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77100000009

第9章

北平慶壽簡禪師

禪師名印簡。字海雲。山西寧遠人也。得道於慶壽璋禪師。璋字仲和。乃天目齊之裔也。齋參五祖演和尚。得演記莂。遂隱天目。當其時。出五祖之門者。化徧南州。而三佛之裔稱盛。獨齊公居天目。甚枯淡。法席寥然。暮年始有嬾牛和上座。紹齊之法。而和之。枯淡尤甚。僅得竹林寶。寶得竹林安。安傳容菴海。海之名頗著。乃有中和璋。璋之下有印簡出焉。簡出則齊之道大於北平矣。簡本出儒家。有生知之質。其父宋氏授以孝經。開宗明義章。簡掩卷進曰。開者何宗。明者何義。其父愕然。提其耳曰。孺子可教也。時方七歲。於是古今經緯之學。一目輒知要領。然疑喜怒哀樂未發以前之理。不遑寢食。乃盡捐宿學。走事中觀沼禪師。每發問端。沼每止之。沼老常命簡扶行。偶下堦。簡掣沼公之手。沼咄曰。者埜狐精。簡恍然而諾。沼乃遣簡行脚。簡既飫遊。孤策過燕京。雨阻松舖。中途夜宿巖下。因擊石火。劃然大悟。乃捫面曰。今日始知眉橫鼻直。天下老和尚信不寐語矣。遂達慶壽。通謁於中和璋公。公先夕夢。異僧策杖竟來。方丈據獅子座。晨起而心待之。簡果應期而至。璋大喜受展。問曰。你曾到此麼。簡對曰。印簡不來而來。作麼生相見。曰。切莫打埜榸。簡曰。石火迸裂。眉橫鼻直。曰。吾此處別。簡曰。如何表信。曰。牙是一具骨。耳是兩片皮。簡曰。將謂別有。曰錯。簡喝曰。草賊大敗。璋笑而休。次日璋公以臨濟兩堂首座下喝機緣。令簡下語。對曰。打破秦時鏡。磨尖上古錐。龍飛霄漢外。何勞更下椎。曰。你只得其機。不得其用。簡掀倒禪牀。璋曰。路途之樂。終未到家。簡與一掌。璋曰只得其用。不得其體。簡曰。青山聳寒色。月炤一谿雲。曰。只得其體。不得其智。簡曰。流水自西東。落花無向背。曰。要且沒交涉。簡震拍其兩掌。是時左右皆為變色。璋公乃曰。如是如是。遂命掌記室。而師資如水乳也。元世祖辛卯年。簡主慶壽。衲子不懼苦寒。趨歸法會。而禪牀幾至折脚。其都中貴人多雜遝。門下簡一以璋公真率之風應之。無不悅服。葢璋居慶壽。受公卿之刺。從未以名姓干復之。然以祖意徵扣。則忉怛往返。不留餘地也一。日簡於廊下逢數僧。乃問曰。那裡去。一僧對曰。賞花去。第二對曰。禮佛去。第三對曰。那裡去。第四僧無語。簡俱以棒打之。復問第五僧。對曰。覓和尚去。簡曰。覓他作甚麼。曰。待他打。時還他一頓。簡曰。將甚麼來打。曰。不將棒來打。簡連打曰。者掠虗漢。眾皆走散。簡召曰。諸上座。眾同首。簡曰。是甚麼。乃趨寂。諡曰佛日圓明大師。

贊曰。簡公據無師之智。出家行脚。徧閱尊宿。而後扣中和室投機之語。盤旋密運。稱可觀矣。公不假能事而起天目。齊幾湮之宗。則老東山之面目儼然。豈非巨冶無分金之體。而千江有得月之機乎。

徑山高禪師

妙高禪師者。號雲峯。閩之長谿人也。其母夢池上出大蓮花。有嬰兒。合爪坐華心。以手捧得之而娩。故小名夢池。幼明敏好學。諸老宿皆以奇童稱之。愛其吐詞。有關聖化。年未及冠。忽記宿因。乃棄業為大僧。一錫吳楚。首參癡絕冲。冲以道德文章。傾動一時。高微露風采。冲大喜曰。此子有冲霄之質。若堅其羽翮。飽足秋風。實吾宗之望也。因指見無準範。範公不近人情。及陞堂入室。高對語雍容。範甚器愛。已而復見偃谿聞禪師。聞住育王。使高司藏鑰。一日聞公顧高曰。不道子無見處。老僧只道未在。高對曰。未在底正是妙。高受用處。聞曰。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尾巴過不得。高連下語。聞但搖首曰。未在。高詞窮。愧汗橫流。仰面視聞。聞震聲曰。過也過也。高忽徹。乃踴躍作禮曰。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聞公笑曰。子此回可以說禪也。於是從聞遷南屏。適宜興。

大蘆虗席。勤舊請命於聞。聞以高主之。及行。聞乃謂高曰。先師淅翁琰和尚甞云。我自離佛照老人之門。一味因時度。日不敢過為。葢恐辱吾老人也。嗟乎先師德業冠世。猶其競業若此。汝今此行當體先人苦口。使大慧門風不濫。則足矣。餘何圖哉。高既居大蘆。四眾知名。遷居江陰之勸忠寺。又遷霅川之何山。景定間。有詔移高居蔣山。上堂曰。世界未形。乾坤泰定。生佛未具。覿體全真。無端鏡容大士。鷹巢躍出。剺破面門。早是遭人描摹。那更缺齒老。胡不依本分。遙望東震旦。有大乘根器。迢迢十萬里。來意在攙行。奪市直得鳳。堂鼓響阿閣。鐘鳴轉喉觸。諱插脚無門。合國難追重。遭訐露蔣山。迫不得已。跨他船舷。入它界分。新官不理舊事。畢竟如何戌摟。夜貯千峰。月塞草閒。鋪萬里秋。元兵渡江。或請避其鋒。高曰。盡大地是戈矛。汝擬向何處。去避山門否。泰在我一人。汝勿復言。兵至。有迫高索金者。以刃擬高。高延頸曰。要殺便殺。吾頭非汝礪刃處。即有金乃十方物也。終不敢奉君以求生。執刃者悚然。目之捨而去。丞相伯顏勾戟長鈹環錯而進。高趺坐繩牀。不涉言色。顏公甚致敬焉。乃捨牛百頭糧五百石。後伯顏問道於靈雲定禪師。乃言蔣山高公。有德圓通之雅量。惜當時軍務在握。未及盤桓。元世祖庚辰歲。高遷徑山。席未溫。寺罹於火。眾有咨嗟。下涕惜其舊。而難其新。高曰。興廢繇人。法無定相。於是整理火場。而安眾曰。五峰峭峙。到者須是其人。一鏡當空無物。不蒙其照祖師基業。依然猶在衲僧活計何。曾遷變著。手不得處。正要提撕。措足無門。時方可履踐。直待山雲淡泞澗水。潺湲一曲。無私萬邦樂業正。恁麼時功歸何所。車書自古同文軌。四海如今共一家。閱九年。徑山復舊。戊子有毀我宗於朝廷者。以為禪說不合聖經。高聞而奮起曰。此宗門大事也。吾雖老尚強。一行至京。得旨集諸宗徒廷辯。元世祖問。禪以何為宗。高對曰。淨智妙圓。體本空寂。非見聞覺知思量分別所能到。惟悟得證。宣問再三。高歷舉西東諸祖。至德山臨濟棒喝因緣大抵。禪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趨最上乘。孰有過於禪。詞旨明徹。朝廷震動。乃宣高進便殿賜坐。又宣百****師仙林者。與高持論。仙林曰。昔佛始從鹿埜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不曾說一字。五千餘卷。且道自何而來。高答曰。一代時教。如標月指。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仙林曰。如何是禪。高以手打圓相。仙林曰。何得動手動脚。高曰。上座講得千經萬論。且道者一圈。落在甚麼法門。仙林不能對。乃避座稱謝。高曰。似則也似。是則未是。世祖大悅。左右皆呼萬歲。於是天下禪風大振。徑山復火。高曰。老僧宿負此山耳。又力營建。不三載。以次落成。南北禪流大集。或請高說生平行實。高笑曰。衲被蒙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竟入滅。時世祖十四年癸巳也。閱世七十五。坐五十九夏。塔於寺西。

贊曰。妙高禪師出居雙徑。席未煖而寺遭燬。能以堅忍力。而復新五峰樓閣。其事蹟灼類無準。年垂七十。尚抵京廷辯。又類淨因成之。逢善華嚴忠國師之騐大耳三藏。嗟乎豈非蛟龍鬥則水勢洪。金石擊而火光烈。所謂小出大遇。千秋一合者耶。

靈雲鐵牛定禪師

禪師吉安。王氏子也。名持定。久依雪巖。因陳頌。得號鐵牛。其頌曰。鐵牛無力嬾耕田。帶索和犁就雪眠。大地白銀都葢覆。德山無處下金鞭。欽公曰。好箇鐵牛兒。故人以是稱之。定初得度於肯菴勤禪師處。常讀雜華經。以為積功累行修行曠劫始得成佛。復自忖曰。審如是眾生。無有成佛之期耶。乍聞教外別傳之旨。身心踴躍。疾走參雪巖欽公。乞居槽廠。喜作淨頭。欽憐之曰。禪者無太勞乎。定對曰。欲求無上妙道。豈敢言勞。欽示以偈曰。昭昭靈靈是甚麼。眨得眼來已蹉過。廁邊籌子放光明。直下原來只是我。定不領旨。一日欽示眾曰。兄弟做工夫。若也七日夜。一念無間。目不交睫。無箇入處。斫取老僧頭去。定益愧勵。曉夜參究。忽染疴。自取觸器。就坐屏處。單持正念。目睫不交者七日。至中夜。頓覺山河大地。覿露真常。良久如聞擊木聲。遍體汗流。其病亦瘳。舉似欽公。欽復憐之曰。百尺竿頭進步為奇。定更加精進。經六載。欽公垂問。亡僧死了燒了。向甚處去。無酧對者。欽代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定乃洞徹。言下厲聲曰。和尚舉揚般。若驚得法堂前石獅子。笑舞不休。欽曰。試哮吼看。定曰。劫外春回萬物枯。山河大地一塵無。法身超出山河舉。笑倒西天碧眼胡。欽敲香几曰。山河大地一塵無。者箇是甚麼。定作掀禪牀勢。欽公笑曰。一彩兩賽。乃辭欽去。流覽名勝山水。有以巨剎相挽。定概不欲居。乃曰。人勞於前。我逸於後。其可乎。至衡州酃縣。過桃源山。眷其幽邃。刀廬於桃源。桃源深處人跡罕。到烟霧晦冥。而山君水王出沒無時。定以迷悟因緣示之。授其五戒。於是神靈呵護。未久叢席大成。號曰靈雲寺。定為人好培養衲子。四事周備。間與談論。靡所不至。然自受用處數十載。一折脚木榻而已。遇人無貴賤。危坐燒香。清茶對話竟。日夕無倦色。常有士夫過訪。顰歎不堪而去。伯顏公入山問道。聯牀旬日。臨行定倚杖門。送曰。公今生失脚。墮於尊貴。一念不來。即來生也。再若失脚。山僧無奈公何矣。會公除政府欲疏。朝廷賜定衣號。定曉以偈曰。大地山河一鐵牛。多年忘把鼻繩收。堪嗟槐國人如市。旦暮笙歌閙畵樓。顏公發柬以示僚屬。其挂冠歸田者數人。而在朝辦道者甚眾。大德壬寅冬。手書長語示眾。其略曰。塵世非久。日銷月磨。桃源一脉。三十年後。流出一枝。無孔笛虗空吹。起太平歌。癸卯春。泊然坐化。閱世六十有四。坐三十三夏。函全身於陶器。[療-(日/小)+土]於寺北沙潭。三年後啟視之。爪髮俱長。顏色如生。

贊曰。余讀中峰廣錄。至題定公贊。有茶陵千仞靈雲寺聲播元朝數百州之句。默想公之為人。必大有可觀。中峯故歸重之如此。及簡燈錄。見公投機頌。如多寶佛塔湧起虗空。人人得而瞻仰。益知公悟處的當與高峰齊名宜矣。

悅堂誾禪師

禪師祖誾者。南康人也。號悅堂。宋端平改元。生於周氏。連眉秀目。神氣奪人。年十二聞鐘聲。嗒然自失。即厭家居。乃辭親。求出世法。轍受業於嘉瑞沙門。日閱大乘經論。夜則禪坐。或枯立終宵。栖賢法師。誘誾入講筵。誾曰。講經能了生死否。曰。代揚佛化。廣利羣生。況自了乎。誾曰。誰是羣生者。法師駭歎曰。沙彌再來人也。誾於是倍加精進。因閱華嚴入法界品。有所省發。乃受具足戒。東遊蔣山。見別山智語在智傳中。智甞稱曰。誾江西氣品。它日有過人處。雖然也是六月梅花。且指見斷橋。斷橋歿。別參介石朋禪師。朋曰。道者何來。對曰。長橋分埜岸。一棹舉湖心。曰。空山雲面合何處覓形踪。對曰。一聲金磬動。獨露萬機前。曰。先賢無字語。不妨速道看。誾擬對。朋便打。自此服勤於朋。見朋不敢仰視。一日朋忽召誾闍黎。誾趨諾。朋曰。趙州庭栢話。作麼生會。擬進語。朋擊曰。何不道黃鶴樓前鸚鵡洲。誾深契妙旨。乃西還隱廬山。會東巖日住圓通。諸山以晚輩藐日話不行。誾故移杖就訪。值上堂。誾出大展。然後進問曰。如何是佛。日曰。仁者問佛那。曰。實是某甲疑處。日呵呵大笑。誾喝。日便打。日尋知。誾乃設特位尊之。誾謙就半座。凡遇大參入室。必展拜益重其禮。或竊笑其迂。日怒責曰。無我之風。杳不聞矣。非果地至人。難以至此。汝輩敢忽之耶。是以圓通法席之興。多誾力也。九江錢刺史以西林聘誾。說法廬山。宿衲多起。就爐韛。甞勘僧曰。微塵諸佛在汝舌上。三藏聖教在汝脚底。何不瞥地去。僧罔措。誾便喝。又勘一僧曰。釋迦彌勒是它奴。它是阿誰。擬對便打。又問。新到何處來。對曰。閩中。曰。彼中佛法如何住持。對曰。饑餐困眠。曰錯。僧曰。未審此間如何住持。誾拂袖歸寢室。至於移開先。遷東林。眾滿五百人。宗廓人室。誾曰。溪聲盡是廣長舌。且道說的是何法。廓大悟。誾乃以布衲授之。有僧進曰。明眼英靈滿師座下。未見肯可。今以大法頓授初參。可乎否耶。誾展掌曰。會麼。僧默然。誾曰。將謂山僧多少奇特。元貞初。賜通慧禪師號。併紫法衣。大德間。補靈隱。年七十五。說偈而歿。其偈曰。緣會而來。緣散而去。撞倒須彌。虗空獨露。宗廓繼席東林。聞訃亦說偈歿。廓號無外。首住雲居。以自強著節志士仰之。

贊曰。余簡介石朋公之語。不多得矣。獨見其因。行掉臂間。遂使悅堂廉纖脫盡。信哉魚腸匕首。立可斃人。宗廓之嗣悅堂也。顛末一致。可謂肖子區區。蜾負。而祝似我者。何足道哉。

匡廬一山萬禪師

禪師了萬者。號一山。臨川人也。其先金氏。為江右顯族。萬生貌瘠。而秀氣格精厲。八歲指揮羣小。肅若朝堂。又八歲好學。以淹愽著聲。每嘆孟軻氏未達性理。同輩驚其狂。萬曰。聖賢亦猶人也。何無是非眼目乎。乃毅然求佛為師竟。於金谿常樂院棄髮。是夕芝產戶樞。院主卜之。得乾之九五。占者曰。剛徤中正聖徵也。當為法王。萬遂遊方。徧見名宿。得旨于東叟頴。住後甞謂及門者曰。我當時初參偃。谿聞尊宿。聞以為我齒牙超邁。每同商略古今間。謂我曰。子姿質銛利。山僧實不及子。但有一著。若識得。山僧在子脚底。我雖不測棄去。未甞不珍味其語。又見靈隱荊叟珏禪師。亦蒙隆遇。珏曰。近日法社凄凉。尠合中道。太過者生易。不及者生疲。疲病庶幾可振。易病難醫。何也。佛祖境界非世聰之可測度。彼時雖銘。其說不能當下慶快。如是展轉。所歷非一。大抵遮前護後。遂乃撥妄求真。及到南屏。惟吾師東叟頴和尚。能捋下鐵面。當眾以如意指我曰。萬書記文彩燦爛。應酧時機。則不無管取涅槃堂裡一字也用。不著彼時。我心識俱喪。乃強曰。何也。吾師曰。別人根鈍。不得利子。則根利不能鈍。我對曰。豈無方便。師曰。又恁麼去也。自此啟口說不出。舉筆寫不出。一日偶經神祠。見紙錢灰旋風飛起。盡亡所執。吾師遂以妙峰師翁禪板如意。交付於我。我今日舉著大似。一回喫水。一回咽矣。妙峰名之善玅喜之嗣也。萬為人鯁直。少含蓄好。樊勵後學。見有小善可錄。必展轉發明。人亦不敢偽。或有過。則曰。人非聖賢。孰能免焉。改之為貴人。亦不敢飾。至若事關法化。知見差訛。則切直千餘言猶不已。當時以此憚而懷之。初住天台之寒巖寺。三年移仙居之紫籜山。大闡法化。有僧問曰。紫籜山庭如錦繡。是誰按拍畵圖中。萬曰。深沙休努眼。僧顧左右曰。道甚麼。曰。碧水浪吞鈎。僧曰。將謂歌謠風日煖。元來鼓角陣雲深。曰。八千子弟歸何處。消瘦秋空一笛霜。僧曰。恁麼則山河無意屬英雄也。曰。摘楊花。僧次日復進曰。昨日公案未圓。乞師再垂方便。萬曰。分付直歲不得。普請曰。古老頭巾真難共語。萬擲下拄杖。僧出大呌曰。紫籜老漢今日方始瞥地。萬便休。十載遷疎山。疎山舊例。住持須通刺當道。萬輙不可曰。孔席不煖。墨突不黔。誠各行其志也。況我圓頂之夫。何天不可翱翔。乃為三間古院。委曲權門。是則法化未弘。僧風先掃地矣。當道議不合。萬留偈法堂。飄然而去。偈曰。疊疊韶華一杖藜。白雲到處有山棲。等閒愛種蟠桃核。不把春紅賺馬蹄。江淮總統聞萬高標。會諸山於靈隱。直指堂議。以開先迎萬。或度其厭叢林不肯來。有耆宿曰。萬公必來也。彼雖起居蕭灑。然瞿瞿以法門綱目為任。若致之以誠。即十字街頭肩栲栳養閒漢。彼亦欣樂。況開先為山林之勝。且便於衲子。公豈木強人乎。公必來也。萬果擕數禪衲。惠然而來。有偈曰。剎竿扶起本無心。教外金襴影自深。肯著三三前後力。波濤陸地起龍吟。於是開先鼎新。英俊大聚。扣問之外。從未隻字。干及豪貴。其時道俗蒙萬示語。如獲珙璧。笑隱來參。萬審其機緣。指往百丈。為晦機嗣。無我之風。海內仰之。又十載住東甌江心寺。少不適意。又棄去。寺眾數百泣挽隨。至馮公嶺不從。萬甞曰。古人因學道。以立叢林。事事隨緣。法法周備。為住持者。觀會中或有一箇半箇。實心務本。則當不顧安危。竭力支撑。雖社廟神壇。亦可居而不愧。今人計叢林以學道。或三百五百。不顧日逐。何所用心。但云。頭頭合轍。物物圓融。乃崇尚土木。鷺伺豪家。然後竊虗器傳子孫。與蚖蛇戀窟。明無少異。毫厘既差。千里懸隔。良可悲夫。晚年匡廬月澗明公。迎萬歸東谿。萬翩然命棹曰。滿望春江興不違。一波纔動萬波隨。烟嵐調拍如相委。何待芳心託子規。月澗歿。開先之眾復請萬。萬力却之曰。我住持三十載。而法化寥寥。更何所望。而不休乎。且精神非壯盛之時也。諸公不復言。皇慶壬子。十一月二十六日。示疾。越七日。命浴更衣。據室危坐。書訣眾語。儼然而化。闍維。收五色舍利。大如菽。不可計。目睛齒牙頂骨不壞。時改建豫章烏遮塔。江西行省丞相幹赤命以舊藏釋尊舍利奉於中。遣使分一山萬禪師目睛舍利。以寶匣秘之。陪塟焉。餘舍利塔東谿。

贊曰。名位虗器也。道德實跡也。據虗器而核實跡。則失矣。余觀萬公平生。住持獨持大體。熙於實跡不以名位自累。少不合輙。棄去。此其節概。大過於人。應菴曰。衲僧當著草鞋住院。良有以哉。

高峯妙禪師

禪師諱原妙。出蘇州吳江徐氏。為雪巖欽禪師入室之真子也。弘法於天目之獅子巖。因以高峯自號。關居三十載。橫拈倒施。而令行吳越。南宋嘉熈戊戌年三月。而公生。公生性遲重寡言。笑行如瘦鶴。望之似懦弱。然其神氣精悍奪人。幼喜趺坐。凡見髠流。必合爪勞問成禮。淳祐壬子。從秀水密印寺法住沙門得度。年十五。備知大僧事。及戒得滿分。於其律度。開遮進止。不期而咸合焉。尋習教觀於天台。其文句義。學弗可難也。公每忖達磨一宗。不立文字。為教外別傳。能了當人大事。為之立地成佛。豈徒然哉。即出杭州。參訪宗門知識。入湖南淨慈淨慈。為武林禪窟。倫斷橋居焉。公參僧堂。立死限三載。擬求妙悟。竟無所發。時雪巖欽禪師寓北磵。斷橋指公往謁。公謁雪巖。雪巗不許通謁。公益心切。乃告香通誠。雪巖許見。未作禮即連棒打出。公垂涕回惶。復入雪巗。便問。阿誰拖你死屍來。又以拳打出之。於是疑團猛結。無所攀仰。乃擬避喧求靜。齩嚼話頭。於徑山禪堂及月。忽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匊戰胸次。目不交睫者六晝夜。忽覩演五祖真贊云。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元來是者漢。從前話頭一併打。失其年二十有四矣。雪巖已赴南明。公即走覲。纔入雪巖。便問。誰拖你死屍來。公便喝。雪巖拈棒。公把住曰。今日打原妙不得也。曰。為甚打不得。公拂袖而出。次日雪巖召公問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對曰。狗舐熱油鐺。曰。那裡學者虗頭來。對曰。正要和尚疑著。雪巖休去。公以為妙契玄旨。自此隨問即答。久之雪巗謂公曰。日間浩浩作得主麼。對曰。作得主。曰。睡夢中作得主麼。對曰。作得主。曰。正睡著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公不能對。雪巖曰。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饑來喫飯。困來打眠纔睡。覺來却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在那裏。安身立命。公遂別入龍鬚。經五載。因隣僧推枕墮地作聲。大徹乃曰。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咸淳甲戌年。住湖之雙髻峯。禪者登峯益眾。公即入西天目山之獅子巖。巗絕躋攀。其來決擇之者。又滿百許人。公乃別居巖西石洞。石洞之險。非梯莫陞。大書死關二字為額。盡屏給侍。日用一食。以甕為鐺。斷緣撤梯。巖中弟子罕見其面。或垂語以騐方來。不契即拒關。其垂語曰。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只是一箇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大修行人。本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雲遮卻。人人有箇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盡大地。是箇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元世祖丁亥年。雪巖遣白拂囑公。偈曰。上大今已無人。雪巖可知禮也。虗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始陞座開導。其語懇切。中古尊宿。未之有也。叢林謂之禪經。抱道老成之士並歸焉。一日民間訛謠。官選童男女。本小師問曰。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女時如何。公曰。我但度竹篦子與他。本大徹於言下。或問。諸弟子優劣。公曰。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不道全無如義。首座固是鐵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維那卻是上林新篁。它日成材。未可量也。元貞乙未季冬朔日。命鼓告眾曰。西峯三十年。妄談般若。罪犯彌天。今日(或云末後)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領去也。大眾還有知落處者麼。良久云。毫厘有差。天地縣隔。復曰。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倒須彌山。跏趺泊然而寂。七日容色益明潤。舍利結於爪髮。越三七日。塔全身於死關。坐四十三夏。歷世五十有八。仁宗戊午。諡普明廣濟禪師。

贊曰。古以滹沱機用。如塗毒鼓。聞者皆立死。或先後於近遠稍異。迨密菴後。幾不橫死矣。幸雪巖得無準藥授之師。師復塗而擊之。以立死中峯輩至今。聞其餘響。猶自胥喪。吁何偉也。非師玄要戈甲。吳越正令。曷克臻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道之超时空守护者

    天道之超时空守护者

    在成为时之狭间时空守护者后,南宫问仙觉醒星风之源,离开星风界进入万象界历练,通过星风之源觉醒星能力,南宫问仙在万象界开始了他的霸道征服……
  • 武者之后

    武者之后

    主角是上古战神的后人,看他如何觉醒上古能力
  • 修行从侠客行开始

    修行从侠客行开始

    一段不凡的旅途。只为成仙。侠客行中求神功,古剑奇谭修仙决。
  • 无限世界追寻者

    无限世界追寻者

    东方潇瀚很郁闷,不就是坐个飞机吗,怎么就从天上掉下来了?好吧,掉下来也行,反正也没死,而是穿越了。咦?不是穿越?是无限流。可是……“我都穿越成东方不败的儿子了,你要我成为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铐,就算我打败他有几个人会当真啊!”“要我飞升?你不知道天上有个大BOSS正准备在我上去的时候一巴掌把我扇死吗!?”“老子在圣域都混了十几年了,你现在却给我一颗魔星还要我成为圣战后的教皇!?”“魂淡!你这都发布的什么鬼任务啊!”“啥?我体内还有另一个灵魂,只是被你镇压住了,我不听话你就放开他让他夺舍了我?!”“别别别!老大,别那么性急,我马上完成任务,马上!”
  • 水镜缘

    水镜缘

    穿越到不知名的朝代,在现代已经厌烦权谋的她会不会摆脱政治的漩涡?她会不会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过上云淡风轻的生活..他,备受歧视,想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来弥补内心的卑微..他,飘逸出尘,却因为父母之命不得不委曲求全....他,妖孽再生,本来认命却在遇到她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极致男宠,心灵近乎扭曲对越美好好的事物要不就极尽占有,要不就共赴黄泉他,尽忠职守,因为她的出现而色彩斑斓,为伊生,为伊亡...他,帝本无情,却因为她的一句话誓死想随...他,他,他,他们,水镜,一个怎样的奇女子能的如此喜爱,有得如此伤害.....
  • 不死者无畏

    不死者无畏

    地狱门前有两条路。往左,拼尽一切赌万分之一的奇迹;往右,舍弃不必要的尊严苟且偷生。硝烟弥漫的未来世界,避无可避的灭世危机,当直观可怖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千百万种不同的选择会交织出怎样的末日图景?旋涡的边缘,不知恐惧为何物的不死者,紧跟着债主的步伐,一路讨债来到了旋涡中心,搅动风云!徐安:我的目标是天下无仇、无债一身轻!可是总有人要欠债不还……
  • 镇长的日常

    镇长的日常

    本作品脑洞是出自一个单机游戏——冒险村物语。这个小游戏是一个经营类的,蛮好玩的。“最近怪物盛行,我这个镇长实在受不了了,瑞斯你就帮帮我吧”“呵”瑞?死鱼眼?斯“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算盘吗?你就是想和你刚好上的女朋友私奔!”“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我们可是好朋友!”“是吗?那你手上的空间卷轴是干嘛的?”“既然被你发现了,那么…哼哼……瑞斯我爱你!再见!”“混蛋你给我回来好好经营你的小破镇啊!!刚当上镇长就这么不负责任,小心光明神诅咒你啊!”瑞?面目狰狞?斯虽然瑞斯百般不情愿,但是既然混蛋发小难得拜托他一件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那么现在最重要的是——城外怪物源源不断,城内勇者就四人!小破镇子连日常店铺都不齐!这根本是地狱难度吧喂!!!
  • 穿越之新人类文明

    穿越之新人类文明

    对于2016年的我们来说500年意味着什么。我想应该是一段对我们来说有点遥远的历史,只有教科书和百度百科中笔墨不多的描写了这些内容:公元1516年,人类尚处在16世纪。这一年中国纪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日本纪年后柏原天皇文正十三年。这一年,提契诺州加入瑞士;奥斯曼帝国占领叙利亚;吐鲁番占领了敦煌;托马斯·莫尔在写《乌托邦》;德国纯度要求颁发;6月南丹铁陨石降落。而在2516年的现实乌托邦世界里一个疯狂的科学家正和他的AI密谋利用时间陷阱绑架2016年的人类,很不幸,陈承就是这个倒霉蛋。
  • 每天一堂礼仪课

    每天一堂礼仪课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的,涉及语言、行为、衣着、用品、程序等方面的律己敬人的规则。它是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它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享有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实质上是人的内在修养、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尊重、恭敬他人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技巧,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良方、赢得人脉的法宝和竞争取胜的利器。
  • 司夏

    司夏

    司夏者,神界司掌夏季的神女,机缘巧合之下,她误解了雾明涧封印的上古神兽麒麟,因而被遣下界搜集神兽信息,将其再次封印。麒麟者,因神界极为隐秘的秘密而被封印的神兽,被司夏解封,元神散落人界,等待着再次苏醒的那一日,翱翔四海。只是命运弄人,最后的最后,她的抉择该何去何从,是听从上天安排,还是遵于内心所想?那年七月初,她笑着对他说,听说长安的夏天,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