或侯府公子,或神秘身份……他,他……爱!或被爱!几段宿世情缘,她又该何去何从?本文一对一!古代温馨种田文,甜宠、赚钱、过日子!偶尔斗斗极品炮灰!某抽风精彩片段:“启禀主公,刚才夫人让凝香搜集一兜的鸟粪往裴世子的脑袋上砸上去了。”鬼三下跪着禀报给某男听。“倒是娉婷的作风,就我说,娉婷这么做还不够心狠,这样吧,你们几个去多找些鸟粪,马粪,然后一股脑儿扔去归伯侯府,不把归伯侯府给弄个臭气熏天,都别给我回来。”某男闻言非但不生气,还宠溺的含笑道。妈呀,要怎么样才算心狠?鬼三无语望天。但是再怎么样无语,也得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某男心道:我的媳妇儿做什么都是好的,你要用鸟粪对付渣男,我做你相公的怎么好落后,就用个鸟粪还便宜了那一家子。这样吧,咱再加个马粪还凑合吧。希望归伯侯府好好享受府内臭气熏天的“美好”氛围!
  • 天价婚宠:早安,总裁大人

    天价婚宠:早安,总裁大人

    上一世的时浅,智商盆地还缺心眼,放着美男老公不爱,偏看上一负心汉!重活一世,时浅表示抱紧美男老公大腿,打脸一众小白莲,从而走上人生巅峰。只是,美男老公好像画风一变,从高冷帝企鹅变身忠犬小狼狗。“时浅,给你个人生建议,跟我在一起。”“时浅,我不接受婚前同居,所以跟我结婚。”“时浅,买我吗?破盘价只要九块九,还包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吃掉那只神

    吃掉那只神

    开局一张嘴,技能全靠吃!消防员陈锋,在一场爆炸中穿越至异界,变成了一只史无前例的小龙虾。灵气逼人,人妖共存,大妖横行……这个异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呢!某无情读者:(??????)??小可爱,小龙虾!陈锋摊钳抗议:喂喂喂~傻大个,你能不能擦一擦嘴角的口水?我知道你想把我红烧,五香,麻辣,干锅……可我是主角,我还不能死啊!这是一只地球小龙虾,通过不断地吃吃吃……祸害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无敌,轻松流——(简介无力,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