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41500000067

第67章 泛亚语境:好莱坞与亚洲主体性(5)

目前,中国政府针对香港和台湾的一系列经济和文化的统合政策更把合作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关于大陆与香港合作方面,2003年6月29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文件签署,大陆与香港合拍片的前景似乎一下明朗起来。按照这一文件在电影方面的规定:纯港片在内地发行将不再受配额限制;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可视为国产片在内地发行;合拍片允许港方人员增加所占的比例,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境内,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如此种种,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004年,中国故事片的产量破历史纪录,共有212部影片,在这数字中,有1/3强的影片是在CEPA协议后香港片以合拍的名义获得国产身份。2005年更达到创纪录的268部。

总之,在今日作为一个研究者,必须在三者关系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每一个地区电影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考虑到三者的关系来制定政策;作为一个创作者,必须考虑到三者的关系来给自己的作品定位。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最具国际性的媒体,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不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且一直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争夺世界华语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华语电影文化的主导权。这在今日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香港作为两岸三地中一个国际化最强的区域,其电影创作和产业在世界华语电影市场和进军欧美国际电影市场方面一直占有明显的优势(香港曾是世界上仅次于好莱坞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如今,凭借香港和大陆的特殊关系,香港电影更把这一优势扩展到大陆电影市场。因此,理解和重估三者之间的市场格局、文化权力和话语政治的关系,是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性质和把握未来走向的一个关键。

新视野

随着华语电影实践的发展,华语电影的观念和相关研究自然在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基础上浮出水面。那么,华语电影研究比起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视野、方法和重点上提出了哪些新东西呢?首先,相比中国电影的概念,华语电影的概念显然淡化了从国族、疆界和政治的同一性来界定电影的思路,而强调这些电影中语言和文化的同一性。根据《跨国的华语电影》一书的编者鲁晓鹏的考证:“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台湾和香港学者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引入的。由于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解冻,大陆的电影学者首次应邀到台湾进行访问。因此‘华语电影’就被台湾学术界引来作为出产于华语社会的电影的代称,以示有别于之前为区别大陆片、港片、国片而采用的几个概念。换言之,用一个以语言为标准的定义来统一、取代旧的地理划分与政治歧视。”鲁晓鹏:《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文化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其次相应地,华语电影的概念打破了对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以地域(大陆,台湾,香港)研究为主的思路,而发展了一种贯通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语电影的视野,和在此基础上的华语电影内部的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新领域。第三,它在方法上还受到此时正当红的文化研究和产业研究的强烈影响,在传统电影研究的作者、类型、风格、流派等概念上,又引进了国族、地域、阶层、性别、身份认同等概念;在研究电影的艺术和文化维度上,又加上了研究其产业和经济的维度。

以下,我们对这一新的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作一个考察,其中将提及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作为例证。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例证并不意味着已经完整地覆盖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所有重要主题和主要文献。提及这些成果的目的主要是对这一发展领域作一个粗线条的和方法论的勾勒。

1.并列研究

广义的华语电影研究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电影研究。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这些成果大部分都是对两岸三地电影的独立研究。但是,在华语电影的观念兴起以后,把三地电影作并列研究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这种并列的研究把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置于华语电影这一整体现象之下,但是这些研究并不必然是对华语电影这一整体现象的一种整合性研究。以下是一些对两岸三地中国电影作平列研究的一些较为引人注目的成果。

1990年代以来,在两岸三地甚至美国多次举办了以中国电影研究为名国际学术会议,与会的学者包括海外华人学者和两岸三地电影研究专家。由于当时三地合作的华语电影格局在刚刚开始形成之初,各个地方的学者代表仍然主要是将研究的目光锁定在当地电影文化与产业方面,但是当这些会议的成果汇集起来,就自然被置于了一种华语电影的整体框架之下,但主要是一种并列式的华语地域(大陆,台湾,香港)电影研究。例如,1990年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召开中国电影研讨会,1994年,洛杉矶加州大学影视与媒体学院尼克·布朗教授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论文集《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NickBrown(edited):NewChineseCinemas:Forms,Identities,Poli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January?1994.,对中国电影生产的形式和意义变化进行分析,既考察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保守势力也考察了先锋派力量,它揭示了在之前20多年里电影对深层社会变革的评价与影响。1997年,时任教于匹兹堡大学的东亚语言文学系,现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比较文学教授的鲁晓鹏在1994年匹兹堡大学研讨会的基础上编辑出版论文集《跨国华语电影:身份、国族与性别》,该书追溯了中国民族电影发展的历史,认为身份认同是中国电影形态中的核心问题,男女社会身份和性别差异是有关华语电影的现代性、国民身份和历史话语中的内在部分。他还在论文集的导言中首次提出了“跨国华语电影”这一概念,并认为跨国(区)性是中国电影历史和现状的一个主要性质。鲁晓鹏:《跨国华语电影:身份、国族与性别》,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郑树森主编的《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郑树森(主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麦田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95年。是一部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华语电影的论文集,汇集了大陆、港台、海外华裔著名学者以及美国学者如詹姆逊等人的精彩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发掘电影影像背后深蕴的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张英进教授在《中国民族电影》一书中追问:成为“中国”或“中国的”究竟意味着什么?他认为,在整个二十世纪,这个问题在中国以及所有使用华语的社会引发一场从未停止过的“中国形象”塑造工程,因此,这本有关中国民族电影的著作应该包含三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笔者注,美国的出版商在介绍该书时使用了coversthree“Chinas”的字样(这也许是作者的意思,至少征得了作者的同意),笔者认为,准确地讲,应该是包括了中国的三个不同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该书梳理了中国银幕上90多年来有关民族形态、协商与问题化的过程,以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牵引出两岸三地的平行发展,用批评的分析探讨了整个历史过程中的电影主题/内容与风格/形式变化。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张英进仍然按照台湾对民族的电影化重建、香港地区的电影复兴、中国大陆的电影与民族国家的历史与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SarahPink,YingjinZhang:ChineseNationalCinema,Taylor&Francis,Inc,July?2004.。

其他冠以“华语电影”之名的研究成果还很多,比如北京电影学院杨远婴教授的《华语十导演》,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的《中国电影文化史》,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媒体与传播学教授裴开瑞与玛丽·法奎尔在他们合著的文章《从民族电影到电影与国家:对跨国华语电影中国家的重新思考》更为详尽地阐述了电影研究中国家与跨国之间的关系。2000年4月,香港浸会大学举办了名为“2000年与未来:历史、技术与跨国华语影视的将来”的国际电影研讨会,着重强调了电影研究中跨越国界的意义。

2.比较研究

其次是对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电影之间的影响和比较研究,这是华语电影研究中的一个更为深入和核心的领域。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三地电影直接进行比较研究,其研究向度既包括对三地电影创作,美学和作品本身的研究,也包括透过三地电影现象对三地政治、文化及其身份关系的研究;二是在对其中一个地区的研究中,特别把它置于三地电影、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中展开,如对在香港97回归前后香港电影的研究,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和产业关系研究、大陆和台湾电影的美学和文化关系研究等等。

同类推荐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一门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创作规律的基础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的一般理论观点介绍(艺术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艺术创作活动系统描述(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本教材运用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方法,大量介绍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实例,介绍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系统阐述了艺术的基本性质、特征及规律,同时又对艺术的本体论、方法论、欣赏观、价值观、艺术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广泛的研究。本教材从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热门推荐
  • 凤鸢缘

    凤鸢缘

    一只是天地间神兽凤凰,一只是巧遇灵缘的风筝,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又或许是奇巧的邂逅。文中凤凰名为凤不宿,他为风筝起名为凤灵儿,他们相识相知相互爱慕,他们曾觉得有彼此在身边就是幸福.只是后来,谁痴怨着两人间的界线,一脚踏入了魔,又是谁无怨无悔不停地的救赎着那个罪人……
  • 灰蓝岁月

    灰蓝岁月

    时间,已知世界里最厉害的角色,它可以自己永葆青春,然后毫不留情地带走一切。文木长、许帆飞以及其他,美妙的年龄,漂亮的他们,无理的态度,野蛮的追求,可笑的生活,碌碌的人生。你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他们会说:“请这个世界善待我。”玩笑,简直是在开玩笑。人算什么?微不足道。这微不足道就是世上一些悲剧的根源。我们的悲剧不在于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而在于我们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悲剧为何,所以他们永远只是‘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所以这个世界最终将死在‘绝大多数’的手里......其实,时间证明不了一切,是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证明了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卷残书入江湖

    半卷残书入江湖

    江湖,有侠肝义胆的浪荡书生,有重情重义的破戒和尚,有不入仙班甘愿浪迹江湖的老乞丐,还有以字入道的圣人君子,亦有一曲仙音退去百万雄师的琴痴.........权益之争,朝野相对,江湖之大,何以为家?
  • 我的美女老婆是混混

    我的美女老婆是混混

    我唐远本是一个在生活中努力拼搏的超级倒霉鬼,不想异世的纷争却带给了我无尽的力量,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农妇、山泉、有点田,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可命运却让觉得那样太便宜我了,所以他让一堆麻烦降临在我生活中。悲惨而幸福的日子就这么混下去吧……
  • 明恋雨季

    明恋雨季

    在爱情这条无归路上她【他】们将如何抉择,当他们向她表白,她有将如何选择
  • 一眼卿如故

    一眼卿如故

    上官伊倾看着屋子里的人,开口道:“来人,给我把这个人拖出去。”“伊伊,为夫是来看你的。”京城人人都知道将军和公主已经和离,某人还扬言说此生将军夫人还是上官伊倾。伊倾为了自证清白,拿出和离书,没想到某人竟然吞了下去。他说:“伊伊,我心悦你,从一开始就是。”
  • 从相亲开始实现梦想

    从相亲开始实现梦想

    骆蛟龙一直计划着重生后,咸鱼翻身,万万没想到,重生没盼来,却等来了系统。“系统粑粑,我真不想去相亲了。”已经咸鱼翻身的骆蛟龙无力吐槽。“相亲失败,奖励宿主1000万现金。已到账。”“随机梦想抽取完成,音乐大师。待领取。”“真香。”骆蛟龙看到奖励说道。……“那个系统,这个基因药剂(体质)是什么意思?”“渣男必备,抗揍。”
  • 凤羽:太子你不要慌

    凤羽:太子你不要慌

    我杨芊棱对太子你无感,不要纠缠我...你杨芊棱必是我的,不要想逃..
  • 道心种佛

    道心种佛

    如果猪会修炼,肯定比曲风的修炼速度快!曲风,何许人也?他,乃是南海九剑之一的七星剑派一个人人嗤之以鼻的笑话。通俗点说,那是废材!就这么一个和一头猪并肩齐驱的小人物,在遭到同门残害,差点丢掉小命的生死关头,不但没有命丧黄泉,反而因祸得福,习得上古修真强者呕心沥血编著的集佛、道两家之长的超级宝典‘道心种佛’。从此,小人物会发火了,也会杀人了。。。他得意的朝天嘶吼:我,比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