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88100000001

第1章 文艺美学解释的思想价值选择(1)

文艺美学的解释学路径及其规律

1.1.1.概念分析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文艺美学”,从学科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文艺理论”与“美学理论”的综合,或者说,它既涉及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又涉及美学理论的根本问题。文艺理论,通常可以具体表述为诗学、美术学、音乐学等;美学理论,通常具体表述为美学或审美哲学。从价值形态或文化归属上说,文艺美学则可以分成:基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本土文艺美学,基于异文化传统或“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别文艺美学,以及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等。文艺美学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也因此呈现出来。

在探讨文艺美学的解释学路径时,首先涉及文艺美学的学科价值定位问题,即:“什么是文艺美学?”“文艺美学何为?”

这一问题,在现代文艺理论研究和美学研究中,一直有些含糊不清。此一问题,在现代中国思想界,被热烈地讨论过两次:一次是1985年前后,一次是2001年前后。当然,其思想传统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朱光潜、李泽厚、王朝闻、蒋孔阳、胡经之、周来祥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界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看法:第一种看法是,“文艺美学是一门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的科学”;第二种看法是,“文艺美学是以体验为中心探索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审美过程与审美价值的科学”;第三种看法是,“文艺美学是以美学的方法和原则解释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的科学”。其中,富有争议的问题是:(一)文艺美学如何与具体艺术门类的美学形成区分?(二)文艺美学是否需要哲学的支持,它的学科依托是什么,能否获得独立的学科立法?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文艺美学的具体形态而言,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有其独立的艺术规范,例如,诗学、美术学、戏剧学与音乐学。这些文艺理论解释系统,极重视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的美感独特性地位,事实上,艺术学或文艺学,对文艺心灵的阐发极具心理学意义和美学意义。问题在于,这些具体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法则,其解释立法,皆与具体的艺术门类的语言表达形式、艺术工具和接受效果相关。能否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的“文艺美学”,或者说,“文艺美学”是不是诗学、美术学、戏剧学和音乐学的高度理论综合?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具体的思想实践,才能做出解释。文艺美学,显然,不能直接等同于诗学、画学和音乐学,但文艺美学又离不开诗学、画学和音乐学,因为没有对具体艺术门类的深入理解,文艺美学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如果说,“文艺学”,主要是为了系统地解释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批评以及文学艺术的功能和本质问题的科学,那么,文艺美学又该如何与文艺学形成有效的分工?

基于这些问题,在已有的思想传统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具体解释。“文艺学”,从狭义上而言,是指“文学理论”,从广义上而言,则包括“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具体说来,文艺学是一门探究文学艺术的文化社会功能和创作接受规律的理论科学,它涉及心理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十分复杂的内容。显然,不能把“文艺美学”看作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因此,文艺美学与文艺学的划界,就变得模糊了起来。文艺学偏重于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文艺本文与文艺功能的理解,文艺美学则偏重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的理解;前者的思考更加全面,后者的思考则更富有特殊性。

人们一般倾向于把“文艺美学”看作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或者说,文艺美学是根据美学观念对文学艺术审美特点的理论建构。基于此,人们进而区分出:诗歌美学、小说美学、戏曲美学、绘画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雕塑美学、书法美学等等。在一些人的思维中,但凡一门艺术,只要和美学交叉,就可形成“文艺美学”。这样的形式主义美学观,实质上,相当于对某一艺术的美学思考,无非是把一些审美范畴楔入到具体学科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审美范畴的相似性。这种推衍性的美学阐释,在现代美学中曾蔚为风尚,但是,这种构造方式,往往只是文艺学或艺术学的变异。即把美学与具体的艺术科学联系起来,对艺术特性进行简单归纳,却并未把艺术的审美活动上升到哲学高度予以证悟,所以,很难说是富有真正审美精神的思想活动。所以,文艺美学,不应是哲学意义上的美学之具体延伸或重构,而应是对艺术问题的美学阐释和哲学证悟,即“文艺美学”应该立足于文学艺术的共同美感经验,从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出发,进而上升到哲学综合的思想高度进行价值反思。我的个人立场是:文艺美学必须时刻保持与文学艺术作品的活生生的联系,通过读解文学艺术作品本身获得美的思想与生命美感意识,与此同时,文艺美学必须寻求精神意义上的价值提升,与哲学宗教伦理保持深刻的精神联系。这样,文艺美学既是感性具体的艺术解释学,又是生命价值反思的存在解释学。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针对“文艺美学”艺术化、理论化的倾向,现代学者试图调整认识方向,突出文艺美学思想本有的理论主旨,并指出:“文艺美学是对文学艺术进行审美哲学思考的科学。”这一界定,显然,又涉及文艺美学与美学之间如何划界的问题,即,寻求文艺美学的哲学基础,把“文艺美学”审美哲学化。实际上,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文艺美学如何与审美哲学形成有效分工?即文艺美学不仅要具体地解释艺术的审美特性,而且,要对生命存在的价值形成深刻的反思。文艺美学确实需要哲学的思考,否则,审美的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就得不到体现。这样看来,“文艺美学”的界定,绝非是在文艺学、美学乃至哲学之间,进行一些简单比附就可以解决的。事实上,文艺学与美学、文艺美学与文艺学之间,所具有的不相容性和相容性,很难简单地调和到一起。文艺美学,虽然要以具体的艺术门类的审美分析为基础,但是,仅有艺术的形式美学分析是不够的;文艺美学,需要通过形式美学的分析进入创作心理的美感分析,进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对其生命意义与价值进行审美探索。这样一来,文艺美学与审美哲学具有内在的思想一致性,只不过,审美哲学不像文艺美学那样,必须坚持立足于艺术自身的审美分析,相反,美学或审美哲学更重视其共同性价值观念的寻求。

基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包容性的文艺美学认知观念,即对文艺美学进行基本的价值设定:文艺美学就是从文艺本身出发,体验与享受文学艺术的自由生命美感,探索文艺的审美生成过程,并进而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价值规律的人文思想活动。也就是说,文艺美学与美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分界,只不过,有其基本的规定性。这个规定性就是:“文艺美学”,要求从具体的文学与艺术活动出发,探讨艺术自身的审美问题,最后上升到生命哲学或生命美学的思想高度去认识;“美学”,则要求从思想逻辑出发,揭示审美活动的内在本质,从哲学的高度解决审美活动与审美艺术的本体问题和价值问题。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即通过审美的探索,不断揭示生命的自由价值与意义。

我们不妨把“文艺美学”重新解构为“文艺学”和“美学”的二元组合,或者,理解成“文艺学”和“美学”的感性与理性综合。通过对“文艺学”和“美学”的深入具体思考,在文艺学的基础上,对艺术创作形式和精神问题进行审美哲学和生命哲学的提升工作,即从活生生的文学艺术体验走向文艺学的审美思考,由文艺学的审美思考过渡到审美哲学的理性分析与领悟。因此,“文艺美学”必定构建出开放性学科结构体系。它不同于文艺学,只需要对艺术的形式和价值及创作规律进行理论概括,不需要对美的原则进行逻辑论证;也不同于美学,只有关于美的思想意识的分析,而缺少对艺术作品的系统分析与历史把握。

“文艺美学”,是综合了文艺学与审美哲学,具有感性的丰富性和哲学的深刻性的一门学科。这就是说,“文艺美学”,既是关于不同艺术审美特性的阐释性科学,又是关于审美超越和审美自由的反思性科学,因此,它不仅具备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的生动属性,而且具备艺术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反思特性。于是,文艺美学的任务和性质,便形成了“召唤性结构”,它既打破了文艺学界限,又打破了美学界限,使文艺学、美学、文化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之间具有真正的交流的可能性,从而形成独有的文艺美学的交流语境。所以,在我看来,文艺美学,实际上,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即它既带有文学艺术理论解释的任务,又带有审美哲学解释的任务。

1.1.2.路径依赖与文艺美学的思想任务

从真正意义上说,文艺美学的具体任务是:(一)认知文学艺术的美,例如,诗的美、音乐的美、画的美、戏剧的美,建筑的美等,解释艺术美是如何创造的,还要解释人们如何欣赏艺术的美,这是文艺美学的实践性任务;(二)解释文艺美学的本质,探究文艺美学学科建构的诸多可能性,评价文艺美学建构的理论得失,清理文艺美学的民族价值观念,探讨文艺美学重建的方法论与精神可能性,这是文艺美学的理论性任务。文艺美学的实践性解释与理论性解释,往往很难统一在一起,即只有真正解决了文艺美学的理论性任务,文艺美学的实践性任务才可能自由完成,当然,文艺美学的实践性任务的完成,又是文艺美学理论性任务完成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本书在照顾文艺美学的实践性任务的同时,主要致力于文艺美学理论性任务的解决。

在文艺学与美学解释领域,人们尤其关注“文艺美学”的建构。究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为了寻求美学思想表达与创造的自由合法性,即,通过建构自身,一方面显现出个体美学思想表达的原创性价值,另一方面则形成对解释对象的深刻而独特的把握。“美学思想的价值形态”,一直是人文科学的中心问题,因为对于创造者来说,文艺美学的价值形态是个体美学思想表达的逻辑结构;对于接受者而言,文艺美学的价值形态,是认知美学思想的经验归纳和价值提升。从词义上说,文艺美学的价值形态或体系(system),就是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因为在人类思维活动中,解释学的价值形态,往往构成了美学思想的独特表达,形成了美学思想自身的内在的逻辑构造或思想自足性,它是美学思想划界的基本依据。美学思想之间的差异,往往就是通过种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形态来标明,所以,为了强调美学思想的独创性,美学思想探索者非常重视思想自身的逻辑建构。

确立文艺美学的思想价值形态,既要涉及它的思想论域,不然,文艺美学不知道解释什么,又要涉及它的目的,否则,就不知道文艺美学解释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当然,还要涉及它的解释方法和思想体系,不然,文艺美学就会显得空洞无物。这些理论建构,本来都属于开放的文化系统,但是,在寻求理论确定性的历史过程中,许多人不自觉地把这些理论系统看作是封闭的理论体系,从而影响和限制了文艺美学对现实生活与艺术的“解释效力”。事实上,中西方美学各自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审美理论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放置在历史文化语境中,以开放的文化眼光去评价其在历史话语系统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就可能使文艺美学在现代文化视野中展示新的思想创造活力。

应该说,文艺美学的思想论域是不存在争议性的,这就是说,文艺美学必须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规律,而且,从文艺本身出发,是文艺美学的思想价值所在;这一点,不同于美学,美学往往要从“美”或“审美”出发,这实在是太宽泛了,或者说,美学需要面对广大的生命存在现象,追求生命存在的美感与自由价值。相对而言,美学的研究对象,缺乏对象的确定性,它经常被泛化,而侵入到别的思想领地,结果,造成了美学对其他学科的依附。“文艺美学”,就是要研究文学与艺术中的美是如何生成的,即文学与艺术的美的生成规律,文学与艺术的美的价值生成方式。也就是说,文艺美学的对象是确定的。在涉及这些问题时,文艺美学,显然又不能简单地解释对象自身,它必须解释人的心理、欲望与需要,艺术的功能与原因,因此,文艺美学从艺术出发,又必须超越艺术之上,回到生命中去,通过“理解生命”来理解“艺术的价值”,通过“理解艺术”来理解“生命的复杂性”。生命的自由与生命的苦难,生命的正义与生命的黑暗,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都可以在审美艺术活动中展开;甚至可以说,只有理解了生命,才能理解艺术的价值,文艺美学的审美探索才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理解了这些基本道理之后,如何构建对文艺美学的“理解”,自然,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具有良好意愿的解释,未必能达到良好的解释效果。只有思想的自由与自由的思想,才能达成自由的意愿,开启心灵的自由。文艺美学的思想建构,实际上,是历史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即个人的文艺美学思想创造,不能抛开文艺美学的历史,必须从文艺美学的历史出发,否则,就成了空谈;或者说,原初解释者的情感表达或情绪描述,不能从理性高度说明文艺美学的思想本质。文艺美学的解释,具有大量的“历史性思想沉积”,许多历史性思想,已经因为被反复谈及而形成了“思想定势”,因而,文艺美学的思想发展,一方面要推陈出新,一方面要开辟新路径,创建新思维。这其中,就充满了无穷的创造性,但是,文艺美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对人的理解,对自由的理解,对美与自由、美与心灵之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中国美学解释中,文艺美学的本质之争,成了文艺美学价值形态重构的核心问题。事实上,文艺美学的价值形态之争,不仅是审美观念之争,而且也是价值观念间的内在冲突所在。文艺美学的思想价值形态,到底应该如何构造?实际上,涉及对现存的美学思想的价值评估与重构问题。从个体美学思想创造的意义上说,在中国哲学史和美学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审美价值形态,它们构成了无数的美学思想逻辑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文艺美学思想之间,有一定的共同性;那些建基于汉语思维和民族语言范畴和价值取向之上的审美价值形态,往往被看成中国哲学和美学文化精神的体现。

同类推荐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看名画的眼睛

    看名画的眼睛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美术史论家高阶秀尔先生,他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曾任东京大学美术史研究室教授、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现任日本西洋美术财团理事长。出版有《日本近代美术史论》《日本近代的美意识》《西欧艺术的精神》《19-20世纪的美术:东西方的相遇》等著作和译作近百部。译者范钟鸣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6年赴日,1989年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邀请赴美从事艺术创作交流。现为职业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译著有《日本美术尚未诞生》等作品。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主要内容有:这么多年、暮鼓晨钟、走进碑林、乡情、山喜鹊,尾巴长、老友、口红、温馨的港湾、卫士颂、我们一起去看海、做人不做仙、帐篷学校、我在另一个城市想你、这不是爱的故事、祝福中国、给妈妈许个愿等。
  • 世界艺术欣赏(上)

    世界艺术欣赏(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彩色鸟在哪里歌唱:写给女儿

    彩色鸟在哪里歌唱:写给女儿

    作者亲身经历了“512”汶川地震,被埋76个小时后才最终获救。作者劫后余生,对人生倍感珍惜。本书是其经历生死之后的有感而发,更是与心爱女儿的悄悄话。全书共五封信和五则童话故事,交互穿插,字里行间,饱含浪漫主义情怀。写给女儿的信流露着浓浓的父爱与真挚的亲情;童话故事则是作者身为一位父亲,对年幼女儿的简单、快乐、童真生活的期望。
  • 宝莲灯同人惜心

    宝莲灯同人惜心

    她是西海三公主,金枝玉叶,万般宠爱下长大。爱情不同于婚姻,最终,她失去所有。当带着空间的她从现代穿越而去,宝莲世界又会有何变化。
  • 彪悍上神一惹不起

    彪悍上神一惹不起

    虽然是阎王的义女,却是一个没有肉体的灵魂。一次意外被干爹卖给了天族帝君。幸运的是终于有了肉身。——有了肉身后(重生)的一个月时学会了走路两岁时背完了所有的书三岁时能帮朝廷解决烦劳四岁时创立第一帮派(义零)
  • 灵族之崛起

    灵族之崛起

    身为奴隶他护主有功身为徒弟他为师父舍身忘死身为领袖他纵横天下一个奴隶的成长历程一个种族的崛起故事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看他如何力挽狂澜看他如何坐拥天下看他如何屠魔弑神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责任与私利的两难选择尽在灵族之崛起
  •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在医院强占了一个小护士的身体,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从小中医到流氓宗师的故事,为你揭露我从业以来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说过,犯我中医者,我就和他全家女性发展医患关系!
  • 你是我的独一无二啊

    你是我的独一无二啊

    “你烦不烦?我都说了我不谈恋爱。沈恒面无表情的说道。“那你什么时候谈恋爱?”林莞昕迫切的问。等你是我的的时候。
  • 潜锋剑影

    潜锋剑影

    夏雪立志要查出灭门血案的凶手并报仇,却找个不靠谱的师父,除此之外,自己的身世也开始扑朔迷离……
  • 缨绕君心

    缨绕君心

    她是21世纪的特工神医,在众人目光下,她佛心圣手,菩萨心肠……摇身一变,特工军队的第一人十里杀一人,所有任务无一失败,成为特工界的传说女王。一次任务,她为了夺回被盗走的病毒样本追击盗贼,不料被最相信的人欺骗,葬身枪林弹雨,特工女王陨落的同时神医古缨也消失人世。再次醒来时,缺变成将门候府的庶女三小姐,京城传闻她无才无德,貌丑无盐,还痴恋璟王殿下。她笑众人有眼无珠,摇身一变为俊秀公子,上战场,斗诸侯,惩奸邪,医世人。无人看透其面目,不料却遇见一面具男子。“戴着面具,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她出枪,杀气凛冽。“诶,小古缨。”男子轻描淡写地挡下“同样是不以真面目示人,我看我俩,甚是相配。”
  • 积雨

    积雨

    禹黍离的生活迷茫,林朝槿闯进他的生活为他带来多彩与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