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51700000005

第5章 胎前门

胎前有三禁

【歌】胎前三禁要须知,利水相煎汗下时,只为厥阴为祖气,若能不犯始为奇。

【论】张洁古曰∶妇女天癸未行属少阴,天癸即行属厥阴,天癸既绝属太阴。故治胎前从厥阴者,是祖气生化之原也。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下二焦。谓之三禁者,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若发汗则同伤寒下早证,利大便则脉数而动于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而胃中枯燥,用药能不犯此三禁,则荣卫和而寒热自止矣。

胎前药忌群队

【歌】胎前最忌药成群,识者须将气血分,气病惟宜枳壳散,血虚内补可为君。

【论】张子和曰∶治妇人病必先问月水及娠,不可纯用破气行血之药,恐伤胎于疑似之间也。许学士曰∶妊娠惟在抑阳助阴,然胎前药最忌群队,倘阴阳交错,别生他病,唯南山道士枳壳散所以抑阳,四物汤所以助阴,但枳壳散少寒,单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患,以内补丸佐之,则阳不致强,阴不致弱,阴阳调和而胎自安矣。

【方】内补当归丸当归(三两) 熟地(二两酒蒸) 宜加杜仲 续断 山药 砂仁(炒)蜜丸服。

胎前宜健脾养血开郁补肾

【歌】脾肾虽分先后天,阴阳气血总相兼,瘦人过动宜清理,自汗滋阴合自然,怒气伤肝常呕逆,胎元不运懒多眠,惟宜开郁安胎气,养血和中疾自痊。

【论】脾为后天之长,肾为先天之原。有孕则碍脾,以致运化迟而生湿,湿生热,故用白术以健脾燥湿,黄芩以清热安胎,此形瘦血热,营行过疾,胎常上逼,过动不安,食少面黄,倦怠无力者宜之。若火旺口干,发热自汗,烦躁腹痛者,又宜生地、归、芍以养血也。若性急多怒,形实气盛,面黑胸满,呕逆腹痛,胎常不运者,又宜砂仁、香附以开之。肾为冲任之根,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肾虚腰软,脚膝无力,又宜六味丸去丹皮加杜仲、续断。故健脾、养血、开郁、补肾,治虽不同,然五行相生,循环无端,一以贯之。总之使其气血和平,无过不及而已。

【方】安胎饮陈皮 茯苓 藿香 砂仁 当归 紫苏 甘草 白术 黄芩 大腹皮 姜(三片)水煎服。恶阻倍藿香、陈皮加半夏。胸膈不宽加枳壳去白术。恶寒倍苏叶,生姜,去黄芩。虚烦加麦冬、知母去白术。子肿加山栀、木通倍腹皮。咳嗽加桑皮、麦冬去白术。子淋加木通、淡竹叶、茯苓。头痛加川芎、羌活、防风。腰痛加杜仲、续断、补骨脂。痢疾加黄连、木香、木通。胸腹痛加香附、白芍、延胡。泄泻加泽泻、白术、茯苓。伤寒无汗加羌、防,去苓、术。寒热往来加柴胡、苏、姜。伤食加枳壳、砂仁,去苓、术。误服毒药加知母、白扁豆。胎动不安倍当归、砂仁。胎不长加参、 、归、术。下血加阿胶、艾叶、芎、归。胎太盛加黄杨脑、陈皮。胎气上逼加砂仁、苏梗。不眠加茯神、枣仁、竹叶。胎气下坠加川芎、续断。血虚加白芍,熟地。

疟疾加柴胡、知母。胎欲坠加续断、杜仲、芎、归。临产加川芎、当归。

安胎饮加减活法

【歌】安胎饮里紫苏甘,大腹砂仁桔藿堪,芩术归苓姜水煮,胎前诸症可相参。恶阻停痰半夏宜,茯苓甘草藿陈皮,砂仁大腹同香附,苏叶生姜功最奇。胸满心疼号子悬,葱头枳壳可同煎,砂仁大腹甘苏叶,白术黄芩应避嫌。口渴虚烦加麦冬,茯苓竹叶及防风,山栀知母归生地,补血生津有大功。肿胀皆因湿热多,健脾利水自安和,木通苓泽姜皮术,大腹陈皮及炒莎。腰痛皆因肾气虚,须防孕子绝衣裾,地黄杜脂芎山药,续断当归总载书。咳嗽原来属肺家,要分虚实莫涂鸦,虚将天麦阿胶等,实用苏陈桑杏砂。往来寒热属于肝,血少风邪勿误看,四物八珍医血弱,柴胡加减疗风寒。食伤水泻损于脾,下痢稠粘作热医,热则香连丸可治,四苓香附茯陈皮。不眠惊悸属于心,怔忡虚烦汗不禁,远志枣仁龙眼肉,茯神柏子及人参。触犯胎元动不安,缩砂末服是神丹,或兼佛手同生地,胶艾加之治血干。大抵胎前宜四物,川芎用早恐升提,地黄泥膈须加减,顺气和中勿执迷。

脉法

《内经》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又曰∶妇人足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又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秦越人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不绝者,有妊也。崔紫虚曰∶阴搏于下,阳别于上,气血调和,有子之象。手之少阴其脉动甚,尺按不绝,此为有孕。少阴属心,心主血脉,肾为胞门,脉应于尺,或寸脉微,关滑、尺数,流利往来如雀之啄,或诊三部,浮沉一止,或平而虚,当问月水,妇人有病而无邪脉,此孕非病,所以不月。齐仲甫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王叔和曰∶脉平而虚,妊子法也。诊其脉左少阴动甚者,妊子也。夫少阴心也,心主血。足少阴肾也,肾主胞门,大抵少阴经左手属心,右足属肾,下主乎尺,尺中按之不绝者,有妊也。亦有元虚而微细濡弱或伏者。《脉诀举要》曰∶男女之别以左右取,左疾为男,右疾为女,沉实在左,浮大在右,左男右女,可以预剖。盖左脉疾胜于右是为男,以男属阳居左,胎气钟于阳,故左胜。右脉疾胜于左是为女,以女属阴居右,胎气钟于阴,故右胜也。大抵沉实者为男,沉细者为女,右尺浮大者,固知其女,左尺浮大者,大约多男,沉细是女,沉实是男,即所谓诸阳为男,诸阴为女也。右尺浮大为女,左尺浮大为男,即所谓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也。又曰∶中指一跳一止者,一月胎。二跳二止者,二月胎也。

妊娠之脉如何认,要辨阴阳衰与盛。阴阳俱盛滑而和,两手调和数相应。其人能食身无热,容色如常是妊定。

脉来左盛是男形,右手偏洪是女孕。孕真带呕头昏闷,此是停痰恶阻病,急宜正胃与消痰,固血安胎全两命。若还腰腹具胀时,日暮咽干潮热盛,多眠恶食倦昏痰,此属经凝却非病。胃脉疾数胎三月,小肠但数五月母,指下动急在大肠,八月怀孕知其数,大纲孕妇类如斯,任意推详审动静。妇人经自断而有躯,其脉反弦,恐其后必大下,不成躯也。脉来近去远,故曰反以为有躯而反断,此为有阳无阴故也。

恶阻

【歌】恶阻生于二月时,心烦闷乱食难施。胚胎经隧多壅塞,浊气攻冲运化迟,气郁停痰兼胃实,虚寒肝火并忧思,大都止呕调脾胃,顺气和中最得宜。

【论】恶阻者,谓妊娠吐呕、恶心、头眩、恶食、择食是也。《产宝》谓之子病。巢氏谓之恶阻。陈良甫谓胃气怯弱,中脘停痰,脉息和顺,但四肢沉重,头眩择食,惟嗜酸咸,甚者寒热呕吐,胸膈烦满,半夏茯苓丸。

张仲景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于法六十日当有此症,设有医者治逆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金匮要略》曰∶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

【脉】呕吐痰水寸必沉滑,涩郁迟寒微虚数热,怒气伤肝脉弦而弱,或虚或实有力无力。

痰水恶阻多因胃有痰,饮随气上亦相参,二陈砂藿堪和胃,若喜酸尝主是男。戴复庵曰∶胎前恶阻见物呕吐,嗜酸咸物,多卧少起,俗名病鬼。盖其人宿有痰饮,血壅遏而不行,饮随气上停滞肝经,故喜酸物,金能克木,以辛胜之,小半夏茯苓汤主之,或二陈汤、砂仁、藿香。

虚寒胃虚令人常吐食,胃冷无缘纳水浆,二者必然脉迟细,人参半夏与干姜。

肝火小腹平明气上冲,因而郁塞满胸中,厥阴相火冲于胃,茹橘芦根用总同。罗大无曰∶妊娠三月呕吐恶阻,每至寅卯时觉小腹有气上冲,然后膈满而吐,此肝火挟冲脉之火上冲也,用沉香磨水,化抱龙丸一服,胸膈气不升吐自止也。

气郁气郁中焦呕吐生,头眩胸满胀非轻,脉来左手弦而弱,苓半煎汤下抑青。朱丹溪曰∶呕吐晕眩,脉左弦而弱,此恶气因怒气所激,肝气伤乃挟胎气上逆,参术补之非也,宜半夏茯苓汤下抑青丸,或砂仁炒为末,淡姜汤调服二钱。

胃实气血成胎二月间,中焦壅塞不能还,必然秽浊攻于胃,水谷如何得下关。芦根汤。丹溪曰∶妊娠呕逆不食,心烦闷乱,乃是气血积聚以养胎元,精血内郁,秽浊之气上攻于胃,宜陈皮半夏汤。

用药大法李茂翁曰∶左脉弱而呕,服诸药不止者,当服理血归原药则愈矣。经曰∶无阴则呕是也。归原散。薛立斋曰∶中脘停痰,二陈汤加枳壳,若饮食停滞,六君子汤加枳壳,若脾胃虚弱,异功散。胃气不足,人参桔皮汤。气恼加枳壳,胸胁痞闷加苏梗,胁痛加柴胡,饮食少思六君子加枳壳、苏梗,头晕体倦六君子,脾胃虚弱,呕吐不食,半夏茯苓汤加白术。盖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予常用验矣。故王子亨白术散、局方人参丁香散、杨振人参桔皮汤、齐自明醒脾饮,不用半夏亦可。

【方】半夏茯苓丸茯苓 半夏 桔皮 枳壳 人参 甘草 干姜蜜丸每服二十丸。《肘后方》无姜、半。只五品。

干姜人参半夏丸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生姜汁糊丸,砂仁汤下。

橘皮竹茹汤橘皮 竹茹 茯苓 半夏 生姜水煎服忌羊、鸡、鱼、面。

芦根汤生芦根 桔皮 生姜 大腹皮 枇杷叶水煎。

归原散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桔梗 甘草 枳壳 川芎 当归 白芍 丁香姜枣水煎。

半夏茯苓汤半夏 茯苓 生姜 桔皮 人参 旋复花 白芍 甘草 川芎 桔梗 细辛 生地如热去细辛加知母,泻去生地,二服后,服茯苓丸。

二香散香附(一两) 藿香(五钱) 甘草(二钱)为末砂仁汤调服二钱。

子烦

【歌】内心焦烦号子烦,金为火烁是根源。心烦肺热多消渴,若是胸烦呕吐翻,郁闷不舒胎气热。但烦无疾是虚烦,若兼恍惚心惊悸,竹也门冬不可喧。

【论】妊娠苦烦闷者,以四月受少阴君火以养精,六月受少阳相火以养气。若母心惊胆寒有郁闷,名子烦也。

《产宝》曰∶子烦有四证,有中心烦,有胸中烦,有产烦,有子烦,皆热也。肺虚而火乘之,则心烦也。停痰积饮而呕吐涎沫,恶闻食气,胸中烦也。但热而烦,似无疾者,虚烦也。气血停积,虚热相搏,气郁不舒,烦躁吐沫,剧则胎动不安,均为子烦也。竹叶汤、麦门冬饮、气滞紫苏饮、痰竹沥汤。

【脉】子烦属热,脉必洪数,沉气滑痰,虚则无力。

【方】竹叶汤防风 黄芩 麦冬 茯苓 竹叶 山栀 当归《外台秘要》有竹沥无竹叶,一方有知母无栀、芩、当归。

麦门冬饮麦冬 人参 茯神 生地 黄芩 犀角 甘草 莲心竹沥汤竹沥(一升) 茯苓(四两) 麦冬 防风 黄芩(各三两)水四升煮二升,入竹沥分三服。知母丸一味为末,枣肉丸服,治误服药而虚烦不安者。

烦躁口渴

【歌】口干烦躁热而虚,架构阴阳气不舒,热在心脾多有准,煎熬津液不如初,古方知母除胎渴,六一黄主气虚,又有血凝成神医。(《耿隅载方书》)【论】陈良甫曰∶妊娠烦躁口渴者,是足太阴脾经,其气通于口,手少阴心经,其气通于舌。若脏腑虚弱,营卫不和,以致阴阳失度,热乘于心脾,则津液消烁,故烦躁口渴也。与子烦大同小异,宜知母散。虚热,人参黄散,或黄 六一汤。耿隅治孕妇暴渴,惟饮五味汁,曰∶此血欲凝非疾也,已而果孕。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饮五味之症,不可不知。

【方】知母散知母 麦冬 黄 茯苓 黄芩 甘草 竹沥水二盏煎八分,去渣冲竹沥服。

人参黄 散人参 黄 知母 麦冬 葛根 茯苓 秦艽 甘草 竹叶水煎服。

黄 六一汤黄 (六钱) 甘草(一钱)水煎服。

子悬

【歌】胀满心胸病子悬,紫苏余子古人传,自明停饮兼寒治,李氏胎升相火愆,下气汤同枳壳饮,瘦胎散共紫苏煎,若还冲筑昏迷闷,葱白当归可保全。

【论】子悬者,胎气不和,上凑心腹,胀满疼痛也。由素有寒气,致令停饮,触寒发动与气相会,故心腹胀满也。李氏曰∶四五月以来,君相二火养胎,以致胎热气逆凑心,心腹胀满疼痛,宜严氏紫苏饮加黄芩、山栀。

子悬火盛极一时,心气闷绝而死者,紫苏饮速进救之。

【脉】有两尺脉伏而绝者,若劳役胎上胀痛水安者,紫苏饮。若误服动胎药以致胎损者,芎归汤。脉浮滑,葱白汤。

【方】紫苏饮紫苏 当归 川芎 白芍 陈皮 人参 大腹皮(洗净) 甘草 加姜 葱白 砂仁一方有香附无人参。

当归汤当归 人参 阿胶 甘草 葱白水煎服。

下气汤苏叶 陈皮 桑皮 茯苓 青皮 白芍 大腹皮 甘草枳壳饮枳壳(二两) 黄芩 白术(各一两)每服五钱,水煎。

瘦胎饮当归 白芍 枳壳 砂仁 香附 甘草 益智 母草葱白汤葱白连须十四根浓服,安生胎,落死胎。

胎水

【歌】胎水原来是总名,土虚水泛横流行,恶寒洒淅肌浮肿,喘息 嘘腹胀膨,逐水鲤鱼遵古法,实脾白术敛全生,大都顺气调脾胃,利水和中疾自平。

【论】妊娠五六月,腹大异常,胸腹胀满,手足面目浮肿,气逆不安,此由胞中蓄水,俗呼琉璃胎。不治令子手足软短有疾,宜鲤鱼汤或泽泻散,或苓术汤。张仲景曰∶妊胀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苓散。

【方】鲤鱼汤白术 生姜(五两) 茯苓(四两) 当归 白芍(三两) 鲤鱼(一尾二斤)先煮鱼熟取汁澄清,再煎药五服。

白术散白术 茯苓 泽泻 陈皮 姜皮 大腹皮 木香为末砂仁汤下。

苓术汤茯苓 白术(各四两) 黄芩 杏仁(各三两) 旋复花(一两) 桔红葵苓散葵子(半升炒) 茯苓(三两)为末饮服方寸匕。

胎水总名也,其面目浮肿者,为子肿。胸腹胀满者,为子满。但脚肿者,为子气也。名既不同,轻重自见,治法亦因而已。

子肿

【歌】子肿脾虚面目浮,风行水泛湿停留,关门不利从其类,散表分消疾自瘳。

【论】脾主肌肉,土气安和则能制水,水自传化无有停积。

若脾胃气虚,经血壅闭则水饮不化,湿气泛溢,外攻形体,内注胞胎,始娠肿满,儿未成实,必伤胎气。若临月而肿,利小便自愈。

薛立斋曰∶子肿,胸腹胀满,小便不利,通身浮肿者,鲤鱼汤。脾胃虚弱,四君子汤。面目浮肿,肢体如水气,全生白术散,未应,六君子汤。若脾虚湿热,下部作肿,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若饮食失节,呕吐泄泻,香砂六君子汤。若脾虚血少,气滞,加味归脾汤。脚肿,陈景初天仙藤散。

【方】白术散白术 茯苓 陈皮 大腹皮 桑白皮 姜皮一方去白术加木香米汤服三钱。

木通散木通 香茹 苏叶(各二钱) 枳壳 黄芩(各一钱) 大腹皮(一钱) 木香 诃子皮(各五分)生姜皮 砂仁水煎服。

单 方山栀一合,炒为末,米饮调下,治妊娠通身浮肿。

子满

【歌】胀满心胸气不舒,要分虚实漫踌躇,风邪水搏多因实,病后而成又属虚。

【论】《产宝》曰∶妊娠经血壅闭养胎,或挟水气,水血相搏致令肿满,皆由脾胃虚弱,不能制水,名曰子满。若水停不去,浸渍入胎,则令胎坏。诊其脉浮、腹胀、喘息者,胎必坏也。泽泻散。妊娠心静气和则胎自安稳,若中风寒,邪气或有触犯,则随邪生病。如经血壅闭养胎,忽然胸腹虚肿胀闷,是胎中挟水,脾主肌肉,肌肉空虚,水气泛滥,故令身肿。然其由或因泄泻下利,虚损脾胃,或因内热烦渴,引饮太过,或因关门不利,小便涩少,湿渍脾胃,皆致肿满,大抵生于五六月之间。盖胎大则腹满而气浮矣。

【方】泽泻散泽泻 枳壳 茯苓 木通 大腹皮 桑白皮 姜皮加砂仁水煎服。

防己汤桑白皮 防己 茯苓 紫苏 木香 砂仁姜水煎。

白术散白术(一两炒焦) 陈皮 姜皮 大腹皮(各五钱)为末,米饮调二钱。

子气

【歌】子气先从脚面浮,涓涓不治恐长流,全生白术天仙散,利水扶脾厥疾瘳。

【论】妊娠三月以后,两脚面渐肿,行走艰难以致喘闷,饮食无味,似水气状,脚趾间有黄水出,谓之子气,直至分娩方消。此原素有风寒湿气及脾虚者,虽不可妄投汤药,亦虑将产之际有不测之虞。宜服天仙藤散以疏郁。

陈良甫曰∶妊娠两脚浮肿,名曰脆脚。因脾衰不能制水,水血相搏所致,宜全生白术散健脾土。齐仲甫曰∶子气不可作水病治,反伤元气,有此者必易产,因胞中水血多故也。初妊者,胎必坏,育亦行迟痿 。《名医录》曰∶宋少主与徐文伯微行,见一妊足肿不能行,少主脉之曰∶此女胎也。文伯诊之曰∶此男胎,在左而黑,少主怒,欲破之,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刺三阴交,胎遂坠,男形而黑色,此足肿多男之征也。

【方】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紫苏 木瓜 姜皮全生白术散白术(一两炒) 茯苓 陈皮 姜皮 大腹皮(各五钱)为末米饮下二钱。

子痫

【歌】忽然昏冒不知人,有间苏来发作频,此是风邪肝木病,羚羊角散效如神。

【论】《产宝》曰∶风是四时八方之气,常以节气之日候之风,从其乡来者,谓之虚邪贼风,逢人之虚而中之者,随其所在而病也。夫五脏六腑之俞皆在于背,脏腑虚者感发难治。若伤太阳之经,复遇寒湿相搏,口噤脊强,名曰风痉。妊娠而发者,昏冒不识,人须臾则醒,醒后复发,名曰子痫,又名子冒。久则发痉,宜千金羚羊角散,或葛根汤加竹沥。

【方】羚羊角散羚羊角 五加皮 防风 当归 酸枣仁 白茯神 独活 甘草 川芎 木香姜引水煎。

葛根汤葛根 茯苓 人参 泽泻 甘草 防己 防风 当归 川芎 独活水煎,临服加竹沥半杯,姜汁两匙。

子喑

【歌】子喑言低不出声,少阴络壅不能鸣,清心降火调心肾,分娩经通语自清。

【论】《内经》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曰∶治之奈何。曰∶无治也,当十月复。马玄台曰∶舌云九月肾经养胎,故喑似拘泥,但九月之时,儿体已长胞络,宫之络脉系于肾者,阻绝不通,故间有之。盖肾之脉下贯于肾,上系舌本,脉道阻绝,则不能言,至分娩后能言也。博陵医之神者曰∶郝翁有一妊娠,喑嘿不能言,郝曰∶儿大经壅,故不能言,儿生经通,自能言矣。萧赓六曰∶内经大奇论以胞精不足善言为死,不言为生,此可验,九月而喑,非胞精之不足,故当十月而复也。

子嗽

【歌】十二经中嗽不同,火痰湿热寒风,七情六气分虚实,活法随机可变通。

【论】肺主乎气,外合皮毛,形寒饮冷伤肺则咳嗽也。有涎曰嗽,无痰曰咳。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各以其时感之而成病也。秋则肺受之,冬则肾受之,春则肝受之,夏则脾受之,诸脏不已,冬传其腑。妊娠嗽者,名曰子嗽。实者参苏饮以散之,虚者天门冬汤以补之。若久嗽不已。恐伤胎气也。

薛立斋曰∶咳嗽,秋间风邪伤肺,金沸草汤。夏间火邪克金,平肺散。冬间寒邪伤肺,人参败毒散。春间风邪伤肺,参苏饮。然肺属辛金生于已土,久嗽不已,多因脾虚不能生肺气,腠理不密,外感风邪。或因肺虚不能生水,致阴火上炎,治当补土生金,滋肾安胎为要也。

【方】参苏饮紫苏 陈皮 桔梗 前胡 枳壳 茯苓 甘草 葛根加知母、砂仁。

天门冬汤天冬 紫菀 知母 桑皮 北味 桔梗 一加阿胶百合散百合 紫菀 麦冬 桔梗 桑皮 甘草 竹茹水煎服,加蜜三匙。

喘息

【歌】脏气相乘并肺中,气争肺溢不宣通,治宜顺气兼清肺,脉涩肢寒必见凶。

【论】《产宝》曰∶胎前喘息皆由荣卫之气流行失度。气经于脏,脏不能受,诸气上并于肺,肺隘而气争,故喘息也。其始得之,或因恚怒,则精却,上焦闭而气不行,则留于肝,肝乘于肺,则喘出于肝也。或因惊恐,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根据,气乱于中,心乘于肺,此喘出于心也。或因跌仆,肾气暴动,伤而不通,肾气上乘于肺,此喘出于肾也。或饱食过度,动作用力,谷气逆肺,此喘出于脾也。

【脉】吕沧州治经历哈散,侍人病喘不得卧,众作肺受风邪,治勿效,吕诊之,气口盛于人迎一倍,厥阴弦动而疾,两尺俱短而离经,因告之曰∶病得之毒药动血以致胎死不下,奔迫上冲,故喘也。用催生汤加芎归服之,果下一死胎而喘止。

【方】马兜玲散马兜玲 苏子 枳壳 桔梗 甘草 桑白皮 陈皮 砂仁

子淋

(附胎压膀胱)【歌】小便淋漓号子淋,胸烦闷乱热乘心,津虚食热娘为病,气滞胎壅子见侵,泽泻茯苓甘竹叶,木通栀子麦冬芩,膀胱胎压宜升起,日久须当议补阴。

【论】肾开窍于二阴,与膀胱为表里,妊娠胞系于肾,肾虚热不能利水而小便淋漓,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子淋散主之。肾虚不能司化,六味丸去丹皮加车前子。

万密斋曰∶子淋须分二症,一则妊母自病,一则子为母病。然妊妇自病又分二症,有食辛辣咸物因生内热者,有自汗自利津液不足者。子为母病亦有二症,有胎气壅热,有胎形迫塞,症既不同,治亦各别。

景曰∶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蜜丸豆大,每服三丸。

【方】子淋散茯苓 麦冬 木通 甘草 大腹皮 淡竹叶水煎服。

附∶胎压膀胱,六脉细弱,气血俱虚,不能承载其胎,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令稳婆以香油涂手,自产门托起其胎,溺出如注,却以补中益气汤升提之。或使一人对患者,皆仰卧以足抵其足,徐徐摇动其腿腹,而胎自上。

心痛

【歌】心痛多端仔细占,风寒痰热总相兼,火龙散共砂仁散,痛甚延胡及手拈。

【论】大全曰∶妊娠心痛乃气邪痰饮交结,若伤心正经为真心痛,则爪甲青,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若伤支络,则乍安乍作,名厥心痛。若伤于子脏,则胎动而下血。妊娠心痛,非止一端,当审脉症而治之。

【方】火龙散川楝子 茴香(各三钱) 艾叶(一钱五分,盐水炒)水煎服。

手拈散延胡索 五灵脂 草果 乳香 没药末服一钱。

胸腹痛

【歌】上下攻冲胸腹疼,阴阳邪正互相争,当归芍药原方治,香附砂仁亦有能。

【论】胸腹痛者,或宿有冷痛,或新触风寒,皆由脏虚而致也。邪正相搏而并于气,随气上下,上冲于胸则胸痛,下攻于腹则腹痛也。

张仲景曰∶妇人怀娠腹中疼痛,当归芍药散。

【方】当归芍药散当归(三两) 白芍(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八两) 川芎(三两)末服一钱。

缩砂饮砂仁(炒)为末酒调二钱,觉腹中热胎即安。

腰痛

【歌】妊妇胞胎系肾经,一毫触犯不安宁,青蛾通气调肝肾,还恐胎元不久停。

【论】何松庵曰∶腰痛脉大而痛不已者,肾虚也,青蛾丸。脉涩而日轻夜重者,气血凝滞也,缩砂饮。脉浮者,为风邪所乘,大豆紫汤。脉实者,闪挫也,通气散,总以安胎为主。

【方】通气散补骨脂炒为末,嚼胡桃以酒服三钱。

青娥不老丸杜仲(一斤,姜炒) 补骨脂(四两,盐酒炒) 桃肉(十枚)蜜丸服。

鹿角散鹿角长六寸,烧赤淬酒中,又烧又淬,取酒服。

妊娠伤寒

【歌】妊娠伤寒先保胎,六经表里次安排,若然不解生传变,自有专科莫乱猜。

【论】妊娠伤寒专以散风清热安胎为主,如发表香苏饮,半表半里黄龙汤,清火黄连解毒汤,余详伤寒本科。

【方】香苏饮香附 苏叶 陈皮 甘草 砂仁姜水煎服。如太阳经加羌活、防风,阳明经加葛根、知母,少阳加柴胡。

黄连解毒汤黄连 黄芩 山栀 黄柏水煎。

黄龙汤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实热去参加砂、桔。

妊疟

【歌】乍寒乍热名为疟,荣卫阴阳气不和,汗少汗多行补散,若然和解用柴胡。

【论】疟者,寒热交争,皆因于风寒也。风为阳邪,化气而为热,寒为阴邪,化气而为寒。阴阳交争,寒热更作,或阴并于阳,则阴实阳虚而恶寒。若阳并于阴,则阳实阴虚而发热。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则先寒后热。先伤于风后伤于寒,则先热后寒。初疟无汗者,散之。久疟多汗者,补之。

【方】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加茯苓、知母、陈皮、生姜。

泻痢

【歌】水谷不化属脾虚,臭秽稠粘作热医,清热浓肠兼理气,和中理气更扶脾。

【论】泄泻者,痛腹肠鸣水谷不化,或喜欢呕逆,协热下利,并宜四苓散、黄芩白芍汤。若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稠粘臭秽,谓之滞下,宜香连丸。能食者轻,绝不食者死。壶公曰∶有妊娠病痢不止,脉虚而滑,两关脉涩。此胎气不和,相火上炎,似痢非痢也,用安胎药而愈。

【方】香连丸川连(五钱,吴茱萸同炒,拣去吴茱萸不用) 木香(一钱)神曲糊丸,米饮服一钱。

胎动不安

【歌】妊娠胎动有多端,内热房劳或着寒,举重食伤皆致病,忧思恚怒总相干,保全散共安胎饮,佛手汤同胶艾丸,只恐胎伤因下坠,离经脉见保婴难。

【论】胎动不安,有因酒色过度者,有举重触犯者,有误食毒物者,有劳役太过者,有喜怒不常,伤于心肝,触动血脉者,有信服热药反为药害者,有血少不能养胎者,有胎元内热者。大法因母病而胎动者,但治母其胎自安。

若胎热血少不坚固者,但安胎母疾自愈。

胎动不安者欲知男女生死之法,令人摸之,如覆杯者,男也。如肘头参差起者,女也。温者为生,冷者为死。

【方】保全散当归(一两五钱) 阿胶(五钱) 甘草(三钱)加连须葱白三茎水煎。

缩砂饮缩砂仁(炒熟去衣为末)酒调服二钱,或艾汤调下,服此觉胎动处热,是药力到也。

佛手散当归 川芎(各一两)水煎顿服,生胎自安,死胎自下也。

妊娠吐血

【歌】怒气伤肝血上冲,劳伤风热不相同,须知实火宜清理,虚火滋阴可奏功。

【论】妊娠吐血者,皆由脏腑有伤而致也。或用心太过,或思虑伤脾,或怒气伤肝,气逆于上,血随而溢,心闷胸满,久而不已,多致坠胎。若心闷甚者不治。

薛立斋曰∶血症若肝火妄动,先用小柴胡去半夏加山栀、生地,次用四物加黑山栀,或加味逍遥散去丹皮。

若肝经风热,防风子芩丸。心经有热,朱砂安神丸。心气不足,补心汤。思虑伤心者,妙香散。胃经有火,犀角地黄汤。膏粱积热,加味清胃散。郁结伤脾,加味归脾汤。肺经有火,黄芩清肺饮。气虚不能摄血,补中益气汤。

肾经虚火,地黄丸。但看虚实分治,实火可泻,法当清热以养血,虚火可补,法当滋阴以补水,则当自安。若执寻常治血之法,而用行血消血之药,则胎自坠矣。

胎漏下血

(激经 胞阻 湿胞)【歌】下血腹痛名胞阻,胶艾芎归最有灵,非时卒下为胞漏,月事根据期号激经,尿血溺时常有血,漏胞血去不曾停,更有肝风荣实症,防风丸服与黄芩。

【论】胎漏者,由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手太阳、少阴之经血也。怀妊之人经水不行者,壅之以养胎,蓄之以为乳也。若冲任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其经血,故月水时下,亦名胞漏血,则尽人毙矣,此虚症也。

张仲景曰∶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此宿病也。娄全善曰∶妊娠经来不多,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此缓症也。《百问》曰∶胎息未实,劳力触犯,或食毒物,或房劳惊恐,致令子宫虚滑,经血淋沥,败血凑心,子母难保,此急症也。《产集》曰∶肝经有风,荣经既为风所胜,则所下者,非养胎之血,作漏胎治则误,宜防风黄芩丸,此实症也。《金匮要略》曰∶妊娠下血,腹中痛者,为胞疽,芎归胶艾汤。《千金方》曰∶妊娠下血不止,名曰漏胞,胞干便死,宜用生地黄八两,以清酒三升,煮减半,绞去滓服。《脉经》曰∶妇人经水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滑浮之,则清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反洒淅,不欲食饮,头痛心乱,呕哕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血盛,滑则多实,立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胞散,散者损坠,设复阳盛双妊二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曾有妊娠月信不断而胎不损,产科熊宗古曰∶妇人血盛气衰,其体必肥,是以月信来而胎不损,若作漏胎治,则胎必坠,若不作漏胎治,则胎未必坠,诚有旨也。

【方】胶艾四物汤当归 川芎 生地 白芍 阿胶 艾叶防风黄芩丸防风(一两) 黄芩(醋炙黑两)末之酒糊丸米饮下三钱。

止漏散干生地(四两) 炮姜灰(二两)为末空心米汤调服,二钱服。

备金散香附(醋炒黑) 当归 五灵脂(炒黑)为末米汤调服二钱,加炒黑荆芥,醋炒地榆尤妙。

胎上逼

【歌】将养失宜胎上逼,若然气促必倾危,当归葱白阿胶草,大腹砂仁功亦奇。

【论】将养合宜,气血调和,则胎得其所而产亦顺,否则胎气动逆上逼心肺,以致气塞不转,闷乱喘促而死矣。薛立斋曰∶气逆胎上,紫苏饮。若饮食不甘,兼六君子。肝火内热,加味逍遥散。胃火,四君加栀、芩。脾郁,加味归脾。

【方】当归汤当归 人参 阿胶 甘草 连须葱白水煎服,或单用葱白二十一茎水煎服,未死即安,已死即下。

胎不长

【歌】气血两虚胎不长,黄 白术共当归,鲤鱼煮汁频频服,久久功成胎自肥。

【论】《圣济总录》曰∶调理失宜,饮食减少,气血虚弱,不能行荣卫化精微,养冲任,故令胎内弱,子气不足。若使脾胃和而能饮食,水谷化而运气血,何虑胎气之不长也。

【方】黄 汤黄 白术 茯苓 麦冬 人参 陈皮 甘草 姜 枣白术丸白术 当归 阿胶 地黄 川芎 牡蛎 川椒蜜丸服三十丸。

集验方鲤鱼长尺许,煮如食法,饮其汁则胎自长矣。

腹内钟鸣儿在腹中哭

(附乳法)【歌】妊娠腹内似钟鸣,或有婴儿哭泣声,鼠窟黄连虽主治,要知育后不长生。

【论】妊娠腹内钟鸣,用鼠窟中土为末,入麝香少许,酒调服二钱,立愈。或以黄连浓煎汁,令母时常呷之。

《产宝》曰∶腹中儿哭者,是脐带上疙瘩儿含口中,因妊娠登高举臂脱出儿口,因此作声。令妊妇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仍入儿口即止。又曰,其治法亦用前二方。薛立斋曰∶黄连性寒,麝香开窍,当酌量用之。

一妇怀娠八月,因举手挂窗,遂致儿在腹中哭,众莫能治,一老稳婆教以大豆一升撒地,令孕妇拾之,果未及一半而愈。

妊娠无故忽然两乳中滴出者,谓之乳。有此症者,儿多不育。

防胎自坠

【歌】三月七月数应奇,肝一心三五属脾,七肺九肾皆在脏,伤胃中冲恐坠之,十月养胎遵古法,千金保孕独称奇,更宜爱护调神气,免使胎元不及期。

【论】大金曰∶阳施阴化,荣卫调和,经脉完固,十月而产。若气血虚损,不能养胎则坠也。凡腰痛者,多有坠胎之患。王海藏曰∶坠胎之因有五,总由气血虚弱不能荣养胎元,或七情太甚,内火发动,火能消物而坠。

或遇伤劳役饥饱,动胎而坠,或遇于房事,触犯其胎而坠。或跌仆闪挫,伤动其胎而坠。或大怒悲哀,伤动心肝之血而坠。然而小产甚于大产,由于胎脏损坏,胞系腐烂故也。

巢元方曰∶受胎在腹,七日一变,坠胎在三、五、七月多,二、四、六月少。脏阴而腑阳,三月属心,五月属脾,七月属肺,皆属五脏,阴常易亏,故多坠耳。一月属肝,怒则多坠,洗下体窍开亦坠,一次既坠,肝脉受伤,下次亦坠,今之无子者,大半是一月坠胎,非尽不受孕也。

泰山磐石丸人参 黄 白术 当归 川芎 白芍 甘草 熟地 续断 黄芩 砂仁 糯米为丸服。

双胎一死一生

【歌】跌仆双胎一死生,器中投鼠实难行,千金蟹爪胶甘桂,方出真人价不轻。

【论】阳施阴化,精血有余,则成双胎。若冷热失宜,气血亏损则胎萎而不育,或过期而不产。若双胎脉弱,经养不周,故偏伤也。候其胎上冷,是胎已死,如抱鸡子,热者为生,冷者多浊物,理之自然者也。孙真人曰∶妊娠僵仆失据,胎动转上抢心,甚者血从口出,逆不得息。或注下血一斗五升,胎不出,子死腹中,急如产状,虚乏少气困顿欲死者。

【方】蟹爪散蟹爪(一升) 阿胶(二两,炒) 甘草(二尺) 桂(半尺)东流水一斗,煮蟹爪、甘草,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尽,能为一服佳,不能者,食顷再服。若口噤不能饮者,格口灌之,药下便活,与母俱生。若胎一死一生,则死者自下,而生者自安,若胎已死,独母活也。煎药宜用向东灶,以茅苇薪火煎之。

误服毒药

【歌】误服汤丸胎气伤,攻冲腹痛实 徨,先煎甘豆汤频服,知母芎归亦可尝。

【论】立斋曰∶妊娠误服毒药,胎动不安者,甘草、黑豆、淡竹叶水浓煎服以解之。若顿仆,用阿胶散送知母丸。若下血腹痛,佛手散、子母丸。去血过多,八珍汤加益母。

【方】阿胶散生地 当归 白芍 阿胶 黄 艾叶 甘草 砂仁知母丸知母(焙,为末)枣肉丸如弹子大,每服化下一丸。

白扁豆散扁豆(生,为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孤浆

【歌】娠妊水下曰孤浆,脾弱元虚气血伤,糯米黄 汤早服,免教子母两分张。

【论】《脉经》曰∶妇人怀躯六七月,暴下斗余水,其胎必根据而坠,此非时孤浆预下,气血皆虚故也。大金曰∶妊娠忽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者宜。

黄 糯米汤黄 (六两,炒) 糯米(五合)一方有川芎,水七升煮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鬼胎

【歌】闻说鬼胎如抱瓮,面青脉涩腹如冰,雄黄斩鬼班玄散,先哲传留暗室灯。

【论】人之脏腑调和,气血充实,则风邪鬼魅不能干之,若荣卫虚损,精神衰弱,妖魅魍魉得入脏腑,状如怀子,名曰鬼胎。虞天民曰∶鬼胎属思想所致,盖昼之所思,即夜之所见。凡男女之性淫而虚者,肝肾相火无时不起,故劳怯,人多梦与鬼交,故鬼者为胎也。非实有鬼,神交接成胎也。故曰思想无穷,所愿不遂,发为白淫白浊,流于子宫,结为鬼胎。本妇自己血液淫精结聚成块耳。

【方】雄黄丸雄黄 鬼白 莽草 朱砂 巴豆(去油各五钱) 獭肝(炙黄八钱) 蜥蜴(炙) 蜈蚣(各一条炙)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酒下,顷下如蛇虫乃愈。

斩鬼丹吴茱萸 川芎 秦艽 柴胡 芫花(醋炙) 巴戟 巴豆霜 姜蚕蜜丸酒下七丸,出恶物愈。

班玄丸斑蝥(炒) 玄胡索(各三钱)末服五分酒下,酒糊丸服亦可。

小产

【歌】妇人小产可寒心,或用芎归或用参,去血过多宜大补,停痰昏闷服乌金。

【论】《产宝》曰∶凡驴马有孕,牡者近身则蹄之,名曰护胎,所以绝无小产之患。人之胎,系胞中气血养之,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欲火一动则精神走泄,火扰于中则胎坠矣。齐仲甫曰∶小产有下血不止、血凝不出二症,盖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若坠胎损经,其血不止,必烦闷而死。或因风冷坠胎,血冷相搏,气虚血逆,甚则血结不出,抢上攻心,闷绝而死。当温经逐寒,其血自行。若血淋沥不止,是冲任气虚,不能约束,宜胶艾汤。

大抵腹痛者为实,按之更痛,手不可近者,宜逐瘀生新,芎归汤、失笑散之类是也。不腹痛者为虚,按之痛减者亦为虚,宜用温补,四神汤、炮姜、肉桂之类。

【方】乌金散好墨(二两烧赤醋淬七次,又烧赤放冷研) 没药 血竭(各五钱) 麝(一分)为末每服温酒调一钱,如血迷,童便调服二钱立醒。

当归散当归(一两五钱) 阿胶(三两) 艾叶(一两) 川芎(一两)每用四钱水煎入姜汁一匙,生地汁五合煎五六沸,温服。

异产

【歌】风雷晦冥合阴阳,恶气乘胎产异常,更有异中还异者,相期博学漫推详。

【论】李时珍曰∶胎十月而生常理也。而有七月、八月生者,十二、三月生者,十四、五月生者,或云气虚也。

《医学正传》言∶有十七、八月至二十四、五月生者。刘敬叔异死言太源温盘古,孕三年乃生,岂亦气虚耶。今孕七月生者多育,八月生者多夭,是七变而八不变也。《晋书》符坚母孕十三月而生,《汉书》尧及昭帝皆孕十四月生,刘聪母孕十五月而生,搜神记云黄帝孕二十五月而生,皆常中之异者也。胞门子脏为奇恒之府,所以为生人之户,常理也。而有自胁产,自额产,自背产,自髀产者何也。岂子脏受气驳离,而其系有不同。如宋史所记,男阴生于脊,****生于头之类耶。《史记》云∶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孕而左胁出三人,右胁出三人。如修已背坼而生禹,简狄胸坼而生契也。魏黄初六年,孔羡表言汝南屈壅妻王氏生男,从右胁下小腹上出,子母全安。异死曰∶晋时李宣妻樊氏义熙中怀孕不生,而额上有疮,儿从疮出。又赵宣母妊,股髀作痒,搔之成疮,儿从疮出。嵩山记阳翟有妇人妊三十月,儿从母背出,五岁便入山学道去。琅琊钞云成化中宿州,妇孕胁肿如痈,及期儿从痈出,疮 随合,其子名佛记儿。隆庆五年二月唐山县民妇有孕,左胁肿起,儿胁生,子母俱无恙,此皆产理异中之异者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故有子。七七天癸绝,无子常理也。乃有十二岁而生子者,如褚记室所载,平江苏达卿之女类是也。有妇人五十、六十而生子者,如辽史所载,亟普妻年六十生二男一女,此则异中之常者也。《玄珠密语》曰∶人生三子主太平,人生三女主淫失,政人生十子,诸侯竞位。人生肉块,天下饥荒,此就人事而论,气化所感,别有所关也。如西樵野记载,嘉靖己酉横泾佣农孔方忽患膨胀,愦愦几数月,自胁产一肉块,剖视之,一儿肢体,毛发悉具也。又有人生于卵,生于马之类,徐偃王之母产卵,弃之,孤独老母取伏之,出一儿。汉末有马生人,名曰马异,此皆造化无穷之变异也。

同类推荐
  •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赵后遗事

    赵后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吕祖志

    吕祖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双和欢

    双和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树影下的我们

    在树影下的我们

    吴嘉荟在高中遇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喜欢的郭子轩,可那时的嘉荟已经不在是傻乎乎小姑娘,她最愚蠢的时候——小学时期,郭子轩都在身边,郭子轩看到了最真实笨拙的她,她没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他,人是会进步的,初中时,嘉荟经历了很大的蜕变,成绩渐渐好了起来,但因中考体育分数差的原因没能考上当地最好的学校,只能在那个学校的校中校(zz)的实验班,郭子轩以他们学校第9名的成绩进了最好学校(tz)的实验班,两学校的学生在一个地方上课,而嘉荟和郭子轩正好在一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上天好像同情嘉荟似的,让嘉荟和她喜欢的郭子轩再靠近了一些。
  • 尘咒

    尘咒

    我本有意风月,怎奈风尘所误。我本无意天下,怎奈时势逼人。
  • 王者的逆袭

    王者的逆袭

    意外穿越到异界王子兰斯洛特身上,本以为可以就此走上人生巅峰。原本由神赐予凡人的祝福,却在一夜之间成了最恶毒的诅咒,被选中的人因此而堕入深渊,被整个世界所遗弃。不幸的是,他也被诅咒选中了......
  • 生活大爆炸:妖怪名单

    生活大爆炸:妖怪名单

    我出生在一个很可怕的家族,从小就能见到不一样的东西,周围全部都是妖怪。我的奶妈是美腻的大姐姐“玉藻前九尾妖狐”她很温柔也很霸道。我的管家是一个很口怕的长颈妖怪,他的头脖子能够从里屋一直延生到大门口。我们家还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妖怪,他们之中有全身长满眼睛的百目鬼,也有半路喜欢吓人的巨大妖怪“见越入道”以及喜欢说阿弥陀佛的和尚妖怪“青坊主”总之,在这样一个四周全是大山和妖怪的环境下成长,拜他们所赐,我很少见过人类,尤其是男的。
  • 雪色青春

    雪色青春

    90年代,一名一脚快要踏入“社会支流”的半颓废青年,无意中走上了从军路,从此,他在一无“靠山”二无钱财的情况下,一步步打拼,风险与机遇交织,失望与希望并存,嗑嗑碰碰中他从军中菜鸟变成“行家里手”,一路的艰辛里,坚毅与志向比肩,幽默与笑声齐飞……
  • 三太子的剑

    三太子的剑

    德运历101年,百废待兴,民不聊生,宫中无人能辅佐真武帝,大秦国运岌岌可危。宦官李三福手眼通天,紧握大权,选在皇上诞辰携世子逼宫邀位,无人敢拦。刚刚穿越而来的李萧风还没来得及享受美好生活就几经周折来到了武士之乡东瀛。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也就此展开了...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不想当村长啊

    我真不想当村长啊

    “欢迎来到陆远世界最帅村”,一头龙蹲在巨石上对着正惊慌失措人仰马翻的商队开口说道,尽量抿着嘴,生怕自己口中溢出的火气将前面那几匹马烤熟。.....“你管这叫村?!”漂浮在空中的大魔导师飞了一天一夜都没飞出这片广袤的地界,最终力竭的落了下来,有些惊疑不定的说道。“没错,你刚刚从村子的东头飞到了村子中心。”陆远羞涩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