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9000000022

第22章 绍兴会馆里的鲁迅

在老北京大大小小的数百所会馆里,我最早听说的是绍兴会馆。因为它和鲁迅先生有关。

1912年,鲁迅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外省青年迁往北京,就落脚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一住就是7年。鲁迅跟绍兴会馆挺有缘分的:30年前他降生于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的新台门周家府邸,祖父周福清点翰林,恰巧在京中的这家会馆待考候补。鲁迅无意识地追随了老祖父的足迹。到北京的第一个晚上,三、四十只臭虫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咬得他无法安眠,只好挪到大方桌上去睡。不知那期待着金榜题名的祖父大人,是否也曾遭受过类似的“款待”?绍兴会馆的臭虫,因为吸过一位大文豪的血,也就出名了。

当时鲁迅仅仅在民国政府的教育部挂着闲职(当个小科长呀什么的),终日生活于苦闷与彷徨之中,靠抄写残碑拓片消磨时光。这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蛰伏”期:青灯黄卷,愁眉苦脸。他经常夜饮。一街之隔的广和居,一年中就去了多达20余次。(叶祖孚曾听一位在广和居遗址附近居住了数十年的老大妈讲述:“这里还常来参观的人,有日本来的,他们说要瞧瞧鲁迅吃饭的地方。”)借酒浇愁愁愈愁,鲁迅或许是从那时候真正理解了阮籍、嵇康之流的魏晋风度,理解了黑暗年代里人性的挣扎?前来访谈的钱玄同发现鲁迅案头堆满了古碑抄本,便善意地责怪他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鲁迅环顾闷热的陋室:“中国原本是一个没有门窗的铁屋子。假如这座铁屋子万难破毁,里面又躺着许多熟睡的人们,这些人最终都要被闷死——在不知不觉中由昏睡转入死亡,谁也感觉不到痛苦和要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喊叫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让他们尽管醒来却依旧无可逃脱,让这些人知道痛苦和将死的悲哀,而你又无力拯救他们,这究竟是仁慈,还是残忍?”(引自钮岱峰著《鲁迅传》)

绍兴会馆里那些颓败的老建筑,使鲁迅产生了这个著名的关于“铁屋”的比喻。不是在沉默中爆发,便是在沉默中死亡。恰恰是绍兴会馆的寂寞与压抑,打造出一位未来的呐喊的战士。绍兴会馆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原名“山阴会稽两邑会馆”,主要招待山阴、会稽两县进京赶考的举人。鲁迅来的时候,科举制度已废弃了,但他们仍然能嗅闻到封建的残余,旧中国那腐朽的气息。他知道自己病了。他知道整个中国都在生病。1916年10月,姨表兄弟阮久孙自山西逃到北京,投奔住在绍兴会馆的鲁迅,说是被人追杀,并且写了遗书——学过医的鲁迅,知道这位惶恐癫妄的亲戚患了“迫害狂”类精神病。他通过一个人的遭际而窥察到一个时代的病情。于是创作了《狂人日记》——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一发而不可收,接着又写出《孔乙己》、《药》、《一件小事》、《我之节烈观》等等。绍兴会馆,是鲁迅早期作品的摇篮,它也最清晰地目睹了这一代文豪从抑郁、沉沦到觉醒的过程。可以说,鲁迅是到了绍兴会馆之后,才成为鲁迅的,在此之前他仅仅是文学青年周树人——一个逃婚的外地人,一个不会搞人际关系的失意的小职员,一个毫无斗志的悲哀主义者。

鲁迅在绍兴会馆,先住在藤花馆(院内的那根花枝招展的古藤曾被他写入小说),又迁入补树书屋——原有棵开淡紫色花朵的楝树,不幸折断,就补种了一棵槐树,故名。钮岱峰在《鲁迅传》里写道:“补树书屋毕竟太古旧了。严密少窗的北方民居有时以阴凉见长,而在真正的闷热来袭之时,却显出更加深重的压抑憋闷感。这儿壁虎很多。周树人发现它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五毒之一。在夏天里,他甚至养起了壁虎,养在小盒子里,而生法捉一些蚊蝇之类喂它。抄写石碑疲倦的时候,周树人往往会受不了老屋的闷热,到古槐树下手摇蒲扇纳凉。”传说这棵古槐吊死过某财主的姨太太,因而许多人对补树书屋敬而远之。鲁迅却不怕。在我想像中,绍兴会馆时期的鲁迅,颇像聊斋里的落魄书生,背井离乡,寄宿于荒宅古庙,虽无红袖添香,潜意识里却并不畏惧美艳如梦的狐仙造访。他在树阴下摇动着芭蕉扇,是否还闻见了那隐形的佳人吹气若兰?我曾经说过:在弱不禁风的书生们(包括蒲松龄)身上,幻想就是一种战斗,就是饱经磨难的生命力的体现——尤其是对于善与美的幻想。鲁迅比蒲松龄进步的地方,在于他幻想之余,还学会了直面人生的惨淡,直面现实中的丑与恶。他虽然也有过短暂的逃避与妥协,最终还是选择了对抗,选择了梦碎后的出击。

继钱玄同之后,刘半农也去补树书屋看望过鲁迅,发现他仍在临摹《六朝墓志》,便问他为何执迷不悟?鲁迅这次的回答要清醒得多,积极得多:“这不过是在吃鸦片而已。不过就要吃完了。”果然,不久之后他就开始写投枪与匕首一样的小说、诗歌乃至杂文。

鲁迅住藤花馆时,北侧的嘉荫堂住着好友许寿裳兄弟二人。总算有个伴,可以一起去广和居聚餐,去琉璃厂淘书。当他从家乡来信中听说同仁范爱农溺水而死,便怀疑他是因社会的黑暗而自杀。范爱农身上的那种绝望仿佛也传染给他了。他连忙冒着倾盆大雨去嘉荫堂找许寿裳兄弟,以缓解内心无限的悲凉。

绍兴会馆时期的鲁迅,上班,下班,拿薪水,付房租,吸烟,喝酒,读古书,练毛笔字,发牢骚,养壁虎(这可比八旗子弟养鸟、养蛐蛐另类得多)。

绍兴会馆时期的鲁迅,没有爱情,不修边幅,郁郁寡欢,甚至会想到死(在床褥下藏有利器)。孤独的根子在他心底埋下了,无法自拔。他曾经跟许寿裳透露:我搜集和翻译这许多书,不是为了求学,而是为了替代美酒和女人。后人恐怕难以想像:铁骨铮铮的鲁迅,居然也曾有过如此脆弱的一面——在绍兴会馆,生活着一个颓废而陌生的鲁迅。

当然,鲁迅也正是在绍兴会馆面壁、磨剑、修炼并探求真理的。从自我封闭的铁屋里爆发出一声惊世的呐喊。一个沉默寡言的漂泊者,居然成为一个时代的男高音。

绍兴会馆是个好地方啊,是培养斗士的温床。在鲁迅搬进来之前,一位叫徐锡麟的老乡也曾在这里住过。仅仅相隔6年。徐锡麟回到南方后,于1907年刺杀安徽抚巡恩铭,发动安庆起义。失败后,心脏被剜出祭恩铭,又供恩铭和保镖们煎炒后分食。徐锡麟是跟秋瑾齐名的绍兴烈士,鲁迅住在绍兴会馆时,不可能不想到这位悲壮的乡亲(当然也会想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鉴湖女侠)。他在《狂人日记》里批判旧中国人吃人的现象:“从盘古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麟)。”而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以革命者夏瑜被砍头为背景),则很明显是哀悼秋瑾的。

徐锡麟生前曾为绍兴会馆(时称山会邑馆)慷慨捐款——其时他担任安徽巡警学堂副办。在会馆内镌刻捐款者名单的石碑上,能找到徐锡麟的名字(鲁迅肯定关注过)。只可惜这块石碑,十几年前失踪了。

1917年,应鲁迅的推荐,北大校长蔡元培同意聘请周作人为北大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员。周作人抵达北京即雇一辆洋车直奔绍兴会馆,与自己的兄长会合。哥俩“翻书谈说至夜分方睡”,这一其乐融融的情景在鲁迅日记里有记载。而周作人的日记也写道:“至四时睡。”

鲁迅帮周作人在补树书屋隔壁的王家租了一所房子。你来我往,频繁走动,而且经常一起会见共同的朋友。兄弟俩并肩在北京创业,多多少少抵消了长期折磨着鲁迅的孤独感——周作人的到来,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鲁迅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绍兴会馆时期,也是周氏兄弟关系的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在绍兴会馆,两颗文化新星冉冉升起。新文化运动给周氏兄弟带来巨大声誉,也带来稳定的高收入……”(阿忆语)于是,他们合力在西直门内八道湾购置了一套四合院,喜迁新居。

鲁迅是1919年11月21日搬离绍兴会馆的。他在北京共居住了14年,其中有一半时间是在绍兴会馆度过的。在这漫长的暗夜般的7年里,他像一只成蛹的蚕,艰难而执著地咬破束缚着自己的厚重蚕茧壳,咬破无边的夜幕,最终蜕变为一只自由的蝴蝶(或者说是扑火的灯蛾)。他一生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韧的战斗”,其实从绍兴会馆时期就开始了。

在绍兴会馆,寝食不安的鲁迅酝酿了自己的未来。

在绍兴会馆,鲁迅还是一柄藏在混沌的鞘里的宝剑,但已经常作壁上鸣。他的个性渐露端倪:叛逆性格,批判精神,以及烈士风度。至今在我心目中,鲁迅仍是个老“另类”。

与其后期的坚强、稳健与成熟相比,鲁迅早期的脆弱、孤独与稚嫩甚至更令我感动。绍兴会馆时期,鲁迅还是一个旧时代的青年的影子,是困顿无奈的弱者,是手无寸铁的一介书生,是运行在地层下、尚未爆发的岩浆——当他终于拥有活火山的发言权之后,就彻底告别了寂寞,告别了苦涩的青春。

绍兴会馆时期的鲁迅,哀声叹气,借酒浇愁,黯淡无光,衣冠不整,反而显得无比真实。而这些,恰恰是历史喜欢删去的内容。

与光辉夺目的太阳相比,我更喜欢猜测月亮背面的风景:是野草丛生,还是一片荒漠?

同类推荐
  • 中国家风 家训 家规

    中国家风 家训 家规

    家国一体,家国同源,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家风、家训、家规在岁月的积淀中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本书以中华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治家家书、家训、家规中的格言、俗语等为引子,以一个个历史小故事展开说明,用一段文字进行评述,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体悟古人的家教风范,从而获取有益于当代家庭教育的精神滋养。家风、家训、家规,是千百年来先贤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并弘扬它们,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 艰苦朴素(上)

    艰苦朴素(上)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热门推荐
  • 乱斗乐园

    乱斗乐园

    点进来的各位行行好,不要给我投推荐票,我有强迫症,还没完结的时候我就控制在1000票了,后面有的我都没投,大家看书就好!(* ̄3 ̄)╭?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说那年我们年少

    谁说那年我们年少

    一段围绕男女主角在文华中学的校园青春故事。纪念那些年的青春迷茫,纪念那些年后的青春热血。本着一颗青春的初心,看看那时我们是否年少,追寻最初的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龙恋歌

    神龙恋歌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元气少女,从睡梦中来到了千叶国,莫名其妙被人折磨,在一次逃跑途中不小心掉进了万丈深渊,嘿!居然因祸得福结了婚,婚后来个约法三章:一,以后娘子说的话你要听着,我说什么都是对的。二,以后除了我,你不能娶其它女子连看都不能看,必须是一夫一妻制。三,还是老规矩,床我们一人一半,枕头做分界线。原以为很幸福的婚姻会一直甜蜜下去,没想到她有个爱徒如命的师傅,还有一个视如珍宝的父亲,更加有一个死缠难打的师兄,那师兄居然是……。哎!他瞬间变成了妻奴,一路狂追着她,愿意遵守约法三章,愿意陪她无聊时看月亮,愿意一路跟随她,只要有她的地方便是他的家。千年的等待、千年的坚贞不渝!千年的恋歌!
  • 天庭超级红包

    天庭超级红包

    特种兵王丁成功因被人陷害,丧失一身出类拔萃的技能而只能默然退伍。本以为他只能这样籍籍无名的过完下半生,没想到某天丁成功被拉近了一个天庭聊天群之中。这个群里有一群活神仙,喜欢聊天灌水,偶尔还会发几个红包。潜伏其中的丁成功手指一戳,红包到手!“恭喜你,抢到太上老君的通神丹。”“恭喜你,抢到王母娘娘的千年蟠桃。”“恭喜你,抢到孙悟空的猴毛。”“恭喜你,抢到观音坐的莲。”……总之,丁成功要幸福了。
  • 炽火未央

    炽火未央

    跳下苍生台是藜央的选择,她本以为从此以后可以忘却前尘一身轻松,却无法预知即便是失去了记忆,她也会爱上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她曾以为那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毕竟她这一生也不甚欢愉,也无所谓再多点血和泪。但就像影子的存在是因为有光,黑夜过后便是黎明。后来她才发现,也正是因为有了他,她曾经所有的阴暗都因着那一句“誓死相随”而变得风淡云轻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神话世界拍电影

    我在神话世界拍电影

    叶朝歌的带着自己的手机和太阳能充电器开始快乐的在异界搞事业。昆仑派的镇派至宝昆仑镜据说可以规避天道,规避因果。但女帝却它来偷窥……天帝在天庭一脸正色的上朝,和颜悦色的对众仙说:“今天咱们用照妖镜放一部电影吧?”老太白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盗版不好。”对了,照妖镜也可以规避天道……还能视察天地……“那就放老太白最想要看的《赤壁》吧?如何”太白闻言深深看了一眼天帝:“陛下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天帝笑了笑没吭气。
  • 我重塑了世界

    我重塑了世界

    一觉醒来身边多了个无限手套而且还手欠的打了一个响指,结果整个世界都被重塑了。埼玉变成了自己的邻居,隔壁五大忍者村在打架,学园都市倒吊男作死想要试试无限手套。(注:本书的无限手套设定主要参照电影,少量参照漫画,因为漫画里设定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