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6600000019

第19章 经典人物——物理学家(6)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只好一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就这样邓稼先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的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时刻,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实验效果。在这之后,他继续自己艰苦的科研工作,并且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试验成功。这同别国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1985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直肠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原子能之父——钱三强

中国核物理学家

钱三强(1913~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之父”,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1913年10月16日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32年钱三强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钱三强来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所长的手下作一名助理员,从事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钱三强在法国

1937年钱三强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该实验室是居里夫人创建的,居里夫人逝世后,由锕的发现者德比爱纳教授任主任。但是实际上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主持,伊雷娜是钱三强的导师。1940年钱三强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为了使钱三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伊雷娜让钱三强到其丈夫约里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的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在约里奥先生实验室工作,不仅向先生学到科学技术,还学到他的科学思想、科学道德。这使钱三强受益终生。

1945年,32岁的钱三强与何泽慧在法国结婚,已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这对夫妻很快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实验和研究。

他们经过了数万次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观察到了核物理实验室曾经见到过的那种核裂变现象,他们欣悦异常。

经过反复实验、观测、分析,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这是铀核的“三分裂”。

1947年3月,钱三强撰写的《论铀的三分裂机制》的科学论文在法国科学院的院报上发表了。丰富的实验数据,缜密的科学揭示,征服了众多西方核科学家。许多核物理科学家认为,这一伟大发现,将会把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一步。各国新闻记者纷至沓来,他们称钱三强和何泽慧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全心投入原子能事业

1948年,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祖国。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钱三强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

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中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元勋,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他在少年时代,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41年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邓稼先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邓稼先便毅然登轮回国,进入钱三强主持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担任研究员,与于敏等人一道开创性地开展了对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只好一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就这样邓稼先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的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时刻,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实验效果。在这之后,他继续自己艰苦的科研工作,并且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试验成功。这同别国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1985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直肠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华裔科学家的骄傲——杨政宁、李政道

杨政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政宁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4年,杨振宁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66年以后,杨振宁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1971年夏,杨振宁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后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授予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曾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5年,他转学到当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

1953年,李政道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1980年以来,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他受聘为暨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同类推荐
  • 站在巨人肩上-从伏打谈电化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伏打谈电化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古老的密码上

    古老的密码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新奇小百科(2)

    新奇小百科(2)

    本书文字浅显,语言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奇特有趣,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史料性。本书的读者对象广泛,小学高年级学生,初、高中学生,社会各界人士都可阅读,并可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 求知文库-能源的形势与现状

    求知文库-能源的形势与现状

    当我们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便可以发现能源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利用,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火不但改造了人类自身,使人脑更聪明、体魄更强健,而且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 青少年知识博览4

    青少年知识博览4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热门推荐
  • 随从大师

    随从大师

    王朔穿越来到了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的世界里。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一张生下来就拥有的身份卡牌,可以进入《曼达洛世界》中强化自己的能力。卡牌没有玩懂。两个世界就开始变得越来越重合……身份牌,职业牌,技能牌。当真实世界降临于世的时候,王朔掏出了自己的随从。…………职业选择,阵容搭配,装备打造。“老子是要出狂战斧法师。”“可以可以……这很爷们!”十枪手,十守护……十恶魔。神来了我都不害怕!
  • 女扮男装王者归来

    女扮男装王者归来

    #无男主吧……你猜呢#紫色的瞳孔中像是有着世间万物,星辰大海,可仔细看看,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时刻保持优雅温柔,微微上扬的嘴角让人心生好感。这一切看起来很完美?不,真正的剧情才刚刚开始。当紫卿一点点把笼罩的迷雾拨开,展现在眼前的是对她最大的恶意。紫眸终究被染红,躲不掉的宿命和未来向紫卿散发着恶意。最终不信他人,不信自己...什么都不敢相信。(注:有雷,请慎重。我有时间会再次进行修改...)
  • 二分之一的辛苦

    二分之一的辛苦

    如果一个人在婚姻中长期扮演了享受者的角色,那么婚姻的天平也会倾斜。到头来,终会发现,爱并不是婚姻的全部,甚至在婚姻过程中,爱这个字渐渐地变成了虚幻的东西。等到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来,再想挽回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觉得曾经的自己真的很傻很天真?
  • 龙虎战图

    龙虎战图

    他,浑沌、冲动,可在江湖中,那狂傲灵魂和赤诚之心却逐渐袒露他,凭借远超常人的头脑和不太醉人的身手,在一次次艰难生存中,枭俊禽敌,出奇制胜,在铁与血的磨砺下,打拼出一世繁华,造就都市传奇。一幕幕巅峰激战,一场场龙虎争锋,一次次机关算尽,一段段恩怨情仇,将在这里一一上演
  • 驭画师

    驭画师

    梦燕惊了,自从握不住笔后她整个人生开始走霉运,各种惊悚剧情阴森森的吓人,仿佛一夜之间世界变了。画本无心,落笔成灵,成为驭画师的梦燕打开了画灵的世界,升级打怪买装备,拜师傅傍大腿,走上了一条玄幻大路。男主有大招,感情线淡,剧情流,不小白不狗血,欢迎入坑。
  • 青春向左池院向右

    青春向左池院向右

    以女生为主的旅游学院迎来了志愿填报失误的多才多艺落魄傲娇男,他们当中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斗罗之龙神之怒

    斗罗之龙神之怒

    龙神,当年的王者陨落于这星辰之间万年后龙神的传说...
  • 我的随身小狐仙

    我的随身小狐仙

    莫名其妙出现的小狐妖,以及仿佛悬挂在自己头顶的利剑般强大的敌人,照进了16岁少年赵小楼的生活,在实力为尊的世界,谈一谈理想,其实也是不错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叫爱的岁月

    不叫爱的岁月

    一个女孩是在在成长过程中的故事爱或者不爱,选择开心当感觉很多完美的时候,不完美已经在潜伏学会爱,学会善良,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