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33400000034

第34章 个案初诊阶段

临床研究发现,心理创伤的早期心理治疗极为重要。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象、情结以及自性化等一些基本理论,其中原型意象中又包括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和智慧老人等重要核心概念。无意识水平的工作、象征性的分析原理和感应性的转化机制是心理分析的三大基本原则。梦的分析、积极想象和沙盘游戏是心理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

梦的分析与梦的工作是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及实践,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当代心理分析的意义上。弗洛伊德以其《梦的解析》开创了精神分析心理学体系,荣格所发展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也始终以梦的分析为重点。本案例也采用了梦的分析(dream work)技术,结合积极想象技术、自由联想技术,同时综合了运用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等。荣格将心理分析划分为四个阶段:倾诉(confession)、阐释(elucidation)、辅导(education)和转化(trans for mation)。虽然在倾诉阶段,病人的症状已经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由于发生了移情,如何理解和解释移情就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治疗性目的。荣格曾评论说:“就移情这一问题而言,借助于倾诉的方法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结果。”正是这一点使弗洛伊德对布洛伊尔的宣泄技术进行了根本性的革新,得出了他的“解释法”(interpretative method)。而通过“解释”或“阐释”也就把心理分析带入了新的阶段——辅导,在辅导阶段更需要解释学的方法。面对移情,专业的解释或阐释后,病人了解了无意识的意义和象征性的内容,但仍然不能接受或不能产生治愈效果,就需要“辅导”或“教育”。在这里,解释学已经渗透到了荣格心理分析的方方面面。

临床实践表明,采用心理分析疗法可有效缓解心理创伤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分离、躯体化、症状转移以及反复。这里介绍笔者整理的一个临床个案,个案治疗时程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历时2年半,治疗28次,该个案主要是由童年性创伤经历以及幼时分离焦虑导致的亲子障碍、学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8.1.1 个案的外在特征

个案,女,初次咨询20岁,刚进入大学学习,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主诉问题为童年期创伤性经历,母女关系问题,以及学习压力、恋爱危机、人际关系问题等。为保护来访者及叙述方便,以下称之为“L”。

初步印象L五官清纯美丽,娇小玲珑,神态举止有些腼腆和拘谨,衣服一般为浅色。L口齿伶俐,思路清晰,讲述问题层次分明,叙述生动,模仿能力较强。

根据DSM-郁和CCMD-3初步诊断为创伤性经历所导致的社交与情感障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8.1.2 个案的背景资料

L家庭中有4人,父母、弟弟和她。父母关系一般,在个案童年和少年时期父亲不常在家,母亲脾气暴躁,常对个案动怒,弟弟性格中也有很多问题,L问题也源于母亲的教养方式。个案和母亲关系一直不好。

L最初带来三个问题:淤学习压力。自认学习音乐天赋一般,考进音乐学院后压力更大,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老师上课的时候,个案常常因紧张而走音,每次上课前心理压力都很大。曾因鼻炎和脚扭伤骨折休学而影响学习,产生失眠和心跳加快现象。

于多年来带着“恨”学习。L 10岁那年的一天晚上,在她熟睡后,表哥(姨妈家的孩子)来到家里,L原本和弟弟睡一间房,弟弟还小,那晚父母让弟弟和他们睡,让表哥和她睡一间房。那晚表哥对她进行了性侵犯,当时个案正在睡梦中,清醒时事情已经发生。事过1周,L和母亲说起此事,母亲没有任何反应。此后母亲还常常允许表哥来住,L因此憎恨母亲。小学时,有时也去表哥家,却从不看他,后来就没再去过,多年也未再见到他。今年过年,家里人又逼着她去姨妈(表哥)家看望外公,L不想去,母亲骂她没良心,令个案突然想到“她(母亲)是否已经忘记那件事”,内心更加痛恨母亲。

盂L认为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其根据是:个案自小在乡下奶奶家,直到四岁父母才接其回到城市。小时候偷偷听到,村里人和奶奶说:“是这个孩子吗?拣回来的那个孩子?”回城后不久,父亲借钱去海南做生意。L自上幼儿园起就做家务,七八岁时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煮饭,如做得不好,母亲还会责骂。母亲常因心情不好责骂L,有时候甚至不给饭吃。个案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回来了,母亲脾气有所好转,L初中去了外地读书,但常和父母吵架。高中三年,父母只是给钱,从没有去过学校看望或者打电话给L。高三那年,母亲莫名地对自己好了很多。由于高三需要很多钱,个案对母亲态度也有所好转。不过心里仍想,以后赚到钱后就把钱还给他们(父母),不再理他们。

L认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没有幸福,奶奶曾是其最亲的人,但在L高二那年过世,L坦言生活中有人牵挂是件好事情。父母给钱常说是投资,偶尔还会问“什么时候还”。这些导致L常常怀疑,这个世上到底是否有人真正爱过自己,真心地为自己做一件事情而不求回报。

8.1.3 问题的分析和诊断评估

L童年时期存在被亲密人(表哥)性侵犯的创伤性经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被虐现象,如其母亲在其幼小年龄令其做许多家务,并且常常辱骂她,不给饭吃。L缺乏和母亲建立稳固情感依恋的经历,存在童年分离性创伤,情感上,L一直缺乏安全感,长期缺乏母爱,并导致“恨”。L在叙述自己的性侵犯创伤经历时,语气非常的冷静和平和,似乎讲述的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对其进行DES分离体验测试,个案得分达到0.81,属于高分离。可见,对其创伤性经历,L无意识运用了分离作为反应和应对方式,在随后的27次治疗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判断。

8.1.4 创伤性经历分析

L在年纪尚小的时候遭遇到亲人的性侵犯,在其不能自我保护,不能够去处理这创伤所带来的身体与心理影响的年龄,她的唯一希望是从母亲那里获得一些安慰或者是对侵犯自己亲人的责骂,而事实却没有。缺乏母亲支持的性虐待个体,一般将大量的心理伤害性能量聚积在内心,较少部分指向外部,如对母亲的愤恨。无论哪一种,都是一种对自我的伤害,指向母亲的那部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愤恨转化为L的学习动力。但愤恨的对象指向的是个案的亲生母亲,个案最终会发展出拒绝和否认,即她不是我的亲生妈妈。由于这部分能量是指向外部的,在随后的咨询处理上,母女关系很快得到解决,而个案创伤性经历的回避处理,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L的学习压力是意识层面问题,L与母亲关系问题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起着连接意识和无意识的功能,创伤性经历是无意识的。按照De Prince和Freyd(1999,2004)提出的背叛创伤性理论,当创伤性经历是由照顾者犯下的错误所导致时,保持对创伤的无意识具有社会效用。因此,经历创伤个体一般会回避对创伤性相关的信息和线索作进一步的加工,由此导致创伤转化为其他的问题和症状。

按照荣格提出的情结理论,创伤所形成的丛集就是情结。心理分析治疗认为,如果个体认同自己的情结,就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心理病症,如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对正常个体而言,拥有情结是正常的,但一旦情结拥有我们,也就是心理病症的开始与表现。因而,也就需要治疗师能正确识别个案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如回避),并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症状转移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最初就设计出全面的治疗方案。心理分析与治疗目的不是让病人消除其情结,而是通过觉察并理解情结在心理与行为中的作用来降低情结的消极影响。

8.1.5 创伤经历形成情结体现

(1)担心别人误会自己也是被人包养的女孩子。分析:很在意外部评价,希望外部评价自己是清纯、一尘不染的,不能接受不纯洁的评价。

(2)为澄清同学误会自己异性朋友多,提出中午和晚上休息时拉断电话线的建议。分析:不能接受甚至害怕同学议论自己和异性的交往关系。

(3)在外表和唱歌方面都缺乏自信,胆怯,害怕被否定,自尊心受伤。分析:个案渴望获得外部认同,但获得认同却不敢相信或者接受,源于没有认同和接纳自己。

(4)在认识的人面前表现压抑,感觉很痛苦,但在没人认识的地方表现却分外轻松自然。分析:个案始终被创伤性情结和阴影笼罩,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隐藏了什么,充满恐惧。

(5)人际交往的障碍。很多同学和老师交流都很放松,但个案不行,较少与人主动交往。分析:个案与外在交流和接触似乎是封闭性的,个案不愿意同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内在的心理障碍和阴影导致“脑海中有歌,嘴里唱不出来”,时时表现出对自我的逃避、躲藏,对自我不接纳,包括外形、外貌;也不能很好地处理客体关系,如与父母的关系、与他人建立的情感关系。

同类推荐
  •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一册在手,解疑释惑,恍然醒悟......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它反映了梦者的健康、情绪与对现实的追求,是梦者下意识的心理和精神的象征!本书《解梦金手册》,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与《精神分析引论》的荟萃,并附上东西方相关梦的论述及其揭示。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心理师的眼睛

    心理师的眼睛

    这是一本写青少年心理转折的书。本书是舒霖从事校园心理师工作以来,近二十年积累的典型案例以及心得体会。他从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描述并分析了以校园和亲子关系为主的多种心理咨询案例,诸如青春期、特殊儿童的教育方式、亲子沟通技巧等人,向我们揭示了青春期叛逆心理的根源,以及难以走进青少年内心的问题所在。如何才能巧妙地保护和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者从真实的工作经验中,体悟到“生命直到被‘看见’,改变才可能发生”的道理,提出了自己针对“问题青少年”的有效解决方法。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心理咨询站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心理咨询站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心理症状,以及通过各种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剖析,让读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太子的草根女友

    太子的草根女友

    故事开始的有些荒唐舞台上隐藏了喜欢你的过往灯光够亮公主登场我是不是还有资格做回灰姑娘王子站在一旁舞鞋笑得狂妄当所有人都退场还有谁会给童话鼓掌骑士英勇的自作主张为完结的故事写上续章爱情的游戏要玩多少趟才真的明白开始就注定了灭亡的方向……可能有点虐!
  • 我的腼腆小夫君

    我的腼腆小夫君

    天呐,世界上怎么会有怎么纯情的男孩子,居然抱了一次就要去领结婚证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佳人如梦

    穿越之佳人如梦

    初次见到他时,他只留给她一个背影,清池假石,桃花漫天,她无意窥听,却因此遗落半块玉坠。再见,他将玉坠原封送还,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她猜不透他究竟是何用意。当他化作了她的港湾,新帝却赐他封地,远离旸州。她毅然南下寻他,度过一年安稳。本以为日复一日,钟此安宁,岂料新帝病情生变,年少离世。朝廷三呼迎接他继承皇位,她惊觉一场阴谋,只觉刺骨冰凉。这所有的幸福皆是假象,唯有皇位才是真实,他对她,究竟有无情爱?天光隐隐,他朝她伸出手来:“你可愿随我一同走?”她笑,她哭,她静,她怒,她才发现都已不那么重要。万念俱灰莫不如就此放手,轰轰烈烈,她拿得起亦放得下,然而,她又何尝不是输给了他?海风袭来,她耳边回响起新帝逝前叹息:“原来最好的,还是在梦里……”
  • 西城如烟海

    西城如烟海

    高能大小姐和两个青梅竹马智斗白莲花的故事
  • 终极兵王在都市

    终极兵王在都市

    终极兵王,混迹花都。不一样的兵王,不一样的精彩。
  • 不是游戏王

    不是游戏王

    《不是游戏王》不是游戏王,我只是想试试能不能把卡片都写进去,希望把它写成背景故事,牵强就牵强一点吧,喜欢您就看看,权当消遣,不喜勿喷,谢谢。
  • 庄列十论

    庄列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是白日焰火

    是白日焰火

    在白日绽放的焰火,只是少年的心血来潮。即使响声再大,即使亮过日光,即使很多人都看见。那也只是一刹那,火药只会点燃一个人,焰光只能照耀一个人。写手自己的暗恋故事,一点一点的小日常,因为很喜欢,所以要赶快写下来。
  • 史上第一纨绔

    史上第一纨绔

    被逼婚而逃来的大少爷罗扬,身怀绝顶武功却客串店主,住店看脸,美女免费,男士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