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0300000015

第15章 金属材料(2)

铝为面心立方结构,比重小(仅为2.7g/cm3),在空气中有良好的耐蚀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塑性高,可通过冷、热加工制成铝线、铝铂等各种薄型材料和成品。但纯铝的强度很低,不能作为结构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导电体和耐腐蚀的器皿及日用品等。

在铝中加入铜、镁、锰、硅等合金元素可获得强度较高、有良好加工性能的铝合金。铝合金可通过冷、热变形或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再加上铝合金重量轻,在制造轻质零部件,特别是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广泛。铝合金按其工艺性能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类。

变形铝合金:这类铝合金一般是经过压力加工制成型材使用的。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锻铝合金等,它们的牌号分别是LF,LY,LC,LD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硬铝合金,它属于Al—Cu—Mg系列合金。如LYl1为第11种硬铝合金,具有中等强度,常用于飞机结构中的中等结构件及螺栓、铆钉等。

铸造铝合金:这是用来制造铸件的铝合金,其牌号用ZL加三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数字表示合金的类别:1为Al—Si系、2为Al—Cu系、3为Al—Mg系、4为A1—Zn系,其中Al—Si系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和足够的强度及耐蚀性,应用最为广泛。如ZLlO9为第9种铸造铝合金,适用于制造活塞等高温下工作的零件。

2.铜及其合金

铜也是面心立方结构,比重大(为8.7g/cm3),在空气中有良好的耐蚀性,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塑性高,冷、热加工性能均好。但纯铜的强度低,不宜作为结构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导电体、油管等。

铜合金主要有黄铜和青铜两类。

黄铜是以锌(30%~45%)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其牌号用H加两位数字表示。例如,H96,H90 H62,H59,其中数字表示平均含铜量。若是铸造黄铜,牌号前再冠以Z。铜中加锌的目的是增强铜的强度和塑性。若要进一步提高黄铜的机械性能、耐蚀性和工艺性能,可在铜锌中加入铅、锰、锡、硅、铝等合金元素,组成特殊黄铜。

青铜是指以锡为主要添加元素的普通青铜(或称锡青铜)或以铝、硅、铅代替锡的特殊青铜(或称无锡青铜)合金。其牌号用Q+主要元素符号+主加元素的含量表示。如QSn7为含7%Sn的锡青铜。锡青铜可用于制造弹簧、耐磨零件等。无锡青铜可作为锡青铜的代用品。另外,无锡青铜也有一些高于锡青铜的性能。

3.钛及其合金

钛在常温下为密排六方结构,比重小(为4.5 g/cm3),比强度高,有优良的耐热和耐蚀性能,热膨胀系数小,因而钛及其合金已成为航空航天、造船及化工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但钛在高温下异常活跃,制造条件严格,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钛合金中的TC4因其耐热性、塑性都较好,生产工艺简单,并可进行热处理强化,故应用最广、最多。

〖MZ(2H〗(第二节)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的一种工艺。热处理是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基本途径,能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节约金属,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此外,热处理还能改善材料的工艺性能,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本节将简述钢的热处理原理和主要的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

钢经热处理后性能发生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钢的组织发生了变化。

一、金属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

1.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以共析网为例,它的加热转变是由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转变过程分为奥氏体的形成,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奥氏体的形成速度与加热温度、加热速度、钢的成分及原始组织有关。加热温度升高,碳原子的扩散速度增大,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加快。加热速度增加,转变开始温度升高,转变的速度也加快。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基本上与共析钢相同,只是在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完成后还有其它的一些转变存在。钢在加热后要保温一段时间,使其心部和表面温度一致,从而获得均匀奥氏体的组织。

2.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热处理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是指奥氏体的转变。冷却速度不同,将得到不同形态的组织。碳钢形成奥氏体后,在冷却时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奥氏体转变的组织顺序是: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等。这些组织的硬度依次由低到高,低速冷却的珠光体的硬度最低,高速冷却的马氏体的硬度最高,其它中温转变的组织的硬度介于二者之间。钢的冷却是热处理的关键阶段,常用的冷却方法有炉冷、空冷、油冷和水冷等,以便在冷却时获得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二、退火和正火

1.退火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温后随炉冷却的热处理方法。根据加热温度和退火目的不同,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的铸、锻件等。加热温度为A3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使钢的组织完全转变成奥氏体)后缓慢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达到细化组织、降低硬度和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钢的刃具、模具和量具等。加热温度为工A1以上20℃~30℃。使部分渗碳体溶解到奥氏体中,经缓慢冷却后,形成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粒状渗碳体的球状珠光体组织。球化退火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锻、焊结构或切削、冲压过程中的残余内应力。加热温度一般为500℃~650℃。因为加热温度低于A1,金属组织未发生变化,只是在缓慢冷却过程中,使各部分均匀冷却和收缩,从而消除内应力。

2.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3或A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法。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差别是冷却速度较快,所获得的组织较细,强度、硬度较高,但消除内应力不如退火彻底。生产中对于一些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零件,如螺钉、低速轴等,可将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对重要的结构零件,正火常作为预先热处理;对于低碳钢。经正火后硬度和强度比退火稍高,有利于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故对低碳钢常用正火代替退火。

退火和正火工艺加热温度范围

退火和正火工艺的加热温度范围如图4.2所示。

三、淬火与回火

1.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3(亚共析钢)或A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后在水(碳钢)或油(合金钢)中冷却的热处理方法。淬火的加热温度如图4.3所示。由于冷却速度快,碳原子无法扩散,全部保留在a铁中,形成碳在a铁中的过饱和固溶铁的马氏体。由于a铁中溶解过量的碳,使金属晶格发生岐变,增加了塑性变形的抗力。所以,马氏体有很高的硬度,可达HRC65。淬火是使钢强化的最重要方法。但是马氏体有较大的脆性和存在较大的内应力,一般不能直接使用,故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

淬火加热温度范围

2.回火

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后冷却的热处理方法。根据加热温度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的加热温度为150℃~250℃。粹火钢经低温回火后,可降低脆性,消除内应力,并保持其高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各种刃具、模具和量具等。

中温回火的加热温度为350℃~500℃。淬火钢经中温回火后,提高了弹性和屈服强度,但硬度有所下降,适用于弹簧、锻模等。

高温回火的加热温度为500℃~650℃。淬火钢经高温回火后,可获得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适用于受力情况复杂的重要零件。生产上习惯把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是较为重要的热处理方法。

四、表面热处理

1.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将钢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不等热量传至中心,即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进行表面淬火的材料是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加热表面的方法可采用火焰加热或感应电流加热。零件经表面淬火后,表面具有较高硬度而心部仍保持原来的韧性。

2.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放在含有某种化学元素的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该元素的活性原子渗入到钢的表面的热处理方法。根据渗入元素的不同,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氮化和氰化等方法。

进行渗碳的材料一般是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钢经渗碳后,表面层为高碳组织,为达到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还需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材料心部仍为低碳组织,保持原来的高韧性。

进行氮化的材料要采用专门的氮化用钢(钢中含有等合金元素)。材料经氮化后,表面形成一层氮化物,不需淬火就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抗疲劳性能等。氮化的温度低,变形小,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适合高速精密的零件。

氰化是碳氮共渗,其中高温氰化以渗碳为主,低温氰化以氮化为主。

同类推荐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一1961)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脊骨。本书含义丰富,感人至深,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 安全教育七年级(上)

    安全教育七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居里夫人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 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经典美文系列丛书: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出于读者对禅意美文的喜爱,精挑细选了一部分名家的作品。聆听仁者、智者呓语,感受禅诗意般的清欢美好。柔软的心需要这些诗意来暖化,好的品行需要清凉的禅思来引导。在阅读中,以初心观照世间万物,触目随缘都是心光,幽幽而任远,得大自在,解脱尘世的种种烦恼,感受随时随地都是清欢的人间好时节。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热门推荐
  • 群魔

    群魔

    日落大陆,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两次末日浩劫,并未将它彻底毁灭。劫后重生的人类,反而变得愈发强大!然而数百年后,原本风平浪静的大陆再次陷入了危机中。冥神教、修罗殿、异世魔界......这数股涌动的暗流,为了达成各自的夙愿,不惜犯下任何滔天之罪。与此同时,一个体内隐藏着远古恶魔的青年斗者,从异世界坠入了日落大陆......风起云涌,危机四伏的大陆,会因为他的降临而改变吗?
  • 伪娘在二次元旅游

    伪娘在二次元旅游

    这是一只萝太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到处额......闲逛?嘛~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之进来康康也没有损失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冷王的悄王妃

    穿越之冷王的悄王妃

    我靠,吃个包子都能穿越,居然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千金小姐,父亲不疼,姐妹狠毒,后母虐待。呵,不过对于我来说小菜一碟了,既然父亲不爱,就不必和他扯关系了,既然姐妹狠毒,那我就来点更狠毒的,既然后母虐待,那我就虐回去,不过还是有好人的,看下面。片段一,“王爷王爷,王妃说城北那家酒楼的东西不干净”某王“那就拆”片段二,“王爷王爷,王妃说丞相府小姐骂她贱人”某王“那就换丞相”片段三,“王爷王爷,王妃说要去偷玉玺”某王“那就让父皇把玉玺好拿的地方,让她拿”片段四,“王爷王爷,王妃她……”某王皱了皱眉“王妃怎么了”“王妃离家出走了”某王再也坐不住一阵风飞过,那里还有王爷的身影。
  • 探索未知-植物的器官

    探索未知-植物的器官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天择记

    天择记

    一名平凡农家孩子,举目无亲,历经坎坷终于立足这个世界的神秘层面——修仙界。但他又能如何在强者如云的修仙界中屡克劲敌,傲立顶峰?--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秋雪吟月

    秋雪吟月

    他曾承诺她,一生一世,非她不娶,海枯石烂,不离不弃。可终究......他还是负了她。她在机缘巧合之下,遇上了仙人,从此走上了修仙之路,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也是一场骗局。为何上天不让她好过?她不过求一生安稳,与相爱之人白首到老,难道这也有错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人物的乾坤世界

    小人物的乾坤世界

    刚辞职的屌丝徐墨,意外获得乾坤须弥葫芦的认主,从此获得一个完整的乾坤世界,开始了其辛苦但却快乐的创造生涯,封侯非我意,自在逍遥才是真。
  • 随身带上15个习惯

    随身带上15个习惯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又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能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