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14300000084

第84章

辽史

《辽史》太简略。盖契丹之俗,记载本少。太宗会同元年,虽诏有司编始祖奇善(旧名奇首。)可汗事迹,然《辽史》所载仅记其生于都庵山,徙于潢河之滨而已,盖已荒渺无可稽也。历朝亦有监修国史之官,如刘慎行、邢抱朴、室、刘晟、马保忠、耶律隆运、耶律、萧罕嘉努、(旧名萧韩家奴。)耶律阿苏、(旧名阿思。)王师儒等,皆以此系衔。(见各本传。)然圣宗诏修日历官毋书细事,道宗并罢史官预闻朝议,俾问宰相书之。惟萧罕嘉努修国史,以圣宗猎秋山,熊鹿伤数十人,直书其事,帝见而命去之,既出又书其事,以为史笔当如是也,其他则隐讳苟简可知矣。其编为史册,至兴宗时,耶律孟简上言,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乃编《耶律赫噜》、(旧名曷鲁。)《乌哲》、(旧名屋质。)《休格》(旧名休哥。)三传以进。兴宗始命置局编修。其时有耶律古裕、(旧名谷欲。)耶律庶成及萧罕嘉努实任编纂之事,乃录约尼氏(旧作遥辇氏。)以来事迹及诸帝实录,共二十卷,上之。盖圣宗以前事,皆是时所追述也。道宗大安元年,史臣进太祖以下七帝实录,则又本耶律古裕等所编而审订之。其时刘辉谓道宗曰:“宋欧阳修《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臣亦请以赵氏初起时事,详附我朝国史。”据辉所言,则不惟诸帝有实录,且渐有全史矣。至天祚帝乾统三年,又诏耶律俨纂太祖以下诸帝实录,共成七十卷,于是辽世事迹粗备。《辽史》传赞谓,其具一代治乱之迹,亦云勤矣。当辽之世,国史惟此本号为完书,金熙宗尝于宫中阅《辽史》,即此本也。熙宗皇统中,又诏耶律固、伊喇因、(旧名移剌因。)伊喇子敬等(旧作移剌子敬。)续修《辽史》,而卒业于萧永祺,共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皇统七年上之。此金时第一次所修也。章宗又命伊喇履提控刊修《辽史》,党怀英、郝俣充刊修官,伊喇益、赵氵风等七人为编修官,凡民间辽时碑志及文集悉送上官。同修者又有贾铉、萧贡、陈大任等,泰和元年又增三员,有改除者听以书自随。怀英致仕后,诏大任继成之。(俱见各本传。)此金时第二次所修也。至元修《辽史》时,耶律俨及陈大任二本俱在,《后妃传序》云,俨、大任《辽史 后妃传》大同小异,酌取以著于篇。而《历象闰考》中并注明俨敝顺年有闰,大任敝顺年无闰,尤可见其纂修时悉本俨、大任二书也。

辽史二

辽、金二代之兴,皆经祖宗数世开创,始成帝业。《金史》于《太祖本纪》前先立《世纪》,以叙其先世,最为明晰。《辽史》则开卷即作《太祖本纪》,而其祖宗递传之处,反附见于本纪赞内,故所叙太简。肃祖、懿祖、元祖、德祖四代,其妻已立传于后妃内,其夫反无专纪而附于赞内,岂不详略两失乎!且赞中所叙又不甚明了。谓自奇善可汗生都庵山,传至聂,(旧名雅里。)让苏尔威(旧名阻午。)而不肯自立。聂生必塔,(旧名毗牒。)必塔生海兰,(旧名颏领。)海兰生努尔苏,(旧名耨里思。)是为肃祖。肃祖生萨喇达,(旧名萨剌德。)是为懿祖,懿祖生伊德实,(旧名匀德实。)是为玄祖。玄祖生色勒迪,(旧名撒剌的,《北庭杂记》又名斡里。)是为德祖,即太祖安巴坚(旧名阿保机。)之父也。世为约尼之额尔奇木,(旧作夷离堇。)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云。《太祖本纪》又谓哈陶津汗(旧作痕德堇可汗。)殂,群臣奉遗命请立太祖,太祖三让,乃许之。按《新唐书》谓,契丹王锡里济(《旧唐书》及薛居正《五代史》俱作习尔之。)死,族人沁丹(《唐书》、《薛史》俱作钦德。)嗣。尝入寇,为刘仁恭所败,乃以重赂乞盟,故沁丹晚节不竞。而欧阳《五代史》谓,约尼以次代,为刘仁恭所攻,八部之人以约尼为不任事,选于众,得安巴坚代之。盖此即《辽史》所谓受可汗之禅者也。(钦德、痕德堇、遥辇,皆名字传闻之误。)其聂让苏尔威而不自立之处,按《耶律赫噜传》,哈陶津汗殁,群臣奉遗命立太祖,太祖曰:“吾祖聂尝以不当立而辞位,吾可受乎?”赫噜曰:“昔聂之辞,以未有遗命也。今先君言犹在耳,君命不可违。”太祖乃即位。据此则所谓聂让苏尔威,及太祖受可汗之禅,《欧史》虽不载,要是实事。又赫噜云:“自苏尔威后十余世,国衰民困,今正当兴王之运,不可失也。”此亦与《唐书》、《欧史》所谓被刘仁恭所攻,八部之人以约尼为不任事而立安巴坚者略相合。然《辽史》谓群臣奉遗命立安巴坚,《欧史》则谓八部人公议立安巴坚,又属岐互。至《新唐书》谓,八部迭相更代,独安巴坚自为一部不肯代,自号为王。《欧史》又谓安巴坚既立,后值中国多故,汉人归之者众,告以中国之主无代立者,安巴坚于是立九年尚不求代。诸部共责诮之,安巴坚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诸部许之。遂率汉人于滦河上筑城种田,而以计诱八部大人来会,尽杀之,然后并八部为一。此与《新唐书》相合,当是安巴坚实事,而《辽史》并无一字及之。盖耶律俨修实录时,为其先世隐讳,陈大任修史亦遂因之,不复勘对《唐书》及《欧史》也。且《辽史》隐讳之处亦不止此,《欧史》载李克用先约安巴坚共攻梁,已而安巴坚背约,反遣梅老聘梁,奉表称臣以求封册。克用大恨,临殁,以一矢属庄宗报仇,后果为庄宗击于望都,大败而去。而《辽史》则以克用结好之事为约其共攻刘仁恭,而不言攻梁,以掩其背约之迹。此其讳饰一也。《欧史》德光灭晋后归,殁于滦城。契丹人剖其腹,实以盐,载之北归,晋人谓之“帝”。《辽史》并不载,但载其自悔之语,谓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私财,二也;不遣诸节度归镇,三也。而赞其如秦穆之能悔过。又记其迁晋主母子于黄龙府时,仍以其宫女、宦官、东西班官、医官、控鹤官及庖人、茶酒司等从行,又以晋旧臣赵莹、冯玉、李彦韬等护送,以见其加惠于亡国之处。凡此有善则书,有恶则讳,可见皆耶律俨在辽时所修原本,而陈大任因之者也。而元时修史之草率,并《唐书》、《欧史》亦不复校勘,概可见矣。

《宋史 宋琪传》,琪本幽蓟人,故知辽事最详。其疏云,契丹自阿保机始强,因攻渤海,死于辽阳。妻述律氏生三子,长东丹,次德光,季曰自在太子。德光南侵,还死于途。东丹之子永康代立,起军南侵,被杀于大神淀。德光子述律代立,号曰睡王。二年,为永康子明记所篡。明记死,幼主代立,明记妻萧氏,番将守兴之女,即今幼主之母也云云。其叙安巴坚以后世次继立之处,俱与《辽史》同,惟名字不合,盖契丹以国语为名,本无正字耳。

辽史立表最善

《辽史》最简略,二百年人物,列传仅百余篇,其脱漏必多矣。然其体例亦有最善者,在乎立表之多,表多则传自可少。如皇子、皇族、外戚之类,有功罪大者,自当另为列传,其余则传之不胜传,若必一一传之,此史之所以繁也,惟列之于表,既著明其世系官位,而功罪亦附书焉,实足省无限笔墨,又如内而各部族,外而各属国,亦列之于表,凡朝贡叛服、征讨胜负之事,皆附书其中,又省却多少外国等传。故《辽史》列传虽少,而一代之事迹亦略备。惟与宋和战交际之事则书于本纪,而不复立表。盖以夏、高丽、女直之类皆入于《属国表》,宋则邻国,不便列入也。然《金史》特立《交聘表》,凡与宋交涉之事,一览如。《辽史》虽旧无底本,而元人修史时,既于《金史》立此表,独不可于《辽史》亦立此表乎?且《辽史》与宋交涉之事,书于本纪者,前后亦不画一。澶渊既盟之后,凡两国遣使,生辰、正旦以及庆吊等事,不特逐年详书,即使臣姓名亦一一不遗。及兴宗再定和议,加增岁币之后,则惟书吊大丧、贺即位之事,其余生辰、正旦等使一概不书,何其前详后略也。若亦立《交聘表》,则此等皆可于表内见之,前既免于繁冗,后亦不至简略矣,而《辽史》无之,此又修史诸人之失也。

辽史疏漏处

《辽史》又有太疏漏者。《东都事略》记辽太宗建国大辽,圣宗即位,改大辽为大契丹,道宗又改大契丹为大辽。改号复号,一朝大事,而《辽史》不书。圣宗统和二十四年,幽皇太妃呼纽(旧名胡辇。)于怀州,囚夫人伊兰(旧名夷懒。)于南京,余党皆生瘗之。明年,赐皇太妃死于幽所。按统和十二年,诏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尔古(旧名乌古。)等及永熙宫军,抚定西边,以萧达林(旧名挞凛,《宋史》名挞览。)督其军事。此即皇太妃呼纽也。《达林传》亦称夏人梗边,皇太妃受命总乌尔古部及永熙宫军讨之,凡军行号令,太妃悉委达林。其后萧罕嘉努(旧名萧韩家奴。)疏亦言,统和间,皇太妃出师西域,拓土既远,降附亦多。自后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御远之道。则此皇太妃不惟有辟土之大功,且有靖边之长策。其幽死也,又以何事?《后妃传》内当专立一传,乃并无其人,何也?又圣宗统和四年,纳皇后萧氏,皇太妃进衣物驼马以助会亲颁赐,内外命妇亦进会亲礼物。此后乃圣宗元配也,统和十九年以罪降为惠妃。后虽降而其为圣宗原配,终不可没。后系何人之女?以何事得罪?《后妃传》内亦宜有专传,乃但以统和十九年另立之齐天皇后特立一传,而此所娶之后,绝无一字及之,何耶?且既为《辽史》,则本国兴兵之事,不应自称曰辽兵。乃本纪贝州之战云,军校邵珂开城门纳辽兵。戚城之战云,辽军围晋别将于戚城,晋主自将救之,辽军引退。邺都之战云,慕容彦超遇辽军数万,至榆林,辽军又至,彦超等力战,辽军乃退。如此类者,不一而足,反似他国记载而称契丹为辽军者,此亦修史者之疏也。

辽帝皆有简便徽号

辽帝皆有一二字简便徽号,当时为臣下所称,后世亦即以此别之为某帝,初不称庙谥也。如太祖曰天皇帝,太宗曰嗣圣皇帝,世宗曰天授皇帝,穆宗曰天顺皇帝,景宗曰天赞皇帝,圣宗曰天辅皇帝,道宗曰天皇帝,末帝曰天祚皇帝,皆于初即位时,群臣上尊号,即有此二字。甚至皇后亦另有徽称,如太祖后曰地皇后,圣宗后曰齐天皇后,道宗后曰懿德皇后是也。其后耶律僭位,亦号天锡皇帝。耶律达实(旧名大石。)亦号天皇帝,达实殁,其后塔布布延(旧名塔不烟。)称制,亦号感天皇后。其女布沙堪(旧名普速完。)称制,亦号承天太后。此亦一代之制也。按元制,每帝亦有国语徽称,如太祖曰成吉斯(旧作成吉思。)皇帝,世祖曰色辰(旧作薛禅。)皇帝,成宗曰鄂勒哲图(旧作完泽笃。)皇帝,武宗曰库鲁克(旧作曲律。)皇帝,仁宗曰布延图(旧作普颜笃。)皇帝,英宗曰格根(旧作格坚。)皇帝,文宗曰济雅图(旧作札牙笃。)皇帝是也。但元制系以国语为尊奉之称,辽制则不用契丹语而以汉字尊称,故不同耳。

辽后族皆姓萧氏

辽后族皆姓萧氏。《后妃传》引耶律俨所修实录,谓其先本伊苏巴里氏,(旧作乙室拔里氏。)太祖慕汉高祖,故称刘氏,以伊苏巴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又谓太祖舒鲁后(旧作述律后。)兄子名萧翰,妹复为太宗皇后,故后族皆以萧为姓云。是实录以后族姓萧为太祖所赐,而《国语解》谓其说不合,故陈大任不取。又《外戚表序》云,契丹外戚,其先曰二舒敏氏:(旧作二审密氏。)曰巴里,(旧作拔里。)曰伊苏济勒。(旧作乙室巳。)太祖娶舒鲁氏。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归,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萧翰,由是巴里、舒鲁、伊苏济勒三族皆为萧姓。是赐姓又自太宗始。按薛居正《五代史 萧翰传》。翰父阿巴,有妹为安巴坚后,翰妹又为德光后。德光入汴,将命翰为宣武军节度使,契丹本无汉名,乃赐姓名萧翰,自是翰族皆姓萧。《欧史》亦谓德光欲留萧翰于汴,使李崧为制姓名曰萧翰,于是始姓萧云。是后族姓萧,实太宗所赐也。既为太宗所赐,何以太祖之高、曾、祖、父四代妣已俱称萧?盖皆后人所追氏也,而诸外戚之姓萧者可类推矣。萧氏于辽最贵,世与宰相之选,统辽一代任国事者,惟耶律与萧二族而已。

辽正后所生太子多不吉

辽太祖三子,皆舒鲁后所生。长名贝,(旧名倍。)已立为太子,后得东丹国,册为人皇王主之。太祖崩,让位于其弟太宗,(德光)身自归东丹,寻浮海适唐,赐姓名李赞华,为唐末帝所害。(后以子世宗登极,追谥义宗。)太宗崩,世宗(贝子,时为永康王。)以从子入嗣。世宗崩,穆宗(太宗子)以从弟入嗣。穆宗崩,景宗(世宗子)又以从子入嗣。皆未先为皇太子也。惟景宗后萧燕燕正位中宫后,始生圣宗。圣宗以冢嫡嗣位,享国四十九年,令名遐福,最称贤主,此为古今来正后所生储君继体者之第一,然未即位以前年尚幼,却未立为皇太子。兴宗(圣宗子)则由皇太子嗣位,而其母耨斤本宫人也。道宗母系仁懿萧后,然道宗生于兴宗藩邸,仁懿尚未为后。道宗宣懿萧后,则既册为后始生子,寻立为皇太子,后被伊逊(旧名乙辛。)所谮,母子皆不得其死。天祚帝系为太子时,元妃萧氏所生,亦尚未为后也。

辽官世选之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流放之路

    网游之流放之路

    当你穿越的时候,它会带给你帮助。当你游戏的时候,它会带给你帮助。
  • 凤影残凰绝色逆天宠妃

    凤影残凰绝色逆天宠妃

    她,荨亦国将军府之嫡女,天生废物,不能修炼灵力,遭世人唾弃。当21世纪的她灵魂苏醒,又将是怎样的精彩绝艳!
  • 万界超次元公会

    万界超次元公会

    穿越异界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穿越到和地球相似得平行世界,只不过多了很多很多超自然力量
  • 废材与天才

    废材与天才

    天选之人,天选之子,天选之身,如若天选为何如此虐我,是天地不仁,或是上天磨练?一个少年一场命运,一个故事流传千古,功过是非如何决择!有点虐心的小说,勿喷
  • 高冷校花的恋爱法则

    高冷校花的恋爱法则

    【新书签订契约:恶魔校草求扑倒已经发布,各位多多捧场】【剧情超乎常理,结局不是一对一的结局,各位小伙伴要谨慎入坑】高冷,腹黑,霸道是她的代名词,当她遇到他们那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温柔似水如他,高傲冷漠如他,她是正面大胆回应还是落荒而逃?敬请期待高冷校花的恋爱法则。
  • 渡盲

    渡盲

    我是谁?很多个时刻,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在人间生活了二十多年,却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而去。准确来说,我不是人,而是一句尸体,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行尸走肉,而我的主人,也就是我的师父——无妄,他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人,是他将我炼化……
  • 玖瑾

    玖瑾

    陆怀璟本是才华横溢的现代女子,因为工作繁多,积劳成疾死去。天不让她走轮回,被神兽扔下投胎,重生成陆怀瑾人陆怀瑾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路斩妖魔,坑蒙拐骗,无所不为,强者为尊的世界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人鬼情未了

    人鬼情未了

    一年前,我的同学发生车祸,导致我被蒙在鼓里,和三个鬼室友生活在一起。直到遇见一只女鬼小桃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到底有多恐怖!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她是鬼,你还要跟她生活在一起……夜半出现的鬼声,房梁上吊着的尸体,门后那双一眨一眨的眼睛……我姓周,求放过……
  • 迷惘:灿白心恋

    迷惘:灿白心恋

    他是朴灿烈,是学校里的小混混,打架吸烟做坏事永远少不了他。他是边伯贤,是学校里的顶级学霸,第一名的奖励永远少不了他。因为他碰到了他,他决定要好好学习,要和他在一个班。因为他碰到了他,他决定要帮他改正一切坏毛病。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爱,再到……生死。他希望他能够好好活下去,这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