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2100000017

第17章 胡适谈佛学:心有净土,随遇而安(4)

在胡适看来,禅宗并非直接传承自印度佛教,而是佛教内部革新的产物。他说:“这个新的佛教,在印度没有。这是中国佛教中革新运动所成就的一种宗教,叫作禅宗,也叫作禅门。中国佛教革新运动,是经过很长时期的演变的结果,并不是广东出来了一个不认识字的和尚(指禅宗六祖慧能,传统说法中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做了一首五言四句的偈,在半夜三更得了法和袈裟,就突然起来的。它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而成。”要理清这个变化,还得从佛教传入中国前说起。

中国文化第一个巅峰期是春秋战国时代。当时诸子百家兴起,自由争鸣,从各方面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升级进化。但春秋战国人的宗教意识十分简单,就只崇拜天地与祖先。这个“天”也被称为“皇天上帝”,即后世所说的“老天爷”。上天既是自然界一切力量的化身,也是人格化的万物主宰。祖先崇拜也是古代宗法社会的重要信仰,是维系族群延续的重要精神纽带。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人没有什么天堂和地狱的概念。要么信奉道家生命观,将死生看成是一种自然过程;要么信仰泰山府君等方术文化,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回归泰山。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宗教思想体系。

诞生于印度的佛教则复杂得多。胡适说:“他的宗教(指印度传来的原始佛教)不但表‘天’,而且有三十三重天;不但有地狱,而且有十八层地狱,甚至有十六乘十六、再乘十六层的地狱,一层比一层可怕。这样复杂的情形,的确可以满足人民对于宗教的欲望。结果,我们原有简单的宗教,与它比较以后,就不免小巫见大巫,因此,人们对印度佛教就崇拜得五体投地了。崇拜到什么程度呢?佛教中人把印度看做西天,看作极乐的世界,都是由于对佛教的崇拜。”

这种复杂的宗教思想体系大大改变了古中国人的世界观与生死观。由于印度的佛学过于复杂,中国佛教弟子为便于传教,重新梳理了佛家学说。在胡适看来,佛教中国化的头一个运动,就是把“定”从佛学三大部门中特别提出。

所谓佛教三大部门,分别是“戒”“定”“慧”。其中“戒”指的是守戒。佛家的“戒”非常繁琐,有五百戒、五千戒之说。所谓“定”指的是“定心息虑”,即怎样掌握自己的心灵,也就是后来的“禅(定)”。所谓“慧”指的是智慧,就是对佛法的理解。

胡适认为,“定”成为佛学的中心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步。中国佛者通过打坐入“定”来获得“戒”与“慧”,将印度佛教的教义简化了。这为后来禅宗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尽管如此,佛门的修行方法还是很繁琐。胡适指出:“如坐禅要做到四禅定的境界,要做到四五色定的境界,最后要能达到最高的目标——六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能游行自在,能见千里外的事物,能闻千里外的声音,能知他人的心思,能知过去未来,等等。这些繁琐的所谓最高境界,拆穿西洋镜,却是荒唐的迷信。于是进一步的革新到‘净土’的‘念佛’法门。”

这段话说的是汉传佛教的另一大分支——净土宗。汉传佛教分为许多派系,其中影响力最大的首推禅宗,其次是净土宗。若论成型时间,净土宗早于禅宗。

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是净土宗的创立者。他主张放弃一切复杂的坐禅形式,只要保持心中有“净土”(也就是所谓的天堂),就能领悟佛法,修成正果。净土宗进一步简化了佛家弟子的修行方式,也将佛教的本土化改造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慧远的弟子道生大师,是佛教中国化的又一个关键人物。道生将老庄道家的思想与佛教思想融为一体,第一个提出“顿悟”的修行方式。

推崇老庄的道家(注意,不是道教),不像儒家与印度佛教那么重视经典。老子宣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则提倡“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也就是说,道家并不迷信经典和文字,更重视修行者的思想实质是否符合“道”。道生大师借鉴了这种观念,对佛学进行了更彻底的改造。

胡适对道生大师的“顿悟”说有很高的评价。他说:“(道生的‘顿悟’)不要念经,不要坐禅,不要持斋拜佛,以及一切繁琐的步骤,只要有决心,便可以忽然觉悟。这与欧洲宗教的重大改革,由间接地与上帝接触,变为直接地回到个人的良知良心,用不着当中的媒介物一样。到过苏州的人,都知道虎丘有一个生公说法台,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传说。这个顿悟的学说,是以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提出的一个改革。”由此可见,道生的改革促成了佛道合流。后来禅宗的“顿悟”说,可以追溯到道生的理论。

以上是中国佛教徒对佛学的改革。而禅宗公认的初祖——印度的菩提达摩大师也是胡适眼中的佛教改革家。

据胡适考证,达摩祖师并不是在梁武帝时进入中国的。他在南朝刘宋时代来到中国,在此居住了五十多年,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楞伽宗。达摩认为,佛教经典不必读太多,只需4卷《昭伽经》足矣。他和慧远、道生一样,致力于将佛教理论简单化。

胡适认为,楞伽宗的基本教义是“理入”与“行入”。他指出:“他(达摩)提倡‘理入’和‘行入’。‘理入’承认人的本性是善的,凡是有生之物,都同样含有善的、完美的本性——含有同一真性。‘行入’是苦行和忍,作众人所不能忍受的苦修。”

楞伽宗的发展史与后来禅宗追溯的早期历史是重合的。从达摩到禅宗五祖弘忍,都属于胡适所说的楞伽宗名人。这个宗派的许多高僧都以苦修著称。例如,与禅宗六祖慧能齐名的北宗禅创始人神秀。

神秀在九十多岁时,被一代女皇武则天招入京师。先后受到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的器重。他在当时的声望极高,有“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的美誉。这是楞伽宗最鼎盛的时期。

到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慧能的弟子神会大师在河南滑台寺公然指责神秀“师承是傍,法门是渐”,声称达摩祖师的第六代传人、弘忍大师的传法弟子是主张“顿悟”的慧能而不是主张“渐悟”的神秀。这便是《禅学指归》中提到的神会“北伐”事件。

胡适说:“从公元734年到755年,这20多年间,神会敢出来和全国最崇敬的湖北神秀和尚挑战,说出许多证据,攻击为帝王所尊重的宗派,并且为人佩服:这是因为他可以举出弘忍半夜传给他老师的袈裟为证的缘故,那时神秀已死了,他的两个大弟子普寂、义福又先后死了,没有人和他反辩。反对党看他的说法很动人,却害怕起来,于是告他聚众,图谋不轨。经御史中丞卢奕提出奏劾,皇帝乃将神会贬逐南方。”

神会在“安史之乱”时期,帮助唐朝官府发行筹措粮饷的度牒有功,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这才使他从打压对象变成了座上宾。神会去世后,朝廷敕谥为“真宗大师”。6年后,唐德宗派太子主持佛门会议,讨论禅宗法统问题。在这次大会中,神会被追认为禅宗七祖,其师尊慧能为禅宗六祖。在胡适看来,这件事标志着禅宗从此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而神秀之前的楞伽宗历史也被纳入了禅宗的传承谱系。

印度禅与中国禅有何区别?

胡适认为,禅宗是佛教内部的一次革命,而神会改革后的佛教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那神会为什么要革新佛教禅宗呢?这要从印度禅与中国禅的差异说起。

无论是按照佛门的传统说法,还是胡适修订后的“新看法”,禅宗都将自己的思想源头归于印度佛教。胡适将其称之印度禅学,并对印度禅的来龙去脉做了考证。

同类推荐
  • 教育春秋

    教育春秋

    自小生长于清华校园,世家出身的兄弟,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生,一路匆匆而行。当中充满着种种渴望与期待、煎熬与挫折、忧愁与无眠、喜悦与快乐。不惑之年重归清华校园备课、教学、答疑,前后忙碌解惑、授业、传道,一园桃李。时光飞逝,不经意间,竟至退休之年。回首过往,一脸的茫然与惶恐,恍惚间人生竟成数晃,一晃大了,二晃老了,三晃只好请人填空了。好在晃动中,竟也晃出了一片小小的想往,想往着哪天,一缕月光之下的电脑,几杯清茶之中的凝思,隔着岁月与时光,和朋友们聊点教育那方面的事儿为了展示与回顾也为了提升与归纳。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是历史上一本系统分析、解读民主制度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内容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阐明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并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探讨了在世界民主化的潮流中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从本国现状出发,发挥民主制度的优点,并减少其弊病。
  • 日本世相系列:妻子们的思秋期

    日本世相系列:妻子们的思秋期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这样错开了……”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本书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与会各国人士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1989年世界上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建构起来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是今天感恩教育的主要历史资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主王妃之王爷快松手

    家主王妃之王爷快松手

    一场失去记忆的谎言,一场冲喜而来的成亲,几番纠缠,沉沦的又是谁?记忆的重新找回,又该何去何从?“上官清影,上穷碧落下黄泉,你都别想逃离本王!”一场身世之谜,也随之浮上水面。
  • 沙漏的沙

    沙漏的沙

    热闹与喧嚣的摩登城市,一个沙漏在静静等待;平凡与迷茫的青春时代,杨郑开始了沙漏之旅;不同的年龄与时代有着不同的诉求与期待,流动起来的沙漏的沙还能成就多少梦与爱……
  • 谍者密探永生皇妃

    谍者密探永生皇妃

    北齐战争年间齐文宣帝高洋,昏庸无道,暴虐异常,百姓苦不堪言,大批平民被全贵欺压强买强卖沦为奴隶,人命低如草芥。一个失忆少女被贩卖成为奴隶,被送进青极阁被贵族豪门娱乐,在往回的日子越战越勇,披荆斩棘,在她身后一直有一个默默关注,守护的独孤然,她被安排在满是权利的斗争之间,北齐把她培养成一个冷血无情的密探谍者,在北齐她遇到了慕容宸,同时也让她明白皇家最是无情,南柔为了统一天下,不惜牺牲自己血亲慕容宸的性命,慕容宸被全天下背叛,在慕容宸最困难困苦的时候,墨苒给予帮助,关心,陪护,双方生出爱意,慕容宸后为了复仇,要报复背叛过他的人,算计过他的人,变得冷血嗜杀,多疑不容背叛,慕容宸逐渐和墨苒两个人的信念走的越来越远,最终分离,她要改变,改变这个世界。墨苒与独孤然共同废除北齐多年暴政,还百姓天下和平,成为一代明君
  •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丫头,你看了本尊的真容,可要负责哦!不过看在为你疗伤期间,也把你里里外外看了遍,我就委屈一下,上门提亲娶了你这个小妮子好了!”“什么?你这个混蛋?你.....你居然连个孩子都不放过!”青瑶立刻叉腰对着玉面公子哇哇大叫。
  • 流浪的刺猬

    流浪的刺猬

    故事主要所要表达的是自传风格,没有花哨的虚拟情节等等希望可以得到更多读者的支持谢谢
  • 坏男人别靠近

    坏男人别靠近

    雷雨夜,他狂妄霸道的占有了她,在她的身上烙上他的名字。自此,她与他势如水火,无法相融。身失了,心失了,可他的爱,却沉重让她无法呼吸。当她惊觉爱情来临时,他已经远离……痛苦、煎熬让她成长了,可是,他们的爱呢?
  • 水晶胆

    水晶胆

    南禅寺的观音塑像被敲了两锤子后立刻就变了模样,捏泥人的少年雨东因此而找到了身怀绝技的师傅。然而,当雨东带着师傅临终时托付纸盒他的水晶胆,千里迢迢赶到济州城时,那颗能使盲眼复明的水晶胆却不翼而飞了。是谁偷走了这颗水晶胆?用什么方法能逼使盗贼自投罗网?让雨东用泥人塑出三百六十行营生状的人物又是什么人?
  • 双面恶魔殿下来袭

    双面恶魔殿下来袭

    一个是在全亚洲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冷氏集团的大少爷,一个是亚洲首富的的千金。一个冷漠霸道又温柔,一个善良可爱又有点暴力。但是,他们却被一条隐形的红线紧紧牵在一起。他们性格相反,能在一起吗,什么样的爱情等着他们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