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7100000004

第4章 回望历史(3)

溥仪的这段话,说的是溥仪的父亲载沣主张给已经去世的奕劻一个追封的谥号,也就是所谓的“光荣称号”,溥仪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因为溥仪认为:正是这个奕劻,收受袁世凯的贿赂,劝说隆裕太后退位,因此这个奕劻,不配拥有一个正面评价的谥号。

不仅如此,溥仪在同一章节里面,还引用了晚清遗臣梁鼎芬在侍讲日记里的这样一段文字:

“……宣统九年正月初七,******奕劻死。初八日遗折上,内务府大臣拟旨谥曰‘哲’,上不可……初十日,召见世续、绍英、耆龄,谕曰:奕劻贪赃误国,得罪列祖列宗,我大清国二百余年之天下,一手坏之,不能予谥!已而谥之曰‘密’。谥法考追补前过曰密。奕劻本有大罪,天下恨之。传闻上谕如此,凡为忠臣义士,靡不感泣曰:真英主也……”

我们从转引的上述文字,可以读到作为晚清遗臣的梁鼎芬,有如下的看法:

1.奕劻贪财,断送了大清江山;

2.溥仪拒绝封给奕劻谥号,是英明的。我们继续来读更多的证人证言。接下来的这个证人,名叫恽宝惠,是晚清时期的陆军部主事。恽宝惠认为:

是袁世凯买通了奕劻、那桐、小德张,通过这三个人对隆裕太后做了思想工作,使隆裕太后作出了退位的决定。恽宝惠的原话,是这样的:

“……奕劻的灵魂,早为袁世凯所收买……奕、那之贪污受贿,早已有名,外闻流传,叫他们是‘庆那公司’……一直到袁世凯逼迫隆裕太后禅让,亦是以巨数金钱买通内监张兰德(小德张)以威胁利诱的手段而告成功……”

恽宝惠的这篇证言,名叫《清末贵族之明争暗斗》,参见文史资料出版社《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65-67页。

再看一个证人:晚清贵族载润。载润对于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是这样认为的:是袁世凯买通了奕劻、那桐、小德张,通过这三个人对隆裕太后做了思想工作,最终使隆裕太后作出了退位的决定。我们来读一下载润的原文:

“……隆裕闻革命军起,唯恐失去太后之地位与享受,初意亦在主战;后因张兰德受了袁世凯之贿,乃劝隆裕共和,谓共和仅是去掉摄政王之职权,太后之尊严与享受依然如故。隆裕信之,遂有逊位之举……隆裕与载沣皆无治国之才,而奕劻、那桐等人,又只知贪污受贿;袁世凯有见于此,乃极力拉拢奕劻、那桐与张兰德三人,对彼等大行贿赂,以满足其贪财之欲。他一方面利用张兰德哄骗隆裕;另一方面又利用奕、那,挟制载沣……”

载润的这篇证言,名叫《隆裕与载沣之矛盾》,出自于文史资料出版社《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77-78页。

还有一个证人:载涛。载涛是谁?载涛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亲叔叔。载涛对于此事的说法,和上述的证人证言也是相互印证的。

载涛证言的原文如下:

“……他(载沣)摄政以后,眼前摆着一个袁世凯,处于军机大臣的要地;而奕劻又是叫袁(世凯)拿钱喂饱了的人,完全听袁支配……袁又看准奕劻、那桐平日贪得无厌,遂以大量金钱投其所好,奕劻之无钱不要,为人所共知,据闻袁前在直隶总督任内,对于庆王府中大小生日所需以及嫁娶妆奁等项,无一不悉予供给。当革命事起,十月十七日北京报纸曾登载,奕劻私有的金银珠宝衣饰详单估计所值在现金万万两以上……奕劻和那桐及那、袁两家彼此皆系姻亲,关系密切,他们三角勾结,袁之阴谋始得实现……袁世凯摸清这条路线,专派人密向张(小德张)联络,许以巨额金钱,叫他向隆裕施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说袁世凯如何忠心,但是各省纷纷独立,前敌军队撤不下来,外债无望,饷项难筹,若不答应民党的要求,则革命军队杀到北京,您的生命难保;倘能依从让位,则优待条件如何如何,仍可安居宫闱,长享尊荣富贵,袁世凯一切可以担保云云。奕劻、那桐本来只认得钱,至于清朝封建统治的垮台,并不在他们的心上。他们二人与张兰德里应外合,不由得隆裕不入他们的圈套……这种‘禅让’之局得以成功,可说是全由奕、那、张三人之手……”

载涛的这篇证言,出自文史资料出版社《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79-83页,载涛的文章《载沣与袁世凯的矛盾》。

我们来听听最后一个证人:溥铨。溥铨是谁?溥铨就是大贪官奕劻的孙子。溥铨作为奕劻的孙子,对其祖父贪污卖国(指出卖“大清国”祖业)的行为,毫不讳言。溥铨的说法是这样的:

“……盖自庚子以来,奕劻即与袁世凯沆瀣一气。他与袁接近,虽意在相互利用,然因其昏庸无能,唯利禄是视,实时时为袁所乘……”

溥铨的说法,可参考文史资料出版社《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275-276页,溥铨的文章《我的家庭“******府”片断》。

行文至此,笔者已经搜集了关于此事的八个证人如下:溥佳、载搏、溥仪、梁鼎芬、恽宝惠、载润、载涛、溥铨。综合这八个人的说法,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的事实:

1.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袁世凯给奕劻、那桐、小德张送了贿赂;2.奕劻、那桐、小德张收受贿赂之后,劝说隆裕太后退位,得逞。

也就是说:在清朝倒台的这个过程当中,“金钱”起了润滑剂的作用,是推动这段历史的一股隐动力。

晚清立宪

从鸦片战争开始,接连的战败使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不得不开始了一场立宪运动,这场立宪运动到底是欺骗人民的一场虚伪大戏,还是清朝统治者的真正觉醒呢?

笔者的观点倾向后者,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首先,清政府立宪运动是自觉行为。也许有不少人认为,清政府立宪是被孙文的革命党逼迫的。事实上,1905-1906年前后的时间,孙文在海外流亡,反清革命正处于低潮,并未对清政府构成有效的威胁,朝廷当时也没把孙文一伙真正放在眼内。

清政府之所以立宪,是因为在1905年,日本打败了俄国,这件事给予清政府前所未有的震撼。清政府认为:日本的胜利,实际上是日本政治体制的胜利。于是,清政府决定学习日本立宪,动机是稳固皇位、消除外患、弭平内乱。

换言之,清政府的立宪行动,是清政府自觉、自愿、主动的行为,既然是自愿、主动的行为,那么就没有必要自己欺骗自己。第二,清政府的立宪运动,有实际行动,并非敷衍。1905年,清政府拨出巨额经费,自行决定选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众所周知,在第一次出使过程中,发生了五大臣被吴越(樾)谋刺的事件,出国考察被迫中止。

五大臣并没有因此被吓到,他们仍坚持出国考察,并在回国后,给清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应该立宪。于是,清政府在1906年下诏预备立宪,并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份《大纲》都说了些什么。《大纲》第十条:“皇帝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由君上委任,代行司法,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者,案件关系至重,故必以已经钦定为准,免涉分歧”。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它将司法权,从皇帝的手上夺走,还给了人民。再看《大纲》中的《附臣民权利义务》一章:

“第二条: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这一条规定了人民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官员的舆论监督,使之不敢肆意妄为。

“第六条: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这一条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私产入宪”。它推翻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旧例,而保护了人民的私有财产。这一条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十分关键。

“第八条:臣民现完之赋税,非经新定法律更改,悉仍照旧输纳。”

这一条是说: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不能再肆意加税。税收由法律规定。这一条也相当重要,它使人民对自己生产活动的盈利预期更加精准、更有把握。这将大大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清政府公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换言之,最迟于1917年制订宪法。

但是,到了1910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并提出了“不开国会,不承认新捐”(类似于美国“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换言之:人民要求参政议政。

在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之下,清政府将立宪的期限缩短为5年。也就是说最迟于1913年,制订宪法,还政于民。

与此同时,清政府成立了地方咨议局以及中央咨议院。咨议院和各地咨议局,初步完成了选举,并初步发挥了参政议政的职能。其中,在1910年冬咨议院第一次常会中,议员提出“剪辫子”的议案,并且获得通过。这是破天荒的大事,也说明了人民参政议政的能量。

应该说作为一个开始,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第三,“皇族内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假立宪”。1911年,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立,这次内阁的阁员当中,“清廷皇族占了大多数”,所以这是一个“皇族内阁”,是清政府“立宪没有诚意的表现”。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是。这一届内阁,先后任职的阁员,一共有17位,其身份构成如下:

1.清廷皇族:7位。

2.汉族:6位。

3.满族:4位。换言之,清廷皇族人员所占的比例,仅为41%,不到一半。我们不能把其他4位满族(非皇族)出身的阁员,也算进“清廷皇族”之中。

那么,为什么第一届内阁,不是以汉族官员为主呢?我想各位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可以领会当中的合理性:

1.民主宪政是逐步放开的一件大事,有序渐进,是成熟稳重的;2.各地革命党和群体事件仍然频发不止,满族统治者没有信心完全放开统治权。这些分析很难入耳,但是,只要读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仔细想想,换了是你,恐怕你也会这样做。凡事都有两面。内阁中虽然满族人占了多数,但是毕竟开始有六位汉族大员进入了权力核心。无论你承认与否,这就是清朝的一个让步,也是汉族的一个胜利(尽管是一个小胜利)。第四,人们没有给清政府足够的时间完成,就判定立宪是假立宪,有待商榷。退一步而言,就算当时的“皇族内阁”先后任职的十七位阁员全部都是清廷皇族,也不能导出“清廷政府立宪是假立宪”的说法。为什么?因为内阁是内阁,立宪是立宪。清政府已经公开宣布了立宪的时间(先是1917年,后来改成1913年)。换言之,清政府公布的立宪年份是1913年,便产生了以下的逻辑推理:

1如果到1913年,果真立宪并执行,那么,就是有诚意,是真立宪;2如果到1913年,拒绝立宪或拒绝执行,那么才是没有诚意,是假立宪;3如果在1913年之前清政府明文宣布反悔,那么也可证明是假立宪;41913年,清政府倒台了,所以这个问题变成没有答案了。

这个问题可以打个浅显的比方:我欠你一笔钱,说好后年还你,但是你还没等到后年,你就起诉我,说我没有还债的诚意,法官会怎么判?法官会判你输。道理很简单:后年还没到,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诚意还你钱呢?

同理,1913年还没到呢,你怎么知道清朝没有立宪的诚意呢?万一到1913年,清朝果真立宪了呢?第五,日本帝国的立宪才是“假立宪”。下面我们看看日本当年是怎么做的。日本天皇在1876年发布决定起草宪法的《敕文》,到1889年公布《日本帝国宪法》,用了13年时间。换言之,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夜之间把宪法搬出来的,而是也经过了一个“预备立宪”的过程。大清国当年是效仿日本的经验,设立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后改为5年),也应属于合理范围。

我们再来看看1889年日本制订的《日本帝国宪法》,看看日本的立宪是不是“假立宪”:

“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这一条的意思是:日本的权力是属于天皇的,不是人民的。

“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

这一条的意思是:天皇有权解散众议院。

“第十一条:天皇统率海陆军。”

这一条的意思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军队,不是人民的,而是天皇的。

“第三十一条:本章(臣民权利义务)所列条规,在战时或国家事变之际,并不妨碍天皇大权之施行。”

这一条更毒:一旦国家不稳定,日本人民所有的民主权利,天皇随时可以全部收回。

“第三十四条:贵族院,依贵族院令所定,以皇族、贵族及简任议员组织之。”

这一条说明:日本的皇族也参政议政。

读者跟我通观日本当年的这部宪法,你会发现《日本帝国宪法》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的统治权、军权,而且还保留了随时收回人民民主权利的权力,而且也保留了日本皇族干涉政治的权力。

总之一句话,如果清政府的立宪是假立宪,《日本帝国宪法》也应是一本虚伪的宪法,日本的立宪也是假立宪。

那对于这样的假立宪,日本人民为什么接受呢?我认为,那是因为日本人懂得妥协: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天皇既然已经大步让出了政权,人民就应该懂得妥协,先接受下来。宪法如有不足的,以后自然有机会逐步修正之。

日本人懂得:当时对于日本来说,国内团结起来大力发展工商,集中国力建设军队,才是最紧迫的事情。而内斗、内战的结果,则只会两败俱伤。推倒重来,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效果不一定更好。

同类推荐
  • 少年游乐山

    少年游乐山

    该作品讲述的是隋唐时期,在暗潮涌动、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以一个流落江湖却率直随性、快意恩仇的女子为代表的少年豪侠扶危济困、解救苍生的壮志义举。该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对联骈文均是作者原创。
  • 大明乱贼

    大明乱贼

    王莽穿越到明朝嘉靖晚期,附身为一个世袭百户,拥有一座城堡。本想赚点小钱钱过太平安稳的日子,奈何赚钱太多,被各种权贵盯上,屡屡使用手段迫使王莽让出生意,王莽被迫就范。但低情商的王莽还是因很多事情得罪权贵,最终被关进大牢,等待秋后问斩。全堡无不感念王莽的好,利用载人孔明灯将王莽救出大牢逃离京城,全堡逃至塞外之前建好的城堡。从此时刻面临鞑子的进攻,加之朝廷派兵围剿,为了全堡百姓的性命,王莽无奈走上了造反之路。
  • 杀边月

    杀边月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魂穿一千八百年,汉家小子谢燕闯进了五胡乱华黑暗时代,胡夷铁骑破了汉关、黯了晋月,西尘漫卷中原,兵锋直指江南。衣冠南渡去、中原陆沉时,谢家少年终奋起,看今朝,擎汉刀,杀边月,傲天骄!
  • 秘密战线

    秘密战线

    1939年,军统上海站策划对76号行动处处长何墨盛的刺杀行动因为叛徒的出卖而失败。随后,上海站站长李仕瞻一步步踩进何墨盛布下的陷阱,整个上海站遭遇灭顶之灾,李仕瞻只身幸免,但是何墨盛的阴谋却让李仕瞻陷入更大的困境...
  • 苏禄王

    苏禄王

    一幅瑰丽迷人的异域风情,一次惊涛骇浪的朝贡之路。一卷万邦来仪的大明史诗,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恨情仇。这是永乐年间南洋苏禄群岛的部落首领苏禄王带领家人、部属梯山航海,不远万里来大明王朝朝拜,却不幸死在大明,作为大明的一位王爷安葬,子嗣分布在中国和菲律宾两国的故事。故事曲折,文笔优美,绮丽迷幻,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封神祭

    封神祭

    爱比恨重,情比仇长。不管六界中有多少阴谋,封神榜里又铭刻着下多少偿不清的债。我以我手写我人生,但求无愧于你,但求无愧于心。
  • 不思议的补习班

    不思议的补习班

    她是一个从小厌恶这个世界,不知道如何融入这个世界的宅女。直到有一天,她被她妈妈少有地逼她去了一个补习班......这绝对是一个不会帮人补习的补习班,只是以补习班的名义,招收拥有各种特异功能的成员,到处调查灵异事件,进行各种探险。里面的成员性格各异。曾经受过伤害的,厌恶世界的,迷茫的她,在那里,也许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但愿最后我们都幸福

    但愿最后我们都幸福

    是谁的牵手造成了谁的分手,是谁的泪水痛了谁的心,看曾经那么美好的爱情,却变得物是人非,唯一没有变的只有我们曾经相爱的那颗心,但那又如何,最终我们还是走不到最后……
  • 公主大人爱作怪

    公主大人爱作怪

    尤乐儿在被暗恋矿长拒绝后,在棒球场上打出了一击HOMERUN!原本以为可以就此成为棒球明日之星,谁知那击全垒打却砸坏了学生会长的什么,从此尤乐儿开始了被冷面冷心的学生会长崔神义奴役的日子。在海边勤工俭学的时候,她机缘巧合地救了不良少年尹龙一。谁知转眼崔神义和尹龙一就狭路相逢在校际棒球赛上一一他们竟然还是宿敌!于是尤乐儿的生活注定要被这两个风云人物搅得风生水起,不得安宁。正经历了学生会夺权风波以及背叛等下愉陕的事件后,尤乐儿突然接到了崔神义的表白。什么?这个冰山一样话都懒得多说一句的崔神义竟然会喜欢她?这是在开宇宙无敌霹雳大玩笑吗?
  • 小人物也有春天

    小人物也有春天

    修仙世界里的特种兵为了家人为了爱人全世界为敌又如何看主要如何从一个小人物一步步走到世界的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不放弃之共赢未来

    永不放弃之共赢未来

    我和孩子们的《和平精英》之约,一起学习,一起打游戏,一起共赢!
  • 本王只想做米虫

    本王只想做米虫

    ‘伪君子’云舒本来以为自己憋屈了这么多年,终于颤巍巍接过那烫手的王位,下半辈子定能当条安稳的米虫,混吃等死逍遥,扮猪吃虎嚣张,却被杠精侯爷带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