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0600000060

第60章 华语电影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及其转移轨迹(13)

本次会议上,围绕香港电影的类型片研究呈现出多面性。海内外学者分别就香港电影中的黑帮片、青年电影、贺岁片和酷儿电影展开了讨论。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认为,香港黑帮片中的“黑道”其实暗含了对正统社会准则的否定和反叛,因此才会成为商业类型电影反复表现的题材。电影中对于“黑道伦理”的表现重点在时间轴上发生了一系列演变,大致以“情义—欲望—权力关系”为变化线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周学麟教授在《游走在天台的青春:当代香港电影中青年电影的边缘化研究》的发言中,围绕“房顶”、“青春”、“边缘”三个关键词展开分析。“房顶”的影像美学表现出空间的开放自由、规章制度的“缺席”以及潜在的危险性,三者都与青年电影的边缘气质相吻合。香港大学LAWYukwaFiona通过分析《大话西游》、《东成西就》等香港贺岁片,指出上述影片在表现爱情、喜剧等元素的同时,还蕴藏着对于家庭影像的构建。《大话西游》就是一个东方版的《奥德赛》,寻求一个归家的旅程。而影片中盘丝洞、土匪窝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臆想着“家”的符号。香港教育学院NicholasY.B.Wong通过对《出埃及记》和《神探》中警察形象的分析,探讨了1997年之后处于危机中的男性焦虑气质,从而颠覆了以往香港电影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影像逻辑。银幕上自信、激进、阳刚的男性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男性在危机中“死去”。澳门大学陈时鑫教授以1952—1986年间邵氏出品中的酷儿电影为例,分析了中国式酷儿电影中糅合的奇怪、惊奇、奇迹及奇异的“奇情”(QiQingRomances)手法,并概括出“奇情电影”的一些范式,如“人+人”、“人+神”、“人+仙”、“人+妖”、“人+鬼”及“人+人/鬼”等,而影片的“超界爱情”隐喻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明星、身体、媒介与独立影像

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工业制度,明星研究是近年来华语电影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在《华语电影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及其转移轨迹》的发言中,通过研究中国不同时期的三个著名女明星,描绘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化的轨迹。《庐山恋》中的张瑜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情人,女性形象在作为“被看的对象”之外,还需要根据角色的不同而被赋予一些相应的审美判断或标准。从《红高粱》中走出的巩俐是作为传统东方文化及想象的承载物而出现。当今华语影坛最走红的章子怡则是完全按照电影工业和明星机制打造出来的产品,这是包装时尚明星的成功案例。从张瑜到巩俐再到今天的章子怡,她们分别对应了身体性的历史展示、一种假想的情色奇观以及纯粹符号化的快感凝视。上海戏剧学院张仲年教授在《章子怡明星之路的特殊与普适》中认为章子怡的出现源自中国明星制的现实需求。中国占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荧屏和银幕为青年演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平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黄望莉博士在《被编码的明星:华语电影中“明星”整合现象研究》的发言中指出,要想在新环境下理解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必须用“华语电影”的概念进行整合性思考。两岸三地明星的多向流动与整合也促成了区域间文化差异的消弭,并形成多种文化形式的共融。随后她从细节着重分析了明星编码在电影表意系统中的重要性,从而得出结论,即两岸三地间明星的整合现象消弭了人们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区域文化的隔膜,在彼此宽容和接纳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广义的华语文化村落。

《色·戒》无疑是2007年华语电影国际旅行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吸引了海内外与会者的研究目光。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助理教授科拉多·耐希(CorradoNeri)对《色·戒》与《天明》进行细致的比较阅读,试图为《色·戒》中的女主角形象赋予电影史的经典意义。韩国圣公会大学的SuHyunKim则运用通俗剧(Melodrama)及精神分析学的“凝视”(Gaze)概念对《色·戒》进行文本解析。她指出《色·戒》中的女主角始终处于国家、公众及男主角的“窥视”之中,但女主角的欲望与国家欲望并不一致,她在不断逃离这种“窥视”的掌控。这部影片隐含了一种女性试图逃离他人凝视的欲望,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式”剧情,《色·戒》中女主角临死前的微笑正是代表了这种欲望的变迁。福建师范大学颜纯钧教授客观地评价了华语电影中由“性场面”引发的诸多文化事件。从电影本体的意义上讲,电影和“性”之间存在一种或然性关系。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与表现需要,性的元素可能被调用,也可能无需被调用。与过去的断然禁绝相比,当代华语电影对性的涉及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批优秀影片借助于性元素描绘出社会生活的急遽变动。而有趣的是,政府对涉性镜头内容的删减与广告媒体的大肆宣传形成了一种矛盾,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电影审查的无效性。在面对电影中的“性”时,审视其是否出于艺术追求,考量其是否符合艺术规律显得尤为必要。

文学名著改编是华语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学界在讨论改编问题时,通常会关注于电影作品与原著之间的关系,却忽略了隐藏在其中的媒介转换机制。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曲春景教授在《媒介:电影改编中意义增值的重要因素》的发言中,以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改编为例,围绕从文字到影像改编过程中的“意义增值”,陈述了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其一,不同的媒介特性规定和制约了故事的特性;其二,电影媒介的空间特点必然带来对线性故事内涵的改变。研究改编就必然要从两种不同符号的差异性入手,从媒介角度探讨故事由存在方式改变所带出的问题。复旦大学周斌教授以编剧刘恒的电影剧作系列为例,指出如何在艺术个性和商业元素两者之间寻求结构性平衡。

独立电影是国际电影界“眺望”华语电影的另一个取景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EricBordeleau发言指出,全球化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个陷阱,因为全球化是一个“空心化”的过程,贾樟柯的影片就体现了这种“空心化”的症状。北京电影学院郝建教授在《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运动的伦理与形式美感》的发言里指出,在当下中国语境中,大陆独立纪录片运动呈现出一种流动性和自由性,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先锋性。数字技术的进步在经济上为个人的独立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使个体在与国家体制的经济对比上获得了更平等的地位。在这种机会与挑战中,纪录伦理显得十分重要。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聂伟教授则认为,“解禁”前新生代电影的“先锋”姿态值得怀疑,“先锋”只是多数新生代导演常用的叙述策略,而非本体追求。“解禁”后的新生代电影采用了“奇观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它是新生代电影与主流意识形态、票房观众期待相妥协的产物。此外国际电影节对于新生代导演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众多国际影展为独立电影打开了国际交流与融资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独立电影或许得以脱离本土意识形态的桎梏,与此同时还需要警惕新的“电影节权力”。目前国内数量有限的电影节应当创建切实有效的电影交易平台,帮助新生代电影脱离“文化被领养者”的窘境。香港大学马然博士具体分析了中国独立电影制作的政治面向,同时也对“电影节电影”概念加以反思。“电影节电影”催生了独立电影制作的某种程式和套路,也带来了独立影像风格同一化的危险。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程波副教授具体分析了“先锋”的三种策略,即底层视角、边缘文化和泛自传策略。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先锋电影从旧的支持网络中挣脱出来、还没有被新的支持网络淹没的合力。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学者们还围绕大家关心的一些理论专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金丹元教授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民族审美特性的强调,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林建国教授关于中国电影原群性(TheChinesePrimalHorde)的探讨,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赵小青副研究员围绕中国电视电影产业化的精彩发言,等等。上述富有创见的观点提出之后,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同类推荐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子中说说

    子中说说

    这本随笔用生动而通俗优美的语言,探索了关于人生的道理:岁月、生活、幸福、人生、成长、未来……娓娓道来,洞察明理,其言真,其辞切,好似一位文雅的儒者与你面对面谈天说地。
  • 吹梦到边城

    吹梦到边城

    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悲哀,伪民间色彩的诗歌就像种在水泥地板上的庄稼,一副呆相和死相。梨花体和羊羔体俗不可耐,将网络变成垃圾转运站,令真爱诗歌的人嗤之以鼻,如闻恶臭,如食腐鼠,避之唯恐不及。所幸的是,身在民间、真心诚意向民歌学习的大有人在,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收集民歌,整理民歌,也创作民歌风格的新诗。在这类民间身份鲜明的作者中,我认识湖南新化的亮毛,读了他的诗稿《吹梦到边城》,不免一赞而三叹,诵读如此纯民歌风味的新诗,简直比馋鬼发现一百个土菜极佳的农家乐还要畅怀惬意一千倍。
  • 大家小书:谈美书简

    大家小书: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 盼兮集

    盼兮集

    本书是书法家胡抗美的诗词集,主要是从作者以前出版的诗集和近期所写的诗词中遴选出来的作品,并在其中一些作品后附有作者的书法以供欣赏。全书共分为好时光、升平乐、折丹桂、踏莎行四个部分,收入有绝句、律诗、词等形式的创作,其中有生活一面,亦有言志一面。
热门推荐
  • 罪恶的枷锁 Ⅱ

    罪恶的枷锁 Ⅱ

    在父亲的生日会上,吴忌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来电人竟然是锡安首富的大公子方宸春。在对方的要求下,吴忌连夜赶到了首富的宅邸——梦幻庄园,结果被告知当红一线男影星夏涵被绑架了。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吴忌参与到了二十四小时紧急赎人计划之中,但不料诸多意外接踵而至,一再打破吴忌的部署。结果,吴忌遭遇了他侦探事业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他该如何挽救?又或者已经无法挽救……故事从2081年锡安市燥热的盛夏开始……此乃《罪恶的枷锁》第二部。
  • 西游逍遥记

    西游逍遥记

    西游重生后,力求得逍遥。始知明镜里,不愿做小妖。
  • 帝凌尘

    帝凌尘

    虚空中的一束光带来了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他的出生改变了几万年不变的大陆格局。帝凌尘!一个出生就站在了世界之巅的男人。他生而为帝,然风刮叶落!在一场阴谋之下他的身躯四分五裂,血肉向着虚空深处四处飘散。万年后一个银发男子从深山中走出,开始了他伐仙弑神的一生!!!
  • 最狂仙少

    最狂仙少

    一本不知来路的圣典,一团被镇压的元神,打开了乔慕宇的修仙之路!从此,他的人生桃运不断,麻烦不断!为爱人红颜,他大杀四方;为自己,他与神佛斗,与天斗!脚踩纨绔仇敌,手掌大道乾坤,就是圣人,也动他不得,他就是最狂仙少——乔慕宇!
  • 繁生书

    繁生书

    一个神祠长大的少年,修炼之路却和世人都不一样,别人基本都是修炼——突破——修炼——突破,他却完全不一样,不管他怎么努力修炼,境界永远无法得到提升。“什么?那可别以为我境界无法突破就打不过你们了,你们该趴下的,还是得被我打趴下。”辞里看着眼前这群人,抬起了手。
  • 洪荒古传

    洪荒古传

    子会之时有混沌初劫,却是指盘古开天地。而此时丑会已终。丑会之时却是洪荒初劫之始,乃为飞禽走兽之争。现时却是寅会始,天地复归清明,万物皆有序。白蒙蒙之中露出一个幼小的身影。却是那血海之中的那个全身红色的幼童。他就是那道飞出的红光。只见他全身赤裸,身上毛发全无,一双乌黑的眼珠子转动了下。然后见他往地上一跪,拜了天地四方。起身看了下那四周,和无着片缕的周身,笑着摇了摇头。甩了甩了细小的胳膊,孩子露出遥远的思绪。沈平第一次见到妖怪倒是愣住了“你们是妖怪?”那老虎听了沈平的话也不反感,很自得的点了点头“我们是妖怪,小兄弟你刚化形不久吧?”洪荒永远神奇的天地,承载着我们永远的未知,让我一步步为大家揭开那迷一般的世界本书QQ群:11624415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顾一切爱上你

    我不顾一切爱上你

    【新书《不顾一切思念你》开始更新啦~】 婚后,她夜夜做着一个噩梦,梦里的人要取代她,成为他的太太。她爱着他,可他对她只有冷漠和羞辱。他有爱的人,而他不知,他爱的小女人就在他的身边......
  • 凭栏处听风沐雨

    凭栏处听风沐雨

    她是神医谷的弟子,嫁与他为王后,多年冷落之後,一道圣旨便把她发落冷宫!她从未懂得如何爱人,便被他教会了如何恨人!
  • 重生之豪门娇妻

    重生之豪门娇妻

    结婚三年,惨遭背叛,死后竟重生成了那个小三,再次与前夫纠缠不清。高智商、深城府的“花花公子”助她解脱困境,为报仇,她与他协议结婚。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更加复杂庞大的圈套的初始!“老婆,今晚打算几次?”她惊恐:“不是说只婚不欢吗?”他邪邪的笑,“那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