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8800000004

第4章 历史回望:流变与传承(4)

正如前文所述,华影建成之初,很多电影明星开始离开华影不愿为日伪的反动宣传服务,然而何以卜万苍能够不顾“爱国主义”和“民族大义”而坚持在中联、华影这样的敌伪电影机构工作?论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正如柯灵回忆:在当时的上海,面临恶劣的政治环境,那时候上海沦陷了,上海人民完全失去了祖国的保护,在上海的影人首先要保卫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中国的利益。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个时候电影艺术家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非常困难的。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年: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页282。所以《渔家女》集中体现了卜万苍借恋爱而逃避政治的意图:“也许有人会责备我拍摄这种无聊的片子,而且也许还会给我加上一个‘逃避现实’的罪名。然而在实际上,身为一个编导者要想拍摄些有聊的影片,至少要顾到现实环境是否允许摄制,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而我之拍摄《渔家女》,本来不想注入多大的意识,只希望它能成为一部美丽而有诗意的作品,便算达到了我摄制本片的目的了。”文熊:《渔家女的摄制经过与卜万苍一席谈》,《新影坛》1943年2卷1期。卜万苍作为一个需要生活并保护自己性命的电影人,不可能如他在艺华时期拍摄《黄金时代》、《凯歌》那般的“大声疾呼”了,他只能拍摄“以恋爱为中心”,曲折隐晦地发泄他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其次,卜万苍对于这样集生产、发行、放映于一体的华影在电影生产制作上,无论是资本、演员,还是编导的完善上是很满意的。在一篇新闻采访中,卜万苍论道:“我觉得目前各电影公司联合制片,使机构上能一元化,对于前途的发展,自然便利多多。同时制片方针也没有分歧或倾向各异的现象,这点我认为很满意。”《卜万苍:上官云珠》,《影剧》1944年第12期,页293。情况也确实是如此,如1943年《渔家女》,“它费去了四个多月的时光,耗去了百余万的财力”文熊:《渔家女的摄制经过与卜万苍一席谈》,《新影坛》1943年第2卷第1期。,而《红楼梦》则更是一部费资巨大的古装大片,耗资及其演员阵容如果没有华影这样一个在人力财力物力坚实的后盾,这两部电影都有可能流产。卜万苍在联华、艺华及自组大华公司的拍片都曾经有因经济、人员因素而陷入拍片困顿的境地,而华影完备的电影生产体系,使得卜万苍能专心创作,而日伪鼓吹的“以恋爱为中心”的电影其实和卜万苍一贯的创作理念并不相违背,这也是《玉洁冰清》会被卜万苍1943年改编成《渔家女》继续拍摄的原因,他说,由于战争的影响,上海人很久没到苏州这样唯美的地方去了,《渔家女》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给观众提供一个唯美的片子。同上。再次,当时的导演并不像明星那样受到瞩目,因此,华影走掉的大部分是明星,而很多导演还是继续留在了华影。如1943年3月宣布退休的陈云裳,正是由于拍完《万世流芳》后,外界流传她是一个“无耻的卖国贼”让她决定息影的。从卜万苍留在中联、华影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在政治面前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一方面来自日伪势力强硬的暴力机制,一方面来自日伪势力提供的舒适的“麻醉剂”、“软沙发”。

五1948—1960:“泛中国影像”的延展

1945年9月2日,抗日战争胜利了。曾经在中联、华影拍片的卜万苍不可避免地受到“清算”,特别是对《万世流芳》的“清算”,让卜万苍更是处在风口浪尖。“过去在华影非常吃香的第一位导演卜万苍,胜利之后,似乎很消极的样子,最近消息传来,卜万苍已遭到某方注意,将被检举云。”孑曰:《检举卜万苍》,《海潮周报》1946年第3期,页12。1945年,在拍摄完《大地之花》后,当时的《上海影坛》和《中华周报(北京)》记载卜万苍与王引的相继引退。《卜万苍、王引相继引退!》,《上海影坛》1945年第2卷第7期,页25;《影城无人矣!大导演不甘株守影坛,卜万苍王引脱离华影》,《中华周报(北京)》194年第2卷34期页13。此后对他的报道也仅限于如何经商和花边新闻。“卜万苍在胜利之后,就决定不再吃这碗电影饭,所以屠光启等联名草自白书,声明加入华影的理由时,卜曾表示不拟参加,后经人劝说,才始签了字,而他却不预备拿了证明文件,再到电影界去谋出路,陈云裳邀约到香港,卜以事务繁忙拒绝,他已是有车阶级了,生活相当阔绰,改做进出口生意的掮客。”《忠义之家老青蛙救子、卜万苍改业出口商》,《星光》1946年新13,页0。“胜利后的影坛,被一些不长进的东西霸占着,弄得毫无生气,不说别人,卜万苍以第一流导演的身份,至今一筹莫展,只得弃影从商,改做花边生意,和他的亲戚俩合作开了一个进口行,办些花边和其他五金等物,虽说不上发财,总比开麦拉生活宽舒得多。”功恢、俞粟:《战后的影人们:都不长进,全在瞎搅,卜万苍弃影从商!》,《影剧》1946年第1期,页1。这种报道过于贬低卜万苍弃影从商的不作为与“堕落”,并没有看到卜万苍作为一个曾在日伪公司拍片的导演所承受的政治压力。

1947年初,有报道卜万苍的行踪,“张善琨在港组织影片公司,现已觅得铜锣湾某工厂厂址作为摄影场地盘,并在陆元亮策划下,从事兴建布置,大体完成,张之门下导演卜万苍,回来在沪为张招聘演员,物色演员。”萧雨、龙生:《崔振华调侃傅作义、卜万苍赴港拍片》,《新上海》1947年第83期,页4。1948年,出现卜万苍拍摄《国魂》的消息《权威导演:卜万苍东山再起,“国魂”在港定期开拍,全部硬里子男明星演出,陈云裳袁美云也网罗在内》,《青青电影》1947年第15卷第6期,页1;《卜万苍后台老板李祖永投资永华公司,金焰刘琼赴港参加演“国魂”,全部新机械自美运到》,《青青电影》1947年第15卷第10期,页1。,事实上,1948年3月,《国魂》开始拍摄,卜万苍耗时四个半月拍完。但到了1948年下半年,卜万苍又开始拍摄《大凉山恩仇记》,此时,关于陆元亮、卜万苍明争暗斗丽沙:《影坛近讯:陆元亮卜万苍明争暗斗》,《青青电影》1947年第16卷第10期,页1。、王熙春(《大凉山恩仇记》中一个女演员)与卜万苍不欢《王熙春卜万苍不欢》,《青青电影》1948年第16卷第11期,页1。、卜万苍在永华失势裘罗姆:《卜万苍在永华失势》,《世界电影》1948年第5期,页8。等报道不断传出。

永华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国魂》的公映再一次受到了内地和台湾两地截然不同的待遇。《国魂》是根据吴祖光抗战时期的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卜万苍借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达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久而不易”的正统观念。这部在抗战时期的爱国舞台剧在1948年复杂的国内政治境况下,被国民党所利用,“饬属加印拷贝三十份,运至前线及各地,以发挥先贤卫国精神,而振士气”杜云芝:《中国电影史》第2卷,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页113。,并受到国民政府嘉奖。与之相反的是,大陆出版《中国电影发展史》认为:“作者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来评价文天祥的,在作者的眼里,似乎文天祥只是由于他效忠正统的赵宋皇朝,所以才值得歌颂的。”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页316—317。而卜万苍随后导演的《大凉山恩仇记》因其描写国民党官员在西藏、四川交界处缓和了汉彝之间的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团结目的,使影片在大陆同样也受到了否定:“作者根本不是以平等的态度来描写彝族人民的。影片所写的民族矛盾的所谓解决,实质是宣扬了反动派的民族压迫政策的胜利。”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页318。

就像很多移居香港的电影人无法隔断对祖国的怀念,对中国文化的思慕,当时香港大部分国语电影故事的取材都来自以中国大陆为主的生活(如《苦儿流浪记》)和历史故事(如《国魂》),甚至有对内地戏剧的样式进行拍摄(如京剧《梁红玉》)。其故事内容也依然是关于通俗家庭伦理、爱情故事,多维护旧有的伦理和社会秩序,拥护国族主义和传统文化。卜万苍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他的影片“喜剧片居多,作品中洋溢着敦厚的中国伦常情趣。且在处理上完全中国化”杜云芝:《中国电影史》第3卷,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页165。。这与他在上海被誉为“中国的刘别谦”是一脉相承的。1960年代中期,卜万苍作品中较受欢迎,并且能够引起关注的是《长巷》。故事描写的是十七年前,兰珍(陈燕燕饰)为了丈夫康汉梁(王引饰)家能够后继有人,把自己的亲生女儿丢弃在长巷,暗地里领养了一个儿子。被弃的女婴被妓女(高宝树饰)抱走抚养。兰珍心里一直想念女儿,养子叔强(胡金铨饰)长大后不学好,于是兰珍在临终前把多年的秘密告诉康汉梁。康汉梁四处寻找亲生女儿(张剑飞饰),见到女儿和养母过得十分美满,人也很好,就不想拆散她们,自己悄悄地离开。参见优酷网对这部影片的介绍,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cc0a28ac962411de83b1.html。很明显,这是一个关于离散的故事,结合香港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和卜万苍作为香港离散影人的身份,这部影片所暗含的寓意是不言自明的。

六结语

卜万苍是中国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导演,他的电影从业经历不仅横跨中国早期电影的第一次商业浪潮,而且最早将中国都市通俗小说的叙事模式融入电影创作中,从而推动了中国式通俗剧电影范式的发展;新兴电影运动时期,他在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中也是主动向进步文化转型的导演之一,并产生了中国电影史上大量且重要的作品;孤岛/沦陷电影的商业电影浪潮下,他在以古装片为代表的通俗剧范式中嵌入隐喻式的抗日话语的表达策略也引领了那个时代的风潮;在香港国语电影发展中,卜万仓作为上海南下影人的一个代表,在战后直到1960年代的电影创作中普遍体现了当时困扰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的离散情怀。

长期以来,由于历经中国近代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巨大变迁,卜万苍的身影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在风雨飘摇中与祖国大陆渐行渐远,其作品的复杂性、含混性,也使得大陆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极左”政治下难以对他产生正面的评价。事实上,近些年对与其相关的一些作品的重新审视,如毕克伟的《〈春江遗恨〉的是是非非与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傅葆石在《双城的故事》一书中对《万世流芳》的详细论述等过程中,卜万苍作为一个导演/作者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那么除了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曲直理应被重新认识和书写外,也可以发现,在他作品中的“乡村”和“都市”二元对立的叙事母题中,也体现着他对都市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现代性的元素,如夫妻平等、女性走进公共空间参与社会生活、现代家国忧患意识的积极表达。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乡村”,回归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秩序,并对其展开唯美化的描述,这也映射了他个体内心中真实的人生价值的选择。

2.侯曜的《伪君子》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想象

徐红徐红,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一《伪君子》的创作概况

1926年拍摄的《伪君子》是侯曜在长城画片公司编导的最后一部影片。以拍摄“问题片”而著称的侯曜,在该片中将批评视角从妇女问题、非战问题、家庭问题和道德问题直接转向了社会政治问题,从而让电影的现实针对性更强,贯彻了其“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立场。时评指出,《伪君子》是“一出描写社会问题的影戏,对社会上一班戴着仁义道德的假面具的绅士们下了一个动员令,用新青年的毅力,去打倒那根深蒂固的恶势力,是改造社会的一剂良药”何心冷:《长城派影片所给我的印象》,1926年长城画片公司《伪君子》特刊。。该剧“融合了好几种外国名著的精神而编成的,这剧的主旨在揭穿一班伪君子的假面具,用新青年的努力,去打倒一般旧势力,为社会谋福利”《伪君子》,《国闻周报》1926年第3卷第9期,页35。。这里所说的“好几种外国名著的精神”主要是指莫里哀的讽刺喜剧《伪君子》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社会栋梁》。侯曜在他的创作谈中说:“在这像监狱、疯狂院、坟墓一般的社会里,实在需要易卜生、莫里哀这样的人来大声疾呼,痛下针砭”;“现在的社会简直是伪君子的社会”。侯曜:《编导〈伪君子〉的旨趣和方法》,1926年长城画片公司《伪君子》特刊。由此可见,该片指涉和参与社会政治、希望通过电影来发挥文艺的宣传和批判作用的创作意图非常明显。影片起初命名为《新市长》,后来长城画片公司的老板觉得这个名字“在中国太新颖”,便要求侯曜更名为《伪君子》,侯曜对此并不很赞同。参见潘垂统《电影与文学》一文中的相关记述,该文载《民新特刊》1927年第7期《西厢记》专号。《伪君子》的片名确乎容易让人把这部有着明确的社会政治内涵的影片误读为一部描写人格的道德剧。

同类推荐
  • 中华传世藏书——元曲杂剧

    中华传世藏书——元曲杂剧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

    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

    古玩旧称“古董”,零杂之义也。董其昌《骨董十三说》谓:“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故以食品杂烹之,日‘骨董羹’;杂埋饭中蒸之,日‘骨董饭’。”又谓“‘骨’者,所存过去之精华,如肉腐而骨存也。‘董’者,明晓也。‘骨董’云者,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
  •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舞蹈学研究领域首次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
  • 陈默自选集

    陈默自选集

    《陈默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陈默自选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批评、研究、策展、个案、综述等方面的文章,经过作者精选编撰本书分为史论综合研究、展览前言后语、艺术个案研究、艺术推介评论四个部分。是作者对中国美术状态的观察与思考。
  •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是一个不断地、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本书是对百年来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具体些说是对我国话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其中既有对史实的比较系统、详尽的梳理,也有对某些带规律性的史识的比较深入的阐释。
热门推荐
  • 符生天地

    符生天地

    杨恒,一个猥琐宅男,深深暗恋着大学的校友李红,但他没想到他的追求却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追杀,无奈之下杨恒只得逃入深山,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上古符祖的传承,且看符道传人如何玩转都市,成为史上最牛符修
  • 妈咪重生后太渣了

    妈咪重生后太渣了

    江芸血癌病逝,抛下两个孩子和丈夫撒手人寰一朝睁眼,却是醒在二年后的渣女身上那天正是丈夫和别的女人订婚日子,而她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给那个女人带上求婚戒指……而她是否要继续和前夫续情缘,让所有人知道她是已经重生归来的江芸?
  • 灵职之魔法时代

    灵职之魔法时代

    新奇的魔法,可爱的宠物,这个世界,花艳俏丽的魔法充斥整个大陆。
  • 那些意难平的遗憾

    那些意难平的遗憾

    每一篇文章的最后都会有遗憾,那些遗憾会成为我们的意难平。
  • 妖莲记

    妖莲记

    有了力量便有了欲望,用这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人,怎能称为仙?昔日生长在斩妖台边,封印上古妖族圣皇灵魂的妖莲被人盗走,以禁术封印在少年体内,少年未来之路将何去何从?成为仙,还是妖?感谢腾讯文学提供书评支持。
  • 在云端:橡树的爱情

    在云端:橡树的爱情

    本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尝过才知道。
  • 闻晚听风清

    闻晚听风清

    23岁潇潇洒洒风风火火的沈闻风成了18岁姜晚清心里说不得碰不得的执念。只能说风水轮流转25岁初带成熟的姜晚清成了30岁时深沉内敛沈闻风的意难平。
  • 未来大赢家

    未来大赢家

    2036年的炎黄,高中未能毕业的匹夫陌小路在香江遇到了一位老人,那老人说他骨骼惊奇,是搞艺术的人才,于是邀请他拍了一部差不多过时了的3D电影。为了钱,他答应了,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他收获的回报是——一部成本1亿,票房200亿,被称呼为3D时代最后辉煌的《降龙》,其中,他是主角。这时,路小陌发现,自己的人生才开始。这时,路小陌有第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那位老人那样的,永远的“喜剧之王。”
  • 少年他曾勇敢过

    少年他曾勇敢过

    夏扬翊曾说不想当千千万万人的夏扬翊,只想当陆卿若一个人的夏扬翊,所以他当了。叶翔帆把宋黎萧放进心里十几年的时间,兜兜转转,依然等到了宋黎萧。宋明航喜欢着凌芊初,为她开了初味甜品,后来凌芊初成为了初味甜品的主人。林白知道林悦是只猫,自己也因此有了变成猫的功能,但是却坦然接受一切,只是因为林悦。陆宁丞心疼的是顾凌絮,从开始,到以后,所以他成了保护她的人。徐浩谦护着沈书乔,从年少到年老,护了一辈子,也成了一辈子。林屿牧谦逊温和着,也追寻着,向着心的方向,寻找到了一直放在心里的唐浅。少年他曾勇敢过,勇敢的少年,都追寻到爱着的人。七个故事,七个少年,七段青春。
  • 浅浅轻言:学长别靠近

    浅浅轻言:学长别靠近

    顾浅浅18岁第一次见简哲,只因他的一句话,就讨厌他。而恰恰相反,简哲20岁第一次见顾浅浅,就缠上了他。“我拜托你,离我远点行吗?”顾浅浅无奈的对着前面挡路的人说。“不,这是我的人身自由,你管不着。”简哲耸耸肩无所谓的说道。后来,事情竟发展成这样:“简哲,你再不过来我就自己走了!”某女佯装生气的说到。“哦。”某男似乎充耳不闻。然而几秒后,“哎,你还真走啊,浅浅,我错了,你等我一下~”某男态度大转弯,傲娇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