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5300000054

第54章 后记

写这本书的念头,萌发于两年前与几位学生的一次交谈。他们感到近年一些哲学论著愈写愈繁,且几近一个模式:人物记传、“块块”结构、“两军”对垒……因而思想被分割,内在联系看不清,整体特征被淹没,许多分析也不尽符合中国哲学逻辑思维的特点,并希望我能写一本与此有所不同的书。对学生们的看法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人物传记固然成了一种通行模式,且未脱旧臼,但这种微观研究也是有合理方面的,甚至可以说是研究的必经阶段,其未必不可采用;至于把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从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块块”分别加以研究,并坚持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为指导,分清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必要的,本质上也无可厚非。

不过,学生们的说法虽略嫌偏颇,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我们在上述方法的运用上也确有某些教条化、简单化的倾向,也曾出现过以西方哲学的某些范畴或思维方式套解中国哲学的情况,这些则是应着力加以克服的。要写出一本如学生们所希望的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史,在我来说是难能为力的,但学生们的说法却启发了我的思路,即能否变换一种方法或一个角度,尽可能地突破较流行的纪传体和“块块”结构,努力避免出现某些简单化的倾向,注意把哲学家的思想放在中华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和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其作为中华智慧发展的一个环节来考察,进而撇开那些外在的、次要的因素、方面,突出哲学的时代精神和哲学家的精华思想或精华体系,这样也许能较好地把握各个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内在的逻辑联系,揭示出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主线和某些基本规律。于是,我逐步有了这本书的构想。

此外,书稿之所以形成现在这个规模,也与我在思想方法上的一些考虑有关。我认为,哲学史不仅是要提供关于世界或历史的客观性知识的体系,更应当对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过程作出一些反思。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不应当去叙述什么东西在发生,而应当去认识在发生着的东西中什么是真理的。”(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或某一阶段,没有它,也许后面更高级的东西就难以出现,所以都需要以审视的目光加以研究。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每位哲学家的全部思想都写进哲学史,而应着重凸显出他比前辈提供的更新的东西。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在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我认为,如果能对历史上不断出现的那些“新的东西”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思想史进程加以反思,就可能形成一部活生生的、有着矛盾和冲突、前进和迂回但本质上是发展着的哲学史。

总之,出于以上诸方面的考虑,我把近年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及平时科研中的一些体会加以整理,同时吸收了时贤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写成《中国哲学的历程》一书,几经变换,形成现在这种结构。虽然我尽可能地殚思竭虑,孜孜以求,无奈才疏识浅,水平有限,因此这可能是一次很不成功的尝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拙稿写成后,部分内容在对一些研究生讲演时还意外地受到了欢迎,这也总算是对学生们之所望有了回应,也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我想,这一尝试即使失败了,但若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经验教训,也是有益于世的。不过,书中的错误和缺点一定不少,诚望同志们恳切地指出来,我将十分感激。

拙稿撰写过程中,得到许多师长、亲友的指导、支持和鼓励,王志武教授、赵馥洁教授、赵吉惠教授、田文棠教授等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书出版之际,我为那些曾亲切教诲、精心栽培、热情关怀过我的所有师长、亲友致以由衷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里,我尤其要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姜民生编审,他不顾年高体衰,不仅精心地审定了书稿,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修改意见,而且可以说,没有他的“为人作嫁”的牺牲精神和负责态度,这本书的出版几乎是不可能的。

书中引用了诸多先贤或时贤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已在书中注明,如有少量尚未标出的,诚望各位学者见谅!

作者

于陕西师范大学28号楼

1991.10.10

同类推荐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 哲学沉思录

    哲学沉思录

    《哲学沉思录》是何新多年来哲学研究与思考的集成之作,本书论及哲学基本概念、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存在主义、《易经》、老子、佛教哲学等,真正打通了中西古典哲学的界限,通过对中西典籍的比较以及大量的实证,将二者做了纵深研究和参照互解,考证、质疑了我们以往对西方哲学的固有观念,可以说是一次从哲学视角重新梳理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尝试。深入浅出的解说,让哲学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为我们对世界、历史、人生、命运等命题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何新的哲学研究,涉及中国古典哲学、西方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扩及数学史、科学哲学、现代宇宙理论等诸多领域。他通过对黑格尔辩证逻辑体系的研究与阐释,由此创生了独立于古典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两大系统之外的新型逻辑学——泛演化逻辑学,在哲学领域研究导出了“新逻辑主义哲学”。这一新逻辑体系构想,曾受到钱学森先生的关注和重视。何新的哲学体系,指导了他在经济、政治、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做出验证率极高的前瞻性预测。
  •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从明清至民国,一代代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儒学宗师以致君尧舜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写就了华夏辉煌夺目的灿烂文化。本书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时空,以耳聆听大师们精深玄妙的儒学思想,用心感受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
  •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爱的穿越

    爱的穿越

    她真的是想寻一个没有人清楚的地点再开始,可是那就是跳槽啊?怎么可能穿越去了马鲁国呢?什么?说这里的男人女人都文武双全?并且男人多女人少,这生育的权力由女子掌握,而男人们却为了可以嫁个好人家,都得学会一门手艺再或是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范丹老祖

    范丹老祖

    庐山下牛氏独子,被人骗出府去,喂了哑药绑上水船,半路遇到水贼截杀,船工二两银子把人卖给了乞儿头目,打断一条腿,扔在去寺庙的路上乞讨,阚泽是有苦难言,世上开局最艰难的穿越者。
  • 德鲁伊的求生手册

    德鲁伊的求生手册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德鲁伊,一个胸无大志只想安安静静宅到天荒地老静静死去的德鲁伊,一个流浪异世无法归家的小小德鲁伊。
  • 心灵狩猎

    心灵狩猎

    陆晓君把家从J城搬到B城后,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九个多月。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五日,周五。在北风的吹拂下,B城的天空一片瓦蓝。早上九点钟,B城A大学明德楼,陆晓君正在研究室中查阅犯罪心理学资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陆晓君打开房门,门口出现了刘立鹏警官结实的身影和微笑的脸庞。陆晓君惊喜地跟刘警官握手,赶忙请他来到屋里,在右侧靠墙的沙发上坐下。
  • 我是一颗薄荷糖

    我是一颗薄荷糖

    回收过往在我们生命长河中,年少时的遗憾,感动,欣喜,慰藉……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有些人是我们人生中的匆匆过客但是却是别人照亮人生的星光,是别人用尽一生珍藏的宝藏。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我希望我们每个人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着少年的初心,少年的良善,少年的无畏。请让我们一起走回那些永远回不去的年少时光。12岁的顾薄衍遇见了6岁的安荷。他见证着她的成长。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当红流量女星与物理学天才教授暖暖的小时光
  • 在下叶飞

    在下叶飞

    记忆石中跨越八千年的爱情,犹如迷雾一般看得见却摸不到的华凌山......家族惨遭灭门,背井离乡,从此,跨上了一条跨越千年的道路,去探究这所谓世界的规则,并打破属于它的神话......
  • 携手走在情字路上

    携手走在情字路上

    陈夏明和杨雪,相识一年,高考后开始恋爱,两人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经历大学四年的考验,接受了异地工作的挑战,爱情路上,长跑7年,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一路走来,见证了爱情的伟大。
  • 空区:没有黎明的终点站

    空区:没有黎明的终点站

    初春伊始,从火车上遭遇病毒爆发的那天起,我就像一个独行僧一样,有过穿越农村田地的危险,有过对活着的挣扎、有过对丧尸砍出第一刀的慰籍,有过进山求生的孤独.....而与我同行的人来了、走了,只有我经历困苦,进京去西山里找到老公和其朋友,我们这个团队从此将流浪于地球边缘,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丧尸也许并不可恶,病毒也许并不可恨,只有我们懦弱的人类,才最可怜可恨,人类还是不是地球的主宰?我们的团队病、死、别、离,是否能仅仅的活下去?相信最高行政机构还是相信自已?人类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当英雄?夺取地球?仍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本书将以最真实的一面,还原丧尸病毒爆发,末世人间那未知的情景。且看我如何从火车上逃脱!且看我如何从河北进京!且看我和我的朋友们如何生存!且看我们如何穿越沙漠等寻找基地!欢迎大家来我的新书唯一群:185245291!
  • 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西班牙内战期间,原是大学讲师的美国青年罗伯特·乔顿志愿加入了西班牙政府军。作为一名爆破手。乔顿被派遣到后方,与游击队联系,去完成炸毁一座大桥的战斗任务。三天时间里,乔顿收获了真挚的爱情,目睹了队伍内部的矛盾,经历了残酷战争和复杂人性的双重考验。在游击队员们的协助下,乔顿顺利完成了炸桥任务,但在撤退过程中不幸身受重伤。生死关头,为了掩护大家,乔顿毅然留下,终壮烈牺牲。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