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88100000041

第41章 西方文艺美学的解释学实践(2)

因此,只要不对“迷狂”现象进行神秘主义解释,把“迷狂”看作是艺术创作的自由表现,那么,正视迷狂现象是极有意义的。研究这种迷狂现象,对于拓展艺术理解的深度和创作自由问题,显然极有意义。在西方文化中,“迷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柏拉图很重视这一着魔入神状态,奥古斯丁则很重视那种与神交流和沟通时的迷狂状态,尼采非常重视酒神狂欢时的迷狂状态,弗洛伊德则很重视性冲动的迷狂状态,福柯很重视癫痫病人的迷狂状态。所有的迷狂理论,都是描述生命的彻底放纵状态。这所有的迷狂状态,是谈不上理性的,尼采把迷狂活动的本质称之为“酒神精神”,认为这种“迷狂”有极大的力量。可见,西方生命美学对迷狂的解释,实质上往往特别关心创作和审美中的异常状态和超常状态。

4.1.2.神秘的力与美:西方文艺美学对创作动因的解释

迷狂现象在创作活动中确实存在,产生这种迷狂状态的本质力量是什么?我觉得只有理解了这种迷狂的本原意义,才能真正给予合理的解释。柏拉图看到了迷狂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认为这种迷狂源于神力,而不是源于人力,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把迷狂的本源问题混淆了。在知识、技艺与力量、灵感之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指出:“有神力存在。”他认为,人力无法达成迷狂状态,而是神力使诗人达成迷狂状态,他所找到的一个形象譬喻是“磁石”。“从一块磁石,它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柏拉图借这个譬喻,要说明的问题无非是:“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9页。按照伽达默尔的解释,柏拉图对诗人迷狂状态的描述和讨论,虽不乏戏谑和嘲笑,但他的确发现并承认了迷狂状态这一事实。柏拉图对迷狂的解释,受制于它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是完全合理的。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关于迷狂的本源之阐释,有必要从“人力”入手来说明;只有从“人力”入手,迷狂的本源问题才能得以澄明。

诗歌源于神力的迷狂,这与西方诗歌的独特发展道路有关,如果说中国古典诗歌很早就发展了写实的民间歌唱传统,那么,西方诗歌很早就奠定了颂神的民间宗教歌唱传统。反观西方民歌和古典诗歌,许多诗歌皆与颂神有关,在诗歌中,歌唱日常生活的诗篇经常让位于“歌唱神灵”,所以,在西方人的信仰中,歌唱的才能与神灵的赐予有关。在这一思想背景下,柏拉图认为:诗歌的创作与歌唱才能源于神力,源于记忆女神的恩赐,是非常自然的说法。从理性主义思想出发,“迷狂”的本源问题,既具有生命本体论意义,又具有审美体验论意义。离开了个体的生命体验、生命创造和审美体验、审美创造,迷狂说不会获得当代性评价。

“迷狂”,源于主体性的生命创造力和生命表现力。迷狂,就是力量状态,它源于狂喜、狂欢,源于大激情或大冲动。没有强烈的情感力量,没有深邃的创造力量,就无法真正遁入迷狂的状态。迷狂,是创造者的瞬间体验和情感巅峰状态,它使人们的想像力自由,而且使人具有艺术创造的力量。情感之潮的涌动,强烈而有力量,它是具有震撼性和有节奏的力量。迷狂,不仅是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渴望达到的巅峰状态,更是艺术家所渴望达到的创作状态;进入这种创作状态,必然有好作品诞生。在许多人看来,人生活在日常社会文化中,受到许许多多习俗的束缚,缺乏超越习俗的力量,结果,人们往往因为顺从习性而丧失了审美创造力。

迷狂所具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在于:一方面,迷狂是生命创造力和生命内驱力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迷狂又激活了艺术家的生命创造和生命发现。艺术家应该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这种强大的创造力,虽然与作家的体力和智力密切相关,但更主要的是感悟力和精神生殖力的表现。艺术家的这种力量是极其敏锐、强大而又不可遏止的,没有强力的艺术,必定是平庸的艺术,不能感发人的情志之艺术。艺术家的这种强力,在感悟和生殖的过程中得到极度表现,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感悟力、想像力,特别表现在对大自然和对生命个体的体察上面。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人性间强烈冲突与搏斗的主题,在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中,曾有出色之表现,陷入迷狂的诗人必定对此有敏锐之洞察。艺术家在面对自然时,通常无法遏制那奇异的创造力,例如,荷马的《奥德赛》在表现人与自然之关系时,极具强力意志;面对自然的神奇、灿烂、博大,人们极易生出敬畏感、神奇感与崇高感。艺术家闭塞在斗室中,是无法具有这样的迷狂力的,最高明的迷狂术(Manike),都无法使人获得亲历大自然的神奇时所获得的精神力量。正因为个体的生命强力在与大自然的冲突关系中异常猛烈,因而,艺术家往往在面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与变幻莫测时,极易生出崇高感和感奋的心情。

真正的迷狂艺术,都是那么热爱自然,“自然”成了世界文学的最伟大表现力的最佳主题。荷马赋予自然以神奇,但丁、莎士比亚也赋予大自然绝妙的神奇,华兹华斯、济慈、雪莱赋予大自然以神奇,艾略特也赋予自然极度神奇。当然,赋予大自然以神奇力量的,不仅是诗人,而且有音乐家、画家,这种神奇的力量,是他们在大自然面前不能自制的迷狂力的表现,是他们在迷狂状态下的“精神生殖”。对此,席勒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表现单纯的热情(不论是肉欲的还是痛苦的)而不表现感觉的反抗力量,叫做庸俗地行动;当他考虑到原则而服从于他的本能时,他就是合式地行动;当他仅仅服从于他的理性而不考虑他的本能时,他就是高尚地行动。”席勒:《论激情》,参见《秀美与崇高》,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席勒的这种理解方式,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与艺术家的迷狂体验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在迷狂体验中,理性被贯穿到激情之中,成为激情的一个因素,并不占主导地位。一切强调浪漫主义和生命哲学的艺术家,特别愿意表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事实上,华兹华斯、济慈、叶芝、惠特曼、艾略特等,在面对大自然的神奇时,都特别强调内心那种不断扩张的力量,强调内心那种神一般的欢喜和神异的心理。从大自然中,他们发现了一切,他们能发现理智状态中人们所无法察知的美。因而,大自然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极具生命象征意义,大自然的一切活体,有机物、无机物都与诗人的心灵相感通,相生发,相交流;这种感悟大自然所置身的迷狂状态,这种感悟大自然所具有的奇异精神生殖力,正是源于诗人的强大生命体验或生命迷狂力量。

浪漫主义诗哲尼采之所以特别强调这种生命体验的意义,正是他对生命迷狂精神的重视,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权力意志》,大多是在精神迷狂状态中写成。据说,他喜欢在湖畔行吟,与大自然亲切交谈和体悟,从中所生发出的奇异创造力和精神生殖力主导了他的哲学诗篇的创作。事实上,尼采的全部思想充分表现了他对生命迷狂状态的极度崇拜,其实,柏拉图之所以认为精神生殖力优越于躯体生殖力,也是对迷狂的高度重视。面对自然的神奇,诗人、画家、音乐家无法控制内在的生命体验,想像力极其发达,精神生殖力异常旺盛。那么,面对个体生命的强大,面对人类爱情、爱欲的神奇,艺术家的体验状况又是如何呢?在现代艺术家看来,这也足以使人陷入极度迷狂中。如果艺术失去了这一主旋律,就不足以体现出“迷狂”的神奇与强大;大多数艺术家在创作时,十分重视人的伟大和神奇,这不仅表现在英雄主义式迷狂体验中,也表现在感伤主义的迷狂体验中。值得重视的是,西方现代艺术,由积极意义上的人性表现和爱欲表现,转向荒诞意义上的残酷表现和丑恶表现,仍然强调这种迷狂心态。华兹华斯、济慈的浪漫主义的迷狂体验及其对人性和谐与崇高的表现,是以生命本体体验为主导,也必须承认,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的现代意识流的表现和体验,也具有特殊的迷狂心理经验。只不过,这种迷狂心理,不再以积极的、和谐的、诗性的、浪漫的美的因素为主导,而是以荒诞、无聊、厌倦、错位、无序、混乱、抽象的因素为主导。现代主义艺术家,对这种反美学因素的迷狂体验,其实,仍是以生命本体状态为依据,否则,普鲁斯特绝对完成不了洋洋洒洒七大卷《追忆逝水年华》。在他的叙述之中,时间空间关系、人性关系、人类意识状态全部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人性问题与自然问题的分离、异化状态的强调和摄入,使人的迷狂心态被绝望因素所主导,而不再被希望和美所激发。

只有置身于迷狂中,才有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发现。尼采是如此看,波德莱尔又何尝不是如此看。正如尼采所指出的那样:“内心种种激情的角逐,最后,激情支配了理智。”Nietzsche,TheWillofPower,No.613,NewYork,1976.波德莱尔也提出:“应该永远陶醉。全部根结在此,这是唯一的力量。为了感觉不到那压垮您的肩膀和使您向地面垂倾的时间重复,您应该无休止地陶醉。”《波德莱尔散文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93页。艺术家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安置生命,发掘生命,表现生命的不羁的力量。什么时候艺术能放射出璀璨的生命光芒,那么,艺术就获得了特殊的生命观照力量;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能受制于日常生活中清醒的经验理智,要从日常生活的许多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人越是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我的潜能,他就越能表现出自我的超群想像力,因为这种潜能,既有个人本能的思想与想像,也有个人理性的觉悟与情思,它源自于个体自身的独立思想意志。不过,尼采并没有明确说明,艺术家的迷狂创作,到底是应该表现正价值的创造力量,还是负价值的毁灭力量。

就生命本体论意义而言,人的生命本体力量确有积极的神圣的力量,也有消极的邪恶的力量。强调迷狂,强调人的力量,应该从积极的神圣意义上去把握,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把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惠特曼、加缪等看作是伟大的作家。可是,在尼采、波德莱尔乃至非理性主义艺术家看来,要达到对生命本源的把握,要构造诗性迷狂的力量,必须借助恶、强力意志、残忍等因素去表现,要从本质上拒绝道德、和平、善良,显然,这种极端的观点,使“迷狂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因此,必须抵制这种极端的具有毁灭性功效的观点,使迷狂说获得诗意的、浪漫的和积极的解释,这样才体现迷狂说的生命本体论意义。

那么,迷狂说的审美体验论意义何在呢?这一方面可以从艺术鉴赏来把握,另一方面又必须从审美创造和审美感悟来把握。一旦从后一立场上来把握迷狂说的审美体验论意义,或审美本体论意义,实质上,也就回到了生命本体论立场上来了。至此,迷狂说的美学意义已经昭明:即迷狂说一方面科学地建构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本身的动态关系,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作为创造主体的人的精神感悟力和精神生殖力所依托的力量源泉,这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作潜力,发挥人的想像力,使人们臻于审美自由状态,臻于狂醉和快感状态,让崇高和美的特质获得诗性表达。西方生命美学对此所进行的系统阐发,极大地振奋了艺术家的心灵,应该高度评价这一生命美学价值形态的启示意义。

4.1.3.生命原始力量与西方文艺美学的积极肯定

迷狂论思想,一直主导着西方文艺美学与诗学思想,从柏拉图到奥古斯丁,从叔本华到尼采,从雪莱到波德莱尔,从弗洛伊德到巴赫金,迷狂论美学与诗学始终具有思想召唤力。实际上,迷狂论美学与诗学并不是统一的,有的基于宗教激情立论,有的基于生命激情立论,有的基于狂欢庆典立论。在讨论了宗教迷狂之后,我们可以重点讨论生命迷狂问题,从宗教迷狂转向生命迷狂,从神力体验转向人力体验,这正是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折。从现代审美观念出发,迷狂源于“人力”,源于人的生命想像力和自由创造力,而不是源于“神力”,这一点,几乎不存在根本性分歧,但是,强调迷狂源于“人力”,也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迷狂说的困境。正如我在上文所指出的那样,人力有美的、积极的、有价值的力量,也有恶的、残忍的、消极的、毁灭性的力量。有人认为,只有前一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激活艺术家的想像力,并具有决定性的审美价值,但也有人认为,只有后一力量,对于艺术家最终进入迷狂境界,才是至关重要的,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至少尼采、波德莱尔和毕加索代表着后一观点。这后一观点是极其可怕的,它是使艺术走向毁灭、走向危机的不祥预兆。这种观点,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艺术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今天也越来越明显,这实质上是“迷狂的误置”,因此,必须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分析。

现代迷狂论美学与诗学,是由三大力量推动的:一是叔本华与尼采的生命哲学,二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三是诗人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在现代文艺美学中,越来越多的人坚信:白日梦、性刺激、大麻、精神病、暴力、个体的极度自由以及恶魔精神,对于艺术创作和创作迷狂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观念的产生,并非毫无现实依据,弗洛伊德就很重视白日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人被压抑的欲望通过艺术获得释放,在白日梦状态中,创作者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例如,俄狄浦斯情结就与儿童的“恋母倾向”相关,于是,弗洛伊德找出大量的例证,从达·芬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病态心理和犯罪因素中,找出他们艺术创作的源动力,找出他们陷入创作迷狂的内在症结。对此,刘小枫指出:“弗洛伊德谈到任何东西都不免要与原欲牵扯上,好像那是唯一的动因。说他是泛性者,一点不偏。当他把一切解释都上溯到原欲时,本来包含着一定合理因素的解释也成为谬误推论。不管是生物还原论,还是生物升华论,显然都不足以解释人的行动动因。”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从性力刺激的意义上说,毕加索的支持者们,就极端重视性刺激对于毕加索创作的影响,并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找出诸多的性暗示及其性错乱现象,以此解释他的艺术表现力。

同类推荐
  • 算命:清影记录中国2009

    算命:清影记录中国2009

    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受访对象风采各异,访谈的内容核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导演对纪录片的认识;二、导演对当代中国的认识;三、导演对自我的认识。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 火的誓言

    火的誓言

    “烧制陶器,泥土与火的交织,火不占有只馈赠,这是火的誓言。”日本近代陶艺大师、日本民艺运动的重要代表河井宽次郎喜爱这意象。对他来说,火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而是“点燃火的人的灵魂在燃烧”,因此他也被誉为“土与火的诗人”。本书是河井宽次郎记录他追寻造物之美与人文风物踪迹的文字。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隶书字帖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隶书字帖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下)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下)

    这套教材一方面注重教给学生比较系统、全面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另一方面也注重教育规律的把握,注意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通过活动课、实验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热门推荐
  • 成魔意

    成魔意

    何为魔?魔,代表了杀戮,代表了血腥,代表了残忍!许浩为了复活地球,复活家人,复活心爱之人,毅然决然坠入魔道,从此九天之内多出了一个嗜血癫狂的大魔头!他是魔,一剑斩灭数万生灵,他是魔,一刀破碎万古星空,他是魔,即使面对神秘莫测的四季天,也敢出手碾压!三界大战之源,佛界为何毁灭,妖界祸乱始终,地府意欲封仙。众生需渡轮回劫,化作光芒,化作天……可是,苦海之后又是什么?是彼岸么……在此之前,许浩只是地球上一个身世坎坷的青年……
  • 冰城少年

    冰城少年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白文,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精彩的故事!冰城少年的奇遇历险等待着您真诚的收藏!
  • 佛说戒消灾经

    佛说戒消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蜜糖味初恋

    蜜糖味初恋

    “涵涵,赶紧起床,爸妈要去隔壁给纪爷爷拜年了。”沈家大哥沈清骁正拍打着他家小公主沈清涵的房门。
  • 偏弱惊鸿

    偏弱惊鸿

    世界三分,玄界为上层世界。萧然为了无形中的责任到了玄界,玄界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还未进入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危难,活生生的人横死在自己面前,发现路还很长。看文,憋看简介。
  • 冷漠三公主的复仇天涯

    冷漠三公主的复仇天涯

    作者是第一次写小说,不足请见谅,请多多提议建。林冰言、夏凌汐、韩思梦三个天真开朗的漂亮的小姑娘却因为自己的父亲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很气愤离开了那个令她们伤心的“家”。复仇的种子在心中种下了种子。后来被人送去了死亡岛,成为了世界前三杀手,她们从从前天真开朗的小姑娘林冰言、夏凌汐、韩思梦变成了现在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千雨冰泪、千雨凌寒、千雨梦海。在她们的复仇天涯中奇遇了一段段恋情,她们的复仇天涯开始了。
  • 戒之印

    戒之印

    即使在被称为“四国之土”的异界大陆,也只有相对少数的能力者才拥有魔力。能力者中的大部分都投入在各种战斗中,被人们成为“魔斗士”。戒之印是魔斗士与他所追随的人之间签定契约的标识。戒之印上有强大的魔力束缚,契约一旦定下,魔斗士便只能为契约的主人而战,而无法背弃那个契约。所以魔斗士只会选择让自己能够完全甘心追求人的戒之印,或者干脆只当个自由魔斗士。渴望戒之印的人,有的为了得到力量,有的为了获得地位,有的为了不再孤单。而从普通世界穿越到异界大陆的宋亦风一开始却并不能理解戒之印,他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和感情,都不应该依靠什么强制性的东西捆绑住。
  • 我的系统爱吃鸡

    我的系统爱吃鸡

    高三即将毕业的杨小宇。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被人欺负,玩游戏也特别菜。因“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获得了系统,从此开启了痛并快乐的逆袭人生。本书又名:《无限坑人系统》《从吃鸡开始变屌》
  • 一夜如是

    一夜如是

    一杯酒换个故事。酒很多,慢慢说。
  • 晚月不堪折

    晚月不堪折

    她本是将门嫡女,爹疼哥爱,虽早年丧娘,却依旧活得逍遥自在。她纨绔不化,却行侠仗义。直到有朝一日——将府遭陷,将门被灭,爹被刑斩,她幡然醒悟。毅然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最终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要回溯到原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