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22500000028

第28章 先打哪儿(3)

当时,美国军事顾问团曾提出放弃沈阳,打通北宁线,将东北主力撤到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中战场。蒋介石此时最关心的还是他在东北的几十万军队,这些军队大部分是由美国人精心装备起来的精锐部队。在全国各个战场连吃败仗,整个形势都十分不利,在南京都逐渐吃紧的情况下,把这些主力部队想法保存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蒋介石在与国防部反复研讨后,决定接受美国人的方案,把沈阳的主力部队全部撤到锦州,打通沈锦路,如果战局有利就继续留在东北作战;如果战局不利,就把几十万兵力撤退进关内。为此,蒋介石特意派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罗泽闿及副厅长李树正到东北与卫立煌协商。

卫立煌坚决反对把沈阳的部队撤退到锦州,他对罗泽闿和李树正说:“这样不行。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惯用的战法,总是‘围城打援’,我们已经上当多次了。如果我们的主力由沈阳远出锦州,正好循着共军辽北、辽西根据地的边沿,他们早已埋伏好了。何况我军沿途还要经过3条大河——辽河、大凌河和饶阳河,我们的大部队又带着重武器和很多辎重,有被节节截断、分别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我方在沈阳的部队残缺不全,非经过相当时期的整补不能用,因此我们只有坚守沈阳,等待部队整补完毕后才能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打通沈锦路。”

罗泽闿和李树正说服不了卫立煌,便要求卫立煌直接向蒋介石陈述自己的意见。于是,卫立煌派郑洞国与罗泽闿、李树正一起乘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阐明自己的主张。

郑洞国对蒋介石说:“卫总司令认为,共军已占领了锦州、沈阳之间的要隘沟帮子,巨流河、大凌河已经解冻泛浆,重武器及大部队皆无法通过。国军在沈阳的部队残缺不全,非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整补不可,否则一出沈阳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卫总司令的意见还是坚守沈阳,待部队整补完毕后,再相机打通沈锦线。”

蒋介石不同意卫立煌的意见,顽固地坚持要立即打通沈锦线,把沈阳的主力撤退到锦州。他告诉郑洞国,必要时可以放弃吉林和长春。最后,蒋介石十分生气地对郑洞国说:“你回去转告卫总司令,立刻按照我定的计划执行。革命军北伐时有革命精神,以少胜众,北伐成功。樊钟秀以万余人能从广东一直打到河南。我们黄埔军队为什么不能打到锦州?”

郑洞国垂头丧气返回沈阳,把蒋介石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卫立煌。卫立煌也很生气,他拿定主意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为了说服蒋介石同意自己固守沈阳,卫立煌召集众将领开会,把他与蒋介石的分歧和两种方案和盘端出,让大家讨论。与会将领都认为卫立煌的计划更符合东北战场的实际,一致主张不执行蒋介石的计划。于是,卫立煌又派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和第六军军长罗又伦去南京见蒋介石,转达东北将领们的意见,陈述利害得失。

蒋介石见东北将领一致反对他的计划,也顾虑到如不战而撤出长春、沈阳,在军事上、政治上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和影响,因而犹豫不决,勉强同意卫立煌暂不撤出沈阳。

赵家骧和罗又伦兴冲冲地回到沈阳,对卫立煌说:“这一回算是把老头子说服了,他同意我们暂时保持东北的现状,加紧补充训练部队,一俟部队整训完毕,再由沈阳、锦州同时发动攻势,打通沈锦线,将主力移至锦州。”

卫立煌总算松了一口气。他打算赶快将关内向东北增调的援兵运到胡芦岛登陆,并在锦州及沈阳附近大肆抓捕青年壮丁补充兵员,加紧训练,准备长期固守沈阳。

可是没过多久,蒋介石又改变了主意,把卫立煌从沈阳召到南京,拟亲自说服卫立煌将沈阳的主力部队撤到锦州。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参谋长赵家骧

3月22日,卫立煌飞抵南京的当晚,蒋介石就把他找去谈话。蒋介石对卫立煌说,沈阳、长春的交通已经断绝,单凭空运补给无法长期维持,所以还是把部队撤到锦州为好,在沈阳、长春只留少数部队防守就可以了。

卫立煌则仍持原来的观点,强调说,沈阳的部队残破不全,不经整补训练是无法打仗的,不但撤不到锦州,而且十有八九会在半途就被解放军消灭。两个人互不相让,各执己见。

最后,蒋介石唉声叹气地说:“我们运输机不多,汽油也不够用的,无法维持东北这样庞大部队的补给,情势所迫,不得不将东北主力撤到锦州。”

卫立煌跟随蒋介石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蒋介石有这样垂头丧气的窘态。他想了想,对蒋介石说:“只要你同意不将主力撤出沈阳,东北部队的补给由我自己负责。我想请美国顾问团帮助解决运输问题。”

蒋介石听卫立煌这么一说,好像看到了一线希望,急切地说道:“好!好!只要你对部队的补给有办法,也可以照你的意见暂时不撤往锦州。但是,一俟补充训练完成,仍要赶快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见蒋介石同意他的计划,回到住处就派人找来了他的补给司令刘耀汉,对他说:“我把东北的补给包下来了,请你赶快与美国顾问团洽商一下,请他们务必帮忙解决空中运输问题。”

刘耀汉是留美学生,抗战期间曾在外事局任翻译,经常与美国顾问打交道,深得他们的信任。刘耀汉连夜与美国军事顾问团进行联系,第二天便陪同卫立煌去拜会了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巴大维一口答应由美军来负责解决空中运输问题。卫立煌兴冲冲地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蒋介石的顾虑解除了,便答应卫立煌按照计划先巩固长春、沈阳、锦州三大战略要点,待部队整训完毕后,再主动进攻,打通沈锦线。卫立煌见自己终于说动了蒋介石,高高兴兴地回沈阳去了。

蒋介石出尔反尔,决战开始还未定下决策

卫立煌3月底到南京,不但未屈从于蒋介石,反而把蒋介石说服了,又得到美军顾问团的大力支持,兵员、装备、给养开始源源不断地运来。卫立煌和东北将领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开始整军经武,加紧训练部队。

但是,卫立煌在东北的整训刚进行了一个多月,蒋介石又改变了主意,再次下令卫立煌把部队撤到锦州,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对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十分气愤。他担心再直接与蒋介石面谈,不但说服不了他,恐怕还会发生不愉快的争执。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卫立煌让人把廖耀湘找来,对他说:“蒋总统曾经答应增派军队到东北,打通锦沈交通,并已增派第九军和第五十四军来到锦州。如要撤退沈阳主力,他应该实践诺言,先多派几个军到锦州来,向东打通锦沈交通,沈阳部队西去与东进的部队会师,再一同北上,把长春被围的部队拉出来,然后才能再议撤退。”

卫立煌分析说:“东北共军的主力部队就位于辽北与辽西地区,监视沈阳与长春我军的行动,如果我沈阳主力单独出辽西向锦州撤退,背辽河、新开河与饶阳河三条大水侧敌行动,有被共军层层截断,分割围歼的危险。现在就从沈阳把主力撤退,无异是抛弃长春的守军,这消息一传出去,定会瓦解长春守军的斗志,长春马上就成问题。”

廖耀湘认为卫立煌说的有道理,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卫立煌趁机对他说:“我的意见和总统的决心有极大的差距,这个时候我不便去南京见他,一见面难免要发生争执,反而不妥。所以,我想请你替我去辛苦一趟,到南京面见总统,陈述一下我们的意见。”

廖耀湘认为卫立煌的主张是正确的,当即表示愿意替他到南京去说服蒋介石。卫立煌很高兴,派参谋长赵家骧、第六军军长罗又伦与廖耀湘一同前往。廖耀湘后来回忆当时进见蒋介石的情景说:

到南京后,蒋介石首先召见我。蒋介石告诉我,他之所以要撤退沈阳主力,首先是想在东北解放军未进攻锦州之前,先主动把沈阳主力撤往锦州;其次是当时国民党的空运能力有限,不能够负担沈阳十几万大军的补给。他还说长春守军的状况,使他感到非常苦恼。我把卫立煌的意见告诉他,尤其是卫立煌想把长春守军。

廖耀湘拉出来的意见,对他似乎是一种道义上的压力。蒋介石考虑了三四分钟之久,然后对我说,他本来打算另外抽调一些部队去东北,傅作义答应抽调一部分,他想再从山东抽调出一些队伍,但现在一时尚抽调不出来。沈阳主力的撤退,可稍微推迟一些时日。当天主要谈的问题,就止于此,以后又谈了有关补给与空运的问题。后来据罗泽闿说,蒋还想把由过去驻印军组成的沈阳主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新编第三军)转运至南京地区,做他的机动预备队,必要时用以巩固南京老巢。

第二天,蒋介石召集我和赵家骧、罗又伦、罗泽闿4个人在他的私邸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他明白指示:“沈阳主力的撤退,可稍微推迟一个时候,但必须立即准备好,待抽调的军队到达后,即开始行动。沈阳地区的部队,必须按任务重新编组。”他决定把周福成的第五十三军编为防御兵团,担任沈阳的防卫;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新编第三军和第五十二、第四十九、第七十一共6个军加第二○七师并附东北“剿总”直属的重炮及战车部队编为机动兵团,由廖耀湘统一指挥,随时准备行动。

我对兵团编组问题,向蒋介石陈述了两点意见:(一)这样彻底改组沈阳部队的编组,最好暂不发表,因泄漏出去会引起周福成及其他地方部队的不安,可把这个决定交赵家骧参谋长带回去转交卫立煌,在适当时机发表。(二)在机动兵团行动期间,沈阳还是机动兵团的后方和补给与空运的基地,绝不能发生意外。因之,我建议把第二○七师编入周福成的防御兵团,该师有3个旅,每旅3个团,实际上比一个军的力量小不了多少,且富于防御经验。这样可以增强沈阳的防御力量,也可以安定其他防守部队的军心。蒋介石认为我的这些建议合理,说:“可以这样办。”赵家骧提出如何安插刘安祺的问题,因为刘也是一个兵团,把他仅有的第七十一军编入机动兵团,那他就剩下一个兵团部了。蒋介石对罗泽闿说:“可下命令,把他(指刘安祺)调到青岛去充任青岛警备司令。”罗泽闿又提出:“万一在沈阳主力未撤退之前,共产党就打锦州,那沈阳主力应该如何行动?”我根据卫立煌的旨意,提出:“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关内迅速增兵葫芦岛,直接解锦州之围。因为那里距离近,后方安全,翼侧有依托,补给无问题。沈阳部队应待葫芦岛与锦州部队会师后,东渡大凌河出沟帮子向东推进时,才能够西进与东进的部队会合,打通锦沈交通。”罗泽闿说:“如此,锦州可能发生意外危险。”我说:“解放军可能围城打援。沈阳主力如单独西出,背三条大河,侧敌前进,增援锦州,更有被节节截断、分别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我们两个人就争辩起来。罗泽闿当着蒋介石的面竟不客气地说:“将来东北战局,要由廖司令官负全部责任,因为全部精锐部队都掌握在你的手里。”这时赵家骧出来排解说:“这是卫总司令的责任,我们回去还要同卫总司令详细商量。”蒋介石当时也没有来得及详细思考,所以也未作别的指示,只是再补充一句:“这问题留待以后再详细研究。”

蒋介石见卫立煌屡次顶撞、拒不执行撤退锦州的计划,心中对他十分恼恨,有意把东北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廖耀湘,以架空卫立煌,使他不得不按自己的旨意办事。

廖耀湘急于想成立机动兵团扩大个人的权力,便改变了原来支持卫立煌的态度,倒向了蒋介石。如此一来,不但蒋、卫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卫、廖之间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卫立煌害怕廖耀湘把沈阳主力都给拉走,坚决反对成立机动兵团。所以,这个机动兵团始终未能成立。

蒋介石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先后召见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梁华盛、第七兵团司令刘安祺等东北将领到南京述职,想让他们担当打通沈锦线的任务,但这些人都不敢接受这一任务,寻找借口,予以推辞。

蒋介石这时见东北各将领,上自总司令卫立煌,下至兵团司令、军长都不同意他的这一方案,于是决定,把1948年1月间刚刚成立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由秦皇岛搬到锦州,让陆军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范汉杰坐镇锦州,准备将东北的军权交给范汉杰,由他来承担打通沈锦线,把沈阳主力接到锦州的任务。

卫立煌怕范汉杰的边区司令部是归华北“剿总”与东北“剿总”双重指挥的机构,一旦华北吃紧,华北“剿总”会把部队调走,使沈阳更加孤立,便千方百计把冀热辽边区司令部改成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仍由范汉杰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

卫立煌主张把范汉杰的指挥所设在葫芦岛,蒋介石却主张设在锦州,范汉杰唯蒋介石之命是从,不理睬卫立煌的命令,这样,又造成卫立煌与范汉杰之间的矛盾。

一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对此十分反感地说:“蒋介石指挥作战,不分析敌我态势、兵力对比及士气战力等客观条件,只是从他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只要将领听他的命令,就可以得到胜利。所以,蒋介石为了把东北主力撤到锦州,用尽心机在东北物色能执行他的命令的将领。初则属意于廖耀湘,后又属意于范汉杰,而把卫立煌悬在一边。弄得东北的国民党军将领,各有所私,各怀鬼胎,各据一部分实力,个个要直接听蒋介石的命令,谁也无法统一指挥。因此,蒋介石在东北的军事方针,一直拖到辽沈战役开始尚无决策。”

就在蒋介石与卫立煌围绕着“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还是“固守沈阳”争执不休、举棋不定之际,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与东北国民党军展开了最后的战略决战。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闪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闪击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我在影视剧里当飞行员

    我在影视剧里当飞行员

    失业的苏飞洋偶然获得影视剧系统,可以穿越到影视剧里挑战有关飞行的各种各样的任务,从此苏飞洋就过走了与众不同的飞行之路......
  • 异界战团

    异界战团

    本书情节丰富,内容紧扣情节,书中不仅会有军事战争,还有爱情故事多样化,本书内容大有可看,各位读者大人快来吧。
  • 新编三国演义

    新编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相与争锋,遂并于强秦。乃至秦被灭,楚汉相争,并于天下,终让与汉。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义举沛县,入主关中,灭不世霸王项羽,鸿门宴致项羽四面楚歌,终天下归于一统。自此有光武中兴,及至汉献帝,天下遂为三分。名曰三国。然为祸者乃为桓灵二帝,朝纲不正,奸臣当道,天下权势,集于宦臣,舞权弄势,忠臣不复于朝廷。及至桓帝崩,灵帝当权。固天下已难为政,天时地利不为岁用,旱灾,水灾,蝗灾延至各州。民声怨道,外戚窦氏禁足窦太后,残戮太学生等千余人,乃为第二次党锢之患、汉灵帝沉湎于酒色中,日日歌舞升平,美酒佳人,醉心于俗世,不问朝纲。
  • 共和国战记

    共和国战记

    本书写的不是穿越者的故事,而是帝国后来争霸世界的故事。一群穿越者灵魂穿越回宋朝,慢慢的试图建立工业帝国,几十年内穿越者相继死去,但是帝国的基础已经打下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华夏帝国最终首先爆发工业革命。
热门推荐
  • 江山霸途

    江山霸途

    重活一世,来到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成为一个即将登上帝位的太子!他该何去何从?是粉碎他们,还是粉碎他们呢?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 慕晞

    慕晞

    感情,从萌芽到成长;烽火,从零星到燎原;岁月,从温馨到面目狰狞;国家,从内部腐朽到满目疮痍……情感经历几何……人性如何变革……国家何去何从……慕晞,见证爱情与烽火,行走在创世之路,点亮黎明。愿一曲宛如高歌,唱尽悲欢,道尽离合,盼一文情意绵绵,载尽聚乐,写尽功德。
  • tfboys之永伴你

    tfboys之永伴你

    tfboys和三个女孩的完美邂逅,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困难险阻,最终幸福美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侠世界有点乱

    武侠世界有点乱

    这是古龙黄易两位大家笔下人物汇聚同一个世界的故事小李飞刀VS灵犀一指的结局会是如何?谢晓峰与西门吹雪的一战似乎已无可避免传鹰打的不一定是蒙赤行,也有可能是庞斑看着眼前的原随云,花满楼感觉自己穿了一个假越......PS:本文不带系统,没有等级制度,偏古龙风,不喜勿喷哦
  • 重回六十秒

    重回六十秒

    李男,他是一位没钱财、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男青年,一直到二十岁都是一事无成。直到那晚,他终于有能力开始拯救他自己了!他要改变生活,至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痛苦的活着。时间倒流六十秒能有什么用?拯救世界?或者改变世界?不!这些理想离我太遥远,也没那么多闲工夫管,我只要赚赚钱,泡泡妹子,调戏调戏二代!李男无比坚定的说道!PS:【如果你单单以为这是普通人生活录的话那你就错了,其实这是个无比精彩的世界等着你们探索】
  •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将师

    魂将师

    关鹏古董爱好者,意外购得一块玉佩却因此坠入位面世界。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经不是这个世界的王道了。成为将魂师才是这个世界的王道,是世人疯了,还是世界疯了……
  • 盛宠娇妃,龙王老公好温柔

    盛宠娇妃,龙王老公好温柔

    她第一次见他,他是一个金光闪闪的龙蛋。她第二次见他,他是一个穿着红肚兜光着小屁屁,顶着小角角的奶娃。他抱着她的大腿:“娘亲,娘亲,你是我娘亲……”她被雷的外焦里嫩,本姑娘年芳十六,尚未婚配,哪里来的孩子?第三次见面,他身穿银色铠甲,统领千军万马,将她堵在城墙的一角。他帅的俊美,美的邪肆,恍若谪仙。他看着她,邪肆一笑:“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今晚跟本王洞房吧。”她看着眼前的帅哥,不由得咽了咽唾沫:“这位帅哥,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