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2300000055

第55章 领导应有修德之心和察德之能

本章又涉及了看似不相干的文字,即前三句似与后面的内容无关。有研究者以为是不同的内容,故作了与后面不相干的理解。说“善建者不拔”是立了法制自己反而脱不了身,“善抱者不脱”是如孔子聚徒三千反而使自己脱不了身,“子孙以祭祀不辍”是老子讨厌祭祀。这种解释有误。这个“善”字与前面一样是指“善于”。任继愈先生的注释是对的。本应从正面去理解。问题只在于善建什么?善抱什么?怎么样才算“善”?其实与修德联系起来看,这些都很容易理解。这个钥匙就是个“德”字。

“原文”

善建者不拔①,善抱者不脱②,子孙以祭祀不辍③。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④;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国⑤,其德乃丰⑥;

修之于天下⑦,其德乃普⑧。

故,

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国观国,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注释”

①善建者不拔。拔,脱掉。王弼注:“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

②脱。摆脱。

③辍。间歇,间断。

④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此四句,王弼注:“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修之家则有余,修之不废,所施转大。”

⑤国。任继愈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国是指城镇,不是今天所谓国家”,似有误。国,应是指诸侯国,邦、国,都是指诸侯国。

⑥丰。厚。

⑦天下。指周朝普天之下。

⑧普。普遍化。

“译文”

善于建设的,不会动摇;善于抱持的,莫能摆脱。这样,子孙对他的祭祀就永远不会停止。按照这个道理修德于己身,他的“德”就是纯真;修德并贯彻到自家,他的“德”就有富余;修德并贯彻到他那个乡,他的“德”就可以成为做领导的基础;修德并贯彻到一国,他的“德”就会很丰厚;修德并贯彻到天下,他的“德”就非常普遍。因此,要凭着自身修德来观察和认识自己,凭着自家修德来观察全家之德,凭着一乡修德来观察全乡之德,凭着一国修德来观察全国之德,凭着天下的历史来观察天下的未来。我怎么知道预测未来的天下呢?就是根据这种类推(或相似联想)的方法。

“解说”

老子始终是重道、重德、尊道贵德的。无“道”难以修到玄德、上德。无玄德、上德难以反映悟“道”之深浅。作为管理人特别是侯王等高层管理人,“道”要用在治国、管理社会方面,德则要体现在治国、管理社会的实践中,于是要修德,特别要修治国之德。后面讲的“以正治国”其实就包含在“以德治国”之中。

有研究者认为,在本章老子是批判法家和儒家的社会观的。说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儒家强调以礼乐教化治国,都是“有为之治”,都是与老子的自然无为的理念格格不入的,老子通过对法、儒两种有为思想的批判,进而提出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的标准。老子认为,法家重法制以求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儒家的聚徒讲学以求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都是“有为”,都是不但禁锢他人也禁锢自我的愚蠢做法。“道”之德的理念,是自然无为的理念。应该用自然无为去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这种解说虽然总体来说是正确的,老子确是主张自然无为,反对儒、法家的有为,但在本章却不是这个意思。

本章的根本思想就是希望管理人有修德之心和察德之能,目的都是为了使管理人能对国家社会进行“德治”。他也并不是不要法治,如后面他会论及司法,因此,他对法、儒学派并不是一概反对的。

怎么样看出本章是讲管理人要有修德之心和察德之能的呢?前三句与此何干?

前三句就正是从普通哲言角度来切入话题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意即无论建立家庭还是建设国家社会,善建者均不会动摇;无论是抱持家庭还是国家友邻,善抱者均不会离散。如此,子孙后代对其的敬仰、祭祀就永不会断绝。那么,怎么样才是“善建”、“善抱”呢?这不禁使人想到二十七章讲的“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其语法结构相一致,思想理念也相吻合。善闭、善结主要不是靠物质技术而是靠“道”和“德”。本章讲“善建”、“善抱”的意思是,主要不是靠法制、组织措施,重点是靠“道”和“德”,靠这种无形的力量和精神黏合剂。中国人民以至全世界人民永远怀念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样做的。

主要用“德”来“建”,主要用“德”来“抱”,即主要用“德”来建设国家,用“德”来组织、凝聚人民和友邻,这是老子对管理人的希望。虽然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提出这样的希望,仅属一种理想,却十分被人崇敬并很有可取之处。老子显然认为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提出来。

为此,老子接下来希望管理人先要有修德之心,并大论修之于身、家、邦国和天下的好处。他认为对身、家、邦国、天下来说,都应修德。管理人修之于身,其人就会纯真、忘己。修之于家,就能使全家都这样,即“齐家”,带动全家。修之于国家、天下就能使之普遍效仿、贯彻,而达于“德治”的目的。同时,老子还希望管理人以类比的方法来观察他人、他家、他乡、他国以至天下。这就是察德的能力和方法。这也是管理人所需要的能力。

至此,我们还要进一步问,作为治国之“德”,作为善建、善抱之“德”,其核心是什么?不能一概用“自然无为”来回答,在这里,不仅要进入“德”,而且要进入其核心。在本章,老子没有说,但联系前后已很清楚,那就是:忘我地爱人特别是爱人民。

“诗赞”

修德起初修于身

最终达于普天同

君王据此察人品

含德至善百姓从

同类推荐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素书全鉴(第2版)

    素书全鉴(第2版)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热门推荐
  • 带着包子找男人

    带着包子找男人

    一个男人带着自己生下的小包子。苦苦的寻找着包子的另一个爸爸。辛小宝,你再皮就把你扔到树林里让大灰狼叼走。切,现在傻子才相信有大灰狼......
  • 兜转万界

    兜转万界

    若是给你一次在万界行走的权利,你想演绎怎么样的人生。
  • 送死三十六计

    送死三十六计

    赵谦辞职之后被人看中,被邀请加入某影视公司当演员,工作就是进入各个位面变成主角的敌人,然后暗中帮助主角快速成长,最后杀死自己,而他的报酬就是得到临死前自己拥有的实力……
  • 山水一程自此三生有幸

    山水一程自此三生有幸

    洛笙穿越到了异世界,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洛笙从不多管闲事,一件件意外让叶笙歌渐渐身处异处……
  • 事情

    事情

    人不可以相信别人,但是你可以相信你一生你最重要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生道

    长生道

    仙历七百六十年:仙魔两界封印接引即将打开,众多大能与飞升上界,但也有一部分大能之士,或担心上界大战再次爆发,或贪恋下界故土,纷纷寻找封印自身修为之术,免于接引,可谓绞尽脑汁。
  • 网游之圣战辉煌

    网游之圣战辉煌

    现实佣兵进入游戏诸多英雄掀起血雨腥风诸多红颜舞动风月旖旎战斗吧,为信念,为命运,为爱人!
  • 怎样做好电工

    怎样做好电工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电工的基础知识和电工安全技术,包括电工常用的工具、如何正确阅读电气原理图、如何分析电气事故的原因等内容。
  • 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生活是一碗五味俱全的汤,酸甜苦辣咸每种味道都要品尝。然而,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健康快乐的心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你的心情你做主,有了这本教你调控情绪的快乐宝典,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能将坏情绪踢出九霄云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