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2300000004

第4章 圣人之治在于使民返璞归真

老子觉得,光有管理的理论基础即管理哲学和管理的最高原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具体措施,于是,他在本章主要讲了要使民易治、使民有为,必须“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是他认为的圣人治国原则之一。这种原则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主张看似一样都属愚民政策,其实并非如此。老子是要使被扰乱了思想的百姓返璞归真,回到大道方面来,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①;不贵②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③,弱其志,强其骨④。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①尚贤。推举有才能的人士,崇尚贤名。这里主要指后者。“使民不争”,《周礼·地官司徒第二》有“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

②贵。王弼注:“贵者,隆之称。”即重视的意思。

③虚其心,实其腹。王弼注:“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④弱其志,强其骨。王弼注:“心虚则志弱也。”此两句,均意指使老百姓体健心虚,无争名夺利等非分之想。

“译文”

不推崇贤能人之贤名,使人民不至于争名夺位;不重视稀世珍宝之货,使百姓不至于干偷盗之事;不让百姓接触引起欲望的事物,使他们的思想不至于被扰乱。所以,圣人管理国家的做法是:净化百姓的心灵,满足百姓的温饱,削弱百姓的志气,增强百姓的筋骨,永远使老百姓无巧智之知、无贪得无厌之欲,使有智慧有知识的乖巧之人不敢轻举妄动。按“无为”的原则进行管理,就没有管理不好的。

“解说”

本章开篇,老子用“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及其效果作为引论,然后得出圣人之治的原则。管理要以人为核心,一切方法要围绕“人”这个“太阳”转,那就要研究人心、民心,研究人们在想什么、追求什么。老子正是抓住这个核心问题,按照上古的管理经验提出了这样的原则。

从老子的引论和当时的史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争名夺位、偷盗抢掠和民心大乱的情况。老子在去陈国国都宛丘求学路上遇上当时名盛一代的学者常枞的学生朴然,并在其指点下在放鹿山找到了常先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又遇上得意知己尹喜。两人学业结束后,尹喜邀老子去洛阳谋职,老子无意仕途,想去楚国国都郢都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和风土民情,于是只身去了郢都,一路上看到了许多令人不忍目睹的心酸场面。到了郢都后,他更体会到当时统治者的贪图名利、追求奢华及其给民众所带来的极大灾难。后来,他在楚国看到楚王发令出兵攻打蔡国,在周室又看到王位之争的一幕幕残忍景象,因此,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思想,以预防社会动乱和不安。并由此提升到圣人的治国原则:“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只不过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些原则看似消极,实则积极。

“不尚贤”应是不尚贤绩和贤名。如果是不尚贤能,这种思想当然就是错误的。《吕氏春秋·谨听》通篇否定甚至批评了不尚贤能的思想,说:“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认为要举贤任士。不过,老子指的主要是不尚贤绩和贤名。周朝已有推荐贤能之士的制度,他不会反对这一条的,他只是反对崇尚贤名。这可以从七十七章“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一语看出。就是说,圣人有贤绩却不喜欢见于贤名,不想被歌功颂德。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种治国原则在求稳防乱乃至图强方面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称霸就采取了这个办法。这个办法在《国语》中亦有记载,齐桓公采用谋士的建议,除训练军队以外,对百姓也进行详分层级的严密组织和弱志强骨的措施,让百姓能吃饱肚子,全国简直就像一个大军营,没有自由求学和个人发展的可能。那些详分层级的组织有分层的统一领导,一旦开战,百姓亦是军人,结果成就了霸业。晋文公分别让百姓虚其心实其腹,身体强健了又受过训练之后,一度准备称霸,大臣子犯劝阻:“百姓虽然经过训练,身体强健,但是不懂得义,还没能各居其位,不能用。”后来,晋文公采用去郑国迎周襄王返国的办法使人民懂得了什么是义。他以为可以使用百姓了。子犯又劝阻说:“百姓还不懂得什么是信,不能用。”后来晋文公在与原国作战中坚持执行原来发出的退兵命令而放弃原国可能投降的战果,教育百姓懂得了什么是信,结果民风大变。后来,子犯又劝晋文公要让百姓懂得礼,养成恭敬、谦让的品德。晋文公照做,以礼仪行事,据礼判断是非。子犯说:“现在可以用民了。”结果晋文公伐曹,攻卫,取得齐国之地,又大败楚军,成了当时霸主之一。老子是反对侵略战争的。他提出圣人之治的上述原则并不是要管理人去征战争霸。他的目的在于各国自强以自保,而百姓则安居乐业,温饱健康,国家安定。王弼认为心虚则志弱;而老子说的“虚其心”不仅指谦虚,还指不把名利、地位放在心上。

但是,老子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难以为人理解。任继愈先生说“法家韩非子对此很欣赏,并用作法家治理老百姓的思想。这里可以体现老子与法家之间有一道暗流联通”。法家先驱管仲在《管子》一书中从人性“好利”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以“利民”取民心的“利民政策”,说:“得民之道,莫如利之。”(《五辅》)“旦暮利之,众乃胜任。”(《版法》)人民得到实惠,则“虽不召而民自至”(《形势解》)。即老百姓会自发地来投奔和拥护君主。老子提出“常使民无知无欲”岂不与此相反吗?其实,老子并不是要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也不是像某些学者说的是让老百姓“眼不见,心不烦”,而是不要有伪诈之巧智和贪得无厌的欲望。“常使民无知无欲”恰与前面“虚其心”、“弱其志”义相衔接。

如果老子的“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不要知识不要欲望的愚民政策,那当然必须批判。封建统治者确实有扼杀人民的理想、智慧,纯粹把他们当成身强力壮的生产工具使用的思想,这是十分卑鄙的。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有着天壤之别。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全面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后来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中也有过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未来的新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发展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邓小平提出要培育“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我们学习、实践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包括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受。由此可见,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才是伟大的人民领导者,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管理国家社会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根本目的的。剥削阶级统治者自然要愚弄人民,推行愚民政策。可以说,过去所有剥削阶级包括其自树的知识界的代表人物的发展观,都没有关于人的发展这样的内容,人民仅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只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及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才第一次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发展观,并作为其核心。这是划时代的伟大的发展观。

不过,老子不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统治者自树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他虽然没有提出要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思想,但他提出的“常使民无知无欲”,不能单从字面上看,不能作愚民政策来理解。他是要永远使老百姓无伪诈之巧智、无贪得无厌之欲望,从而返璞归真。有些学者将此句翻译为“永远使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或“永远使老百姓无知识无欲望”,这些译法均欠妥。蒋信柏先生在其编著的《道德经》中翻译得较好一些:永远使人们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名夺利的欲念。周卫先生在《〈道德经〉新译新评》中则翻译为:不知名利为何物,更无贪欲在心头。这样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蒋信柏说:“整句话的意思是使人们没有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欲望。天下人的欲望淡了,人心也就厚道了;人心厚道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老子的管理思想有两个重要方面,为使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发展,一是要防止来自下面的争名夺利和因贪欲而妄为,或盲从某些捣乱者;二是要控制来自上面的搅扰百姓自由发展的苛细礼制。这里主要是讲第一个方面。

“常使民无知无欲”,可以起到防乱和净化人心的双重作用。人民要自由全面地发展,国家必须给予其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当时其他学派也看到了这一点,只是做法不同。儒家想按周朝的老方法包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类进行“礼教”,以使人民安分守己,这显然是需要的,但比较生硬、机械,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儒家经典的《礼记》开头一篇就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这就是重“礼教”的依据。周卫说:“孔子极力提倡‘克己复礼’,企图以周礼为蓝本,来重建社会道德体系,而老子则坚决反对这一主张。”周礼极其繁杂,等级森严,连埋马、埋狗都有不同礼法,有些礼制连他的弟子也有怀疑。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呢?更何况“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并非最好。应该说“人有德则安,无德则危”,故应悟道修德。老子则看到了问题的源头,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净化人的灵魂入手进行心灵教化,即进行德教,这样才能“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人心厚道无贪欲,自然就不会听信那些妄为的作乱者,所谓“智者”也就捣乱不起来了。如果光有“礼教”和礼法的约束,而人心有伪诈、有贪欲,则越施行“礼教”、越约束百姓,则越乱套。故后人批评说“礼教杀人”。“复古不但可笑,而且可耻。”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后记,长沙:岳麓书社,1991.如果从根本上入手,同时施以“礼教”和礼法中好的部分,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是老子与儒家的重大分歧。《淮南子·卷二·俶真训》批评了孔、墨弟子自己都做不到,焉能教人,说是“用皮毛末节去归返根本”,认为“如果能通达性命之情,那么仁义自然会依附于身,行为举止哪能搅得了人心呢?”(西汉)刘安,淮南子·卷二·俶真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常使民无知无欲”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即促进人回归本性,返璞归真。这不只是治国的手段,也是治国的目的。人在争名夺利愈演愈烈的社会里,本性是被扭曲的,心情也是不舒畅的,亦即不自由的,是不符合人的本性和全面发展的。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才是返璞归真的结果。当然,这需要物质基础,需要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但是教育必须提前开始,必须从根本入手。人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不断脱离低级趣味,做高尚的人,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本章最后,老子又得出了“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结论。这一结论恰与上一章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原则相衔接。在这里,能不能得出“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结论呢?这一结论看起来的确有点突然和牵强,但是,如果按照他的辩证法仔细一想,就不会感到牵强,反而会觉得顺理成章。因为老子讲的“无为”是希望高层管理人要管宏观、管政策,而不要管具体业务技术,具体业务技术的应用即“有为”应由臣子和百姓去做。既然要臣子和百姓去“有为”、去做具体之事,就要让他们无杂念、身强健,这样相辅相成,当然就“为无为,则无不治”了。后来的齐桓公让管子全权负责管理国家大事,管子则又分工下去。据《吕氏春秋·勿躬》记载:“管子,人臣也。不任己之不能,而以尽五子之能,况于人主乎?人主知能不能之可以君民也,则幽诡愚险之言无不职矣,百官有司之事毕力竭智矣。五帝三王之君民也,下固不过毕力竭智也。”《吕氏春秋·为欲》还说:“善为上者,能令人得欲无穷,故人之可得用亦无穷也。”“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功无不立矣。”

另外,“为无为,则无不治”,倒是透着民主管理的精神。他是要“上”无为,而不是要“下”也无为。相反,是要放手让臣民去改革、开拓、创新、进步。“上”只要集中臣民的意志和建议就行了。这就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民主的管理原则。

“诗赞”

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老子赞誉:圣人之治

圣人之治即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即民主至治

但须育民无伪无贪欲

使民身强体壮胸怀虚

促进德智体美都发展

这是教育之大势所趋

同类推荐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为中国哲人申辨

    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恋人,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即使亲近如父母家人,也总有难以启齿的时刻……在当今社会,此类哲学中称为“异化”的现象成为青年人无法回避的痛点,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纷沓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作者柳东民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精准地展现了一个富于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他已卸下教科书赋予的身份标签,只想面对面地与你聊聊,那些生活中别人不懂的苦痛。
热门推荐
  • 萌妞追师:吾家囧徒初长成

    萌妞追师:吾家囧徒初长成

    古代小萝莉养成文!呆萌妞霸气上演艰难追师记!她,出身名门却长在山谷,卖萌撒娇耍无赖,无一不能。他,沉默寡言却文武双全,腹黑毒舌假正经,样样精通。她追随他出了山谷,一路风尘仆仆,进入皇宫,摇身变成小公主。他养育她十六年,受尽折磨痴缠,对天感叹:“女人为何如此麻烦!”阴险太后设迷局,镇国塔中的她九死一生。他救她于危难,却只说:“你怎么这样沉?”楚国皇子求和亲,为换得长治久安,她挥泪出嫁,却险些死在他剑下。她只知他沉默寡言,却不知,他曾为她拱手江山。他想护她一世周全,却不知,她想与他一世长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翻萌宝,亿万总裁爹地

    宠翻萌宝,亿万总裁爹地

    被新婚“丈夫”捉奸赶出家门,是意外还是骗局?究竟是谁一夜过后杳无音讯?六年后高调回归,追寻真相,严惩渣男,更有萌娃相伴,邂逅神秘男人,“你就是赖账叔叔!”
  • 盛世婚宠:总裁轻点爱

    盛世婚宠:总裁轻点爱

    她一步一步的倒退着,染满泪珠的双眸一瞬不瞬的盯着那个对自己冷漠如冰的老公,却对那个他紧紧搂在怀中的女人万般的呵护。原来,他从来就没有爱过她。她以为他就算是一个磐石,她也会用她温暖的心把它给捂热,熔化。可是,她错了。他的心,不是磐石,也不是钢铁,他的心像是空气,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她看不见,摸不着。虽是如此,她还是给了他最后的一次机会,她只问了他一句话,“你爱我吗?”他答不出来。看着她的沉默,她苦笑了一下,“你不用纠结了,从今天起,你我都解放了。”她扬了扬手中的文件。他晃眼的看见了,那是‘离婚协议书’。他急了,他想去抢下来,他什么时候签过那种鬼东西了?
  • 侦婚之法医老公住隔壁

    侦婚之法医老公住隔壁

    十年前,一起恶性案件,让她成了唯一幸存者,同时也成了人人厌弃的“扫把星”。唯有他,好像深渊中照入的一抹阳光,给了她最暖的照顾和保护。只是,人言可畏。她明白,自己是不被允许留在他身边的。至少,现在不能!十年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她以最潇洒的身姿,出现在案发现场。只是,听完他初步的尸检分析,便已锁定了凶手。结案后,她看着他,脸颊微红,缓缓伸手:“白法医,我……”话没说完,就听到一句疏离到不近人情的话语:“不好意思,我有严重的洁癖,不能跟人肢体接触,先走了。”……三秒钟后,他被她一把抱住,狡黠的眼眸微微一闪,“显然,对我没有。”在场,一片瞠目结舌。*安雪:少时的悲惨经历,让她成为了W市最年轻的刑侦队长,聪慧狡黠,屡破奇案。白旭:大学时,邻居家的惨案,让他成为最出色的法医主任,严谨腹黑,智商爆表。*男强女强,女主一点小无赖。悬疑言情,雪儿一贯风格。PS:并非专业刑侦人员,有BUG请自行忽略,不接受攻击性评论。如有中肯建议,可留言商榷。不喜,请点“叉叉”离开。
  • 狗日的战争3

    狗日的战争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南板子村的农民老旦,被国军抓了壮丁,稀里糊涂地去抗日;残酷的战争,将怯懦恐惧的老旦,一夜之间变成凶狠残暴的杀人机器,在战场上一战成名。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大仗、硬仗、狠仗一路打过来,伤痕遍体,成为抗日英雄。1945年,日军投降,次年国共内战爆发。在淮海战役中,老旦被解放军俘虏,改造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倒戈杀向昔日战友,在兄弟相残的痛苦中立下赫赫战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旦荣归故里,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他告别妻儿,再次应征入伍,在异国战场继续他的杀戮生涯。
  • 曙光武神

    曙光武神

    废土之上,寂灭而生,神秘力量突如其来,进化的狂潮掀起万丈波澜,危机逼近,黑暗之中我们只为生存。黑暗逝去,曙光降临,武者的荣耀席卷全球,光明之下我们寻求发展。“这是最好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属于我的时代…”楚安歌自语。
  • 恒温苏尔

    恒温苏尔

    苏大神的求婚:我和它都等很久了,它在等主人,而我,在等我的女人,温尔,你忍心让我们孤零零地再等下去吗?女主受伤之后遇到男主,他们即是驴友又是朋友,但是,一段时间的接触过后,男主心中的想法改变了,开始了苦苦地追求。保甜但不保不虐,嘿嘿
  • 最强万界大穿越

    最强万界大穿越

    本书(无敌爽文)倚天屠龙中,他神功大成,剑指千军万马!射雕英雄中,他结束乱世,铸就无上传说!天龙八部中,他大战群雄,夺得天下第一!神话、风云、斗破、遮天......每一个世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个世界都有着他的传说!穿越诸天,纵横万界,只寻一敌,只求一真!唯一群:65484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