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14600000006

第6章

这时有位老河兵听了,又笑着说:“大凡掉到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由于石头的质地坚硬沉重,而沙性松浮,河水冲不动石头;它的反冲力必然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把沙土冲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截空着时,石头必定翻过来落在陷坑里。像这样河水再次把沙冲成陷坑,石头又再次转过来,转翻不停,这样一来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头,固然可笑;到地下去找,不是更可笑么?”于是人们按照老河兵的话去寻找,最后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这两只石兽。

世界上那些纷纭的事物,人们只了解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难道可以按照人的理解去主观臆断么?

黑牛白角

比喻华而不实。

此典出自《韩非子·解老》。

在事物发生之前就有论说,在事理发现之前就有认识,这就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根据而胡乱猜测的意思。

詹何坐在家里,弟子们侍候在一旁。

这时候有牛的叫声自门外传来。

一个弟子说:“这一定是头黑牛,但它的前额是白色的。”

詹何说:“不错,这是一头黑牛,但是白颜色却在牛角处。”

派人出去看了看,果然是一头黑牛,牛角上包着一块白布。

用詹何这样的道术,去纠缠在众弟子们的不顾客观实际的胡乱猜测之中,真是华而不实了。

狐裘而羔袖

“狐裘而羔袖”这个典故比喻大体很好,只是稍有不足。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

春秋时期,卫国的右宰相叫毂,他居官清正、辛勤,很有政绩,然而却不善于打仗。在一次战争中,他率领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逃了回来,听候处分。卫君和大臣们商议后,大家都认为他丧军辱国,决定判处他死刑,问他有什么要辩解的。毂说道:“就这次打仗的失败而言,您的处分是适当的。我决不为此而辩护。可是,我正如谚语说的,是‘狐裘而羔袖’者也,你们为什么不整体地评价一下我的功过呢?”卫君听了,回忆起毂一生的功绩,接着便下令赦免了他的罪行。

“狐裘而羔袖”是说:一件袍子,整体都是用极贵重的狐皮做的,只有袖子用的是贱价的羊羔皮。

惠施之谋

“惠施之谋”比喻兼听则聪,从而做到明察善断。

此典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张仪向魏王建议联合秦、韩的力量去进攻齐、楚两国,而惠施则坚持要通好齐、楚以息兵。二人各执己见,争持不下。

魏王左右群臣都替张仪说话,认为攻齐、楚有利,而没有帮助惠施说话的。魏王最终听从张仪的主张,而认为惠施的计策是不可行的。

攻齐、楚的事情已确定后,惠施又去进见魏王。魏王一见他就说:“先生您再别说了。攻齐、楚确实有利,臣民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惠施说:“对于人们的意见,作为国君不应当不加考察和辨别。如果攻齐、楚确实有利,而国人都能看到是有利的,为什么聪明人竟然这么多啊?假若攻齐、楚确实不利,而国人却都认为是有利的,那为什么蠢人竟然这么多啊?做任何事都需要商量,是因为利害得失还有疑问嘛;所谓疑而不决,就是说的确有疑问,有一半人认为这件事可以做,而另一半人认为它不可以做。现在您说所有的人都认为可以做,所以大王您失去了以为不可做的那一半人了!而那些控制君主把持大权的朝臣,正是他们使您失去了那一半持反对意见的人啊!”

机不可失

“机不可失”表示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此典出自《旧唐书·李靖传》:“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李靖,本名药师,姿貌壮伟,少有文武才略,常对周围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到明主时,一定能够建功立业,取得功名富贵。”隋炀帝(杨广)大业(公元605~618年)末年,李靖任马邑郡丞。那时,唐高祖(李渊)起兵争夺天下,攻克隋朝京城,抓住了李靖,要杀死他。李靖大呼道:“您率兵起义,本意是为天下除暴乱,可是你为什么却要斩壮士呢?”唐高祖觉得他很有志气,唐太宗(李世民)也主张不杀他,所以就把李靖释放了。从那以后,李靖跟随唐高祖、唐太宗南征北伐,屡立战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建议唐高祖攻打占据荆州的萧铣,唐高祖授予李靖行军总管之职。这一年的八月,唐军集于夔州。时值凉秋,阴雨连绵,江水泛涨,三峡一带路险难走。九月,李靖率师进发,诸将都请求待水退以后再进兵,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现在大兵刚刚集聚,萧铣还不知道,如果乘水涨的势头,突然攻到城下,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这是兵家的上策。就算萧铣发现了我军,开始征兵,但他们也打不了仗,最终一定被我所擒。”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此典出自《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

又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潜夫论·明暗》中记载东汉有一个人叫王符,性情十分耿直,从来都不肯随波逐流,所以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于是,他隐居着书,评论时政得失。王符在着书立说的时候,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于是起个笔名叫潜夫,把自己的这部着作称为《潜夫论》。

王符在《潜夫论·明暗》中说:“作为君主,之所以能够耳聪目明,明辨是非得失,是因为能多方面听取意见;有的君主,之所以昏聩糊涂,作出错误的判断,是因为只听单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因此,人君只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通晓事理,变得越来越聪明、睿智;假如只听取单方面的平庸、浅薄的意见,最终就会越来越愚昧。”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中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征说:“当皇帝的,怎样才能变得聪慧、有明断,又怎样才会导致糊涂、犯错误呢?”魏征回答说:

“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那么一定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为形势所迫,非这样做不可。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三十二回:“陈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都占领了黄河南北中原地区的部分土地,两人都想消灭对方,从而统一中原,于是爆发了一场大战。

袁绍部下有个叫陈琳的人,替袁绍写了一篇申讨曹操罪行的檄文,那文章言词犀利,说理透彻,把曹操骂得一文不值。文章传到曹操手中。这时曹操正患头痛病,痛得吃、睡不得。看了陈琳的文章,竟吓出一身冷汗来,头痛反而好了。

曹、袁大战的结果,袁绍几乎全军覆没,陈琳也被俘了。曹操便让人把陈琳带来,说:

“你写的檄文,骂我也还罢了,可是怎么连我祖父、父亲也侮辱了呢?”陈琳答道:

“那时我是效忠袁绍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所以没有杀害他,反而让他做了“从事”官。袁绍手下的人,听说曹操连陈琳也宽恕了,就觉得曹操是个爱才的人,胸襟宽广,便都投降了曹操,中原的局势从此稳定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做的事,还得谁去了结。

此典出自《指月录》卷二十三。

金陵清凉山法灯禅师还是一个小和尚的时候,就十分聪明机智,性格豪迈,可他并不是一天到晚念经拜佛,因此大、小和尚都瞧不起他,只有主持方丈法眼禅师特别器重他,认为他对佛学造诣、领悟最深。一天,众和尚聚会听法眼讲经,法眼突然向大家问道:“虎项金铃,是谁解得?”半天,没一个人答得出来,正好这时,法灯从外面进来,法眼禅师又把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是谁把铃子系到虎颈上去的,谁就能解下来。”法眼神师十分赞赏他的回答,向大家说道:“听见没有?你们轻视他不得呢!他将来的成就必定高于你们。”后来,法灯果然成为一代名僧。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比喻固执不化的人。

也用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一个楚国人坐了一艘小船上渡江,在途中因为不小心,把一柄剑掉在水里,当时这个人因为急于要过河,没有立刻跳下水去找寻掉下去的剑,只用利器在船舷刻上一个符号,记下坠剑的地方,心中想等着办完事后,再凭着船舷上的符号,潜下水里寻找那柄失剑。这个人在坠剑处刻着符号,以为这个办法十分聪明,可以凭着符号把失去的剑寻回,结果是当然不会找到的。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智力快车冲冲冲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智力快车冲冲冲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快速阅读力训练手册

    快速阅读力训练手册

    正如本书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沃尔特·皮特金教授所言:本书主要写给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读不了几篇文章,而自己又因此很不满意、觉得自己读书太少的成年人。”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如何读书的训导,但真正来讲,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本书作者根据读物的不同类型,阐述了一些高效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如:通读,不要只读局部;读长句子,不要只读字词。先了解最广泛的含义,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去细读。阅读是一种方式,因此,它应当遵循学习规律,这便是这些规律中的首要规律。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就是用一种快速而有把握的方式去掌握书面符号所表达的意思。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希望本书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热门推荐
  • 与君同游

    与君同游

    某人怒吼道:“你若敢伤他一寸,我便敢要你的命”
  • 末世迷境

    末世迷境

    一个小女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之前的事情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她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危险的怪物,她就开始了逃亡之旅,她在路上遇到的人是敌是友,幕后boss又是谁?
  • 我的老婆是陛下

    我的老婆是陛下

    雷雨天,许凡被女朋友抛弃,在雨中质问老天,这一问吧,就把老天问恼了,降下一道天雷,他被天雷劈中,魂穿异世成为大颖朝深宫内那个最靓的仔。只是目前这情况没等他夫仪天下,就得死无葬身之地。“陛下,臣配不上你。”一妙龄少女身穿龙袍:“朕说你配得上就配的上。勿须多言。”“可是”少女恼了:“来人将皇后拖出去斩了他的狗头。”许凡屈服了,他抱着女陛下:“老婆。能不能别坐我腿上批改奏折,你好重啊”
  • 学会爱

    学会爱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你是不是常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而苦恼?在本书中,作者为你讲述:怎样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怎样得到父母的理解,怎样和父母沟通交流,让父母成为你最贴心的朋友。
  • 眸个总裁带回家

    眸个总裁带回家

    他是Mk的总裁,她是深不可测的右眼失明少女,为了爱,她谋略五年,只为心中那人转身回头,上一辈的恩怨这一辈的情仇,即使再难也不要放手。只是当谜底揭开,是否又能承受这一场错误的爱情。走走停停,兜兜转转,谁为谁误了那一场最美丽的年华。
  • 此情须问天

    此情须问天

    故事的发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那场灾难性的大洪水。仿佛有着特殊的天人感应,一代伟人的离世、震惊中外的大地震等交织而至。作者以此为起点,勾勒小说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循序推进,层层展开,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生活是没有布景的舞台。小说主人公、童年时代的陈玉栋和黎珩为躲避那场罕见的水灾,偶然相遇,一场动人心扉、让人心痛、催人泪下的人生活剧由此拉开帷幕。主人公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人物故事渐次登台。这些故事,或平淡,或跌宕,或伤感,或无奈,无不让人感同身受而引发心灵的共鸣。
  • 人或骨灰总得给我一样

    人或骨灰总得给我一样

    再次对一个自以为忘记了许久的人一见钟情是什么样的感受?是明知故犯!是重蹈覆辙!是死不悔改!致须臾短暂一生的我们仅此一次的爱情,它将是每个人都憧憬向往的模样。男人狭长的眸子写满了无尽的阴鸷晦暗,沾满了殷红的鲜血的左手暴戾的掐着她的下巴,右手手指沾着温热的血粗鲁的一遍遍擦在她惨白的唇上,阴森森的字节不带丝毫的温度一个一个从齿缝中砸出:“楚词,你要记住,有你在的地方,才会是我的家。可是人怎么可能不回家呢?所以……请你不要高兴的太早了,你这个活蹦乱跳的人或者由你尸体烧化而成的骨灰……我总得带走一样。希望你听清楚,这自始至终都不是小孩子之间顽劣的恫吓,这是真实的、来自于亡命之徒、穷凶极恶之人最后的友情预告。恳求你顽强的存活下来,同时也希望你能拭目以待。”
  • 吸血鬼位面之旅

    吸血鬼位面之旅

    在深山老林中有一座小木屋,找到它进去完成它的考验。那你便可以拥有金钱,权利,美人,长生,一个无魔的世界开始流传了一个这样的传说,无数人们开始涌入深山中,想要找到这做小屋。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传说只是一个活死人,一只劣质吸鬼为了灵魂和鲜血传播出去的传说。
  • 独自缠绵

    独自缠绵

    安然四姐妹对爱情的真诚追求让人感动;而作为爱情的馈赠,她们的追求换来了一份更成熟地面对生活(包括爱情)的淡定心态——四姐妹的情感经历隐含着鲍贝对爱情的独特思考,唤醒了我们对真爱的珍惜和追寻。
  • 玫瑰与蔷薇

    玫瑰与蔷薇

    归来的女孩已经逆袭成了白富美,本以为从此以后只有幸福,却不想眼泪多过微笑。天王巨星的他本想给自己的公主全世界,可看到最多的只是她的泪,他能守护住他的公主吗?本是相依为命的兄妹,最后却得相爱相杀,妹妹啊,我到底该怎么救赎。这是个又爱又恨的故事,有人在恨里迷失,有人在爱里得到救赎。这是个有希望有阴谋的故事,有人在希望里沉沦,有人在阴谋里重生。所以,其实命运都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