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4800000031

第31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4)

灵蛇是更开放的,对于茅盾等人所介绍的新浪漫派或未来派艺术,认为“是进步的、是入世的、是积极的”《星期》,第18期(1922年7月)。。在称赞冰心时说“欧化的语调,未尝不可以学”。又说:“我很希望旧派作者从速觉悟,改良一下,也希望新派作者,不必矫枉过正。”《星期》,第19期(1922年7月)。其实要求新派“不必矫枉过正”,已含有认同其大方向之意,而要求旧派“从速觉悟”,其口气也颇为严厉。值得注意的是,灵蛇的言论刊登在7月里的《星期》上,而同一月的《小说月报》发表了茅盾的《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则显示其“铲除”旧派“这股黑暗势力”的决心,等于拒绝与旧派对话。事实上在文学研究会方面,郑振铎早就表明新旧之间决无“调和”的可能。见《新旧文学的调和》,《文学旬刊》,1921年6月10日。

在新旧论战中,“星期谈话会”可说是审慎而充分地表达了旧派的文学立场,即维护本土文化,虑及文化传统的现状与前途,而不满新文化当中唯新或唯西是从的倾向。一般来说他们就事论事,注重经验和感性,不高谈主义,好处是对于新旧不一刀切,反而有开放的襟怀,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是更为现代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言说方式,大多持存疑、讨论的语调,不仅受到商业规范及文士优雅传统的约束,其中还具备某种资产阶级的公民意识。

五、私人领域:“半月谈话会”栏目

1921年3月《礼拜六》复刊,王钝根(1888—1950)和周瘦鹃为主编。9月间周退出而自起炉灶,创办了《半月》杂志,直到1925年11月停刊。“半月谈话会”始于1922年9月,既取名“谈话会”,从周瘦鹃与包天笑、王钝根的深刻渊源来说,无疑自承谱系,含有自由批评讨论的意味;且在杂志办了一年之后才开辟“半月谈话会”,似乎也是跟进包氏的“星期谈话会”。但可怪的是“半月谈话会”的讨论和批评既不涉及时政,也远离于新旧文学之争,却成为一种同人间的聊天室,既未与《星期》同调,对于他的《自由谈小说特刊》来说,也是一种逆转。

造成这一转折的有内因也有外因。一个突出现象是在茅盾发表了《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之后,将近1922年年末时,新旧文学争论告一段落,主要在旧派方面已经偃旗息鼓,对于新派不再作正面遭遇。正如有的学者注意到,此时鸳蝴作家们“保持了出奇的沉默”。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页184。这与其是由于茅盾等人的攻击,不如说受到更为强势的政治与文化压力所致。即正当新旧酣战之际,民国政府正紧锣密鼓地推动“国语运动”,自1920至1923年一再颁布命令,先在小学后在中学高中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同时令白话进入“共和国教科书”,由此文言失去主流地位,而新文学运动也因此受惠如虎添翼。这对于以维护文言作为理论主柱的旧派来说,不啻是釜底抽薪,使他们失去了理论依据。见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页107—122。

王风在《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一文中细述了胡适、钱玄同(1887—1939)等《新青年》同人如何一边提倡“文学革命”、一边积极参与教育部所领导的“国语运动”的情况。该文深刻观察到“改‘国文’为‘国语’,是文学革命和国语运动合流的最大成果,同时也是确立白话地位最关键的一环”。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页612。当1923年全国高中也改“国文”为“国语”时,“国语运动”可说是大功告成,对于旧派来说大势已去。事实上新旧双方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小说月报》的革新本身便占据上流,意味着印刷资本与大学资本的联手,这期间商务印书馆在迫不及待地准备新的国语教科书,以图抢占市场。1921年茅盾说:“西洋各国国语成立的历史,都是靠着一二位大文学家的著作做了根基,然后慢慢地修补写正,成了一国的国语文学。中国的国语运动此时为发始试验的时候,实在极需要文学来帮忙。”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期(1921年2月)。载于《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页28。这段话透露出新文学运动与国语运动之间的亲密关系,只是实际上是“国语运动”帮了新文学的忙。不是后面国家力量的操作,无论他的文学理论怎么普世高妙,恐怕也收效甚微。

从内因方面说,在新旧之争中周瘦鹃就打算有所突破。1921年7月《自由谈小说特刊》刊出他的《说消闲之小说杂志》一文,表示办杂志要坚持走“消闲”路线,像英国的《海滨杂志》(TheStrandMagazine)或《伦敦杂志》(TheLondonMagazine)一样,能面向大众,另一方面部分地接受了新派的“专研文艺”的主张,“常思另得一种杂志,于徒供消闲与专研文艺间作过渡之桥,因拟组一‘半月’杂志,以为尝试”。确实,《小说特刊》于8月停刊,《半月》便在9月问世。与同时期消闲杂志如《礼拜六》、《游戏世界》、《红杂志》、《红玫瑰》等相比,它独创一格,不光刊登文学作品,也不光追求娱乐,而有意切入都市文化,打造时尚景观。《半月》组织了不少专号,如《家庭号》、《爱情号》、《儿童号》、《离婚问题号》、《娼妓问题号》等,皆以“小家庭”(thenuclearfamily)为中心,涉及个人与社会的种种问题。周氏号称不断“花样翻新”,如开辟“妇女与装饰”、“半月家庭菜单”、“上海社会的新写真”等栏目,都与都市日常生活相关。另辟“影戏场”讨论和批评新兴的电影工业,“妇女俱乐部”发表女作家作品,还组织“儿童照片比赛”,或是“趣问趣答”,请读者讨论“一男子同时可恋爱两女子否”之类的问题。

经过20年代初新旧文学争论之后,旧派几等同弱势文化,意识形态上越来越成为政治不正确。1922年9月出现的“半月谈话会”,对于旧派来说,标志着某种转折,与“自由谈话会”或“星期谈话会”相比,意味着文学公共空间的收缩。尤其是周瘦鹃,在论战中已被新派批得伤痕累累,此时不得已保持沉默,却坚持走自己的既定路线,专注于内部自身的完善。“半月谈话会”取一种守势,密切配合《半月》自身的宗旨,通过读者来信或同人间的讨论和批评,显示趣味的分享,凸显杂志关注都市文化的亮点。而凸显的方式是美学化的,看得出从内容到形式都精心策划,发表的不是笔记式的片言断简,而是长短不等风格化的文章,因此“半月谈话会”本身是一个窥视杂志风景的亮丽窗口。

小说批评的作品当然是以发表在《半月》上的为主,读者来信有赞美,也有商榷;有的寄自南京或广州,说明杂志无远弗届。批评时常出自同人手笔,如马鹃魂的《品兰小语》对于周瘦鹃的小杂志《紫兰花片》中的作品逐篇评点,在提供阅读要领,也旨在培养一种欣赏习惯,表明文学阅读应当是轻松而优美的,具有陶养自我的功能。如把《紫兰花片》形容为“娇小玲珑,仿佛一个情窦初开的好女郎,妩媚里带着天真,又像一朵含苞未放的白玫瑰。近萼处泛着微红,轻笼淡雪,冷艳凄香,足使人见了回肠荡气,无限低徊”《半月》,2卷11号(1923年2月)。。这样的吹嘘近乎肉麻,却概括出杂志的美学特征,那是软性的、情色的,白话流丽而不欧化,更与概念化的“主义”绝缘。

所谓“好女郎”的修辞是富于诱惑的,暗示了同人之间的亲昵关系,事实上这也体现在一般读者与《半月》作者之间。如某读者说:“瘦鹃的‘鹃’字,可以改作‘娟’字。后来瘦鹃自己也很情愿变作女儿。我想瘦鹃这一来,不妨把瘦鹃的‘瘦’字也改一改,改作‘秀’字。”《滑稽名字话》,《半月》,2卷22号(1923年7月)。他们喜欢在作者的名字上做文章,互相间开些雅谑的玩笑,像把“瘦鹃”变成“秀娟”,却模糊了性别界限。本来旧派作者的名字就是花啊鸟啊之类的,如胡亚光在《滑稽名字话》中把严芙孙读做“猢狲”,也模糊了身份认同。《半月》,2卷16号(1923年4月)。在集体分享“滑稽”时,这些作家似乎自甘平庸,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传递着那种普世的同情价值,而模糊身份的戏谑也是一种爱无疆界的隐喻。李海燕在一篇论文中把早期鸳蝴派小说的“伤感”特征与哈贝马斯的“文学公共空间”理论相联系,认为那种“伤感”蕴涵着普世人性与伦理价值,构成某种资产阶级的“爱的社群”(thecommunityoflove)。HaiyanLee,“AlltheFeelingsThatAreFittoPrint:TheCommunityofSentimentandtheLiteraryPublicSphereinChina,19001918,”ModernChina,Vol.27,No.3(July2001),pp.291327.如果这是民国初期的情况,那么在《半月》上的“爱的社群”就不再是伤感的,而是欢愉的喜剧性的,映射出对都市前景的乐观展望。正如新文学在建立自己的读者群体,旧派也是如此,而经过新派的批评之后,《半月》似乎故意逆流而上,干脆发挥“文人”特色,使文学走向商品化。

把杂志比作情人,是一种从《礼拜六》就开始的销售策略,在《半月》那里更有所发展。其封面由胡亚光设计,每期总是一幅彩色的时髦女郎画,内室的装饰富有品味,画面与印刷都堪称精良,在同类杂志中首屈一指。读者可以窥视她的独处,滋养的狂想中不光是美女,更是都市“小家庭”的黄金梦。在杂志的流通中衍生出新的传说,有关资产阶级的“爱的社群”的形成。如读者俞梦花说,自从他得到《半月》之后,封面上的“妙龄女郎”便成为他的“娉娉婷婷的好姊姊”,在寂寞中得到安慰,甚至“再也不想出那祖父的酒席了,再也不愿意和母亲到花园里去踏月唱歌了”《我爱半月》,《半月》,2卷1号(1922年9月)。有意思的是这发生在一个人伦关系和谐的家庭中,《半月》却开辟了一种属于个人隐私的阅读空间。这种爱的表征也成为小家庭的粘合剂。如濮残菊来信说,他是个打工仔,买不起《半月》,只能望洋兴叹,而他的未婚妻却每次将杂志寄给他。他说:“就中不但长进我个人的学问,并且足以增高我俩的爱情热度。饮水思源的想来,《半月》有功于我俩的爱情着实不小咧。”《半月与我们俩的爱情》,《半月》,2卷16号(1923年4月)。《半月》有别于纯粹的商品,而含有文化意义,正如作者们孜孜不倦地从古籍中找出出典,咀嚼一番新意,或轮流担任“半月文虎”的栏目,引用古典诗词,将半月两字嵌入谜面。当然博学也是文人的特性之一,而杂志的品牌伴随着本土文化传统及伦理价值。“半月谈话会”除了谈小说,也谈电影、美术、摄影等,与杂志的文化取向相一致。特别是张南冷的《杂志评话》和王受生的《印刷话》两文,从印刷技术和美术设计等方面品评各种消闲杂志,并对杂志文化作一种历史的追溯,其中含有对都市文化及自身历史与现状的认识。张南冷:《杂志评话》,《半月》,2卷2号(1922年9月);王受生:《印刷话》,《半月》,2卷5号(1922年10月)。

作为旧派批评政治和文学的传统,“半月谈话会”反映了旧派文学公共空间的挫折。实际上自20年代初之后,旧派在意识形态上受到进步史观与民族主义的压制,在文化上成为弱势。尽管如此,他们坚持走向都市主义,在方式上更灵活,如新旧相容,使用双语,及创造武侠、侦探等新的文学类型,诉诸通俗与大众。其文学消闲的立场必然与愈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或民族主义产生矛盾。有一回周氏在《半月》上表示,有读者寄信给他,劝他在“中国内忧外患”之时,不要“插身”在“陶然会”中吃吃喝喝。“陶然会”是大东书局内部的同事聚餐会。他回答说:“我正为了生在这个国家,生在这个时代,纳闷得很,因此加入陶然会中,陶然陶然。如今这位先生要我为青年表率,替国家做些事业,那我可敬谢不敏咧。”周瘦鹃:《陶然会第十一次聚餐报告》,《半月》,3卷9号(1924)。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合潮流,某种程度上却透露出杂志本身的倾向。

六、隐身“读者”:《小说世界》的

“编者与读者”栏目

同类推荐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文途沧桑

    文途沧桑

    罗飞是诗人,是本分笃实,从不炫耀或渲染自己的诗人。他钟爱诗,以生涯中的某些感触吟唱,却不去寻诗做。就我所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以后就只出过《银杏树》和《红石竹花》两本诗集,都是毫不矫揉的直白的抒情。从这个意义上,罗飞可称为胡风所说的“第一义的诗人”。《易·系辞》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因此,诗人所交往的,或谈得来,可以倾心相与的也是诗人。所以本书所收的文字,也以怀念和议论诗人的篇章为最多。尤为夺目(市语叫做“抢眼球”)的是对屈死的诗人阿垅,不但篇数最多,而且有整整一辑涉及他,据事实阐明真情,引文献为之辩诬,可谓对之一往情深。
  • 妈妈也有想你的时候·亲情卷

    妈妈也有想你的时候·亲情卷

    《妈妈也有想你的时候(亲情卷)》新年是永无休止的青春。一些人在这样的青春里欢笑,成长,而另一些人却已在欢笑的背后以孤独的姿态默默老去。当我们褪去了青涩懵懂,走出了傲慢无知,才知道,那么多漫长的时光和苦难的日子,总有一双手,不曾离去,温暖着、支持着我们,并给我们无法替代的爱的力量!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无名兰

    无名兰

    解放初期,我考上了师范,头一回遇到感动我的事:一位高几班的同学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老师把这本杂志公布在墙报上,并且用红笔圈上文章中写得很精彩的句子:我们的生活就像熟透了的柿子,越放越红越香甜……
热门推荐
  • 这样工作最给力

    这样工作最给力

    你想工作轻松省力吗?你想提高工作效率吗?你想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吗?你想提升工作业绩吗?你想成为职场红人吗?那么,请你打开此书吧,这里会给你答案。
  • 留学生

    留学生

    小说记录了主人公易添及其一群情投意合的留学生朋友独特,有时甚而荒诞不经的成长、恋爱、留德历程。由于大多没有父母伴读,寂寞、虚无、叛逆成为他们在德国留学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他们在这种孤寂,近似隔绝的环境中慢慢磨练了自己,语言班学习、学籍登记、缴纳保险、租赁房屋、拼伙做饭、打临时工、参加各种派对、到申根国家旅行,一切的一切,他们必须亲自完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因此而迅速自立并变得成熟、抗压,小部分则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而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崩溃。
  • 交通运输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交通运输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渣男老公靠谱不

    渣男老公靠谱不

    在学校第一眼见到周文庆,童欢欢就认定,这冷酷的冰山帅哥是我的菜!然后,死缠烂打追到手,得瑟地看着已经忘记是第几个来找她茬的美女:“你有我可爱吗!有我聪明吗!有我坚韧不拔吗!没有?边儿去!”六年后,她逮着他出轨的证据,高调离婚,讹走他的大半家产,身边还多了路人甲乙丙。童欢欢缩在办公室,绞着小手,眨巴眼睛看着周文庆:“如果我不答应跟你结婚……你会不会开除我?”正在看文件的周文庆头也不抬,直接丢给她一个字:“会!”童欢欢捂脸遁逃:“那还是我先辞职好了,周大哥,辞职信有模板吗?”“你给我!回来!”
  • 火影之宇智波齐

    火影之宇智波齐

    一个少年穿越到了火影忍者,但却成为了宇智波一族的成员,而且还是宇智波斑与日向天兰的儿子。
  • 海洋护卫——海上武器

    海洋护卫——海上武器

    海上武器是蓝色领海的保卫者,它们随着科技进步而日益改变了各国海军的面貌。为了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海上武器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知识,我们特别编写了《海洋护卫——海上武器》这本书。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聪明而智慧”的现代海上武器,包括护卫舰、驱逐舰、航空母舰和其他战舰,语言浅显易懂。另外,为了使青少年对海上武器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直观的感受,本书特意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另外,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我们还附加了一些知识链接或扩展阅读,添加了与知识点相关或相对应的小知识,让青少年在享受趣味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探寻到更多有关现代海上武器的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道之魂

    圣道之魂

    一个渡劫期的修真者渡劫失败,本以为会魂飞魄散,却不料穿越到异界大陆,从最低层的武者开始,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在帝王之上在天意之下冰与火生与死谁是最后的胜者手中的剑无论怎么凌厉,也斩不断强大的宿命。你与命,究竟谁会赢。这里离你想要的世界究竟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圣道之魂QQ群已建立,喜欢此书的朋友可以加入QQ群一起交流一下。群号:35077867
  • 腹黑影后:竹马你是我的

    腹黑影后:竹马你是我的

    小时候“你是我的!”白小沐双手叉腰强势道。“不,我是我自己的。”江辰之淡然道长大后“你是我的。”白沐沐影后拉住江辰之的手,满眼委屈。“我说过了,我只是我自己的。”江辰之蹙眉,无奈道。“可是,你,你明明都对我那样了。”白沐沐抱住江辰之的腰低着头嘴角勾起一抹笑。“你到底要怎样!”“我要你负责。”
  • 我有一个万能戒指

    我有一个万能戒指

    林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屌丝,因为一场机遇,他获得了新生,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底层职员一步一步踏上了这个世界的巅峰,无人不闻风丧胆,旗下公司分部世界各地。一个屌丝的逆袭之路,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屌丝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