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9400000036

第36章 附录一理论主义的贫困(1)

——由吴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引发的思考

新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界似乎有了新的繁荣迹象。摆脱传统学术路径、建构新的研究范式成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无论在古典诗论的现代转换中,还是在形而上学美学的观念转型中都已得到足够的证明。与之相伴的,自然是数不胜数的学术成果:五花八门的概念、范畴、理论、精神次第呈现,几乎建起一个春意盎然的“术语百花园”。的确,哪怕只是粗略地翻看一下当前流行的期刊杂志或专著论文,便会承认此言不虚。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文论术语甚至已经播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伦常日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某处的房地产商会在海报上刷出“诗意地栖居”的字句,南方某滨海城市出售海滩门票时也不吝惜“散步美学”的招牌,而所有这些无意识话语似乎都在暗示我们:文学乌托邦已经全面降临,审美主义成了本民族支配性的意识形态。然而,一旦我们返转身来,从自己真实的生活境况出发,诚实地审视连篇累牍的既有成果时,却不得不遗憾地发现:一些名噪一时的“学术”不过是自我安慰意义上的屠龙术,而所谓的“繁荣”也无非类似于一场秉承“友谊第一”的篮球表演赛,没有多少切实的学术推进作用。坦率地讲,笔者这个评论并不是空穴来风——引发如此慨叹的直接原因是拜读了吴炫教授新近发表的长文《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吴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近年来,吴炫教授致力于建构“富有原创性”的“否定主义美学”体系,为学术界贡献了颇具启发性的新角度与新范式,思想深邃,成绩斐然,也获得不少热烈反响。比如,有学者认为,作者的学术专著《否定主义美学》“从当代现实问题和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其中,“有两点不能不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肯定:一是前述作者对‘批判’的独特理解,既不同于横扫一切、破坏一切、取消主义的大批判,也不同于‘扬弃’论的包含肯定的批判,作者在本书中以自己的批判实践作出了这种新‘批判’的示范;二是这种批判虽不包含肯定,却包含着创造,由于贯穿着否定主义的哲学立场和价值观念,使本书中对中、西美学历史和现实的观照、概括、分析、批判,具有许多与众不同、与前人不同的独创性”朱立元:《〈否定主义美学(修订本)〉序》,见吴炫:《否定主义美学(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2—3。。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在这里,笔者并非要接续前辈学者的思路全面评述否定主义美学的学术意义——这既不是我的学力所及也不是本文的任务,而只想就吴教授《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中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并旁及当前文艺学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简单地说,这篇文章是对所谓“当前文艺学论争”的一个理论回应。在作者看来,针对“中国的现代文艺学建设需要不需要‘本质’或‘本质主义’的思维?需要何种性质的‘本质’或‘本质主义思维’,‘反本质’或‘反本质主义’思维是否可能”等问题,目前已经形成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以陶东风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主张在特定语境中提出并讨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强调“历史性和地方性”的建构,反对“本质主义”思维;以支宇、章辉为代表的“本质主义者”则质疑了“反本质主义”文艺学的现实可能性,认为这一主张有理论解构和虚无主义的倾向。而作者本人的意见貌似中庸却在事实上颇为鲜明。比如,他首先指出上述两种观点均是“遮蔽了制度和权力因素”之后的产物,又顺便将南帆所倡导的“关系主义”的文学研究理念判定为“文化思维对文学自身思维的又一次遮蔽”。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仅仅对这两种文学观的批判,就没有多少必要。因为对一个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文学观的理论家而言,他对一切现成的文学观都应该是一种‘尊重、审视、改造’的批判和创造相统一的态度”。最后,吴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理论的观念化思维不是简单赞同‘本质化思维’,也不是简单认同‘非本质化思维’,而是在这两种或对立或调和性意见的批判中产生自己的理解、创见并产生‘中国理论思维方式’。”吴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表面看来,《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中的逻辑分析无懈可击。无论是对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式的辩证思维的运用,还是对同行学者主要观点的评述,都体现出一个理论操作纯熟的学者的基本功。换言之,能够用简明的语言将歧义纷争的理论现状概括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成绩。此外,作者得出结论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在具体论证中,他没有武断地先入为主,而是层层深入,逐步推导,最后才使自己的结论露出端倪:“倡导文艺学知识转型以及认为中国文艺学发生危机的学者,关心的是从‘一元’走向‘多元’的问题,而不关心中国文艺学在一元或多元状况中其实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声音’之问题;关心的是文艺学如何描述和把握新出现的文化和艺术现象,而不太关心这些似乎与国际接轨的现象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中国问题’。”吴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如此这般,不仅使文脉显得流利顺畅,而且让我们体会到学术语言别有的思辨滋味。

然而,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价值却不值得过分推崇。这首先表现为概念对观点的淹没。通读下来,触目可及的只是纷飞的概念或术语,诸如“本质”、“本质主义”、“本质化”、“反本质”、“本质论”、“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等词汇反复出现,却并没给出清晰的界定,作者的主要观点反而被由此掩盖,学术意义自然大打折扣。其次表现为对逻辑的过分依赖。作者虽然强调在处理问题时应考虑制度与权力等相关因素,但在具体操作时却犯了唯逻辑是从的毛病,满足于精巧的思辨乐趣,异化于理论家的建构快感,而忽略了鲜活具体的生活世界,遗忘了理论研究对于人生的基础使命。最后,文章的结论,即呼吁建立“中国式文学本体论”,主张以“价值知识论”或“价值本体论”打通“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分离状态等观点,除了让人感受到一种民族主义自豪感外,实际上没有多少启迪思想与引导智慧的作用。由此,如下的疑问自然就在所难免:吴炫文章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属于特例还是普遍现象?解决的途径又在何处呢?

依笔者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根深蒂固的理论主义。放眼当代文论界,可以发现,这种观念形态绝非特例,而早已固化为一种惯性的运作模式,成为弥漫于理论著述中的一种表达风格。因此,这里所谓的“理论主义”,并不是对某种思想体系的命名,也不是对特有艺术流派的发现,而只是对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把握,其基本特征则正如吴文所呈现的:膜拜逻辑而非生活,依赖理论而非经验。毋庸讳言的是,这一运作模式已显出了明显的弊端:它不仅制造了太多的学术泡沫,而且正在危害着我们健康的感官系统。对此,批评家徐岱严肃地指出:“艺术实践需要的是真正的批评艺术而不是胡说八道的批评理论。如何尽早地让批评实践从声名狼藉的批评理论的蹂躏中得到解放,让关于艺术的审美批评恢复名誉,这对于仍沉浸于批评理论的自慰游戏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界来说,还是十分沉重的话题。”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411。

实际上,以概念为基础的逻辑并不构成生活世界,任何满足于逻辑地图的理论家在现实世界中其实寸步难行。这一点在历代学者对“理论”与“理论主义”的探究与反思中已露端倪。从词源学上看,“理论”(theory)一词原指内心的沉思与想法,也表示供观众观看的某种景象。它与意指“观众”的theoros与意指“戏剧”的theatre有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理论”原本只是对生活现实的一种假说与反映,并不具备笼罩群言的意识形态优势。正如法国思想家莫兰所强调的,“一个理论不是认识,它只是使认识可能进行的手段;一个理论不是目的地,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一个理论不是一个解决办法,它只是提供了处理问题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一个理论只是随着主体的思想活动的充分展开而完成它的认识作用,而获得它的生命”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270。。然而,由于现代知识分子的发明,“理论”逐渐溢出了它的固有边界,而膨胀为一种君临天下的观念偶像,危险便由此产生。

可以认为,吴炫《理论问题》一文反映出来的理论纠缠正是这一结果的直接表现。概括说来,它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艺术究竟有没有确定的本质。这自然不得不追溯到古老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众所周知,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创的形而上学美学,曾雄踞西方思想界两千多年。这种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标志的古典美学认为在变动不居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理念原型,它作为事物内在的本质不仅稳定、恒久,而且具备一种先验实在的力量,可以抵御关于意义本体的追问。因此,长期以来,古典美学研究始终将发现和描述现象背后的美的本质作为最终目标。然而,随着20世纪初那场声势浩大的“语言学转向”的出现,这一切都遭到了坚决而无情的质疑。发出质疑之声的学者主要是瑞士人索绪尔与奥地利人维特根斯坦。通过对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的分辨,他们发现,语言活动与实际世界之间的同盟关系并非如我们素常以为的那样有先天的合法性,而多半是偶然性的产物。一个无法被确认的孤立的语词其实是飘零而空洞的,处于繁杂的形式系统中的语言活动必须以具体的“关系”为基础才有存在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历代哲学家乐此不疲地对“理论体系”的崇拜不过是一场语言的冒险,是终究无解的思想乌托邦。由此,一个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受到了强有力的撼动,世界的意义本体也一下子弥漫了虚无的色彩。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说”更加强化了这一冲击的力度。

同类推荐
  • 音乐深深深几许

    音乐深深深几许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音乐史,是“哑巴”音乐史,或多或少,都保留着古音乐残片。中国古代音乐在经过了光阴的摩挲、历史的酿制后,格外地活色生香,神秘,温润,玲珑。它们犹如一个个密码,一旦破译,就会浮现出某个朝代的社会风貌、政治信息、文化倾向,就会浮现出苍茫世事的涟漪、市井巷弄的悲欢、雨后杏花的清芬……音乐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音乐深深深几许》通过挖掘音乐故事,追踪历史的耳语,再现千古变迁,诠释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本书首先从城市雕塑语义的辨析开始,就城市雕塑概念的形成、引用及多层次的语义指向等方面指出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独特语义,并由此指出中国城市雕塑具有的独特历史和文化语境。本书就中国城市雕塑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并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雕塑发展状况作了概要性的描述。
热门推荐
  • 晚春之四季半夏

    晚春之四季半夏

    女主子因一起车祸,而光荣的玩完了。然后又光荣地穿了,虾米?竟然被个野狼看上。"宝见,你想死吗?"某狼凶狠的说。"不想,"话还没说完就被扑倒.
  • 傲娇直男暗恋我

    傲娇直男暗恋我

    江一川面无表情的看着身旁笑的甜美可爱的女孩,他没想过奈雪居然会应下这门婚事,她不是很讨厌自己吗?奈雪从第一眼看到江一川就非常讨厌他,大概是因为他人神共愤的完美脸蛋,无所不能的学神脑袋和对自己这么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无敌大小姐的彻底无视伤了自尊心,她不相信江一川这老男人的完美人设,便想着法的捉弄江一川想看他出丑,撕开这个家伙伪装的面具。江一川自然也不喜欢这个小他八岁的小丫头,不管他如何臭脸无视,这丫头好像和他作对一般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来烦他,让他头疼不已。奈雪十四岁那年,家族突遭横祸。江一川看着她孤身一人跪在灵堂的坚毅背影,心中有些动容,便去安慰,不料奈雪在他的安慰下哭到昏厥,他只好将她抱回房间。后来奈雪离开的很多年里,他都会想起那一晚的那个吻,想起自己的心乱慌张。在两方老人的做主下,奈雪成了江一川的未婚妻。江一川对奈雪的温柔攻势不为所动,却被她四年来的各种改变勾走了心神。江一川也终于在她面前露出可爱傻萌一面,闷骚终于抱得美人归。女主拳打西山猛虎,脚踢北海游龙的甜心大小姐男主慢热型,面瘫臭脸喝醉变粘人甜甜
  • 重生之王珏

    重生之王珏

    前世的王珏重生在70年代,今生又是怎样让自己带着家人走出贫穷,让自己活的更精彩,带着爱的诱惑捕获自己心中的精灵
  • SuperA教室:王牌搭档

    SuperA教室:王牌搭档

    各国举行联合国会以后选举成立了一种专管理特殊能力者的机构——SCC(SpecialcapacitycontrolandManagementCenter特殊能力控制管理中心),负责发现、组织特殊能力者。而特殊能力者们被发现后,被政府吸收为世界的各个国家效力。维护着各界人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全世界的特殊能力者无一不在被发掘,不断有新人被发现,逐渐在各地形成组织。组织成员大部分为未成年人,而到一定年纪后便进入总部工作。中国自然不例外,短短几年,全国各地的几个孩子便集结在一所贵族私立学校——英希中学。他们形成一个特殊班级——SuperA班级。
  • 精灵图录

    精灵图录

    精灵的世界!伙伴,训练,进化,战斗,探险,生活以及无数神奇的精灵。当你高考时需要考精灵对战,当世界开始出现秘境入侵,当各种各样的精灵已经开始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活时。谁能告诉我,这一切都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地球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但是,白昊表示,收集癖一发作真的是,没有办法啊!白昊是立志要将世界上所有的精灵给收服个遍的男人!女人?那是什么?能有我的精灵香吗,斜眼笑。
  • 缘起无由

    缘起无由

    有人说,他和她是世上最幸运的两个人,他自醒来,便举世无敌,她自降生,便是令世人惊艳的美丽,但真正知道始末的人知道,他和她也是世上最可怜的两个人,但,缘起无由,也许他们注定便是要相拥取暖,生死,仇恨,总是要一一携手度过。
  • 甜妻惹火:唐先生爱不停

    甜妻惹火:唐先生爱不停

    米忆本想抓拍点儿八卦新闻赚取生活费,却被捕捉做了唐太太。一场猝不及防的姻缘,原有的平静生活被打破,米忆开始走上虐渣渣,奋自强的道路,什么豪门阔太都是浮云,姐不稀罕!可是为毛传说中的,暴躁易怒的唐少,婚后却化身成了粘人小忠犬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婚俏妈眯

    逃婚俏妈眯

    一纸婚书,一夜缠绵,珠胎暗结,于是,十八岁的她被迫成为二十八岁的他的妻。然而,她又岂会任他摆布,于是,包袱款款,大腹便便,她五次三番逃婚去也。
  • 慕宁十里

    慕宁十里

    傅初宁堂堂明月阁少主因为闲得没事干隐姓瞒名来到无尘派,却阴差阳错揭起一段陈年往事。她本以为是第一次见到谢昀黎,却不曾想她昏睡的五年间化作另一个人与谢昀黎相逢。兜兜转转后的再次相逢,却是兵刃相见的敌人。“少主,你可想好怎么哄我。”“夫人说呢。”“无尘派归我,慕宁归我,你也归我。”
  • 我的绝色老婆

    我的绝色老婆

    校花的老爸花了一亿美金请我泡他女儿——席蔓莎。没错,你没有听错,是别人花钱请我泡他女儿。当然表面上,他只是请我保护他女儿,实际上已经开始筹划她女儿生孩子的事情了。为什么?据别人说是因为我是个背景神秘吊炸天的人,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牛逼,我感觉与别人差不多。要钱没钱,要车没钱,要房子没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