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4100000015

第15章 姓名文化篇(一)(4)

一天,下午2点多钟,欧阳钦同志奉命陪我到枣园去见毛主席。在谈话中,主席把话题一转,说:“郝克勇同志!你舅舅家姓啥子?”我说姓“范”。“是范仲淹的‘范’,还是樊梨花的‘樊’?”我说是范仲淹的“范”。他很高兴地说:“好,那就把你的名字改成范明吧!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必须改名换姓。”从此,我便以“范明”的名字应世至今。[《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第62页。]

1943年

“你是属虎的,是午问生人”

1943年春,毛泽东在延安枣园和警卫人员聊天。他问王午银:“你姓什么?”“我叫王午银。”毛泽东笑着说:“你是属虎的,是午间生人。”[张随枝:《红墙内的警卫生活》,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54页。]

称马健翎为“马髯公”

1943年秋,毛泽东邀请柯仲平、杨醉乡、马健翎到延安枣园一见。当晚毛泽东在一孔普通的窑洞里接见了他们。

毛泽东说:“请来‘三贤’,有两位‘美髯公’,一位‘佘太君’。你们是苏区的文艺先驱,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插种队,走到哪里就将抗日的种子撒到哪里。”他接着说:“云南诗人柯仲平真有股犟劲。你们民众剧团比抗战剧团成立晚好几年,但也是在创作力量和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诞生的。一个时期,是靠种田、做工的写剧本,靠大伙节农缩食搞募捐解决经费问题的。‘马髯公’坚持文艺和群众相结合,走大众化的道路,深入根据地,大写根据地,连续创作,和演出了《一条路》、《查路条》、《好男儿》、《拿台刘》等剧目。每到一地,一演就到天亮。这很好。既是大众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武在平:《巨人的情怀——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106—107页。]

“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毛泽东见到薄一波,问了他的名字后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他说: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她的弟弟叫薄昭。汉文帝曾被立为代王,建都在你们山西的中都。后来薄一波翻了《史记》等书,果然如此。[《人民日报》1981年7月3日。]

“现在你可是成了吴下阿蒙”

1943年10月,八路军第386旅旅长王近山率部赴延安,途经山西洪洞县韩略村,打了一个漂亮仗。在来到延安后,毛泽东接见了他,说:“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你可是成了吴下阿蒙,有勇有谋,了不起呀!这次韩略伏击战,就说明你勇敢、果断、有胆略,抓住战机,打了个漂亮仗。”[杨雪燕、杨闻宇:《红色恋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是不是左昭右穆的‘穆’。青春的‘青’”

据穆青回忆,当年他在延安枣园采访毛泽东,毛泽东和他作了谈话。毛主席亲切地问我:“你是《解放日报》记者?”我说:“是的。”毛主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穆青。”主席又问:“是不是左昭右穆的‘穆’,青春的‘青’?”我说:“是的。”主席说:“我们党内有个与你同名同姓的同志,他从广东去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不久就被国民党杀害了。他是一个很好的同志。”[蒋振云主编:《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党建读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70页。]

称赵毅敏为“赵匡胤”

毛泽东在延安时。称赞中宣部副部长赵毅敏为“赵匡胤”。他说:“过去我们有些不对头,老百姓有意见。后来‘赵匡胤’带秧歌队下乡,跟老百姓一块跳秧歌,与群众打成一片,从此天下太平。”[《党史博览》2004年第10期,第19页。]

1944年

“栋材,这个名字好,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材嘛”

毛泽东在延安枣园。当时,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毛泽东,准备向党校的学员们讲一次话。为此,他将党校部分部主任分别请到家里谈话,了解教职员工们的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一天傍晚,党校第五部主任白栋材和副主任马国瑞应邀来到了毛泽东的家里。当白栋材作自我介绍时,毛泽东笑着说:“噢,栋材,这个名字好,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材嘛。”一句话,把白栋材初次同毛泽东谈话的紧张情绪一扫而光。[李约翰、镡德山、王春明:《毛泽东和省委书记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225页。]

“名叫春阳。姓毛叫毛春阳”

毛泽东的警卫战士苟兴禄,同志们都叫他“小苟”,听起来像“小狗”。

一天,毛泽东在枣园前面的果树下散步,听见一个小战士高声在叫:“小狗,小狗!”后边还加了个“汪汪”。毛泽东一边笑,一边叫住苟兴禄:“来,咱们聊聊!你听见么,警卫班的同志叫你小狗!”“主席,那是他们爱开玩笑!”“那你改个姓名不好吗?”毛泽东说。“我识字不多,改什么名?”“你不姓狗,姓猫不好吗?”“哪有姓猫的?”“我不就姓毛么?”毛泽东诙谐地说。“那好,我姓你的毛,不姓那个猫!”毛泽东看着天上明媚的阳光,说:“那就说定了,名叫春阳,姓毛叫毛春阳。”[孙雷、孙宝义:《毛泽东衍名艺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53页。]

“才认出是‘吕正操’”

据吕正操回忆,他曾在1939年托贺龙带信给毛泽东。这年冬天。他作为晋察冀军区的代表,赴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到延安后两三天。他去枣园见毛泽东。毛泽东微笑着说:“你那封信我仔细看了,不错。就是你那个签名把我难住了,我猜了半天,才认出是‘吕正操’3个字来。干嘛要把3个字连成一个字写呢?”我惭愧地笑了笑,没有出声。[蒋振云主编:《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党建读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6页。]

1945年

“从前有许多人怕小孩害病或死掉。就故意起个坏的名字叫猫、叫狗”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中,就有人要共产党改名称一事说:“从前有许多人怕小孩害病或死掉,就故意起个坏的名字叫猫、叫狗。历史上有个人名叫王镇恶,名字这样好听,可是他还是死了。我们是不是也要另起一个名字,使党不死呢?随便你起一个什么名字,只要他所做的还是那样,那是不会改变实际内容的。”[《中共党史资料》第48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说高扬文名字很好

1945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七大委员选举后,与代表高扬文有一席谈话。据高扬文回忆:毛主席知道了选举的结果,心情很好,又和我谈起话来。他首先问了我的名字。我说,我叫扬文(这是当时的名字,未加高字)。他说,你的名字很好,杨柳、文章。杨树、柳树都是好树种,特别是杨树,把树枝插到地下,就会生根成活。抗战胜利了,我们在延安的干部,就要大批出去工作。你们要像绿柳树一样,不管到什么地方,就要在那里生根,和当地干部、人民一起,把工作搞好。[《党史文汇》1999年4期。]

他很有风趣地称“家”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由周恩来陪同,来到重庆红岩村的八路军办事处。章汉夫、许涤新、胡绳、戈宝权等《新华日报》的几位编委,站在主楼旁边通往新建礼堂的石板路上迎接毛泽东。当毛泽东走近时,周恩来向毛泽东一一作了介绍。尽管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可毛泽东已经很熟悉大家的名字。并且知道了每个人的专长,还很有风趣地给每个人都加了一个“家”的头衔。他对章汉夫说:“你是国际问题专家。”对许涤新说:“你是经济学家。”对胡绳说:“你是哲学家。”最后轮到戈宝权时,毛泽东说:“你是俄国文学家。”他还问戈:“戈公振是你的什么人?是父亲、叔父,还是兄弟?”戈告诉毛泽东,戈公振是他的叔父。毛泽东接着说:“我看过他的书,看过他的《中国报学史》。”[李树谦:《毛泽东的文艺世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4页。]

“不能叫大乔小乔,就叫南乔北乔”

当年与乔冠华同在新华日报社一起工作的同仁刘白羽,在回忆毛泽东抵渝当天的情景时,曾有过这样一段介绍:就在红岩一间小会客厅里,毛主席接见了我们。报社(按:指新华日报社)有潘梓年、熊瑾玎、乔冠华、胡绳等人,我是延安就熟悉的,在重庆见面格外欢喜。当介绍到胡绳时,毛主席打量了一下,亲切地说:“哲学家。”乔冠华(当时叫乔木)和毛主席握手时,毛主席幽默地说:“跟我来了个乔木(按:指胡乔木),这儿又有一个乔木(按:指乔冠华),不能叫大乔小乔,就叫南乔北乔!……”

在重庆时,两个“乔木”谁也不愿放弃本名。有关两个“乔木”的同名之争,胡风于1977年7月18日在狱中被勒令撰写的交代材料(此材料后来由胡风夫人梅志编发在《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二期)中亦有述及。他是以“附记”的形式记述的:胡乔木随毛主席到重庆后,和乔冠华见面后是成了知交的。梅志说,乔冠华向我谈到胡乔木取了他早就用起的“乔木”这个名字,表示气愤。这件事我毫无记忆,只模糊记得邵荃麟告诉我,毛主席对两个“乔木”打趣地说:“大乔小乔,南乔北乔。真乔假乔……你们谁占哪一边呀?”所以,以后曾用“南乔”、“北乔”分别称呼过他们。1950年我问乔冠华,是否放弃了“乔木”这个名字,他说还没有。[茆贵鸣:《乔冠华传:从清华才子到外交部长》,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转引《解放日报》2007年5月1日。]

他问曹靖华,曹葆华与他是否弟兄

某日,毛泽东访问中苏文化协会,陪同他的是一位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同时又在中苏文化协会担任常务理事的人。当毛泽东来到中苏文化协会,这位常务理事便指着曹靖华对毛泽东说:“这位是曹靖华先生。”毛泽东立即与曹靖华热情握手,随后又问道:“那么,曹葆华……”曹靖华没等毛泽东问完,就知道他要问的是曹葆华与他是不是弟兄。因为当时文艺界不少人都以为这两个名字相近,又都是搞文学的,一定是兄弟关系。于是,曹靖华答道:“不是弟兄,他是四川人,我是河南人。”[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520页。]

“白杨萧萧易水寒”

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会见文艺界进步人士。当周恩来介绍到白杨时,毛泽东随口吟道:“白杨萧萧易水寒。”当介绍到陶金时,毛泽东顺口答道:“啊!沙里淘金。”[刘光等:《毛泽东的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8页。]

“我的毛字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

同类推荐
  • 意大利往事

    意大利往事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概况,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
  • 军事工程

    军事工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堪舆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中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书作者试图从历史文献解读风水,探寻古代原初形态的风水文化。堪舆并不等同于一些乱七八糟的江湖风水,读者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宜拔高。作者更是希望通过参与对堪舆的研究,还堪舆真面目,给予其科学的评价。
  • 蝶乡风韵

    蝶乡风韵

    本书以丰富的图文展现了鄞州区高桥镇蕴含的独特人文气质,由二十位鄞州本土作家,从不同的视角打量并记录高桥这块土地,从梁祝故里到名人荟萃,从民间传说到乡土人情,内容丰富翔实,对于了解高桥镇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热门推荐
  • 醋复方丹参

    醋复方丹参

    刚从逸夫楼佛法覅i第一段一第一反应佛玉佛苑哟呵哟方法哟
  • 八荒圣帝

    八荒圣帝

    额,一部新作!!!!!!!!!!!玄幻小说
  • 穿越之事农桑

    穿越之事农桑

    罗蔓儿,一个农科院的学生,穿越了,还是穿越在一个没娘的胖小妞身上,看她如何用现代知识搅得古代农业风起云涌,从一个庶女,到王爷的继妻……
  • 除道卫魔录..more

    除道卫魔录..more

    自古以来,妖魔就是凶狠的,邪恶的。必须斩妖除魔,必须替天行道。但其实,妖魔只是可怜的猎物。所以有人来保护妖魔,为妖魔提供庇护。那就是妖魔保护人。世人所说的正便是正?我只为了我心中的正义!(整本书的开头部分是来源于一个作者在作品相关里凑数的作品,但我觉得很不错,想把它续写下去,仅此而已。),另:这只是一个学生的随手之作,大家不要太较真……我废话真多。
  • 华金盏

    华金盏

    二十年,藏住了少年的青涩,却藏不住少年复仇的心:二十年,掩埋了皇室的丑闻,缺埋不了那颗害怕的心:如今,举世珍宝现世,不仅带出了人心的丑恶,更带出了周家不愿提起的往事。
  • 重生到异世界当国王

    重生到异世界当国王

    终于轮到我征服异世界了吗,等等,好像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开挂,后宫,魔法,这些统统都没有也就算了,就连这个世界也一点都不正常好吗,我家的大神也是,比如我的队友,没事就变干尸的火元素师,见钱不要命的美女盗贼,就连我也没好到哪里去,成为了半吊子的国王,不过我遇到这些人也许就是我的幸运吧
  • 和友人新居园上

    和友人新居园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少还有回忆珍藏

    至少还有回忆珍藏

    也许是上天注定,三生有幸与你相遇,也许这一切都很普通,也许放手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我都喜欢你了,懒得换人了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拼婚

    拼婚

    对于现代的爱情有一种颠破性的理论不要世俗不要规矩我的爱情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