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2900000022

第22章 认识繁复的时代(3)

世乡己之交的召唤

但前期《时务报》的工作无疑为梁启超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清议报》时期,那种外来的干扰少了,梁启超和他的几位合作者,终于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报纸的建设工作。但因为是在国外出版,依然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与不便。梁启超自言广戊戌八月出亡,十月复在横滨开一《清议报》,明目张胆以攻击政府,彼时最烈矣。而政府相疾亦至,严禁入口,驯至内地断绝发行机关,不得已停办。”

《清议报》在流亡的环境中,坚持在海外营造舆论园地,虽然旨在宣传维新派受挫后的政治主张,但由于报纸设在国外,日本当时又是比中国先进的国家,那里的国际性条件使报纸获得比较阔大的视野。正如前边述及的,《清议报》除了发表旨在唤醒国人觉悟的重大话题的文章之外,还涉及文化、文学和诗歌等方面的内容。特别在报道当时世界各国的政经、文化、社会动态方面,已经萌生出现代新闻报纸的初步品质。

《清议报》为扩大自己的信息量做了大量工作。它注意译登一些外国报纸的时论,目的也即在借以扩大国人的视野,如日本报纸登的《论美国近政之变迁》,英国作者写的《俄国蚕食亚洲及其将来》,即使这些均不是直接与国内政局有关的言论,《清议报》也一律予以登载。但大量的也还是社论、专论一类文章,以及一些关于国内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所捶供的信息对海内外人士的沟通,对时局动态的了解,都有很大的助益。例如:

中国政府奉后之命巳饬在广东省城之北洋海军提督叶祖圭带领海天、海等两快艇往南海一带接应前派往该处之刺客。盖如能将康有为或邱菽园并他著名维新党人活拿,即可交海天等舰带回也。该二舰驶行甚速,每点钟时能行一百二十华里。英国在南洋之海无有如此迅速之舰,将来虽欲追赶亦不能如愿,此皆中朝之密计,欲使维新党人无可逃遁耳。再如:

字西林拫云,在北京及各省之维新党人,现西后以设有妙法剪除之,以现在无论何御史保举何等人员,及奏请何员补何缺,必须以所请详加考复,须俟一礼拜或十天而后乃有准否之谕旨。若以从前而论,此等事至多一、二天即有明谕,今则不然,如其所保所请之人查有可疑新党之处,或与西人往来、或曾办过洋务等情必立将该员黜去不用。

也有类似今日报章读者来书之类的文字,有一篇由“旅檀义民”撰写的题为《檀香山华人被虐记》,就像今天的读者投书:

呜呼。国之不振,我四万万同胞受人凌辱作践,其种种惨状岂意料所能及,岂笔墨所能罄哉!余旅居檀香山二十年矣,余恨未能一游台湾、旅顺、胶州、威海、大连、九龙、广州湾故墟,未尝睹亡之国失地之惨状何如,然见诸报纸之记述,得诸里巷所传闻,既已使人怵心酸鼻,欲读不能卒读,欲听不能卒听,然犹以为独被割之地惟然耳,而不竟今曰乃于檀香山亲遇而亲睹之。吾欲记其事,则笔未下而泪已倾……这位读者所记的华人如何被虐受辱的事实并不重要,因为这样的事实记不胜记。重要的是,作为当日旅居国外的中国人所拥有的“亡国之民”的心境和情感借报纸得到了表达。

这时的《清议报》,较之几年前《中外纪闻》的“只有论说一篇,别无记事”,已有了大的进步。这时的《清议报》也不同于梁启超所批评的早期沪、港、粤三地报纸的粗俗——“号称最盛,而体例无一足取:每一展读,大抵‘沪滨冠盖’、‘瀛眷南来’、‘祝融肆虐’、‘图窃不成’、‘惊散鸳鸯’、‘甘为情死’等字样,阒塞纸面,千篇一律。”《清议报》有自己严肃的立场,明确的目标,但又有文化和社会的涵容的品质,至少,它已经超出与早期的“邸报”或晚后的专刊社会新闻的报纸而拥有高的品位。它在异国隔绝的情况下艰难困苦地奋斗到整整一百期,它的成绩是极其显著的。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评介说:“在编辑业务上,《清议报》借鉴了日本杂志的一些作法,除‘本馆论说’、‘时论译录’、‘中国近事’、‘外国近事’等传统栏目外,增加了‘政治学谭’、‘汗漫录’、‘闻戒录’、‘猛省录’等许多新栏目,发表专论和短评。诗词小说之类的作品,也设有专门的栏目,附于报末,为它所联系的作者群,提供园地,报纸版面比《时务报》时期为活跃。”

《清议报》诞生在灾难的1898年,它从死处求生,把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开始的事业发扬光大,在异国他乡播撒变革维新的思想,终于在1901年以完整的三年的时间出至第一百册。梁启超当然非常珍视这三年辛劳换来的成绩,为了庆祝这个胜利,他亲自撰写了洋洋洒洒的一篇长文:《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其目的显然在借《清议报》百期的庆典以总结中国维新报业运动的成就。这位文化巨人在这篇文章的结论部分,寄希望于《清议报》能从“一党报之范围进人一国报之范围”,“更努力渐进以达于世界报之范围”,依然表现了世界性的宽阔眼界。梁启超文章最后禁不住高呼:“《清议报》万岁!中国各报馆万岁!中国万岁!”

但也许是一种命定,也就在他良好的祝辞发出的时刻,《清议报》也随之画上了句号。《中国近代报刊史》这样记载了这家报纸的终结:

一九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曰《清议报》出至第一百期。为了纪念这个曰子,这一期改为特大号,发表了梁启超写的《本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报之经历》等纪念性文章。特大号刚刚出版,设在横滨元居留地百五十二番馆的报社就遇到火灾,馆舍和一应设备全部焚毁,原来保险单上没有把经理人的姓名写准确,承保的外国保险公司拒付赔款,《清议报》因此停刊。从1898年12月23日(阴历十一月十一日),到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以完整的三周年,走过了跨越两个世纪的艰难路程。它的最后的火焚,仿佛是上苍有意的安排,这是19世纪一次凤凰涅槃的仪典,也是20世纪日出时刻腾空而飞的一只再生的凤凰!X寸于苦难中的中国,这是否是一次预言,或者是一个暗示?也许是一个警号,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火焚,也许是预示着往后100年的更加严峻的命运的挑战!

从古老的燕京大学图书馆出来,笔者的耳边依然喧腾着上一个世纪黄昏时节的呐喊和召唤。当年的英豪和志士都已远去,他们叱咤风云的名宇也成为历史。但我们依然能从当年的文字中感受到那种专注和投入的热情,那是一次次以生命和热血为代价的搏击。这种精抻,在这个世纪末浮嚣的习气和放浪的游戏中,已经变得非常的陌生和遥远了。

康梁在政治上虽然失败了,但在文学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桎梏思想的八股文,埋没人才的科举制度,因了康梁的猛烈攻击终于废止了。使一般士人可以不受功名的约束而自由思想,自由写作,这是文学进步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梁启超自亡命日本以后,先是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以鼓吹他们的政治主张,为了扩大宣传,增加外力起见,自然不能不采用平易畅达明白如话的文体。这种文章易学易懂,所以即刻风行全国,成了报章体的老祖宗。0因为有了梁启超的文章,于是开创了一个梁启超文体的新时代。这个文章的新时代,即是以梁启超汪洋恣肆的文字为模范的“报章体”。梁启超生平传记的作者,在谈到1898年梁启超主持《清议报》的编务时髙度评价了梁启超的贡献,谈他“沛沛浩浩若有电力的热烘烘的文字,鼓荡着,或可以说是主宰着当日的舆论界”。关于这种文章的养成和风格,梁启超曾有自叙: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铄。至是(《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讥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这确是对自己文风的中肯总结,也许还应加上另一个特点,即奔腾飞动的气势。他的这种文章风格,对于拘谨严整的古文,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种文章更切于实用,而不是如同往昔那样偏于技巧的炫耀和赏玩。这样,文章就从古文大家的规范中,从模范文选中走出来,成为人人能够阅读和书写的实用的文体。

梁启超说自己“夙不喜桐城派古文”,但他却是从那里走过来的。胡适说:“谭嗣同与梁启超都经过一个桐城时代,但他们后来却不满于桐城古文。他们又都曾经过一个复古的时代,都曾回到秦汉六朝;但他们从秦汉六朝得来的,虽不是四六排偶的形式,却是骈文的‘体例气息’,所谓体例,即是谭嗣同说的‘沉博绝丽之文’;所谓气息,即是梁启超说的‘笔锋常带有感情’。这种“夙不喜桐城派古文”而又“经过一个桐城时代”,从那里走出,却又得到了并吸收了那里的“体例气息”,胡适这样的分析没有把问题简单化,是非常切合中国的实际的。

胡适这种对谭嗣同和梁启超旧学渊源的探寻,及其对他后来文章风格生成的分析,为分析中国文化问题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中国有极为丰硕的文化积蕴,中国文人从传统文化所获得的营养(包括积习)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因此,在处理传统影响时,简单和轻率是非常容易失误的。胡适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他以毕生心力向着古文的规范进行不遗余力的攻击。可是,对于被称之为的“桐城谬种”,他都有一番冷静的分析:“那些瞧不起唐宋八大家以下的古文的人,妄想回到周、秦、汉、魏,越做越不通,越古越没有用,只替文学界添了一些似通非通的假古董。学桐城古文的人,大多数还可以做到一个‘通’字,虽然没有什么大贡献,却也没有什么大害处。这是很平和也很公允的一种判断。当然,梁启超和他的维新派的朋友是从桐城派古人中走出,走到了新文体的新境界了。”

这一点,曾使刘师培大为感慨:“时代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既能使桐城派的文人移译西书,又能使文选派的文人大谈其小说与戏曲。时代的力量究竟是伟大的。”感慨之余,他还是站在文学改革以切于世用的立场上:“故就文字之进化公理言之,则中国自近代以来,必经俗语入文之一级。昔欧洲十六世纪,教育家达泰氏以本国语言用于文学,而国民教育以兴。盖文言合一,则识字者日益多。以通俗之文,推行书报,凡世之稍识字者,皆可家置一编,以助觉民之用。此诚近今中国之急务也。启超和维新派文人推进新文体的出发点也即在此,他们力求“文言合一”,使识字者日多,而不是以文章的精深典丽为目的。

近代文体新概念

梁启超的语文观念是前进的。他认为中国古代文与言合,极华美的文字,却是当时的语言,文学的进化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而为俗语之文学。所以他不避以口头平易之语人文,也不避引用外来语入文。他的实践一方面是向着中国古文,特别是八股文陋习的猛烈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正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创造了新文体的雏形。在维新派那里,特别是通过他们的报章的推动,影响深远的桐城义法和选学规范一下子土崩瓦解,其影响于是也告式微。

同类推荐
  •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生存故事:令人绝望的黑暗岁月,他们用意志战胜死神,在苦难中获得新生。十大卧底要案:现实生活中的卧底们同香港警匪片中卧底的故事一样精彩。十大传奇案件:无论是以情节离奇著称,还是作案手段高超而闻名,罪犯都是为了金钱铤而走险。十大著名间谍: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间谍,他们或者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或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 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该书主要分析了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阐述魏晋时期官方的儒学建设,中编分别以徐幹、王肃、何晏、薛综等人为中心作精细的个案研究,论述儒学对具体作家的影响,下编则分析本时段批评理论受儒学影响的情形。
  •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是一位美容外科医生的散文集,全书以作者与网友互动形式呈现给读者。作者作为一位整形医生,表达出与喧嚣保持距离,守住一方天地的安静释然。文字从技到艺创造一种灵修,一种价值。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踏上诗路去朝圣

    踏上诗路去朝圣

    《踏上诗路去朝圣》这部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她心灵之旅的回放。人们常说,在没有疵点的镜片中,物象都是清朗的。敏子眼中的世界,美好多于丑陋。她对故乡的眷念如回旋曲般萦绕于整部诗集,她好像永远也走不出生命的原点,她把对故乡的感恩和挚爱附着到一草一木、一梦一景中,再扩展到异乡一切能勾起她回忆的际遇中。《这个秋天,我想念一个苹果》:“终于在黄土高原灿烂的阳光里/眺望到了你颜色鲜亮的容颜/嗅着你迷人的果香/感受着秋风拂面的快乐/沉醉在我们相见恨晚的甘甜里/我的那些未喊出的诗句,被你一一击中。”
热门推荐
  • 游戏救赎

    游戏救赎

    一场游戏,一次救赎之旅。既救赎了生命,也遇见了命定人。千山万水隔不开你我的心,妖魔邪神阻不了你我的情。这场游戏,让人悲愤,让人痛苦,却又让我庆幸,还好,我遇见了你。
  • 妖孽当道:草包小姐执绔夫

    妖孽当道:草包小姐执绔夫

    『女强,一对一』她是21世纪人人畏惧的杀神、兼职神偷,却惨遭伙伴算计,一朝穿越,鬼颜草包,母亲早逝,爹爹爷爷远在边关,姨母欺辱,我让你下黄泉地狱,庶姐恶毒,我让你名声尽毁。太子挑衅,我让你半身不遂!赐婚执侉腹黑小正太,夫妻俩一拍即合,血染皇城,统一江山,扶立新君。闯森林,打怪兽,神兽跑来抱大腿。拜得一个强悍师傅,等级蹭蹭往上涨,从此大陆横着走。正常版:整装待发,小女子要出去报复社会了!
  • 一不小心变成龙

    一不小心变成龙

    一个命运奇葩的少年,一次诡异的传承,从此不同的命运让他如何是好。这世间到底誰主沉浮?前尘旧事是否真就都做了土?那黑暗中的大手,是天道还是魔道?这次传承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最终还是出现了,那么叶霖是不是还能笑到最后呢?天若弃我,我定逆天!
  • 快穿之女配攻略男主记

    快穿之女配攻略男主记

    意外死亡,但却听到一声冰冷机械的声音[叮~绑定宿主10%,20%,50%,……90%,100%]当这一声过后便彻底昏迷[叮~绑定成功][叮~正在抽取灵魂][叮~抽取成功,正在将灵魂送至空间][叮~送至成功][叮~系统能量不足,启动暂时补充能量模式]当她在次醒来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完成心中所愿,开启了穿越之旅,穿越中她,认识了霸道但却细心的他,温柔却又纯粹的他,干净如同孩子的他……各种类型的男主,让她沉醉,但却又只是瞬间破碎。她带着系统穿梭在各个界面,体验着人生百态……哈喽,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放心我是绝对不会弃文的,更新会比较慢,放心跳吧。
  • 茉莉花香正盛

    茉莉花香正盛

    不是那一撞,也不会碰到这个说话时不时有些智障的男人。不是因为相爱就不会知道爱真的可以很甜蜜,而在甜蜜
  • 大口喝酒小声说话

    大口喝酒小声说话

    本书是一本杂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清闲时,看点书”、“喝酒时,犯点酸”、“上进时,码点字”、“无聊时,吹会牛”、“郁闷时,怀点旧”五部分。作品有“京城杂吃”、“冬夜”、“手潮”、“周日”、“有多少爱需要表白”等。
  • 肆意的公主

    肆意的公主

    西姜国刚刚建国数十年,正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时。虽然名为西姜国,可皇室之人却姓赖,据说是西太祖的元配发妻姓赖,西太祖与发妻感情深厚,故改子女姓氏为赖。不过可惜的是,赖皇后生下嫡长子后,身体逐渐虚弱,本也能好好活上几十年,却又有了身孕……
  • 轮回天道之四神大陆

    轮回天道之四神大陆

    故老相传:万年期至,天下遽变;群魔乱舞,四神重聚。如今,万年之期将至,百族俱出,更有新生种族暗中崛起,人族内忧外患,是否能保住下一个万年之期的大陆霸主之位?轰动天下的四神传承,竟也只是为了掩盖......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