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4800000026

第26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4)

警涛在《现代的良妻贤母所应具的智识》一文中认为同过去“父系制家庭”时代一味顺从丈夫的模式不同,现代的良妻贤母在“平等”、“教育”、“道德”、“劳动”四方面担负起督责丈夫、教育子女的责任。《申报》,1924年4月27日,第17版。“现代的良妻贤母”的提法是有趣的,也是家庭版的中心主题之一。一般来说,对于妇女公共领域的角色较少关注,偶尔也讨论到妇女职业问题,而谈到离婚,一般持不提倡态度。作者们对于新型的小家庭主妇纷纷提出理想方案,如心在《新女子与家庭》一文中提出“新式女子”应负责六个方面:财政之支配与预算、庭园之修饰与布置、食品之调制与储藏、衣服之裁缝与整理、疾病之预防与治疗、儿童之教育与训练。《申报》,1921年10月30日,第18版;11月6日,第18版。黄厚生在《论伟大之妇人》中引证西方典籍,应当从“扩充理想域”、“增广知识界”、“力求健身体”三方面培养妇女的“伟大”品格。《申报》,1921年10月23日,第18版。另如傅绍先《论妇女处家应具之道德》一文举出“勤”、“俭”、“孝”、“慈”、“爱”作为主妇的治家信条。《申报》,1921年9月11日,第13版;9月18日,第13版。把这些不同的提议汇总起来,可拼凑出一个“现代的良妻贤母”的典范,即一个身心完美的家庭主体。她应当体格健美,具现代知识,擅于家政,教育子女,且精神自主,对丈夫有道德约束力。

须注意的是,像傅绍先援引传统的“妇德”来规范“现代的良妻贤母”,在某种意义上是“传统的再生”(inventionoftradition),并非一种简单的“传统主义”。的确,在他们的陈述中,传统与现代之间有些暧昧的地带。如周瘦鹃的自传体小说《九华帐里》所表现的,新郎要求新娘善事婆婆,并称赞婆婆曾经割肉疗亲的妇德,固然不无宣扬旧道德之嫌。但在“小家庭”的背景里,新郎的口气是一种婉委的劝说,事实上婆婆已不具旧时的威权,却成为新妇的同情对象。参陈建华:《现代主体性与散文的形成——周瘦鹃的〈九华帐里〉》,载于陈子善、罗岗编:《丽娃河畔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页250—268。确实家庭专刊的贤妻良母方案包含了作者们的思想局限,妨碍了她们公共领域的自由发展及社会角色的可能性,但也是一种“现代性”体现。SusanMann在对上海宁波籍的妇女的调查中,发现她们对于民国时期的“贤妻良母”角色具有一种集体的认同感,因为这是一种中产阶级的身份标志,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劳动妇女相区别。SusanMann,“TheCultofDomesticityinRepublicanShanghaisMiddleClass,”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2期(1994年6月),页179—201。

备受关注的是子女的生养与教育问题。首先是新家庭主妇须有健康的体质,在这方面他们却颇为“欧化”,即抨击束缚胸脯的“小马甲”,不光造成疾病,也影响到“乳汁营养之健全”。吕嘏纯:《小马甲妨害女子种种发育之我见》,《申报》,1924年7月20日,第18版;黄秀云女士:《女子亦须戴帽之我见》,《申报》,1925年1月11日,第12版。对于主妇从怀孕到临盆的卫生,也有不少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限制生育”的讨论,且持肯定的态度。陈承淇:《生育限制小论》,《申报》,1922年5月14日,第18版;5月21日,第18版;傲菊:《限制生育问题之我见》,《申报》,1923年3月18日,第1版;4月1日,第1版。有关家庭教育也是讨论的重要方面,以黄厚生《家庭与学校》、王爵《改良现今家庭教育之我见》等文为代表。黄厚生之文,《申报》,1922年7月2日,第18版;7月9日,第18版;7月16日,第18版。王爵之文,《申报》,1922年9月3日,第18版;9月17日,第18版;9月24日,第17版;10月8日,第4版;10月15日,第17版;10月29日,第17版;11月5日,第20版。

最为作者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如何造就“小家庭”,即“模范家庭”的了。如花佛楼主《模范家庭组织之要素》、吴晓初《到理想家庭的途径》、徐絜《我之家庭组织法》、碧波《我理想中的模范家庭》等。花佛楼主之文,《申报》,1922年2月9日,第8版;2月26日,第17版;吴晓初之文,1922年12月3日,第8版;12月10日,第8版;12月17日,第8版;12月24日,第1版;徐絜之文,1922年12月31日,第8版;1923年1月7日,第8版;1月14日,第8版;碧波之文,1923年2月25日,第8版。所谓“模范家庭”少不了模范的贤妻良母,也有赖于男女的共同打造,在精神方面要求男女平等,相互恩爱,经济独立;在物质方面须有庭园,讲究园艺,美化生活环境,还须有家庭图书馆和娱乐室等。

“和睦之家庭,赞成健全之军国民。”听潮生:《家庭闲话》,《申报》,1921年9月25日,第13版。这句话颇能反映《自由谈》家庭专刊的集体愿望及其国族想象的关系。延续了四年多的家庭话语总体上笼罩着乐观气氛,不中不西,新旧杂陈,既有个人经验的现身说法,也不乏理论想象的成分。既切入都市的发展及市民关心的课题,如“限制生育”的论述与山额夫人的理论在华传播有关,即为一例。虽然作者中以“中等阶级”为标榜,但大力提倡节俭持家,甚至主张“家庭工业”,自制蜂蜜及玩具到“废物利用”等,所面向的属一般的小市民。这一家庭专刊与《妇女杂志》等处于商业竞争的脉络中,表现出明显的“改良”取向,作者们并不讳言“小家庭”模式以英美等国的社会结构为圭臬,蕴涵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期望与幻想,在当时民族主义日趋高涨,阶级冲突日益尖锐的历史环境里,力图保持家庭空间的自主性,这一点在于20年代的文化地图上应有其位置。

五、结论:周瘦鹃与“文人”传统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ShanghaiModern)一书中以《东方杂志》、《万有文库》、《良友》画报及月份牌画片为例,为1920、1930年代的民国印刷与都市文化勾画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增订本),页53—96。与我们熟知的“五四”启蒙模式不同,这些印刷文化产品发挥了“大众启蒙”的功能,却代表都市的日常欲望与物质文化,其所蕴涵的国族想象,更活跃于感知(perceptive)的层面,而个人与家庭则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大众“启蒙”格局中,如本文所介绍的周瘦鹃与《自由谈》不愧为一个亮点,却突显出报刊、知识分子与民国政治文化的课题。

前面提到李欧梵对于30年代鲁迅与《自由谈》的评价或不无争议,某种意义上蕴涵着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公共空间”走向衰微的历史状况。的确,如果与周瘦鹃20年代的言论相比较,这一对比就更明显。当然,周之所以能放胆开骂,一方面由于军阀混战,政权相对较脆弱,无暇顾及舆论控制,但另一方面,正是《申报》与周氏利用空隙,积极实践共和宪政对“自由”的承诺,如周的言论往往挑战自由言论的限度,这样的情景至20年代末之后便不复存在,因此,如果说《自由谈》的“批评空间”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中国现代新闻的“黄金时段”,虽不中亦不远矣。

周瘦鹃的批评实践,连同他对“小家庭”的热中鼓吹一起,有助于我们理解所谓“通俗”文学与民国都市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周氏写了无数“言情小说”,善于制造一些煽情催泪的畅销之作。所讲的无非是日常男女的啼笑因缘,主要在一夫一妻及小家庭的背景中展开。那些男女皆受过新式教育,生活方式颇为欧化。在为他们编造美好未来白日梦的同时,也不乏从基督教义那里借来的忏悔、良心之类的说教,渗透着诚信为本、勤奋向上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周的作品对于官僚、买办等特权阶级的丑恶也时有揭露,抨击社会不公或阶级差异,而针对现代社会的物质至上与人欲横流,则竭力从传统伦理汲取资源,希望有所节制与平衡。因此说周的小说逃避或粉饰现状似都难得其实,或许更确切的是,与他的时政批评的精神一样,背后都贯穿着一种源自于欧美“公民社会”及维护本土文化的理想标尺,其间以完美的个人与家庭为基础。

同类推荐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进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柳宗元集4

    柳宗元集4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热门推荐
  • 我有地狱,你惹不起

    我有地狱,你惹不起

    地狱是我家,升级靠大家!——————是不是老觉得:生活没劲!浑身乏力!工资太低!买不起车房!找不到对象!来来来,地狱一日游,随时欢迎你!一日如果不够扎心!那就两日,三日,无数日……现在申请永久居住免费赠送无间地狱木架子一个!此广告永久有效!冥皇宫官宣
  • 异界之萨满传奇

    异界之萨满传奇

    古风做人还算热心,但是世上的事可不是做好人就有好报。明明做了好事,却不想竟然因此殒命,也许是老天也觉得不公,于是乎,穿越了。然而,人家穿越都是强大无比的职业,可是古风,竟然变成了萨满祭祀。难道说,古风在洛伦斯大陆,还要继续做不被人看好的萨满?
  • 变大变小:腹黑王爷滚远点

    变大变小:腹黑王爷滚远点

    女杀手穿越成国公府大小姐,卫梓歆表示,她还来不及苦逼,已经被那个指腹为婚的太子未婚夫给惊呆了。好不容易撮合未婚夫和继妹在一起,却因为一次好心救人,被另一只能切换模式,随时变大变小的俊美男子给缠上了。然后,她接下来的日子……N个月后--卫梓歆看着越走越近的妖魅男子,全身发抖的往后缩。男子将她堵到了角落,才抬起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颚,低低一笑。“跑什么?不是你说的想抱着我睡?今晚,我可任你为所欲为……”最后一个字落下,他不重不轻的咬住了她的耳垂,呼吸染湿她的皮肤。卫梓歆捂着脸哭得停不下来,说好的一生一世萌软小正太呢?突然变这么高大,还能不能愉快的睡觉了!【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两不识

    两不识

    她偶然间救了他,竟不知他却是妖界的魔君……她作为人界送给魔君的新娘,却被魔君宠上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魔王兑换系统

    大魔王兑换系统

    这是一个关于少年征服世界的故事!详介:什么,你说我只会物理不会足球?等等,让我兑换一个罗纳尔多。什么,你说我只会足球不会医术?等等,让我兑换一个华佗。什么,你说我只会医术不会武道?等等,让我再兑换一个孙悟空。什么,你说…………等等,等等,别说了,咳咳……你Tm让我积点分……当平凡的吴杰拥有了“大魔王兑换系统”后,就注定他不再平凡。可有时候不平凡也不一定是好事,看着周围风姿各异的美女,吴杰感到有心无力。在爱透这个系统的同时,他也恨透了这个系统。
  • 证治准绳·杂病

    证治准绳·杂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盗药空间:种田养兽逗魅王

    盗药空间:种田养兽逗魅王

    穿越到异世,连心宁不怕,行医救人做美食,怀揣空间盗美男。啊呸呸呸!手误手误!姐姐只劫财不劫色!可是:为攀高枝与亲人断绝的姐姐、禁止她行医发家致富的老娘、神踪诡谲基本没有见过的老爹、特意潜伏在她们家的细作奶奶?!以及顶着人皮面具相对的恋人……还有一系列不知从哪儿蹦出来的阴阳谋暗害!连心宁抓头:种田而已,怎还能结出这么多阴谋瓜来?
  • 世界名曲(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曲(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曲(学无涯丛书)》一书主要记叙了在世界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名曲。
  • 小笑脸

    小笑脸

    四位法学院毕业的女生,踏入社会后,过着完全不同的四种生活,有挣扎,有痛苦,有茫然,但终究没放弃最初的梦想。这个充满笑脸的冬天,治愈系律师职场文,火热来袭,温暖你受过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