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77400000005

第5章 臣下

贵盛之极者 金日磾

右按《汉书》:金日磾,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休,许虬反,屠音储。】武帝时,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封秺侯。【秺,丁故反。】弟伦,黄门侍郎。日磾二子:赏,奉车都尉,宣帝时为太仆卿、光禄勋,亦为侍中;建,驸马都尉,亦为侍中。建孙当,亦封侯。伦子安上,为侍中、关内侯。安上四子:常,光禄大夫;敞,迁侍中、卫尉;岑,拜为郎使主客;明,与岑复为诸曹中郎将。敞三子:涉,为侍中;参,越骑校尉开都侯;饶,越骑校尉。涉两子,汤、融,俱为侍中。涉从祖父弟钦,光禄大夫、侍中、都城侯。钦弟迁,为尚书令;遵,王莽时历封九卿。

七世侍中、二驸马 张安世

右按《汉书》:张汤为三公,子安世,封富平侯,食万六百户。子千秋、延寿、彭祖,皆封侯,富于大将军霍光,家僮七百人。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十余人。功臣之盛,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安世以父子封侯太盛,辞不受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至于数百万计。】

许广汉

右按《汉书》:许广汉封昌成君,女平君为孝宣皇后,元帝母也。广汉二弟,舜为博望侯,延寿为乐成侯,又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延寿中子嘉为平恩侯,亦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嘉女为成帝皇后。

一门二皇后

史良娣

右按《汉书》:史良娣,为卫太子良娣,生史皇孙,宣帝祖母也。良娣兄恭。恭三子,高为乐陵侯,至大司马、车骑将军,曾为将陵侯,元为平台侯。高子丹,封武阳侯,辅成帝;策为右将军、关内侯。丹孙二十八人,九男并为侍中诸曹。亲近左右,四人为侯,十余人至卿大夫二千石。

霍光

右按《汉书》: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益封一万七千户,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壻,为东西卫尉。昆弟诸壻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尉、给事中。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光又顾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山兄云为骠骑将军。

卫青

右按《汉书》:卫青七击匈奴,斩虏五万,再封凡万一千八百户,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并之二万五千七百户。其校尉以大将封侯者九人,为将者十五人。

梁冀

右按《后汉书》: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一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七人,尚公主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百僚侧目,莫敢违命。

胡广

右按《后汉书》:胡广,华容人。试章奏,安帝以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故人陈蕃、李咸并为三司,蕃等每朝会,聊称疾避广,时人荣之。年八十二卒,赠太傅。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郎中以下数百人,皆缞绖殡位。中兴已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广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口不称老。】

邓禹

右按《后汉书》:邓禹有十三子,各守一艺。邓氏自中兴之后,累代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作、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窦融

右按《后汉书》:窦融,平陵人。 一门一公、两侯、三公主。长子穆,尚内黄公主。穆子勋,尚东海恭王女泚阳公主。融弟友子固,尚光武湼阳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杨椿

右按《北史》:杨椿与兄播,并典禁闱、太保,加侍中,给鼓吹。椿请归老,诏服侍中服,赐燕于华林园。帝下御坐,执手,赐床帐、几杖,车驾驷马,给扶送之。椿诫子孙曰:「我入魏,登侍中、尚书,四历九卿,十为刺史、光禄大夫、仪同开府、司徒、太尉,复为司空。」高祖以下,乃七郡太守、三十二刺史,内外显职,时仍少比。椿弟津与兄播,前后为华州刺史,当世荣之。津子悟,仕齐为大行台右丞,请解还葬。一门之内,赠太师、太傅、丞相、大将军者二人,太尉、尚书令者三人,仆射、尚书者五人,刺史、太守者二十余人。追荣之盛,今古未之有也。

万石君

右按《汉书》:石奋孝景帝时为九卿,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子庆,皆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后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胜冠者皆有品秩。庆后为丞相时,诸子孙为小吏至二千石者十三人。

李贤

右按《周书》、《隋书》:李贤,陇西人。曾祖富,魏太武赠宁西将军。贤,为大将军。贤之子端,大将军。端弟吉,开府仪同三司。吉弟孝轨,大将军。孝轨弟询,陇西郡公。询弟崇,幽州大总管。崇之子敏,将作监。贤弟远,太保。远弟穆,太师,赞拜不名。穆之子浑,大将军。子孙虽在襁褓,悉拜仪同,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贵盛无比。

三公父在堂 张酺

右按《后汉书》:张酺,字孟侯,汝南细阳人也。为三公日,父尚在,酺每迁转,父辄自田里来。适会岁腊,公卿罢朝,共诣酺父上酒为寿,极欢移日,当时甚以为荣。

宰相有二亲 郭元振 王溥

右按李邕撰《郭元振行状》云:自唐受命,丞相有二亲,唯元振而已。镇凉州十五年,大石等十二国王为导驺。握兵三十万,武后惕息,不移唐祚。

右按《五代史》:王溥少年拜相,一亲在堂。溥自序云:「予年二十六,状元及第,榜下除秘书郎。其年从周太祖征河中,次年献捷阙下,除太常丞,加朱绂。又一年,留守判官,除密直学士,入翰林。又除端明殿学士,不日作相。自居廊庙,凡十一年,历事四朝。除太子太保,罢相。十五年中,官荣过分,今甲子四十二矣。」时父祚宿州防御使,母吴国太夫人俱在。后父祚自防御使除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在洛。初入觐北阙,侍奉肃然,百僚下拜,兼座主王仁裕为太子太保在朝。溥在翰林时,有诗云:「两制职官三十客,自怜荣耀老莱衣。」

宰相与百官列班起居新宰相太夫人 赵隐

右按《赵氏科名录》:隐,懿宗朝登庸,太夫人卢氏在堂。口命之明日,三相国并百执事并赴私第,列班陈庆贺之礼。每朔旦,宪府中集百辟到宅候起居。太夫人及懿皇降诞日,相府与文武两班于慈恩寺饭僧,教坊三部大合乐于佛殿前,京兆府构彩棚,接东西廊,备相府宅观阅。时隐侍板舆到寺,及丞相率百官于庭北谢恩赐酒毕,乃回班就棚通太夫人起居,朝野莫不称美庆。其后崔丞相彦昭、张丞相浚大用日,皆在膝下,其荣养之礼,悉依赵氏旧仪。【按:《唐书》「庭」作「廷」,「回」作「回」。】

三十三年在相位 房玄龄

右按《唐书》:梁国公房玄龄,唐初杖策谒于军,秦王一见,引为谋主。及终,在相位三十有三年。【模按:原本三十三年,查李翱《卓异记》,作三十二年。】

二十七年佩相印 郭子仪

右按《唐书》:汾阳王郭子仪,自至德元年,从朔方节度使加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建中二年,凡二十七年,其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年,每月俸钱二万贯,实封二千户,岁入俸二十四万贯,官供二千人熟食,五百马刍谷,每谒见,肩舆入内殿。子八人,壻七人,皆至重官。子暧尚公主,诸孙数十人。亲仁里四之一为其宅,宅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名。为大臣,赏赐美人六人,从者八人。崇德贵盛,近古无比。【模按:原本「刍」作「蒭」,据《唐书》改。】

四入相 姚崇 裴度 崔允

右按《唐书》:天后时,姚崇授夏官侍郎,拜相。长安四年罢,其年拜夏官尚书,又入。睿宗初,又兵部尚书,入。玄宗初,又兵部尚书,入,寻罢,犹命五日一入门。

又按《唐列传》:裴度元和十年拜门下侍郎,入相。出行营,淮西平,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入相。十四年检校左仆射,出北都留守,移河北行营,守司徒、东都留守。入朝守司徒,授扬州都督,未发,复知政事。罢为左仆射,出山南节度。宝历初,入知政事,寻守司徒,五日一入中书。又守司徒兼侍中,出山南节度,移东都留守,特进、守司徒兼中书令。开成初,北都留守,四年还京,拜中书令。【本传曰:「翊赞四朝,始终一致,为唐中兴之臣,江左王导、谢安之流也。」】

右按《唐书》:崔允自干宁元年至天复三年,四入相,三出镇。自兵部侍郎入,至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天复三年让官表云:「方伯之贵,是臣列祖之任也,臣有何功而三分戎阃;辅相之职,是臣先父之履也,臣有何德而四人中书。人之甚荣,臣实增惧。」

三入相 孙叔敖 李峤 冯道

右按《春秋》:绘邱之封人,见楚孙叔敖曰:「吾闻官大者士妬之,禄厚者人怨之,位尊者君恶之。今君相楚国,有如此三者,不得于楚士民也。」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益卑;吾禄益厚,而施益博;吾位益尊,而礼益恭,是不得罪于士民也。」

右按《唐书》:李峤垂拱中自麟台少监入相,三年又拜左丞,龙朔初为中书令,景龙初拜特进,又入。寻年老负罪,随子畅元出虔州刺史。

右按《五代史》:冯道三入相,四月十七日死,年七十三岁,所得之寿,所终之月,皆与孔子同,但先孔子一日。

五代六人拜相 萧嵩

右按《唐书》:萧瑀相高祖,曾侄孙嵩相玄宗。嵩子衡,驸马,官至三品。衡弟华,上元中宰相,衡子复相德宗。【其后文宗日,萧复为相,难言者必言,贞元之名相也。】华二子,恒、悟。恒子俛,大和中宰相。【俛罢相为左仆射,分司东都,太夫人韦氏在堂,以孝养为乐,与褐衣时无异。】悟子仿,咸通中宰相。【模按:《唐书.萧复传》复子湛,湛子寘,咸通中位宰相。】

六代六人拜相 杜淹

右按《唐书》、《梁书》:杜淹侄如晦,五代孙元颖,元颖侄审权,审权子让能,让能子晓,入梁拜相。自淹至晓,六代拜相。

三代拜相 张嘉贞

右按《唐书》:张嘉贞,子延赏,孙宏靖,三代秉钧。《汉书》虽有韦、平父子相继为相,莫能比也。初嘉贞自平乡尉免归,御史张循宪荐于则天,召见内殿,垂帘与语。嘉贞奏曰:「臣以草莱得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覩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令。弟嘉佑,为金吾将军,兄弟并居将相之位。

父子皆自扬州再入相 李吉甫

右按:唐朝父子继世为相者数家,唯李吉甫、子德裕,皆自扬州再入相。至若苏瓌父子,相望为优劣,而颋不再入,则李氏盛也。【言宣宗即位日,德裕典册礼,及退,上谓宦侍曰:「适行事近我者,非太尉耶?此人每顾我,使毛发森竖。』」听政二日,出为荆门。】

父子三人拜相 郑珣瑜 赵隐

右按《唐书》:郑珣瑜相德宗,珣瑜之子覃相文宗,覃之弟朗相宣宗。

右按《唐书》:赵隐拜相。按《五代史》:隐之子光逢相梁,次子光裔相后唐。

一门四相 窦威

右按《唐书》:窦威为太师、中书令,堂侄抗为纳言,堂曾孙德元为左相,德元子怀贞为侍中。

一门三相

韦仁约一

右按《唐书》:韦仁约为纳言,子承庆为黄门侍郎平章事,次子嗣立为中书令。

岑文本二

右按《唐书》:岑文本为中书令,侄长倩为内史,孙羲为侍中。

杨恭仁三

右按《唐书》:杨恭仁为侍中,弟师道为中书令,侄孙执柔为夏官尚书平章事。

武承嗣四

右按《唐书》:武承嗣为纳言,堂弟三思为内史令,攸宁亦为纳言。

韦待价五

右按《唐书》:韦待价为右仆射平章事,三从弟安石为中书令,安石再从侄巨源为侍中。

王播六

右按《唐书》:王播自盐铁使拜相,弟起自右仆射兼使相,侄铎自盐铁使拜相。铎,炎之子;炎,播之弟,起之兄。文宗待起如师友,目之曰当代仲尼。

崔元略七

右按《唐书》:崔元略东都留守,弟元式北都留守,拜相。元略子铉,铉之子沆,两拜中书舍人,入相。

二代为相

郑武公一

右按:郑武公父子并相,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美之,为赋《缁衣》,以明有美善之功也。诗曰:「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韦贤平当二

右按《汉书》:韦贤子元成,平当及子晏,并为丞相,故汉代父子为相,称韦、平。按韦贤其先孟,至贤五世,为邹鲁大儒。贤为相时,年七十,在位五岁,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第一区。丞相致仕自贤。罢相十年之间。子元成继父为相。邹鲁讴曰:「遣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

韩休三

右按《唐书》:韩休拜相,子滉拜相,孙皋为左右仆射,虽不拜相,其位已高。

令狐楚四

右按《唐书》:令狐楚自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拜相,子绹自湖州召入,充翰林学士,间岁拜相。渭南尉赵嘏献诗云:「鹗在卿云冰在壶,天代材业奉吁谟。荣同伊陟传朱户,秀比王商入画图。昨夜星辰迥剑履,前年风月满江湖。不知机务时多暇,犹许诗家属和无。」

崔慎由五

右按《唐书》:崔慎由工部尚书拜相,子允四入相,四入既当权,天下人呼由为「有来麻汁」。

崔佑甫六

右按《唐书》:崔佑甫拜相,侄植拜相。【佑甫秉政三百日,除吏八百员。】

刘祥道七

右按《唐书》:刘祥道为右丞相,祥道之子齐贤为纳言。

苏瓌八

右按《唐书》:苏瓌为侍中,子颠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先是神龙中,颁自给事中、修文馆学士转中书舍人,时父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已同掌枢密也。

陆元方九

右按《唐书》: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平章事,其子象先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乐彦玮十

右按《唐书》:乐彦玮为西台侍郎平章事,子思晦为鸾台侍郎平章事。

李道广十一

右按《唐书》:李道广殿中监平章事,子元弦中书侍郎平章事。【曾祖粲,本姓丙,高祖有旧,为监门大将军。年八十,令乘马入宫中检校。】

李敬元十二

右按《唐书》:李敬元为中书令,弟元素为凤阁侍郎平章事。

来恒十三

右按《唐书》:来恒为黄门侍郎平章事,弟济为中书舍人。

张文瓘十四

右按《唐书》:张文瓘为侍中,侄锡为凤阁侍郎平章事。

戴胄十五

右按《唐书》:戴胄为吏部侍郎平章事,侄至德右仆射平章事。【胄无子,以兄子至德为嗣。】

宇文节十六

右按《唐书》:宇文节为侍中,孙融为黄门侍郎平章事。

崔仁师十七

右按《唐书》: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孙湜中书令。【中宗曾与饵瓜,赐一颗与母,湜携归与爱妾,天下罪之。】

薛元超十八

右按《唐书》:薛元超为中书令,侄稷礼部尚书拜相。

裴矩十九

右按《隋书》及《唐书》:裴矩为侍中,从侄孙寂为内史令。

杨收二十

右按《唐书》:杨收自翰林学士拜相,侄涉礼部侍郎拜相。

兄弟六人并登相位 卞壶

右按《晋书》:卞壶祖统,父粹,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登宰辅,世号「卞氏六龙,元仁无双」。元仁,粹字也,位至中书令。

外孙三人为相 卢携 郑畋 杜让能

右按《唐书》:『李翱女壻卢求之子携为相,郑亚之子畋为相,杜审权之子让能为相。初翱镇襄阳日,有道人善相,因出诸孙熟视之,皆曰不继。翱遂遣诸女出拜,乃曰:「尚书佗日外孙三人,皆至宰相。」后果如之。携与畋同相,黄巢反,求广州旄节,携不肯,只授率府率,与畋争掷饮。及巢犯阙,惧,饮药而死。巢之兴,有谶云:「黄蛇独吼,天下人走。」又曰:「金色虾蟇争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中和初谣云:「黄巢须走凑山东,死在翁家翁。」时巢死之处,民家乃姓翁也,因而书之。

舅甥相代为相 李峤 张锡

右按《则天实录》: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拜相,以鸾台侍郎李峤迁成均祭酒,罢政事。峤是锡之甥,舅甥相代为相,时人美之。

与妻父同时为相 杜黄裳 韦执谊

右按《唐书》:杜黄裳相顺宗,女壻韦执谊自吏部郎中拜右丞相、同平章事,近古衣冠无比。然执谊自郎官拜相,少矣。

座主与门生同在相位 王铎 韦保衡 萧遘

右按《唐书》:咸通五年,王铎主文,放韦保衡及第。十一年夏,保衡自内庭命相。其年小,铎由盐铁使登庸,同居中书。后铎加左仆射,保衡加右仆射,铎拜司徒,保衡拜司空,品位齐尊,少有其比。

右按《唐书》:咸通五年,王铎放萧遘及第。至僖宗朝,同居相位。铎年高,升御阶足跌,踣句陈中,遘旁提起,帝因之喜曰:「辅弼之臣和,予之幸也。」谓遘曰:「适见卿扶王铎,予喜卿善事长矣。」遘曰:「臣扶王铎,不独司长,臣中选门生也。」上笑曰:「王铎选进士,朕选宰相,于卿无负矣。」

与同列子弟为丞相 宋璟 苏颋

右按《唐书》:宋璟先与苏瓌同为相,及苏颋除紫微侍郎、同平章事,宋璟叹曰:「吾与苏家父子同时为相,至如敦厚博物,仆射有之;若忠正贤明,则颋过其父。且继世为相则有矣,如颋与其父友同秉钧衡者,自古未闻。」初与其父比肩,又与其子同列,如璟年耆德重,久处台司,又无其比。

齐年同日为相 武元衡 李吉甫

右按《唐书》:武元衡与李吉甫齐年同日为相,吉甫先一年,以元衡生日卒,元衡后一年,以吉甫生日卒。吉凶之数,若符会焉。

集礼院由太常博士入相者

右按《唐年补录》:大中四年十一月,令狐绹守兵部侍郎拜相,宰执同列白敏中、崔龟从、崔铉以绹新加兵部南省上事,以故事送上必先集少府监,是日诸相以敏中、龟从尝为太常博士了遂改为集礼院,因命常侍柳公权记之,龟从为其文。略曰:「夫博士重官也,由此选者,继登三事,而又并时同位者相望。元和初,权德舆、李吉甫同在相位。长庆中,窦易直、杜元颖提印使蜀,命敏中始与郑肃及韦琮同居中书,予复叨重委,因志所同,以遣佗日,亦以知博士之选为重焉。」时令狐绹父楚亦以博士相,时人荣之。

座主见门生拜相 王仁裕 王溥

右按《五代史》:干佑元年,户部侍郎王仁裕放王溥状元及第。溥不数年拜相,仁裕时为太子少保,有诗贺曰:「一战文场拔赵旗,便携金鼎赞无为。白麻骤降恩何极,黄发初闻喜可知。跋勅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行迟。押班长得遥相见,亲狎争如未贵时。」溥依韵和曰:「挥毫文阵偶搴旗,待诏金华亦强为。白社幸当宗伯选,赤心旋遇圣人知。九霄得路荣虽极,三接承恩出每迟。职在台司多少暇,亲师不及舞雩时。」时人荣之。「臣史尝见光化二年,礼部侍郎赵光逢放柳璨及第,璨不多时便拜相。上事日,座主尚居散职,谒见之时,令朱衣吏连姓朗而赞之,全不优容,时议短之。然璨入相伏诛,并在二年内。呜呼!贱恩辜义,有如此者。

为相数日天下望风而变 杨绾

右按《唐书》:代宗朝杨绾入相,绾质性贞廉,车服朴素,未数日,人心自化。御史中丞崔宽城南别墅,台榭为当时第一,宽即日潜遣毁拆。郭汾阳在邠州闻绾拜相,减音乐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出入驺驭百余,即日减损,唯留其十骑。其余望风变奢从俭者,不可胜数,其镇俗如此。旬日中风,诏入中书养护,中使存问一日数人。卒,赠司徒,诏文武百官就私第吊之。帝曰:「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我杨绾之速也。」自古贤相,无以及之。

与子弟同年同在相位 徐商 于琮

右按《唐书》:大中十二年,徐商为襄州节度使,长子彦若与琮同年及第。至咸通六年,商自御史大夫拜相,七年,琮自兵部侍郎拜相,同年丈人之礼。

与使主同时为相 杜佑 权德舆 牛僧孺 李珏

右按《唐书》:权德舆撰《杜佑神道碑》云:早忝宾府,晚联台座。又宰相牛僧孺,自中书侍郎出镇武昌,辟李珏为书记,始授殿中侍御史。纔十年,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自右仆射再入相,当代以为盛美。裴度二李宗闵右按《唐书》:元和中,裴度征淮西,李宗闵以礼部员外郎为书记,其后同居相位。白敏中三蒋伸右按《唐书》:大中年中,白敏中讨党项,蒋伸以左庶子为行军司马,其后同居相位。杜悰四毕諴杨收右按《唐书》:杜悰两镇淮海,毕諴、杨收前后为从事,其后皆同在相位。

故吏并为三司 陈蕃 李咸

右按《汉书》:胡广为三公,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每朝会,蕃等常称疾避广,时人荣之。

宾幕六人拜相 杜鸿渐 张镒 乔琳 陈少游 杜黄裳 高郢

右按《唐书》:杜鸿渐等六人,皆曾为汾阳郭子仪之宾佐,其后俱拜相。

使主未离镇见判官拜相 李石 崔铉 杨收

右按《唐书》:开成中,李石镇荆南,崔铉为从事,入拜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不三二岁,拜中书侍郎平章事,石尚仍旧在镇。贺铉状云:「宾筵初启,曾陪樽俎之欢;将幕未移,已在陶钧之下。」此李隲之辞,隲时为节度巡官。

右按《唐书》:大中末,崔铉自左仆射平章事镇淮海,杨收以太常博士从铉为支使。收入拜侍御史,迁吏部员外,历翰林学士,二岁拜兵部侍郎平章事,铉未移。铉贺收状云:「前时里巷,初迎避马之威;今日藩垣,便仰问牛之化。」此崔澹之辞礼部同年三人同时在相位令狐楚皇甫镈萧俛

右按《唐书》:贞元七年,礼部侍郎杜黄裳下三十人及第,其后令狐楚、皇甫镈二人先在相位,乃同表荐萧俛拜相。

礼部同年四相 郑昌图 赵崇 裴贽 郑延昌

右按《唐书》:咸通十三年,礼部侍郎崔殷梦下二十人及第,其后郑昌图等四人相次拜相。

制科同年四相 牛僧孺 李宗闵 王起 贾餗

右按《唐书》:元和三年,宣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一十人登科,其后牛僧孺等四人相次拜相。先是白居易在翰林为考覆官,其后牛僧孺罢相,出镇扬州,居易在洛中,有诗送曰:「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坐移丞相合,春入广陵城。红旆拥双节,白髭无一茎。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阃外君弥重,罇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制科同年五相 裴垍 王播 裴度 崔羣 皇甫镈

右按《唐书》:贞元十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十四人登科,其后裴垍等五人相次拜相。

扬州四人皆至宰相 高智周 来济 郝处俊 孙处约

右按《唐高宗历》:高智周少与来济、郝处俊、孙处约同游,寓于扬州,都人石仲览倾产以待之。尝引相者视济等,相者曰:「四人皆宰辅也,而石不及见焉。然来早贵,而未免屯踬;高晚达,最为寿考。夫速登者易颠,徐进者少患,天之道也。」仲览贞观末为兵部郎中,卒,济等乃贵,卒如相者所言。【侍中许圉师,即处俊之舅,安州有田、彭二家豪富,江淮语曰:「贵如许、郝,富似田、彭」。】会客中三人皆丞相韦贤魏相邴吉右按《汉书》:韦贤,鲁人也。为丞相卒,魏相代。相,济阴人也,为丞相卒,邴吉代。吉,鲁国人也。初长安中有善工相田文者,与韦丞相、魏丞相、邴丞相微时会于客家,田文曰:「今世三君,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竞更代为相,是何见之明也。

白衣人告拜相 姚顗

右按《唐书》:姚顗光化中入洛,有白衣丈夫,乃鬼也,呼顗为中夏之相辅也。及直拜前一日,白衣人来云:「公明日拜相。」前定如此。

梦中神人授二管笔 马允孙

右按《五代史》:马公天成中,自河中从事赴阙,宿于逻店。其地有逻神祠,夜萝神见召,手授二笔,一大一小,觉而异焉。及潞王即位,以公为翰林学士,旋知贡举,私自谓曰:「此二笔之应也。」及拜相上事,中书吏奉二笔,熟视大小如昔梦中所授者,公始悟冥数有定分也。

庭槐生三枝过堂屋脊 李石

右按《北梦琐言》云:李氏河中永乐有宅,庭槐一本,抽三枝,直过堂脊,一枝不及。李氏同堂昆弟三人,曰石、曰程,皆登相位,唯福一人历七镇使相而已。

三起三留 蒋伸

右按《柳玭十四事》云:宣宗朝,蒋伸判户部事,特承恩渥,每对多及时政。 一日延英奏曰:「近日爵赏称异,人思侥幸者。」上惊曰:「如此即乱去也。」伸曰:「乱即未乱,但思侥幸者多,乱亦不难。」上称叹再三,语毕,三起三留。上曰:「后度即不独对卿也。」伸不谕。上此后延英遂入相,中外咸知上命相独出宸襟。

见白衣人吟诗 马植

右按小说:马植安南都护,与时宰不通,又除黔南,殊不得意,维舟峡中古寺。寺前有长堤,夜月甚明,见人白衣缓步堤上,吟诗曰:「截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凤凰飞。劳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钧万类时。」历历可听。遣人邀问,即已失之。后自黔南入为大理卿,迁刑部侍郎,判盐铁拜相。【李敏求尝萝植为冥司判官,主人岁支钱谷事。】

神呼相公 元载

右按小说:元载布衣时,与张渭徒行陈蔡间,会暮风雷,避于神庙中。时有羣盗匿庙下,二人惧,负壁而立。俄闻庙宇有呼者曰:「元相国、张侍郎且止,群盗疾去,无害贵人。」其后元相代宗,渭终礼部侍郎。【又朱朴微时,尝山行,夜闻喝相公来,近十声,声震林谷,视之。无所见。唐昭宗时,自诗博大拜,中外愕然。素无大略,寻黜岭外。其制曰:「横身济恶,公卿之议论沸腾;侧目忌贤,中外之人情恟惧。」虽无才略,亦非偶然也。】

虾蟆大如床 李揆

右按别说:李揆干元中为礼部侍郎,尝一夕有虾蟆大如床,高数尺,见于寝室中。解者曰:「夫虾蟆月中之虫,亦天使也,今使来公堂,岂非上以密命付公?」明日视之,已亡,揆果拜相。

显达之速者年三十为仆射 封嵩 韩绰

右按《南燕书》:慕容德以右仆射封嵩为左仆射,尚书韩绰为右仆射,时嵩、绰俱年三十。又以嵩弟融为西中郎将,绰弟轨为东中郎将,同拜,四人同入。嵩等升殿方谢,帝顾曰:「跃二龙于长衢,骋骐骥于千里。」朝野荣之。

不数日内贵盛 刘幽求

右按《唐书》:刘幽求随玄宗平内难,是夜诏书皆出幽求自为。其制云:「前朝邑县尉刘幽求,忠贞冠古,义勇横秋,首建雄谋,果成大业,可中书舍人,参知机务,赐爵实封。祖、父俱赠刺史,授二子五品官。」翊日,又定策请睿宗即位,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相,依旧参知政事,进封徐国公,加实封,通前千五百户,赐物千段、奴婢三十人、宅一区、地千顷,加金银杂器五车,不数日内。

数月超为大司空 朱博

右按《汉书》:朱博字子元,以京兆尹数月超为大司空。

九十五日位至司空 荀爽

右按《后汉书》:荀爽数征聘不就,及献帝时,董卓秉政,复征之,欲遁,命吏急之,不得去,因复拜平原相。行至宛陵,进为光禄大夫。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出自岩穴,九十五日而登台司,时号白衣登三公。

起家二年为丞相 张镐

右按《唐书》:独孤及撰《张镐神道碑》云:一命左拾遗,再命右补阙,三命殿中侍御史,四命谏议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起家徒步,二年绾相印。

自补阙至侍郎不周岁为相 杜元颖

右按《唐书》:杜元颖,如晦之玄孙也,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拜相,自补阙至侍郎,不周岁居辅相之地。词臣速达,未之有也。弟绛,太子宾客,绛子审权,拜相。

二年间拜相阶至特进 韦保衡

右按《唐书》:韦保衡自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拜相,自起居郎至拜相,二年之间,阶至特进。保衡尚懿宗同安公主。

五年至尚书 张敏

右按《汉书》:张敏,字伯达,郑人也。建初二年,举孝廉,四迁,五年为尚书。

不出长安城十年至丞相 匡衡

右按《汉书》:匡衡,东海人。十年之间,不出长安城门。为御史大夫未满岁,便拜相。

不出都门便登相位 郑覃

右按《唐书》:郑覃历官三十余任,未尝出都门,便登相位,以至于终。

不及七年为节相 樊泽

右按《唐书》:樊泽应制举,礼部侍郎于邵一见叹曰:「将相之才也。」不及七年,泽果为节相,邵有知人之鉴也。

四迁至九卿 司马安善

右按《汉书》:汲黯姊之子司马安善,四迁至九卿。

七个月自员外郎为侍郎 卢从愿

右按《唐书》:卢从愿自吏部员外郎至吏部侍郎,七个月。

三月周历三台迁侍中 蔡邕

右按《后汉书》:蔡邕,字伯喈,以侍书御史迁尚书。三月之间,历三台,迁侍中。

一日三命 元稹

右按《唐书》:元稹自尚书祠部郎中、知制诰,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白居易为制,词曰:「一日之中,三加新命。」稹表谢云:「口勅校官,面赐章服,拔令丞旨,不顾班资。近日宠荣,无臣此例。」初稹知制诰,因中官魏简进同院武儒衡会食,有青蝇集瓜,忽击之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一座愕然。

一日二恩 贺知章

右按《唐书》:贺公自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一日并谢二恩。源干曜与张说同秉政,干曜曰:「贺公久着盛名,今日一时两恩,足为学者光辉。然学士与侍郎,何者为美?」说对曰:「侍郎自皇朝已来为衣冠之华选,自非实望具美,无以居之,然终具员之吏,又非往贤所慕。学士者怀先王之道,为搢绅轨仪,蕴杨、班之词彩,兼游、夏之文学,始可处之无愧。二美之中,此为其最美。」

四时改服饰 傅游艺

右按《唐书》:傅游艺天授中自合宫主簿迁监察,超拜给事中,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一年之内,位至宰相,时人谓之「四时仕宦」。言春着青,夏着绿,秋着绯,冬着紫。文宗谓宰臣曰:「天后用人自布衣便与宰相,还得力否?」杨嗣复曰:「天后与今日事异,深峻刑辟,轻用官爵及自固之计。古人云:『三纲失序,拔士为相;四夷皆侵,拔兵为将。』此盖不得已之事,非理平之事也。」【模按:「宫」、「宦」均讹「官」,据《唐书》改。】

一岁五迁 王猛

右按《晋阳春秋》:秦王苻坚以王猛为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居中宿卫、仆射、詹事、中书令,领选如故。猛固让不许,曰:「机务俟才,实咨明哲,朝野所属。」猛一载五迁,权倾朝野。【模按:原本「苻」讹「符」,据《晋书》改。】

一岁三迁 崔希逸

右按《唐书》:崔希逸十二丧母,以孝闻。十五庐终南山,徧览经籍。开元十八年,春迁吏部郎中,夏转河南县令,冬试司农少卿,一岁三迁,时人荣之。历官左常侍、河南尹。

白衣入翰林 李白

右按《唐书》:李白天宝中召见金銮殿,玄宗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草和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七实方丈,赐食于前,御手调羹,遂入翰林,专掌密命。【模按:原本「銮」讹「鸾」,据《唐书》改。】

六十日内授三品官 张宝藏

右按《唐书》:张宝藏为金吾长,上直归栎阳,逢少年猎,割鲜,乃叹曰:「宝藏年七十,未尝得一食鲜肉。」傍有一僧曰:「君六十日内,官登三品。」时太宗患气痢,医不效,诏求医。宝藏曾困此疾,进乳煎毕拨方,上服愈,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上疾复作,服前药又平,因思与五品官不见授何也,征惧曰:「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已授三品官,我天子岂不及汝耶?」乃厉声曰:「与三品官。」立授鸿胪卿,时正六十日,虽杂类,然授官速也。

自处士为丞相 范贤

右按《蜀记》:李雄既为成都王,西山范贤字长生,岩居穴处,初征不至。后贤自青城山乘素轝诣成都,雄大喜,迎于门,与同坐,即拜为丞相,长生劝即帝位。

四迁至丞相 公孙宏

右按《汉书》:公孙宏对策第一,拜博士,二年左内史,元朔二年为御史大夫,五年为丞相,封平津侯。【故人齐贤告人曰:「公孙内服貂裘,外衣麻枲,内厨五鼎,外膳杂肴,岂可以示天下哉!」朝廷自此疑矫焉。宏闻之叹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宏既开东阁,一钦贤馆待大贤,二翘材馆待大材,三接士馆待国士。】

三叶为国元老 赵喜

右按《东观奏记》曰:行太尉事赵喜,三叶在位,为国元老。其以喜为太傅时,年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

出入六十年富贵 杜悰

右按《唐书》:邠公杜悰,太师佑之孙,太尉式方之子,起家升朝,再为少监,一为詹事,四为太卿,一守郡,一大尹,十拥旌节,两登相位,三掌邦计,再领盐铁,一判版图,一留守,历尚书仆射、司空、司徒、太傅,封邠公,食邑三千户,尚岐阳公主,赠太师。凡三十七任,出入朝垂六十年。唐朝大僚,或贬或诛,若乃门风贵盛,终始如此者少焉。

一座最贵 萧瑀

右按《唐书》:萧瑀尝侍内宴,太宗谓侍臣曰:「自知一座最贵者,先把酒。」时长孙无忌、房玄龄等相顾未言,瑀引手取杯,帝问曰:「卿有何说?」瑀曰:「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唐朝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太宗抚掌,极欢而罢。弟男七人同日拜官郭子仪

右按《唐书》:郭汾阳弟男七人,同日有制拜官。弟幼冲,左庶子;曜,太子少保,兼判詹事;晞,检校工部尚书,判秘省事;晤,兵部郎中;暧,左散骑常侍;曙,司农少卿;映,太常丞。汾阳有表谢曰:「同日而拜,前古未闻。青紫照庭,冠盖成里。」

弟男侄十一人同制授官 刘总

右按:白居易为制词,其略云:刘约等,惟尔先父太师济,为国元臣,惟尔兄总,袭续名业云云, 而尔约等皆可任用。故升郡符而加命服者五,升朝序而佐环卫者六,朱轓紫绶,焕赫相望,勋德之家,于斯为盛。

官诰一百二十七轴同日入门 沈易直

右按唐《建中实录》:德宗赠外戚官,外祖沈易直赠太傅,高祖太保,元舅太尉,其余赠三公、保、傅、仆射、尚书者又十四人,上使中官以廐马驮官牒送沈氏。凡赠官拜职阶封爵邑男女官诰一百二十七轴,皆饰以锦翠,人以为荣。

羣从甥侄百余人为官 韦伦

右按《唐书》:韦伦为太子少保致仕,每朔望入朝,羣从甥侄候于下马桥,不下百人。

七子二孙封侯 夏侯惇

右按《魏书》:夏侯惇为大将军,谥忠侯,子充嗣。魏帝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七子二孙爵,皆关内侯。惇弟康及子懋素封列侯,而太祖以女妻懋素,即清河公主也。懋素历位侍中、尚书。

子孙五人封侯 曹参

右按《汉书》:曹参野战功多,高祖赐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平阳侯,代萧何为相。子孙五人封侯,子时尚平阳公主,子襄尚卫长公主。

父子兄弟十余人食邑 萧何

右按《汉书》:高祖以萧何功居第一,封邓侯,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为帝王师封万户 张良

右按《汉书》: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愿封留侯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良曰:「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良祖代五世相韩。

三代帝王礼重 李泌

右按《唐书》:李泌天实中献书,玄宗召见,命待诏翰林,仍东宫供奉,肃宗甚礼遇。杨国忠忌其才,奏泌为诗讽上,诏于蕲春安置。肃宗北巡,会泌在嵩、颍间,召入,延致卧内,动皆顾问。泌称山人,固辞禄秩,以散官拜银青光禄大夫,仍判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事。肃宗尝谓之曰:「卿侍上皇,中为朕师友,今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三人资卿道义。」其见重如此。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乞游衡山,以三品禄俸遂隐衡山。代宗登位,召入为翰林学士,以至拜相。

五世盛德 杜畿 王昶

右按《青囊书》:杜畿为魏仆射,畿子恕为幽州刺史,恕子预晋镇南将军,预子锡晋散骑常侍,锡子文晋光禄大夫。

右按《青囊书》:王昶魏司空,昶子湛晋汝南太守,湛子承晋东海内史,承子述晋骠骑将军,述子垣之晋安东将军。

十三代子孙二十三人荣贵 于栗磾

右按《北史》:于栗磾,代人。魏太武时冠军将军,好持黑弰弓,号黑弰将军。子洛拔,侍中、尚书令。洛拔六子,长曰烈,领军将军、侍中、尚书令。【节概不谢金日磾。】烈子祚,袭爵。祚弟忠,领军将军、侍中、尚书令。忠弟景,武卫将军。烈弟果,朔、华、并、恒四州刺史。果弟劲,女为宣武后,封太原公。劲子晖,侍中、尚书、仆射。劲弟天恩,辽西太守。天恩之子仁生,平原太守。仁生孙子提,陇西郡太守。提子谨,太傅、燕国公。谨子实,开府仪同三司。实子颖,泽州刺史。颖弟仲文,右翊卫大将军。实弟翼,太尉。翼子玺,开府仪同三司。翼弟义,潼州总管。义子宣敏,奉车都尉。宣敏子志宁,唐宰相。义弟礼,上将军、赵州刺史。礼弟智,封齐国公,为大司空。

一门二十三人封王 武承嗣

右按《唐书》:天后朝,武氏一门封王者二十三人:承嗣魏王,三思梁王,攸暨定王,攸宁建昌王,攸宜建安王,攸绪安平王,攸归九江王,攸止恒安王,攸望会稽王,懿宗河内王,嗣宗临川王,尚宾河间王,重规高平王,载德颖川王,求己渤海王,敬道天水王,延基南阳王,延考淮阳王,崇训高阳王,崇敏清河王,崇基宣城王,延晖陈留王,延祚咸安王。【懿宗安抚河北,犯法者生取胆,虐毒如此。】

一代五人封王 李方叔 胡长仁

右按《后魏书》:李方叔女为文成皇后,有子五人:诞封陈留王,峻封顿邶王,嶷封彭城王,雅封荣阳王,白封梁郡王,世号为五王李家。

右按《北齐书》:胡长仁兄弟,以后族并封王:长仁陇东王,弟长怀建昌王,长咸济阴王,长洪武德王,长陆汝阴王。

五世封王 穆崇

右按《后魏书》:穆崇子观,观子寿,寿子平国,平国子罴,五世袭封宜都王,故号穆氏五王。

四世封王 长孙道生

右按《后魏书》:长孙道生,道生子瓬,瓬子观,三世封上党王,观子雅,西魏冯翊王,故号长孙四王。

三世封王 陆俟

右按《后魏书》:大将军河南陆俟,封东平王,子丽封平原王,丽子定国封东郡王。

五世侍中 陆英

右按《吴书》:陆英,英子玩,玩子始,始子万载,万载子真,并世为侍中。

一门二中书令五侍中 谢密

右按《宋书》:谢密黄门侍郎,子庄中书令。庄之子扬晋平太守CB丫扬之弟肋中书监,鹏之弟颢豫章太守,颢之弟础飞础之子瀹太傅。瀹之子览中书令,览之弟举侍中,举之子嘏侍中。嘏之子俨侍中,佃侍中,侨侍中。

三代为侍中 冯鲂

右按《漠书》:冯鲂父子兄弟,并带青紫兰一代为侍中。

兄弟四人迭为侍中 柳忱

右按《南史》:柳氏兄弟十五人,第二恢,第三惮,第四恺,第五忱.11一两年间四人迭为侍中,复居方伯,当世罕比。兄弟俱曾为侍中杨恭仁右按《唐书》:杨恭仁并弟师远,俱曾为侍中。

父子同时为尚书令中书令 纪隲

右按《吴录》:纪隲字子上,景皇时,隲父亮为尚书令,隲为中书令,每朝会,诏以云母屏风隔坐。

父子俱曾为中书令 ****

右按《晋阳春秋》:****为中书令,珉父洽尝为此官,珉复继之。时人以为奕世令望。先是王献之为中书令,卒,以珉为此官,世谓之大王令、小王令。

父子俱上公 司马孚

右按《晋书》:安平献王司马孚为太宰,其长子义阳成王望为太尉,父子居上公,自中代未之有也。【望曾为司徒,代何曾,孚年九十。】兄弟俱为中书令宗秦客右按《唐书》:宗秦客并弟楚客,俱为中书令。

三拜中书令 张说

右按《唐书》:燕国公张说,三拜中书令。

代恩第为尚书令 乐广 王戎

右按《晋书》:乐广为尚书左仆射,代王戎为尚书令。始戎荐广,而终践其位,时人美之。

四世五人为三公 袁安

右按《后汉书》:袁安太仆卿,为司空,迁司徒。安子敞,光禄勋,为司空。敞子汤,太仆卿,为司空、司徒、太尉。汤子逢,屯骑校尉,为司空。逢弟隗,太常卿,为司空、太尉。

四世四人为太尉 杨震

右按《后汉书》:宏农杨震八世祖喜,封赤泉侯。高祖敞,为丞相。父宝,隐居不仕。自孝安帝至献帝七世,父子并有德业。震子秉,秉子赐,赐子彪,自震至玄孙彪,四世为太尉。

四世四人为三公 宝岩

右按《后魏书》:窦岩为司徒,岩子略少傅,略子炽太傅,略孙毅大司马。

三世四人为三公 宇文永

右按《后魏书》:宇文永为太尉,子测少保,测弟深少师,深子孝伯少冢宰。

三世三人为三公 李冲 长孙雅

右按《后魏书》:陇西李冲,冲之子延实,延实之子成,三世三人并为司空。

右按《西魏书》:长孙雅为太师,子绍远为大司空,绍远子览为大司徒。

一门七人为三公 荀勖

右按《晋书》:荀勖为司徒,子藩太保,组为太尉,藩子邃为太保。勖即汉司空爽之曾孙,魏太尉堂曾孙,晋太尉顗从祖兄子也。

一门四人为三公 贺拔允

右按《北齐书》:贺拔允为太尉,弟胜为太师,岳为太尉,胜堂弟仁为太师。

一门三人为三公 于谨

右按《后周书》:于谨为太师,子实司空,实弟翼太尉。

四代为司徒太尉 王宏

右按《晋书》:王宏,琅琊临沂人。曾祖导晋司徒,父珣司徒,宏至太尉,孙僧达为太尉。

屏风隔坐 第五伦 郑宏

右按《后汉书》: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举郑宏孝廉。后宏为太尉,伦为司空,班次之,每朝见,郑常曲躬自卑。章帝问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青史羡之。

四辞仆射而后受 荀顗

右按《晋书》:荀顗代陈泰为仆射,领吏部,四辞而后受。

三拜左仆射 李程

右按《唐书》:彭原公李程,自河中节度使拜左仆射,顷之领汴州,拜左仆射一岁,镇襄阳,又拜左仆射,自武德至长安四年已前,两拜仆射为丞相。其后以南省事疎,方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高名者,莫得居焉。程故三拜此官,不处于古,振古为盛。

一门三仆射 韦待价

右按《唐书》:韦待价为右仆射,三从弟安石为左仆射,再从侄巨源为左仆射。

四世为仆射 封回

右按《后魏书》:封回子隆之,隆之子子绘,子绘子德彝,四世为仆射,德彝入唐。【模按:原奉作「封回」,查《后魏书》作「封回」,因为更正。】

三世为仆射 谢安

右按《晋书》:谢安,安之子琰,琰之子混,三世为仆射。

三世为令仆 王述 孔愉

右按《晋书》:中书令王述,述子坦之,坦之子瑜,三世为中书令兼仆射。

右按《晋书》:孔愉为仆射,愉子安国为仆射,孙靖为仆射兼尚书令。

神告仆射 李靖

右按小说:李卫公始困于贫贱,因过华山庙诉于神,且请告以官位所至,词色抗厉,观者异之。伫立良久乃去,出庙门百许步,闻后有大声曰:「仆射好去。」顾不见人。其后竟至端揆。

白衣尚书 郑均

右按《后汉书》:郑均为尚书,澹泊无欲,以病乞骸骨,终不肯起。帝尝车驾幸均舍,勅赐尚书禄终其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五世为吏部尚书 何尚之

右按《宋书》:何尚之,子偃,偃子戢,戢子昌禹,昌禹子敬容,五世为吏部尚书。

四世五人为吏部尚书 王敬恒

右按《宋书》:王敬恒,子瓒之、延之,瓒之子秀之,秀之子俊之,四世五人皆为吏部尚书。

兄弟同时为左右丞 崔知悌

右按《唐书》:崔知悌为左丞,知悌之弟知温为右丞,兄弟同时对居二辖。

从者答神人曰魏公舒 魏舒

右按《晋阳春秋》:魏舒少时,尝宿于野。主人产子,俄而闻车马声,有人问:「为男为女?」从者曰:「男也。」令书之:「年十五当以兵死。」又问寝者谁,曰:「魏公舒。」后十五年,舒往问之,所生子果为斫桑斧所伤而死。舒后果为三公,是知人之爵禄前定矣。悲夫!锐于名者如之何?

赠童子木马 段晖

右按《北史》:段晖,姑臧人。汉太尉颎之后。身长八尺余,师事欧阳氏。有一童子,与晖同志,后二年辞归,从晖请马,晖戏作木马与之。童子甚悦,谢晖曰:「吾太山府君子,奉勅游学,今将归。损子厚赠,无以报德。子后当至方伯封侯,非报也,且以为好。」言终,乘马腾虚而去。晖乃自知必将贵,仕乞伏炽盘,为辅国大将军、凉州刺史,迁御史大夫、西海侯。

白须公神语 罗宏信

右按小说:罗宏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曾宿魏州观音院,院门外其地有神祠,俗号曰白须公。巫有宋千者,忽谓宏信曰:「夜来神有语,君不久为此地主。」佗日复言之。不期月,军变,推宏信为帅,累加至太尉,封临淄王。

同类推荐
  • Henry V

    Henry 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始丰稿

    始丰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集玉山房稿

    集玉山房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溟奏稿

    东溟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一件幸福的事

    做一件幸福的事

    这是人大附小校长郑瑞芳老师对自己数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己做校长整整十年来教育管理理念的总结。如何与教师相处,如何与学生相处,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娓娓道来。从中可以读到郑校长对于儿童教育的感悟与思考,不仅能给处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校长们带来启发,对于家长来说,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做好家庭教育,从中也能学到很多方法。
  • 萌女追夫

    萌女追夫

    她之十年,等待与煎熬,可等来的是一封绝情信。十年等候之苦不能白吃,可千里追夫,更是让她受尽苦楚。她对他不离不弃,而他对她视如草芥。几度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到头来,却发现原来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萌萝莉遇上了傲娇的少年,千方百计,各种纠缠,却被恶毒白骨精搅了局。萌萝莉愤怒,看我的排山倒海,妖魔鬼怪全部退散!*******************简言之,这是一部萌萝莉倒追美男的奋斗史。已完结作品《斗满堂》
  • 逆天少年神魔双休

    逆天少年神魔双休

    一个14岁的少年,从神秘人那得知是修炼奇才,也知道了地球的危险,告别父母,从地球到修真界修炼,等到与天道平起平做时,回到地球,镇压血魔族。
  • 云阳先生养龙记

    云阳先生养龙记

    《云阳先生养龙记》小说取材于重庆市云阳县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云阳先生养龙”的故事。以“云阳县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化石群”形成之谜为背景,结合龙缸5A级景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衍生出一曲撼天动地、婉转悠长的恐龙之歌!
  • 不败血皇

    不败血皇

    科技的发展,带来文空前进步的文明,也造就了最恐怖的恶魔。人类的终极噩梦,在核爆之后降临。孤儿叶欣,便生于这个时代。
  • 灭念

    灭念

    万乘国际总裁去世前,将儿子小文托付给了自己弟弟秦筝,而秦筝对集团总裁的位子觊觎已久,他会顺利将侄子小文扶上宝座吗?
  • 夏花的秋叶

    夏花的秋叶

    纳兰忆从来没想到过,世界上居然还会有这种烂好人,在他的记忆和认知里,人都是自私且贪婪的。简陌又见到了他童年里的那个小天使,不过相逢不一定都是喜悦的,那个小天使好像将折断的翅膀收了起来,长出了刺,不过还是这么可爱。纳兰忆心想,这人是对任何人都这么好吗?简直就像没有底线。简陌觉得,自己的底线就是他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灵榜

    真灵榜

    真灵榜,蕴含十大上古真灵烙印…… 魔气侵蚀世界后,十大真灵消声灭迹。 真灵仙人族后裔清衣,手持真灵榜寻找十大真灵,可真灵榜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场生死考验。 因为他,已是魔气之身……(类似塞尔达传说一样的开地图故事,只是换车了玄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