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9000000017

第17章 帝王将相

北京是出帝王将相的地方。

我若这么说的话,谁会反对我呢?

当然,泱泱大国,藏龙卧虎之地绝不仅仅这一处。譬如西安、洛阳、开封、南京,都曾令无数英雄竞折腰,演绎过金戈铁马逐鹿问鼎的浪漫故事。

但从时间概念上而言,北京无疑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古都。它恰恰占据了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的后半部分。甚至古老的帝制正是在这里画上句号的。

北京的帝王将相,离我们也是最近的。屈指算来,相隔尚不足百年。

100年前的中国,尚是帝王将相的天下。100年前的北京,作为最后的帝都,笼罩着黄昏的气氛。它的冷却,毕竟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金陵王气曾是脍炙人口的传说。与之相比,北京并不逊色。只能以皇气逼人来形容。在气焰的炽烈程度上似乎还稍胜一筹。因为建都于金陵的,大多是偏安的南方小朝廷——吴、东晋、宋、齐、梁、陈之类,都是些短命的王朝。而北京自元代起即身价百倍:好大喜功的忽必烈汗,偏偏看中了这块宝地,使之一举成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的都城。北京在当时绝对是辐射欧亚大陆的国际大都会,不同肤色、语言、信仰的商贾与使节云集于此——来到元大都,横跨千山万水的丝绸之路基本上就走到头了。从城南溜达到城北(一来一回需一整天),能感受到世界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估计当今美国的自由港纽约也不过如此。

假如在纸上还原元朝昔日的版图,可以发现: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大都恰巧居天下之中。降至明清,紫禁城里走马观灯般替换的皇帝们,依旧认为自己高居于世界的中心及权力的顶峰。不管怎么说,明清两朝仍然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北京俯瞰众生,作为皇城的傲慢,多多少少可以理解。

北京的皇气又是一种致命的诱惑。1912年,已进入民主时代,袁世凯当选为民国临时大总统,不愿去南京就职,厚着脸皮赖在北京(估计他对此地的风水颇为迷信与依恋)。果然,他没多久就自封为洪宪皇帝,觉得当皇帝比当总统要过瘾。虽然袁世凯的皇帝梦(相当于黄粱梦)只做了几个月就破碎了,毕竟给世人敲了一记警钟:要随时提防封建思想借尸还魂。

元顺帝是被朱元璋的北伐军驱逐出大都的。明思宗崇祯,是吊死在景山的;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是被赶下台的。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使这样,袁世凯依然斗胆想圆一回皇帝梦。当然,这个窃国大盗的结局并未好到哪儿,屁股还没把龙椅给焐热呢,就灰溜溜地收场了。据说他是被反抗的民众的声讨给吓死的。

北京有3000年的建城史。系根据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村燕都故址的考古成果而宣布的。

它的建都史,也在800年以上。一般是从金中都开始算起的。海陵王于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称中都。金虽未像后来的元那样一统天下,毕竟攻下了汴京(开封),使北宋覆灭,因而怎么说也算是占领了半壁江山。以至临安(杭州)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不得不低头,年年派使臣来中都进贡纳税。

除海陵王完颜亮之外,较著名的金主还有世宗完颜雍(建造了卢沟桥并开凿了金口河),章宗完颜(燕京八景的命名者)。

房山的金陵,是北京第一个皇陵区(比明十三陵早约400年),葬有金始祖至章宗共17位皇帝的尸骨(大多是从老家迁来的)。

自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在大都执掌朝政的元帝共有11位。因他们的名字(音译)较繁琐拗口,加上在政绩方面没有太多值得一提的建树,我就不逐一记录了。

朱元璋原本定鼎南京,可他的儿子朱棣登基后,执意于1421年迁都北京。北京是其做燕王时的“自留地”(或曰“龙潜之地”),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在永乐皇帝所衡量的天平上,南京最终输给了北京,想来他更看重后者的风水与形势。由此,明朝共有14位皇帝在这里生老病死。昌平天寿山下的十三陵,独独漏掉了一个景泰帝(代宗)。他是宫廷政变的牺牲品,被以王礼葬在别处。

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并迁都北京。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先后有10位皇帝在紫禁城里“接力赛跑”。只是,接力棒最终还是跑丢了。

然而从宏观上看,北京自公元10世纪前后,即开始上演帝王将相的“马拉松”了: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主耶律德光,幽州于938年成为辽南京(陪都)。辽王朝的帝后嫔妃,几乎每年都要来此避寒或巡游。辽末,因故地被金兵占据,天祚帝只好逃到燕京来避难了。后来天锡帝耶律淳又正式以燕京为都。改元建福,史称北辽。可惜没多久就垮台了。

粗略的统计一下,与北京或生或死相关的帝王(包括迁葬于此的完颜阿骨打等金主),肯定在50位以上。而只在紫禁城里住了42天的草头王李自成,以及“假冒伪劣”的洪宪皇帝(袁世凯),尚不计算在内。

中国有多少帝王呢?李金旺著《盘古一宣统》一书,记录了519个(包括正统帝王和部分占据一方、独建政权、称王称帝的首领)。在这份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名单里,与北京密切相关的就占了十分之一,这比重够大的了。北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亦可见一斑。够意思了!

李金旺先生对封建帝王的剖析很深刻:“在帝王中,有的很英明,他们选贤任能,手下人才济济,帝王成了英雄们的领袖;也有的很昏聩,很愚蠢,例如,视功臣为仇敌,怕人才损主威,杀贤逐能,逼英才逃、遁、隐,手下聚集了一群无能之辈,帝王自己也成了笨蛋的头头,紧接着到来的就是组织危机和不可避免的灭亡。一般情况是开国之君王德才较好,统御本事也大。他们的继承人水平参差;亡国之君,德才较差,尤其是德差,如商纣王,很有才能,但是,德不好,亡了国。也有一些亡国之君颇有德才,但是,他们的前辈给他们留下了一条必亡之路,积重难返,一手托不住倾塌下来的天,朱由检应该算其中之一。”此语有点替朱由检(崇祯)辩护的味道。我的理解则恰恰相反:崇祯绝对是昏君。他犯过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冤杀了国之栋梁袁崇焕。被人讥讽为“自毁长城”。仅此举就足以将其所谓的“德才”全部勾销了。他不是在毁“长城”(名将),是在毁自己呀,毁自己的宝座与江山。他会死得很惨的。

传说崇祯自缢前手刃子女及皇后,长叹:“愿汝等生生世世,勿生帝王之家。”同时对满朝文武颇有怨言:“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皆诸臣误朕。”很明显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由袁崇焕,我联想到将相的话题。可以说有帝王的地方,必有将相。帝王是主角,将相是配角,共同唱一部大戏。

蓟辽总督袁崇焕与外敌对阵时如猛虎下山(他曾在广渠门外抵抗皇太极的八旗军),最终却绵羊般死于自己所效忠的帝王之手,被凌迟于西市;受蒙蔽的北京人,将其千刀万剐的碎肉,涮也不涮就生吃了。这个误会可闹得太大了。封建专制的原因,使中国历史上充斥着人肉羹、人血馒头之类血腥的记忆。袁崇焕不过是其中的一盘小点心而已。但一代名将落得个这样的下场,挺让人寒心的。

比袁崇焕的惨死更早产生的冤假错案,还有于谦。他因成功地保卫北京免受蒙古瓦剌骑兵侵略,荣升兵部尚书,却又不幸地被卷入皇族权力竞争的漩涡。因“南宫复辟”而卷土重来的英宗,不仅废黜了代宗景泰帝,且将景泰帝的大红人于谦一并铲除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于谦堪称是袁崇焕的先驱。这两人的血,相继将西四的刑场给染红了。忠臣的结局居然惊人的相似。从他们身上甚至能找到岳飞的影子。西四牌楼——北京城里的风波亭。

明朝是忠臣蒙冤的时代,奸臣必然大行其道了。大权奸严嵩,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今菜市口胡同旧称为丞相胡同,因内有严嵩故居而得名。

还有权宦魏忠贤,擅长拍皇帝的马屁,青云直上,被称为“九千岁”。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领略了无限风光。尤其他于天启三年出任提督东厂太监,相当于明王朝的特务头子,设诏狱,兴厂刑。虐待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他把矛头直指朝臣中刚直不阿的群体(譬如东林党人),杀人如麻。“东林党的遭遇典型地说明了‘忠臣’是多么荒谬的一个角色。有明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昏君最多的一代,也是忠臣辈出的一代。昏君与忠臣相辅相成,正如同阴与阳,高与下,黑与白,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忠臣们为了皇帝的利益,不惜性命。而皇帝们对这些忠臣则恨之入骨。因为在忠臣的笔下,他们原形毕露,龙袍掩盖不了他们自身的庸劣,他们的自私、懒惰、愚蠢、猥琐纤毫毕现。在皇帝看来,忠臣们简直像现代社会的狗仔队,是天下最讨厌的生物。”(张宏杰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用此语来形容明朝的政治,再恰当不过了。忠贞之士受到排挤与打击,虽有权奸的阴谋,但说到底还是皇帝本人的错。魏忠贤不过是天子脚下一条乱咬人的狗而已。如无万岁爷的偏袒与庇护,“九千岁”敢滥杀无辜吗?

当然,朱姓皇帝最终必将自食其苦果的。李自成围城后,崇祯亲自敲钟召集文武百官前来商议,无一人听使唤。大家避之犹恐不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寻死时身边只有一个小太监相随。

张中行老人认为在分析帝王时,有两点是不可忽略的:其一,皇帝是手里拿着统治权的人物,他的权大到除去他自己,谁都可以杀;其二,他产生并存在于一种极端不平等也就极端不合理的制度之中,他的所有活动(包括享用)都是这极端不平等、极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君主时代的可怕正体现在这里。所谓的中央集权,生杀予夺的权力其实集中在某一个人的手中,他的能力,他的觉悟,他的好恶,无形中在影响或左右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于是一切都像赌博似的,大家把宝全押在一个人身上。此人若是开明君主,或许能营造一段盛世;若是昏庸之辈,那投注者可惨了,全输得精光光。但实际上,这宝是非押不可的,是不以老百姓的意志为转移的。只好听天由命了。

元大都,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打下来的。徐将军进城,先破坏后建设,先把元帝的宫殿捣毁了,继而开始规划新建筑。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元故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一千八百九十丈。”可见明初的北京新城,出自一位大将军的手笔。

汉唐以后幽燕地区的长城,长期失修,俨然已成危旧建筑也。也多亏徐将军,向朝廷申请专款专用,以使长城焕然一新。

若干年后,又有一位叫戚继光的将领,与长城结下不解之缘。戚继光因在南方抗倭而一举成名,后调任为蓟辽总兵(相当于首都卫戍区司令官)。他颇受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赏识,在蓟州任职15年间,大兴土木重修长城,增筑了数千座“空心堡垒”(用于藏兵与屯集弹药),大大地加强了防御功能。“他经常巡视各部,一次驰马到长城以外20里,周围没有一个侍卫。他还亲自攀着悬绳登上设在绝壁上的观察所。身为高级将领还具备这样的体力与作风足使他引以自豪。”(黄仁宇语)戚继光如同李广再世,使四处劫掠的草原游猎者们闻风丧胆、偃旗息鼓。蒙古俺答部落只好放弃骚扰政策,转而经营边境贸易(互市)。长期折磨明王朝的心腹大患迎刃而解,皇帝在紫禁城里可以高枕无忧了。张居正亲自写信鼓励拱卫帝京有功的戚帅:“贼不得入,即为上功。蓟门无事,则足下之事已毕。”

为边患所苦的大明江山,需要强有力的守卫者。像戚继光这样的武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后来又出过一个袁崇焕,可惜被自己人误杀。台柱子一倒,必将引起宫倾玉碎,明朝的戏该演完了。

到了晚清,“边患”的问题又扩大化(或国际化)了。1860年的英法联军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前后两次打进北京城,把中国的皇帝都吓跑了。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不堪一击,成了虾兵蟹将。

内忧外患如债缠身,是因为国中无良臣、无大将吗?恐怕并不这么简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军阀,够给清王朝卖命的了。看来还是最高统治者刚愎自用兼昏庸无能所造成的。从1861年咸丰病死后,慈禧控制朝廷达48年之久。名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实际上已成了大权独揽的女皇——虽然中国历史上正式称帝的女皇只有武则天一个。慈禧太后掌权的时间,与武则天大抵相当,但在飞扬跋扈的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李金旺、孙一影合著的《女娲——隆裕》一书,描述慈禧是一个权力欲非常强的女人:“她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不论至亲骨肉、皇亲国戚,一律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决不留情。叶赫那拉氏慈禧残忍、多疑、喜怒无常,稍不如意,就滥杀太监、奴婢,所以,谁轮到在慈禧太后身边站班,都是提心吊胆,惟恐突然横祸从天降,就连她的心腹太监,也都是表面上卑躬屈膝,唯命是从,百依百顺,心里却另有打算。太监总管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得过的人,但是,慈禧太后临死之前,派人传李莲英时,李莲英却说,我万分崇敬老佛爷,愿意永远记住她的音容笑貌,不忍心看到她最后痛苦的神情,拒绝前去。慈禧太后一死,李莲英便盗去大量金银珍宝逃之夭夭。”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大独裁者,在手段毒辣、老谋深算方面,并不亚于那些当了皇帝的男人。这样的女霸主,闹内讧、打内战还行(她把太平天国洪秀全击败了),可在外交上既懦弱又糊涂,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整治得鼻青脸肿,只好一味地拆房子卖地,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慈禧太后的得力干将,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此人才能非同小可,但也回天无力。《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都有他亲笔的签名。因而被民众唾骂为卖国贼。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羊。

北京确实是出帝王将相的地方。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关键还要看出的什么样的帝王,什么样的将相。

要看帝王将相们干的是什么样的事。带来了什么,带走了什么。是给这座城市争光了,还是抹黑了?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诗经·大雅·抑》)李金旺先生以白话演绎了这段名言:“庶人,一般平民,如果不聪明,他们的职权小,影响范围小,损失也不大。哲人,不光是指哲学理论家,更主要的,是指实践家,在古代,最大的实践家,应该是帝王,如果帝王很愚蠢,就会造成很大的灾害。”损益如何,常常要从事后看的。当时的老百姓,谁知道自己摊上的是个怎样(好或坏)的帝王呢?况且摊上的帝王是不容拒绝的。除非造反。

1911年,发生了最重要最彻底的一次造反。不仅是针对某位皇帝的,而且也针对整个帝制。觉醒的中国人,再也不要皇帝了。乳臭未干的宣统,抹着眼泪卷铺盖下台了。

帝王将相,滚蛋去吧。

是北京赶走了最后的帝王将相。话又说回来,没有了帝王将相,北京不也还好好的吗?

可见在此以前,老百姓是被帝王将相欺骗了,是被自己欺骗了。

少了谁,地球不也还照样转吗?日子,似乎反而过得更好了。

同类推荐
  • 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刘若愚开创了融合中西诗学以阐释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体系的学术道路,他的比较诗学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本书全面评述了刘若愚的学术思想。
热门推荐
  • 时宴

    时宴

    这个世界上有妖魔鬼怪吗?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妖魔鬼怪吗?黑塔重现人间,通往众神时代的通道成型,当来自时间尽头的禁忌之门在你面前开启,你会退缩,还是向前?——————————方觅:“众神的时代早已远去,现在是人的时代。”徐曦:“那我们是什么?”方觅:“我们是主角。”
  • 仙界农民

    仙界农民

    练丹,你们练丹师耗费无数灵材仙根,花费无数心血精力,一炉练不出几粒丹药。看我,种下一颗丹树,结出无数丹药果实;护山大阵,你们阵法大师布下的都是死阵,而我,种下的是活阵,可演练出无数变化;修仙,求的是什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还是永生不死?
  • 末日72小时计时

    末日72小时计时

    江尹是一个民宿老板娘,前些年攒了钱,就开了民宿店,过上悠闲单调的生活。每天收收钱,晒晒太阳,偶尔吃麻辣烫,直到今天左手腕上一直银珠手链发烫,记得母亲走之前说“手链发烫,末日倒计时72小时,赶快……”(太难了,写简介)
  •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71岁的时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同时,书稿还写了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梦忆者,往事也。一代文学巨匠梁实秋,以时间为经,以夫妇之情为纬,把夫妻之间五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片段编织成了一幅潸然泪下的哀乐图。因为爱过,所以迷恋;因为失去,所以伤悲!
  • 都市悠闲录

    都市悠闲录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 双姼

    双姼

    顾绮澜重生了,重生在她早逝的林家排行六的表小姐林芷澜身上,自此,林家六小姐和七小姐相(互)亲(看)相(不)爱(顺)起来。林绮澜穿越了,穿越到一个美艳女子的身上,自此,她只想陶醉自己的美貌之下,顺便斗斗渣。可谁知身边总有个整天嚷嚷着要复仇的复读机的战五渣,心烦又不能对她真下手,那只能…让仇家收了,相爱相杀离她远点。林芷澜:要复仇,要想办法让林绮澜嫁给那人死对头长孙璟!林绮澜:超烦人,长孙玧你赶紧把你的人领走!长孙玧:皇兄,只要你给我和顾绮澜赐婚,皇位我就不跟你抢了!长孙璟:滚!注:1.架空背景勿考究;2.双女主;3.逻辑废;4.作者玻璃心,不喜点X。谢谢配合!
  • 通往永恒

    通往永恒

    响彻西南银河的战鼓声再次响起,人类联邦不得不面对自己所培养起来的敌人。受到隐秘观测者的影响,一直对机械生命体充满敌意的银河生物们也打算干涉这场看似无关紧要的战争。人类自身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且看第三卷战鼓
  •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上神死后,其九魂十八魄散于天地。其上九魂,自成真龙九器,护佑三界。】缱芍沂觉得极是奇怪,为何每次遇到危险之际,总有一白衣男子及时出现,凛然一指,为其荡平凶险。莫非,这男子是她体内的虫子不成,总能知道她何时遭遇劫难?然而,后来,她才发现,原来这男子不仅住在她的体内,更与她共用一套魂魄!“上辈子,我的骨头定是与你混在了一起,所以,这辈子,我们才纠缠不清。”缱芍沂看着尤一,轻轻说道。“不是,我们混在一起的,并非骨头。”尤一也淡淡一笑,温情而道。“那是什么?”“混在一起的,是魂魄。”直至今日,两人的三魂依然纠缠一处,难以分离……小说风格乃玄幻修真+悬疑探险,剧情紧凑,精品古玄,【无限流+剧情流】,剧情为主,CP为辅。每一卷,都有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让你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 域灵大陆

    域灵大陆

    叶子浩本来是一名21世纪的特种兵,但是在一场车祸当中他穿越到了域灵大陆!这里是武者的天下,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叶子浩是怎么强势的登上巅峰的呢?
  • 天豹图

    天豹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