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88100000051

第51章 西方文艺美学的解释学实践(12)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创造,要优先于美的精神生活创造,或者说,美的物质生活创造与美的精神生活创造,必须保持同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我们过分强调美的精神生活创造,结果,由于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导致美的精神生活创造也发生了畸变。这是由于美的物质生活创造落后于美的精神生活创造,或者说,美的物质生活创造不适应于美的精神生活创造。在美的物质生活创造中,审美者在物质生活享受中,对美的理解更加亲切,当然,在美的物质生活创造中,建筑应处于最优先的地位,因为建筑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生活的灵魂。建筑有公共建筑与私人建筑之分:公共建筑,包括自由的空间与神圣的庙宇,艺术空间、体育空间、议会大厦,艺术、政治、体育、宗教生活决定了公共建筑的四大空间形式;私人建筑,则包括庭园、居室、装饰、草地、池塘等。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私人建筑,建筑的外在形式皆显得极其重要,当然,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更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建筑的历史延续性价值。建筑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价值,它是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生活规划和发展,自由与公共生活。有了美的物质生活,就必须要有美的精神生活的自由发展。从美的发展的真切现实来说,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绝对先于美的物质生活的发展,但是,美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创造与表现形式,有的美的精神生活能够直接促进美的物质生活发展,有的则相反。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长期处于畸形状态,结果,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美的物质生活的发展,这就导致中国审美文化建设长期处于变异状态,即只有富裕阶层的物质生活审美建设与精神生活审美建设,没有贫穷阶层的审美建设,因为他们必须为温饱而打拼。

美是生命与文明的自由象征,这既是对美的要求,也是对美的历史评价。生活自身,从一般意义上说,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前者指人的吃穿住用等一切物质生存需要,后者则指人的审美追求、宗教信仰和伦理生活;从实际意义上说,审美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与科学生活,前者是指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需要,是人际关系中的生活,后者则指人的生产劳动和为了生存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分工。社会生活需要遵循社会生活的一切规则,科学生活则为了发展基本的生存技能,从事基本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生活最初都是以实用为目的,但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会生活必须追求“美的优化”,而不能停留在简单低级的生活状态之中。在不发达的国家,许多生活理念是在贫穷生活境遇中形成的,在贫穷而不自由的生活境遇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它是不美的,尽管在贫穷的生活中,人们也有美的追求,但是,由于生活的低级存在状态,我们对审美的追求没有达到真正的“美的优化”。人们总有美的追求,在不同的阶段对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美的优化理解需要社会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才能完成,只有在文明生活中,才能形成对人的生存的尊重,形成对自然价值的高度尊重。“美的生活”是自由想像的结果,也是自由文化政治制度作用的结果,因为只有在自由状态中,人们的想像力和审美力才会得到自由的解放。“美是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状态,还是人的宗教伦理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在建立人的宗教伦理与政治伦理观念和法律伦理观念之后,自由和谐的社会与文明才可能出现。

美的精神生活的自由,取决于公共政治的自由信念;没有公共政治的自由信念,美的自由生活就不可能真正诞生。是的,“美是生活”,它既不是我们当前理解的物欲生活的极大个人享受,也不是吃喝玩乐,更不是追求精神刺激与游戏狂欢。“美是生活”,就是要追求美的生活的自由与文明价值,只有理解了美是生活的本质,我们才可能真正重建美的生活,没有美的生活的信念,我们的审美建设只会导致“美的贫困”。事实上,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体现出美的自由的精神生活的精神贫困。重新理解“美是生活”,就是要给自由、宁静、自然、人性的恢复以更大的思想空间与文化空间。

4.4.2.传统价值理想的消解与审美文化生活的危机

西方审美文化的过分物质化的结果,就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快速进步,这就带来了社会发展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新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这就使得技术对文明的生活形成了强大的控制,它加深人类文明自身的危机,结果,越来越背离自然文化的生命自由本质。现代审美文化,在日益解放人的生活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形成了强烈的物质文化生活焦虑。因为少数人的物质生活享受,往往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自由价值理想,于是,在经济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下,人类生活必然形成巨大的危机。经济与财富、政治与财富、传媒与财富,成了这个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从艺术走向生活,原来似乎是说说而已,因为生活与艺术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界,但是,自从开放的中国试图全面推行市场经济时,以消费为主导的日常生活形式突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获得了特别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物质生活享受最大限度地拥有权力与金钱,成了生活的最高价值原则,基于经济的享乐仿佛是真正的生活,而别的基于精神观念与理想,特别是基于意识形态的种种假说,仿佛与生活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从事文艺美学研究的人,突然惊呼审美必须转向这种基于经济运动的时尚文化研究,这仿佛成了美学的当代天命。

这直接带来了传统美学价值观念的解体。由于中国思想中向来强调正统与主流意识的合法地位,偏爱正确与错误的时尚判断,因而,当人们承认审美文化研究的合法性的同时,不自觉地否定了传统美学研究的诗性原则和意义。在现代文化视野中,在审美文化观念中,“诗性”成了首要解体的对象。只要从价值形态这一观念出发去思考审美问题,那么,由此而建立的美学几乎都不可能逃离传统美学的范围。传统美学,特别是基于生命德性和理想的美学传统,是古往今来人类伟大思想家对审美活动的理性思维成果。传统美学,作为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范式,主张对审美感性现象的抽象和超越,反对审美生活现象描述和文化时尚追求,因此,以传统美学思想来解释当代文化的审美性质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越来越多的人强烈地感受到后工业文化价值形态或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形态对传统美学的强烈挑战。古典审美理想与当代审美时尚格格不入,这是传统美学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也是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在当代文艺美学思潮中,审美文化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标志着当代美学向现实生活倾斜。至于什么是“审美文化”,许多人实际上倾向于“模糊一点没关系”,但是,从人们习见的美学话语中可以看到:所谓审美文化研究,即以探究和解释当代文化时尚、审美趣味、新的生活价值准则、文化复制、艺术生产过程、文艺消费等为目的而形成的思想取向与批评策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艺美学话语,以审美文化的讨论为主调,从这些审美话语中,可以看到的是与古典美学完全相异的文化精神。当代审美文化,显然重视美的生活与生活的美,问题在于,我们所理解的审美文化好像只重视“享乐的生活”,把商业文化看得至高无上,处处重视物质财富与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的自由与艺术的自由,被商业文化的兴盛所遮蔽,所以,在对新潮文化的现象描述中,人们有意无意地涉及到一个“视觉隐喻”问题。在我看来,只有把握当代审美文化的视觉隐喻本质,才能真正评断当代审美文化,事实上,视觉刺激和视觉隐喻,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变得格外重要。后现代建筑、城市环境空间、商业购物中心、灯光摹拟的繁华夜市、巨型广告、现代装饰艺术、消费型影视剧、服装流行色、现代技术的旅游景观、具有象征地位的饭店、娱乐场最恣意的刺激等等,这一切无不需要借助视觉刺激去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引起感官愉悦。用眼睛去看,然后再说,几乎成了审美文化言说的命定方式。对视觉刺激、视觉想像、视觉隐喻的重视,必然要求主体从内心退出而投入到外向性物质生活消费与享乐中去,这就要求我们以公共媒介为中心,参与消费,参与建设,参与广告,参与放纵,参与沉沦。面对这种当代审美文化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呢?对此,时代的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他们试图在这种思想的尖锐对抗中找到某种合理的解释。事实上,在现象的描述和评断中,他们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当代审美文化的探究,的确是一场思想革命,在传统美学那里,审美对象局限于自然领域和艺术领域,审美话语的言说,局限于审美心理的分析,局限于对不可知的神秘领域的臆想追问。对于纯粹自然领域的美和艺术领域的美,人们一直怀抱着诗性的乐趣,因此,虚拟、幻想、体验,迷狂、神性、自由、浪漫、主体、天才、趣味始终作为传统美学的主题性话语。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一直作为传统美学的圣殿,在根本观念上,传统美学拒斥市民社会和世俗主义。民间艺术的审美时尚、宫廷艺术的虚华气息、市民社会的商业氛围,一直被看作与诗性审美观念格格不入的事物。对心灵的高度强调与对视觉现实的天然漠视,成了传统美学的虚玄之境,因而,对于内心的私密经验和超验的道境体悟,成了传统美学的优越方式,与大众文化和大众心理形成根本的疏离与对抗。人们发现,当代审美文化问题中“最现实、最突出的方面,就是与大众文化相联系”。“审美文化研究,事实上研究已经超出了传统美学的范畴。”《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第30页。因此,当代审美文化探究是反传统美学的探索,是面对日常生活享乐与日常生活解释的美学思想,与传统美学相对抗,审美文化理论试图开拓出一个面向现实的新的话语空间和交流语义场,这种对审美现实的关注,是有切实意义的,显示了当代审美文化话语的时代性魅力。当代审美文化话语,虽未否定传统美学,但它所具有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审美景观、全新的时代价值观念,显示了当代美学的创造性及其文化阐释的现实意义。

价值定势、价值颠覆、价值包容,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封闭的文化系统或等级制文化系统,往往强调“价值认知定势”,它相应地也培植了它的反面:价值消解,即有价值定势,必有价值颠覆,在自由的文化系统中,我们应该强调文化包容,即不同形态的文化,在自由选择中并存。对待审美文化自然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不过,由于审美文化解释者主张颠覆传统美学,所以,对此进行价值批判是合理的。审美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让美学四处流浪,与生活时尚随波逐流,这样,美学永远就没有自身的解释对象与解释领域。跨越解释领域的思考,最终必定使解释变得毫无意义;视觉隐喻观的觉醒,对于当代审美文化观的兴起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的飞速变化,逃不脱人们敏锐的眼睛:昔日的墓地和原野,在经历了动荡不安喧嚣无度的日夜之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竟然是无法臆想的楼群、炫目的色调、忙碌的市民、奢华的小轿车。视觉景观突然为之一变,这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好奇和神往,所谓的特区,便是这工业技术时代的当代神话。人们行驶在公路和交通要道的神态,已不再是那种散步式悠闲,而是对交通安全的高度留神及其对交通提示灯的快速认同,在瞬间视觉转移中,那巨型广告便获得情感性认同。视觉的辉煌享受与个人的生命警惕,构成当代人特有的警觉;视觉提示人们进行信息加工,挑逗人们奔向现代文明。视觉享乐、视觉快感,取代了内心体验和神性悦乐;视觉享乐,割断了人的内心反思和悲悯回忆的联系,它提醒人紧紧抓住当前。视觉成了价值判断的第一依据,高楼、别墅的美在于:它是否装潢考究和气派;现代旅游景观的美在于:它是否让人们在现代工业设施中获得高峰体验和震惊发现;人际交往的美在于:它的服饰举止是否能显示富豪的气魄;影视表演的美在于:那私密的性爱场景能否获得癫狂式刺激性表现。一切传统审美观念,在这种后现代文明和后工业境遇中被颠覆,这种视觉快感,是工业文明初来时给予人们的新鲜感,因为人们不满足于农业文明的自然淳朴与乡村野趣,审美文化解释者没有注意到,他们正在捍卫并为之欢呼的审美文化,正在摧毁着生活自由本身。现代生活的疯狂,或现代美学的疯狂,就在于对肉身生活的高度认同,对精神生活的坚决背离。

同类推荐
  • 中国声乐艺术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声乐艺术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中华民国的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一直到现代化的声乐教学,从中国民间艺术,歌剧艺术,到丰富多彩的戏曲唱法,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史。从声乐艺术史学的定义、辞源、概念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声乐艺术的属性、内涵和审美情感、语言形象;中国声乐艺术史学的产生、性质和范围、发展等。是中国声乐艺术的一部史学专著,明晰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开端与发展脉络。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建筑艺术与绘画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建筑艺术与绘画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课外雅致生活-毕加索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毕加索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惊鸿列传

    惊鸿列传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在人间的舞台上,表演者自己的戏份。众神创造人类后,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但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只能由人类自己掌握。赌上人类的未来,这场战役我们能赢吗?
  • 王牌间谍

    王牌间谍

    杨锦帆是一名谍报员,被派往汪伪政府工作。他的妻子郑艳芳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妻子的感召下,杨锦帆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并立下很多功劳。然而唯一能证明他身份的妻子牺牲了,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埋名古庙之中……
  • 被染色的青春

    被染色的青春

    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便是肮脏..........
  • 万界点名册

    万界点名册

    「三年后的我会是什么形状?」大学宿舍中,失眠的许奇寂在思考。次日,清晨。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书友群1号群1121579815(普群)2号群1139981904(普群)
  • 回唐

    回唐

    黑夜里,摇曳的树枝上的蝴蝶的翅膀,随风煽动着,那一骑黑马哒哒的马蹄声穿过光化门,穿过西市,进了怀德坊,宣告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因为方炎这个特殊的人的到来,因此而变动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天安门的天

    天安门的天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墨中白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
  • 魔法都市之三位一体

    魔法都市之三位一体

    这是一个元素魔法的时代,在这里人们都拥有魔法,有各种各样的元素能力。而有时魔法也能毁灭世界。男主秦明终是凡人惨遭自己好友的毒手死在了意外中。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和一个名叫秦明的灵魂住在同一个宿主体内。随后,秦明体内又多了一个自称名叫亡灵领主的魔法师,就这样,我们展开了魔法之路……
  • 漫漫青春里的艺见钟情

    漫漫青春里的艺见钟情

    你问我为何极力渲染离别的悲伤,我怕你忘了我曾经那么爱你的模样。我对你一见钟情。是以,我堵上整个青春。
  • 妖界奇遇冒险

    妖界奇遇冒险

    平凡的高中生王雅茹突然别告知自己不是舅妈亲生的,还被送去了妖界的妖精魔法学校,在妖界相遇的朋友和亲人们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