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78800000006

第6章 喜丧(2)

治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吃,根据你的家底儿,你想把丧事办到什么规模,桌上的菜应该上几个碟几个碗,约定俗成是有惯例的,你太寒碜了就让村里人和亲戚们笑话,甚至会怪罪。大哥的两个兄弟和长子都在天津卫做事,侄子们又想把丧事办得好看,那就得豁得出去让人吃。再说人家来吊唁都不会空着手来,烧纸是必带的,同时还要随礼,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不等,不交钱的也会送一块幛子(布料在民间深人人心的“吃绝户”最早就是由治丧引起的:没有儿子的人死了,在办丧事的时候人们就会拼命地吃,主家如果不大大方方地让村里人张开肚皮大吃几天,就会犯众怒,遭到唾骂。因为他继承了绝户的家产,也是白拣来的。以后演变成凡是丧事都要吃,从吃的规模看丧事办得排场不排场。吃是给死者减罪,到阴间少受苦,也是给死者的后人免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治丧大队”的成立,火头军立刻行动,在院子里和大门口两边垒灶埋锅,一笸箩一笸箩的馒头蒸出来了,一大盆一大盆的菜炒出来了,一箱箱的白酒、啤酒从供销社搬来了……本家兄弟以及为丧事帮忙的人,理所当然要在丧事上吃,外村来吊唁的人随到随吃,流水的筵席就算开张了。所谓“流水席”就是指吃饭的人像流水一样哗哗流不断,前边的人刚吃完,后边的人又接上来。或者前边的人还没有吃完,后来的人已经在等着了。

但是孝子彳门一也就是我的侄子、侄女、侄孙子、侄孙女、外侄孙子、外侄孙女们以及我们从天津去的一帮人,吃饭要自己想办法,或者见缝插针地从灶上摸个馒头盛碗菜。找个地方三下五除二地划拉到肚子里去,或者到哪个侄子的家里让侄媳妇抽空给做碗汤喝。所有参与办丧事的人都是在帮我们家的忙,从情理上说我们应该照顾人家,人家没有义务还要照顾我们。可是整个丧事有自己的领导机构,一切活动安排都是听从“治丧大队部”的号令,我们倒成了局外人。

“治丧大队部”的几位核心人物,他们坐在炕上天南地北,家长里短,说得开心,笑得痛快。三天里他们很少下炕,更难得出屋,灶上炒出了菜先端给大队部的领导,他们喝的酒也比外面那几十桌上的酒高一个档次,丧事操办过程中的大事小事都得请示他们以后才能办办丧事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平时农村干部的权威性了。

其实,大哥也被冷落在一边了。这些人并不悲伤,无非是想借他的死热闹一下,大吃大喝,猜拳斗嘴,过过酒瘾,而且吃喝完了还不会感谢他。因为谁都知道,很会过日子的大哥,在他活着的时候是绝不会请这么多人到家里来十个碟八个碗地吃喝一通的。如此看来,与其死后被动地挨吃,真不如活着的时候主动请人来吃……三天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寂寞的大哥的棺材旁边,和认识的乡亲说话,回想我在村里度过的童年生活,好奇地看着丧事乱糟糟的以吃为中心地在向前推进。

第二天的主要程序是火化一这令我大为不解,已经拉开架势要把丧事办得热闹、堂皇,还做成了那么结实壮观的棺材,为什么还要火化呢?“治丧大队部”的头头向我解释:现在农村不许土葬,谁家死了人偷着埋了,让村委会知道后不仅要把人挖出来照样送到炉子里去烧,还要罚款。没有人敢惹那个麻烦,于是农民们想出了这么一招儿,死一次葬两回,先火化,后土葬。只要火化完了,你再折腾多热闹政府也不管了。

这才是农民的幽默,是无数“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中的一“策”。人们之所以惧怕火化,是因为火化完了人就彻底地消失了。因此有些老人临死前只留下一句话:“千万不要把我烧了!”现在先把人烧了,还要埋什么呢?

外面阳光很毒,热风烫人。孝子们哭着把大哥抬出来放到灵车上。沧州火化场的这种灵车却令人难以忍受,它是在普通的面包车底盘下面开了个长抽屉,把死人往里面一塞,然后让孝子们坐到上面,把死了的老人踩在脚下……这时候已经没有人顾及这些了,好像火化就是这种规矩,既然不得不火化也就不得不遵守火化的规矩。

火化场在沧州市的西南角,离村子很远,正好可以让一群半大小子尽情地耍一把。他们坐着一辆拖拉机在前面开道,喀嘟嘟开得很快,鞭炮挂在拖拉机的后尾巴上,一路上噼里啪啦炸得烟尘滚滚,同时趁风把纸钱撒得漫天飘舞。

在烈阳下,这支奇怪的车队把气温搅得更加燥热了,引得路两旁的行人都捂着口鼻看热闹。好像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火葬场。火葬场空旷而简陋。但生意不错,在大哥的前面还有两个人,大哥排在了上午的最后一炉。空荡荡的大院子里没有阴凉处,大家挤在火化炉外面的墙根下,有一位老太太在卖汽水,身边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可以自由进入到火化炉跟前,在停放于炉口外面的死人跟前走来走去,不躲不怕,熟视无睹。这个姑娘长大了若分配当火化工,一定不需要别人再给她做思想工作……在漫长的等待中,孝子们都躲到凉快的墙根底下去聊天,只有大哥自己孤单单地躺在火化炉前,排队等着化为灰烬的时刻快点到来。一送进火化炉,大哥就彻底消失了,这一刻应该是孝子们痛哭的时候,生离死别嘛。对死者多看一眼是一眼,多留一会儿是一会儿,希望尽量延缓把亲人送进火化炉的时间。可是,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希望快一点烧,烧完了快一点回去。天也实在太热,年轻人的肚子大概早就饿了。

我默默地对大哥说:你不要怪哟,现代年轻人的孝心做做表面文章还可以,却经不住大的考验。为你的死这样大操大办,看似奔着你来的,吃的是你,花的是你,折腾的也是你。其实是你的死折腾了活着的人,吃的是活着的人,花的也是活着的人,这些花样一概与你无关,是为了活人的面子,是折腾给活人看的,归根到底还是活人折腾活人。

三哥还是发了脾气。不是闹丧,是冲着乐队。

三哥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吹笙高手,逢年过节或赶上庙会,为唱戏的伴奏,谁家有了红白事儿,少不了也会被请去吹奏一番。那个时候他们在丧事上吹奏的是《无量佛》、《坐经曲《行经曲》,还有几支哀怨伤痛的悲调,乐器一响,沉痛悲伤的沮丧气氛立刻笼罩了治丧现场,也笼罩了全村。亲的热的会悲从中来,想起诸多死者的优点和好处,即使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会被音乐感染,心生同情,悲怜人世,都变得宽和友善了。

在那种乐队的伴奏下,孝子哭得格外悲痛,来吊孝的人也哭得自然。特别是到夜晚,《无量佛》的乐曲还让人生出一种庄严沉静的感觉,梵音圣号,送死者的魂灵升天。

谁料今天花钱请来的吹鼓手们,竟在大哥的棺材旁边吹奏起现代流行歌曲,一首接一首,《纤夫的爱》、《九妹》、《大花轿》……乐曲一响,年轻入就跟着唱,其实是一种喊叫:“妹妹你看着我一个劲地笑,我知道你在等我的大花轿……”吼吼嘎嘎,打打闹闹。叫孝子们还怎么哭?叫来吊孝的人想做个哭的样子都困难。乐曲与治丧的气氛格格不入,让人感到极不舒服,难怪三哥会发火。

他老人家是我们这一支蒋姓人家的权威,吹鼓手们怎敢不听,立刻改奏治丧的曲子,围观的老老少少也都跟着散了。二侄子找到我,悄悄地说:“别人不敢张嘴,您得劝劝我三伯,不能管这种事。”“为什么?这是办丧事,还是办喜事?”“现在办丧事都是这个样,光吹丧曲子大家不爱听,不爱听来的人就少。咱花钱请乐队不就是图个热闹吗?就得多吹人们喜欢听的,等一会儿还要点歌儿,还要跳舞呐……”“还要跳舞?在你爹的棺材旁边?”“对啊,怎么啦?改革开放嘛,怎么城里人倒成了老赶?既然想大办,就要求来的人越多越好,也显得我大舅一家人缘好。”“不,你爹现在需要的是鬼缘,这样瞎折腾把丧事办成狂欢节,叫你爹的灵魂怎么安息?倒好像是活着的人在庆祝他的死,就不怕他的惩罚吗?”话可以这样说,但侄子们想把他们父亲的丧事办得漂亮、圆满,我和三哥只能成事不能揽事。我对侄子说:“你三伯管得对,你的道理也不错,我把你三伯拉到一个地方去休息,我们一走你就去告诉乐队,随他们的便!”我把三哥安顿到距治丧现场还有老远的小侄子家歇着,把侄子的话去掉棱角向他学了一遍,劝他眼不见不心烦,耳不听不生气,随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有大事需要他出面的时候我会来叫他。

等我再回到大哥身边的时候,乐队前面又围了不少人。围观者这回不是要求乐队吹奏什么歌曲,而是让一个手拿竹板,像女人一样忸怩作态、飞眼吊膀的男人在表演节目。直到有人从“治丧大队部”领来十元钱交到那人手里,他才给自己报幕:

“那我就给老少爷们儿唱一段《奴家十八恨》……”四周响起了嘻嘻的笑声和拍掌叫好声。我心里骂了一句,这叫什么玩艺儿,带色儿的也开始上了。

在办丧事的整个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哭,无哭不为丧。现在的农村虽然爱赶时髦,把丧事办成了喜怒哀乐的大杂烩,唯独还缺一项花钱雇人哭丧。因此大哥的丧事自始至终都得靠大哥的亲属们自己哭。

死了亲人要哭,这是很正常的。在亲人刚刚咽气的时候,你怎样哭都不要紧,却不外乎古人在《方言》里所归纳出来的三种方式:哭泣不止、无泪之哭和泣极无声。私人的悲哭一旦有别人介入,有了解劝者和观看者,或者进入正式的治丧程序,哭就变成一种责任,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一种表演。

记得1977年春天,一向身体很好的父亲突然无疾而终。从天津回家奔丧的人一下火车就开始哭,从火车站到村子还有七里地,中途被接站的人劝住了一会儿,到了村边上又开始哭。那是真哭,是大哭,因为心疼父亲活得厚道,死得仁义,没有给儿女们添一点麻烦,自己悄没声地干干净净地走了,让儿女们觉得像欠了老人什么。哭起来就动真情,眼泪止不住,见到父亲的遗容会哭,想起跟父亲有关的事情会哭,听任何一个人谈起父亲也会哭……到了第二天,我和妻子的嗓子都哑了,无论再怎样用力也哭不出声音来。但丧事要办好几天,孝子们无论白天黑夜都要跪在父亲灵前,一有来吊孝的就要陪着大哭,每天早、中、晚,要三次从村北头哭到村南头去报庙。

是孝子们的哭声支撑着治丧的全过程,治丧的悲哀氛围也要靠孝子们的哭声来营造。眼泪流干了还可以遮掩,没有声音可是非常难堪的事,甚至会被乡亲们误会为不孝。如果都像我和妻子,干流泪,干张嘴,不出声,那丧礼就变成了一幕幕哑剧,难免会被外人讥笑。

幸好大哥大嫂,三哥三嫂,侄子侄女,还有一大帮叔伯的兄弟姐妹、孙男嫡女,他们能哭会哭,哭声沉重动情,哭词滔滔不绝。直到治丧的最后高潮,出殡、下葬,他们仍能哭得撕心裂肺,惊天动地,让帮忙的人和村里看热闹的人无不动容。哭声是一种宣告,宣告死者生前有人疼,死后有人想,生的体面,死的也体面,生得功德圆满,死得无愧无悔。

转眼间就轮到哭我的同辈人了,一年多以前刚哭完了大嫂,现在又哭大哥。第一天哭得挺好,尤其是大哥的两个女儿,“焦肺枯肝,抽肠裂膈”,哭的时间长,且伴有形体动作,或扑天抢地,或捶胸撞头。她们的哭不是干嚎,是有内容的,一边哭一边说,诸如“我那苦命的爸爸”,“不会享福的爸爸”,“不知道疼自己的爸爸”等等。总之是将大哥的种种长处当做缺点来抱怨,即便是不相干的人听到两个侄女的哭也会鼻子发酸,陪着掉泪。人要死得风光,就得有女儿。丧事要想办得感人,不能少了女人的哭。

或许由于先火化的缘故,再加上吹鼓手们制造的嘻嘻哈哈的气氛冲淡了应有的哀恸,到第三天出殡的时候,正需要大哭特哭了,孝子们却哭不上去了。或有声无泪,或只摆摆架势走个过场。

现代人是越来越不会哭了。特别是城里人,有些死者儿女一大帮,到需要高潮的时候,却哭不出效果。效果又是给谁看的呢?把内心的悲痛表演给外人看,这悲痛的味道就变了。哭是个人的事情,应该是动于衷发乎情,自然放声。

但是,既生而为人,还要讲究“做人”。“做”一就有了表演给别人看的意思,哭也不能不讲究技巧了。

同类推荐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四)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四)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末日幻神

    末日幻神

    T-病毒带来的不仅仅是毁灭,还有……使生物链整体计划的机遇。第一阶基因锁是激发人体内的原因子,可能会产生异能,可能会产生超体,也可能……金泉咆哮:你妹啊!这袋盐怎么在我手上!摔!八个作死的年轻人跑到废弃的工厂,玩真人CS,无意中放出了暗组织在YC市的一些进化失败的人……
  • 年华成诗

    年华成诗

    本小说主要围绕以女主角“乔莞尔”的生活为主,她的身世,她的青春,她遇到的人。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
  • 欲望与爱情

    欲望与爱情

    一个农村娃在青岛的奋斗历程,和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最后回归家庭,走向成功的故事。
  • 一胎二宝:神医嫡女宠上天

    一胎二宝:神医嫡女宠上天

    江浸月穿越了!她一个二十一世纪最强特工,业内闻风丧胆的医毒天才,竟然穿越成了一个怀着龙凤胎的孕妇,还在穿越当天生产了!孩子爹是谁?她一个半路穿越过来的人给忘记了…没人认领她就只得自己养,拿了人家的身体,可就得替人家报仇,把那些不该享受满门荣耀的人重新踩回地狱去,可踩着踩着,她竟然绊倒在个美男身上:“臭男人,滚,带着你的俩娃一起滚!”
  • 百里冥

    百里冥

    少年自神秘的放逐之地而出,天赋卓绝,天生玄师什么?没有灵力也能破玄阵?!奇葩老爹带出奇葩儿子,儿子:在老爹着这太耽误修为了老爹:555,走的时候连个拥抱都不给我离开老爹的百里冥独自一人踏上修仙之路,多年以后,再度回归,知晓了爹娘的使命,独自一人,扛起这大陆安宁。众人:我们果然没白疼你!
  • 恋恋小狐仙

    恋恋小狐仙

    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穿越,穿就穿了,可是头上毛茸茸的耳朵,屁股后面大尾巴是怎么回事?不过也没关系,至少有美男可以养眼啊。“相公,你教我写毛笔字可好?”“为何突然要学习毛笔字?”“这样我就可以给我的情哥哥写信了!”某人脸色大变,拂了拂衣袖,“不教也罢!”……花痴狐女VS面瘫冷男的故事
  • 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

    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

    宁弯弯有着三世的记忆,经历过各色人生,无比惜命。惜命到每次咽气的时候都想不出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可就是这样,每一世还是活不过二十就莫名其妙的挂了!于是等宁弯弯又又又出生之后她决定这一世要且作且珍惜,以此来充实自己贫瘠了三辈子的人生!亲爹是庶子整天受欺负?分家!庄户太跋扈爹娘性子软?整他!亲戚太极品奶奶搅屎棍?那简直太合她胃口!不求最极品,但求更极品!农业落后,面食金贵,棉花尚未普及,宁弯弯对这点忍无可忍!于是她决定推动一下这个时代的农业进程!让自己的生活有品质,才是作妖的最高境界!*******余九斤也有三辈子的记忆,三辈子旰食宵衣,高处不胜寒,没有一天悠闲过。终于这一辈子投胎做了农夫,只想踏踏实实守着几亩薄田和爹娘兄弟平淡度日,柴米油盐,娶妻生子。可是娶妻要慎重,打小就得开始精挑细选,最好拿个小本本记上!比如:宁弯弯,过于欢脱,吾不喜。某日又翻开小本本,摸摸脸,嗯,好疼。总之,这是一个乡村女企业家与村官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打造天下第一村,顺便谈情说爱的故事。【背景架空,勿纠细节】
  • 武侠抽奖系统

    武侠抽奖系统

    何为强者,手可摘星,拳可破天;何为强者,脚踏星辰,眼望天地;何为强者,一吼震天地,一剑破星辰。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看我华夏男儿如何力破苍穹
  • 卿本红妆:誓不嫁君王

    卿本红妆:誓不嫁君王

    本文已重开,后续请追更《妾:很轻狂》,请大家多多支持!
  • 招渡

    招渡

    “魂之魄兮,招之来兮,引之渡兮,云之归兮”,曲之为引,以血为媒,招揽四方魂魄,渡其归之黄泉,若无牵挂,一渡便了,若有牵挂,还要圆其心愿,可自己也魂魄不齐,又招揽一个不知何时了却心愿的游魂,实在是乏心乏力,而这游魂又像是故意寻上门来,让人摸不清头脑。“你帮我,我陪你,如何?”“有何好处?”“我,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