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7200000003

第3章 环球探索(3)

有专家推测,这里在很久以前气候宜人,后来变得干旱起来,那里的牧民被迫迁往别处。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间,这里的气候又变得好了起来,出现了繁荣景象。牧民们陆续返回了这一地区,并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关于伊甸园的传说应该是在这个时期。在最后一次冰川纪之后,冰川逐渐融化造成海面升高,伊甸园大约在7000年前沉入波斯湾海中。

寻找“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的传说出自《圣经·创世纪》。传说有一艘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原记载的船的形状是方形,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躲避洪水灾难。诺亚方舟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它现在究竟在何处?很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希望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诺亚方舟的传说

《圣经》中说: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被上帝逐出伊甸乐园,他们来到地面,人员也兴旺起来,但罪恶也充斥人间。上帝愤怒了,要将他所造的人和兽、飞鸟和昆虫都从地上消灭。

那时,只有一个叫诺亚的人心地非常善良而且很正直,特别受恩宠于上帝。所以上帝告诉他,要用木头造一只船,要把诺亚的家族以及所有的动物分成雌雄7对,都放到方舟上去。诺亚按照上帝的旨意用木头造了方舟,传说方舟长360米,宽23米,高13.6米,分为三层。方舟建好以后,诺亚一家以及所有的动物分雌雄7组都转移到方舟上。不久,上帝一连降了40昼夜的暴雨,完成了可怕的惩罚。

大地茫茫一片,唯有方舟在洪涛中不停地飘泊。150天后,水势渐退,诺亚方舟停在亚拉腊山巅(今土耳其东部)。又过了40天,诺亚放出鸽子,鸽子叼回一枝橄榄叶,表明洪水已退。于是诺亚带着他的家人和动物走出方舟,重建家园。

故事起源

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发生在距今8740年至8160年间的北美劳伦太德冰盖融化,造成了近10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淡水增加,地中海海平面也因此上升了1.4米。海平面的上升导致当时还是一个淡水湖的黑海被咸水淹没,造成黑海海水变咸。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人口受影响最大,他们无法继续耕作。洪水最严重时,有7270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淹,这一时期持续了几十年。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112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水淹没。这一事件可能是诺亚方舟的故事起源。

可能沉入黑海海底

按照《圣经》的记载来推算,方舟是一只排水量四万三千吨的巨大木箱。根据《创世记》第八章所载,方舟最后停靠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上。过去虽有不少方舟被发现的传言出现,但最后经过证实都被否定。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方舟搁浅在亚拉腊山脉面向黑海的一个山坡上,而且很可能因为黑海水位暴涨而沉入黑海海底。黑海海底是咸水带,这个咸水带不同于一般海洋下层有海流相通,而是呈静止状态,因而形成了特殊的“无氧”环境。理论上,在这种无氧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有生物存在,所以任何物品、沉船甚至人体遗骸一旦下沉到这个水域,就好像被扔进一个真空储物柜一样,永远不会腐烂。按圣经所载,方舟是用“歌斐木”(柏木)造的,假如方舟最后落到黑海海底,那么它就可能是完好如初。

亚拉腊山上的方舟

二十多年前,美国学者戴维在亚拉腊山山顶上发现了一艘大船,该船船头呈洋葱状,长度基本上和《圣经》上记载的诺亚方舟相符。

1989年9月15日,戴维和另外一名美国学者乘直升飞机飞临亚拉腊山西南麓上空时,在一处通常由冰川覆盖的、海拔44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只方舟形物体,而那处地方的冰川,因为正是夏季高温天气而融化了。

随后,人们对方舟遗骸进行了实地考察。方舟遗骸为巨型木结构,木结构如今已经破损,考察人员从不同的破口进入,发现里面有7个空间,每个空间高度都超过5米,船体的内侧也全是木质,墙身有点弧形和倾斜。

戴维认真分析了当地的环境,由于地候严寒,亚拉腊山的冰雪线以上根本就没有树木生成,而且3000米以上的地层也没有人类建屋聚居的遗迹。

如此推测,这处遗骸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神秘的水晶头骨

《水晶头骨之谜》是一部对20世纪世界考古界最伟大发现的全景纪录,这本书长年占据美、英、法等国家图书销售榜前列,并被译成30余种语言全球发行。这本书里记载了什么?为什么如此畅销那?

在人类最古老的传说中,已经失落于世的玛雅文明有这样的记述:我们留下十三个水晶头骨,当它们被重聚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人类灵魂与生死的秘密,将在那一刻揭开面纱……

奇异的水晶头骨

然而,古代玛雅人给我们的困惑还远不止于此。科学家们发现,当有光束照在这颗头骨上时,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能产生一系列光学变化,并发出的炫目光束,似乎有一种催眠般的魔力,让人感觉到幻觉、幻听的现象。

研究水晶头骨长达6年之久的水晶专家富兰克·多兰德说,在与水晶头骨一起的时候,能听到一种非常安静但很能引人共鸣的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是从大钟里面发出来的,幽远而带有回音;仔细观察水晶头骨,可以看到飘渺在云雾中的山峦和庙宇。

更令人惊奇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抚摸过水晶头骨之后,发现自己身上的疾病居然奇迹般地治愈了,这些神奇的现象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所有集中在水晶头骨上的谜团都让人匪夷所思,于是一些崇尚神秘主义的人们干脆把它归之为是天外来客的杰作。他们认为在这些外星人离开地球之际,把水晶头骨作为礼物送给了玛雅人,玛雅人就把它一直保存在南美洲的金字塔里。对于这种说法,科学家们无从考证,但当科学不能对一些神秘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时,这种推测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或许它真是外星人的杰作呢。

真实来历遭质疑

水晶头骨聚集了种种神秘现象和不解之谜,使得人们对它的猜测也越来越离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总共发现了大约十几颗水晶头骨,其中有3颗保存在博物馆或研究机构内,其余都被私人收藏。

在所有的水晶头骨中,一颗叫做米歇尔·黑吉斯头骨无疑是纯度最高、最完美也最为神奇的一个。

因为这颗头骨太完美了,以至于遭到了某些人的妒嫉,以至于不得不让人怀疑起它的真实来历。尤其是这个水晶头骨的具体出土时间,有不同的说法。

调查者还发现,在印第安人中,只有阿兹特克人有雕刻头骨的习惯,而玛雅人并没有这样的习惯,这就更使得笼罩在这颗头骨上的神秘光环让人产生虚假的感觉……

科学家们认为,水晶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很容易令人着迷。另外,头骨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神和死亡,用水晶来雕刻头骨,这种催眠的作用一下子就加倍了。所以容易受到暗示的人就会被它催眠,产生幻听、幻觉。

一切也许都是谎言

2005年1月,一起震惊考古界的事件发生了: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墨西哥古阿兹特克人的水晶头骨被科学家正式鉴定为是赝品,考古界为之哗然。

与此同时,人们对米歇尔·黑吉斯头骨也提出全面质疑。

这两颗头骨虽然来源不同,但总体形状却非常相似,而且都是以一具女性头骨为模型。不同的是,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是一整块水晶,而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下颌则是独立的,可以拆下来,做工更为精致。但是两颗头骨的外形的惊人相似,让人很难相信它们是独立制作的。

英国大英博物馆所珍藏的那块水晶头骨,最早据称是在墨西哥古阿兹特克人遗址上被发现的。科学家发现这个水晶头骨有轮式工具打磨并且切割的痕迹,而这种技术在当时的美洲大陆根本就不存在。毫无疑问,现在人们更有理由怀疑米歇尔·黑吉斯水晶头骨的真实性了。

有一部分科学家倾向于水晶头骨不是玛雅人的遗物,而是19世纪现代人的产物。但是,这种百分之百纯净透明的水晶,就算它不是一件文物,其价值也无法估量。谁会用它来制作一件赝品文物呢?如今,米歇尔·黑吉斯水晶头骨拥有者已经拒绝对水晶头骨再做任何科学鉴定,因此,它究竟是不是现代人的制作,科学家们还不能论断。

人们还是愿意相信,终有一天,现代科技一定会把水晶头骨上的神秘光环彻底揭去,让真相浮出水面,让事实大白于天下。

神秘的秘鲁史前巨画

秘鲁史前巨画,又称为纳斯卡线条,因为它位于秘鲁南部的纳斯卡地区。这里有一片绵延几千米的线条,构成各种生动的图案镶刻在大地之上。2000多年来,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创造了纳斯卡线条?它们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神秘线条背后意味着什么?

岩壁上的三叉戟图案

在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有一个人工建造的高246米的红色岩壁,岩壁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形状的图案。三叉戟的每一线条约有4米宽,是用像花岗岩一样坚硬的白色石块雕成。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毕斯柯湾岩壁上的三叉戟(图案)是指示船只航行的陆标。但大多数考古学家却认为,这幅三叉戟图案不能使在所有角度上航行的船只都能看到它,况且,在遥远的古代,是否有远洋航行这回事都是值得怀疑的。而且在三叉戟图案坐落的地方除了一片沙滩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吸引海员。在史前时代,那里的水中是礁石嶙峋,根本就不适于船只停泊。因此,另外一些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座在古时候光芒耀眼的三叉戟图案,一定是作为某些会“飞”的航空器材而设置的标志。

纳斯卡荒原上的线条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距三叉戟图案160千米外的纳斯卡荒原上,发现了许多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遍布从巴尔帕的北边至纳斯卡南边的60千米的狭长地带。

这些巨大线条伸展数千米,有的平行,有的交错,有的构成三角形、长方形、半圆等几何图案,有的构成巨大的不等边四边形。它们都是用色调明亮的石块镶嵌出来的。

奇异的沙漠中线条

人们在智利的安陶法格斯塔省的山区及沙漠中,也陆续发现了很多同纳斯卡线条一样的图形。在许多地方,到处都可看到直角形、箭矢状和扶梯的图形,甚至可以看到整个山坡上绘有极少雕饰的长方形图案。在附近的一处峭壁上则是一些图形和棋盘形状的椭圆形图案。在不远处的泰拉帕卡尔沙漠的山坡上,有一幅很大的机器人图案,这幅机器人图案约有100米高,它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头颅,上面有12根一样长的天线般东西竖立着;从臀部到大腿间,有像超音速战斗机那种粗短翅膀般的三角鳍连接在身体的两边。

纳斯卡线条的用处

纳斯卡线条是干嘛用的呢,比较多的人认为这是古纳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标志,而那些图案是不同家族的族徽。人们发现,在那些图案覆盖的地下,分布着大量的水渠。所以这一说法较易为人接受,因为纳斯卡平原是一片很荒凉的平原,几乎是没有降雨的。

1983年,一支意大利的考古队在纳斯卡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陶器,这些陶器上都装饰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图案。而这些图案在荒漠上又以更大的规模重复出现。这些图案的相同使人们相信神秘的线条是古纳斯卡人所为。

谁制作的图案

根据当地流传传说,在过去的某一个时期,一群不知来历的智慧生物,在今天纳斯卡城近郊的一块无人居住的荒原上登陆,在那里为他们的宇宙飞船开辟了一座临时机场,并设置了一些着陆标记。在这以后,他们的飞船不断地在这里着陆和起飞。这群神秘来客在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后,又离开地球回到自己的行星上去了。当时的印加部落的人曾亲眼目睹了这些宇宙人的工作,并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考古学家们推测:如果纳斯卡荒原是登陆点,毕斯柯湾上的三叉戟是登陆指标,在纳斯卡的南边也应该有一些标记。果然,人们在距纳斯卡400千米处的玻利维亚英伦道镇的岩石上又发现了许多巨大的标记。至此,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图案也许与宇宙来客有关。

迈锡尼文明之谜

迈锡尼文明处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因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在荷马的笔下,迈锡尼似乎是一座黄金遍地的城市。今天堙没已久的迈锡尼文明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向人们展现了辉煌灿烂的面目。

发现迈锡尼

19世纪末,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对克里特岛进行了挖掘,这使得迈锡尼文明重现天日。施里曼相信自己找到了《荷马史诗》中所描写的世界。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爵士又对克里特岛上的诺索斯进行发掘,埃文斯发现了数千块年代约在前1450年的粘土泥板,这些泥板由于宫殿的一次大火意外地烘烤成型。在这些泥板上他辨认出了一种未知文字,他认为这种文字比线性文字A更先进,因而命名为线性文字B。此外,在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迈锡尼宫殿内也发现了写有这种文字的泥板。1952年,这种文字终于被破解。自此,迈锡尼文明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这段历史正处在爱琴文明的青铜时代。

迈锡尼的艺术

考古学家在迈锡尼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工艺制品,这些工艺品风格、大小十分多样,且制作相当精美。迈锡尼遗址还发现了一些精致的小雕塑,这些雕塑主要表现男性或女性人形,也有动物造型。这些雕塑上的人物造形千姿百态,或双手向天空展开,或是合抱于腹部,或是坐着,色彩十分丰富。

迈锡尼时期的绘画受到米诺斯文明的很大影响,但与后者相比,迈锡尼的绘画较为简约。如发现的一些宫殿壁画,其表现的主题多样:捕猎、战斗、队列、神话传说等,有些壁画表现为几何图案。

迈锡尼的建筑

迈锡尼城堡的正门被称为“狮子门”,建于公元前1300年左右。“狮子门”宽3.5米,高4米,门柱用整块石头制成;柱子上有一块横梁,重20吨,中间厚两边薄,形成一个弧形,巧妙地减轻了横梁的承重力。横梁上面装饰有三角形的石板,石板上雕着两只狮子,狮的前爪搭在祭台上,形成双狮拱卫之状,威风凛凛地向下俯视着。门口的阶梯也用整块的岩石铺成,上面还残留有战争的印迹。虽然迈锡尼城堡已经成为废墟,但这个庄严肃穆的城门,历经3000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巍然屹立,威风不减当年。

同类推荐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 百科知识-科学百科-核能史话(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科学百科-核能史话(科普新课堂)

    X射线的发现为人类揭开了核时代的序幕,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核世界,原子弹、氢弹相继产生,海底核电站、太空核电站相继建立,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里,核能还在寻找新的出路。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自然的奥秘

    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中充满了神奇和未知的奥秘,无论是奇趣盎然的动物、生机勃勃的植物。每一个知识都带来超乎想象的神奇感受,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无限的遐想……本书分山川的奥秘、海洋的奥秘、天空的奥秘、动植物的奥秘四部分内容。
  •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热门推荐
  • 开局吃穷小萝莉

    开局吃穷小萝莉

    勤奋小人修炼了十万年,累死了……懒惰小人悠闲了十万年,懒死了……于是,怀揣十万年修为的李岩以360度托马斯全旋的姿势从天上掉了下来,被一个小萝莉捡回了家。三天后……柳云曦:李岩哥哥,那是凳子腿,不能吃……桌子,桌子也不能吃,饭锅更不行!李岩:那我还能吃啥?
  • 蝶言

    蝶言

    承云年间,本应和平的土地却被三个孩子的降生而改变。随着邪恶势力露出背后的阴谋,三生蝶印又会在这片大陆上掀起多少风波。蝶印的出现,究竟是好是坏,是正是邪?
  • 聆听幸福曙光

    聆听幸福曙光

    幸福,似乎是个很难懂的东西,我们总是去想幸福是什么,什么是幸福。幸福似乎就像是曙光,而在我梦里,总是有那么一束光,呼唤着我,可是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束光。直到遇上他,他会是我的幸福吗?
  • 呆萌魔神不适合都市生活

    呆萌魔神不适合都市生活

    【沙雕无敌】混沌魔神,历劫重生,游历人间。脱节太久的呆萌魔神,却有些不太适应如今的时代。你们听我说,我真的没想毁天灭地。世界变化有点大,我就想好好研究一下。一不小心,劲使大啦······我也是玩了个寂寞!
  • 王俊凯请相信我爱你

    王俊凯请相信我爱你

    她,冷沐雪,刻意接近王俊凯为了报仇却不料越陷越深…………在那一个夜晚后他便是她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最后一个,可当王俊凯发现这些都只是一场骗局时狠心的离开了,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小小凯的存在………而一直守护在冷沐雪身边的居然是易烊千玺,三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孩,爱情与兄弟情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女主最后会和谁走在一起呢………这究竟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不管怎么样,请相信我爱你…………ps:纯属瞎编
  • 黎明之守望

    黎明之守望

    人类的未来,我们无限憧憬,无限幻想……可一场战火却让人类跌入了无尽深渊……世界浴火新生后,地球联盟成立,誓要维护人类万世和平。人们心怀希望,沐浴在和平阳光之下。殊不知,世界早已迎来了一场巨变……
  • 妖怪卷轴

    妖怪卷轴

    一百五十年前,一位路过的宇宙强者随手扔下一枚种子,试验成果,改造地球环境,洞天洞开,福地降临,妖魔入侵现实妖魔拥有惊人的进化性和适应性,逼迫的人类舍弃热武器,发展武道。武者享受常人难以理解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镇守洞天入口。何一白在家乡旧宅意外发现一副绘画妖魔头像的卷轴图画,从此出入绝境,潜入洞天,只为见一眼传说中的妖魔,收集妖魔形象。收集到九级妖魔三味雀,获得三味雀飞行属性,振翅九万里,三味真火烧洞天收集到十二级妖魔万爪龙,获得万爪龙力量属性,一掌断群山,手捏巨山魔何一白躺在洞天中睡觉,享受万千妖魔“按摩”。“力魄蚁你能不能用点劲,十一级妖魔的脸都让你丢尽了,哎呦,对,再往下点,整天杀妖杀的腰有点累。”
  • 网游之天下苍茫

    网游之天下苍茫

    在这个名为《天下》的游戏里,秦夜表示她此生见过的最美的风景,便是在这青光山。
  • 灵念九州

    灵念九州

    秦历三百五十六年,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上刻“亡秦必楚”四字谶言。一个出生即被挖去灵根的少年,在遇到了神秘魂火之后,修吞天噬地之功法,万古龙脉皆为其食。为了复仇,少年从桑海郡中走出,立志要搅弄天下风云,做九州至尊!
  • 陪你过秋冬

    陪你过秋冬

    本书是一部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短篇小说集。在作者笔下,生活有美满有艰难,有爱也有恨,有关怀也有背叛。平淡的文字,鲜明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每一篇作品,都能给人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