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34400000012

第12章 同治帝病逝

停止圆明园的修复工程,以兴修“三海”作为交换条件,同治帝转而兴致勃勃地关注着“三海”的工程,偶尔还会去南北两海游览一番,煞是尽兴,有时要在那边玩赏一整天才回宫休息。

实际上,同治皇帝的日常生活安排得十分紧凑。每天一大早起床,首先要到钟翠宫和长春宫向慈安、慈禧两位太后请安,每逢初一、十五,还要陪着两宫的太后去漱芳斋进午膳。

八月末的时候,他先是去南苑玩,紧接着又要检阅御前大臣和乾清门侍卫等人的马射,之后又是行围打猎、晒鹰台撒围和检阅神机营的士兵……就这样一直忙到十月份。

十月初七这天,同治帝率领众藩王到慈宁门内,迎接慈禧太后搬到慈宁宫去住,陪着两宫太后在漱芳斋用了午膳;初八、初九两天,又陪着两宫太后到宁寿宫用午膳。

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四十岁生辰,同治帝率领一班王爷、文武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额驸等人到慈宁门行庆贺礼,宣读贺表,十一日又陪着两宫太后继续在宁寿宫用午膳。长时间高强度的忙碌终于让同治帝不堪重负,病倒了。

十月二十日,同治帝的身体不太舒服,就传旨懋勤殿,停课十天。二十一日,同治帝又去西苑游玩了一天,身体受了凉,病情加重。

但在三十日的时候,同治帝还可以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处理政务,还命军机大臣李鸿藻代自己批奏折。

十一月初一,宫里传出消息,说是同治帝得了“天花”。按照宫里的规矩,皇上“发疹”,朝廷内的大臣要贺“天花之喜”,即十二天之内上奏折要用黄面红里,穿花衣补褂,还要供娘娘,递如意,在胸前悬挂红绢。这时,太医院的御医李德立、庄守和一直在为皇上诊治,也时刻紧密关注着皇上的病情。到了初五,同治皇上发下谕旨,要将满文的奏折交由恭亲王奕代为批阅。

然而,同治的背后,始终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包括他将什么事情交给了什么人去办,还有他的病情。除了几乎每天早晨都要见面,并且在一起进早膳之外,慈禧太后派了一些小太监,时时刻刻监视着同治帝的行动。她十分清楚,同治帝已经让李鸿藻和奕两个人代办批阅奏折的公事,这就说明,同治的病情很严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国家政事不能由皇上本人来亲自处理,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因此,本来就渴望权力的慈禧终于有了足够的理由站出来了。

十一月初八,慈禧和慈安共同在卧病在床的同治帝面前召见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慈禧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将召见的地方设在病榻之上,实际上是为了让满朝文武大臣明白一件事,同治皇帝的病情短期之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

等到大臣们欷歔问候了一会儿,都退下去之后,慈禧和大臣们攀谈起来,感慨地说自己近日以来十分忧虑,朝政几乎荒废,皇上又不能“裁决披览”,慈禧一副忧虑至极的样子,情急之下还黯然落泪。

慈禧的这一出戏,就是为了让文武大臣劝谏她亲理朝政,慈禧的暗示十分露骨,大臣们退下之后,立即根据慈禧的意思上奏,更过分的是,慈禧竟然命令臣工直接奏请两宫垂帘听政。但是慈禧十分谨慎,她命令大臣们直接向同治帝提出奏请。慈禧太后通过三次召见,将这一出戏演得逼真至极。

第二天,两宫皇太后再一次召见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这一次,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看到了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的同治皇帝,他“气色皆盛,头面皆灌浆饱满,声音有力”。同治得知臣工们“求太后代阅折报一切折件”,他对于这件事,实际上是“不胜喜悦”的,但是介于颜面上的问题,怕自己被指责为“不亲预朝政”,他还是扭捏了一番之后才答应了大臣之所请的。

在封建社会里,批阅奏折是皇上最基本的职责,也是皇权的集中体现。然而同治皇帝对这份权利和义务却并不以为然,他甚至还轻易将这个差事交给了大臣李鸿藻和奕。这让一向极重视皇权集中的慈禧太后极气愤又着急,无奈之下,她只好活动了一下自己的灵活手腕,将这个重要的国事大权划归到了自己的范围内,这样不仅使她握住了朝廷的大权,也让自己有机会垂帘听政,不再是幕后“英雄”了,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朝政的直接处理者和王权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天真的同治帝并没有料到,将批阅奏折的权力交给慈禧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危险,也没有料到身上的病疾已经严重到无法康复的程度。他满心欢喜地以为,繁复的批改奏折的任务有人帮他承担了,两宫皇太后对于政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而实际上,慈禧才是这件事的最大受益者和赢家,东太后慈安对于权力则没什么兴趣。

几天之后,慈禧连发懿旨,先是将同治帝的几个嫔妃贵人各升一级,又给王公大臣们加封晋级,又对监禁的人犯酌情减刑。这些懿旨都是慈禧为了治愈同治帝的天花而“积”的“德”,然而慈禧更深层次的目的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笼络人心。

连续几天,同治的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到了十一月二十日,浑身又出现了一些溃烂处。三天之后,同治帝的脉息“皆弱而无力”,溃烂的部位也更加严重了;又过了四日,皇上的脉息已经“滑缓无力”,腰部的伤口浓汁分泌得更多了,恐怕要伤元气了。

荣禄找来了一位民间治外症的名医,名叫祁仲。这位名医为皇上诊治的时候,皇上的情况并不乐观,但是慈禧太后一直守在一旁,看到皇上的病情和病容,慈禧几度伤心落泪。然而不知为什么,祁仲的药方并没有被采用。

或许,慈禧自己心里明白,同治的病情可能已经无法控制了,因此并没有积极治疗;或许,也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同治帝最终还是因为不治而死去了。《翁同龢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同治帝驾崩时的情形:“有顷,惇、恭邸、宝、沈、英桂、崇纶、文锡同入见于西暖阁,御医李德立方奏事急,余叱之曰何不用回阳汤。彼云不能,只得用麦参散。余曰即灌可也。太后哭不能词。仓猝间御医称牙关不能下矣。诸臣起立奔东暖阁,上扶坐瞑目,臣上前遽探视,弥留矣。天惊地坼,哭号良久,时内廷王大臣有续至者,入哭而退。惨读脉案,云六脉俱脱,酉刻崩逝。”翁同龢对同治帝的死进行了最准确的记录,这位年仅十九岁,在位十三年的皇帝,就这样离开人世,这一年是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

年轻的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有些野史说,同治帝死于梅毒,说是同治出宫游玩,行为不检点染上了梅毒,但是慈禧觉得梅毒名声不好,因此说成是天花。而翁同龢的记载是,同治确实是死于天花,也有人认为同治是生疥疮而死的。

同治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疑案,现在已经无从考察,但是荒淫无度的同治作为帝王,并没有给大清朝的历史留下些什么,他比起他的父亲咸丰来说,更加不负责任。一有空闲,他就会跑去四处游玩,尤其喜欢带着两个太监偷跑出宫寻欢作乐。

殊不知,国家需要的是兢兢业业、勤政爱民的君王,这个时候的清朝正在一步步地走着下坡路,但是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果此时的同治能像他的祖先康熙帝一样少年老成,专心国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变国家的命运作出一点贡献,同时,也可能不会让慈禧对于国事这么忧心忡忡,从而也不会给慈禧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接手朝政。

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兴盛强大的王朝都会因为一个帝王的昏庸无道和奢靡不振而改变命运,帝王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得好,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多少王朝的开拓者都深知勤俭自强、勤政爱民对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稳固的重要性,又有多少王朝衰败的直接原因就是帝王的昏聩不堪和奢靡无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句话放在这里,是最恰当的。虽然清朝的衰落和灭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咸丰和同治两位皇帝的所作所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清朝衰败的脚步。

慈禧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她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机会,整个朝廷又重新成为她的朝廷,大清,又一次成为她手掌中的大清了。她又开始事无巨细地管理和限制宫中大臣和王族的作为,又可以凌驾于四海之上,玩弄自己手中的权力了。尽管她也将迎来招致骂名的政治生涯和繁忙不堪的处理朝政的日日夜夜,但是,毕竟她可以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给她带来快感,也让她感到满足。

同类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文集)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文集)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享誉世界的自传作品,书名典出《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纪德取其作为书名,是反其道而用之,坚持做“仍旧是一粒”的那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以令人震惊的真诚、坦率以及激情,毫无遮掩地描绘出一位空前敏感、矛盾而又多变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心路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自传之一。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守望者

    守望者

    本书记述了宁波市鄞州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三十三位代表人物的事迹,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醉心于传统文化的守护工作,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文字朴实而生动形象,富含深刻的文化情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魔武帝

    邪魔武帝

    天可灭,地可踏,邪帝不可辱。百万魔君为我掌下,乾隆如何,神法如何,惹我者,死。
  • 史上最神辅助

    史上最神辅助

    在玩游戏时突然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得到了所有“辅助”系英雄的能力。什么?妖姬不是辅助!而是法师?抱歉,在我手里她就是辅助...德玛,德邦,皇子……诺手,猴子,石头人...亚索,剑圣,蛮子……我说他们是辅助,他们就是!
  • 又忆清柠梦

    又忆清柠梦

    言梦和周亭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过再长时间的相处,也比不过那个让你一眼惊艳的人,人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遗憾,努力把自己活的漂亮,为自己精彩的人生努力奋斗!
  • 长安楼台

    长安楼台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女孩,帮漂亮姐姐找东西,而穿越到异界,与各式各样的大佬掰手腕的故事一场阴谋,一场乱世,一场庙堂之中的争斗,又或是一场无奈,就此拉开了帷幕。
  • 叶罗丽精灵梦公主殿下

    叶罗丽精灵梦公主殿下

    “我等你回来……”“等我……”蓝水辰看着白雪默,看了很久很久……然后,他缓缓的低下了头,唇瓣落在了她的额头……然后他的头一路下滑,最后埋在了她的项窝。“你不许喜欢上别人!”白雪默听到这句话,笑了:“我才不会呢!”顿了顿,她说:“你也不许!”…她含泪看着他:“我回来了……”他们抱住彼此,紧紧的抱着。…爽文宠文甜文!本文不黑任何人,包括曼多拉文茜,所以不管是谁的粉都可以来看,当然如果很不喜欢一个人,可以不看,因为我不会让你恨起来任何一个人的~各种卖萌求点加入书架~喵~喵~~
  • 缘分的时差

    缘分的时差

    只有6岁的上官婧媛在和爸爸度过了游乐园幸福的一天后,发生车祸,失去了父亲。几年后,由于经营不善母亲变卖了公司,开始过起普通人的生活。而10岁的罗嵘在游乐园用镜头记录下了上官婧媛天使般的笑容,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却深留在了心底。20年后,上官婧媛被安排与罗嵘相亲,却遇上了弟弟罗峥。两人的见面不欢而散。原以为只是一次失败的相亲经历,却没想命运让兄弟二人与上官婧媛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纠结的故事。究竟选择是弟弟罗峥还是哥哥罗嵘?
  • 帝者纪

    帝者纪

    太虚之初。鸿蒙初具。诞生大千世界。千万年来。万族林立。群雄并起。诸皇争霸。少年身怀帝晶魔灯。自北海界而出。闯向那精彩绝伦的大千世界。乱世之中。谁与争锋!
  • 三国反

    三国反

    项青穿越三国,从洛阳逃出生天后,发现这儿的大佬有点不太正常? 张角广布教众,竟是为了匡扶汉室?扶危救难? 刘备募集乡勇,竟是为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曹操最是搞笑,堂堂三国第一大佬,在这里竟是胸无大志,只好游山玩水,一心只想归隐山林?项青很头疼,想要将他们给掰回来。 (主要诸侯性格都与历史相反,主角武力拉满,智商一般,有系统。)
  • 风起浮尘

    风起浮尘

    工作中以为捡了个便宜,兴冲冲的就去了,突然风云乍起,浮尘落入空中,看到接触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从进入墓穴的那一刻开始,时间变快了,过去来到了现实,却不敢走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