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61100000014

第14章 是非之齐

由于彼此意见的不同,而引起的争辩,这可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当时百家之学争鸣,天下之士“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以至“道术将为天下裂”,问题至为严重,影响亦极深远。庄子对此,特于儒墨之是非,至表关注。再则是:一般之“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造成“为是而有畛”,助长社会上意见的混乱。如将这许多争辩,分开来看,无非是群中,每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己,精神意识的强化,而不能自已,己是彼非,往复无穷。若追究这许多是非之见,果为何来。庄子认为,在乎一己精神意识强化的状态中,预立一种“成心”,“成心”生出成见,奉为判定一切是非的标准。一己如此,人人如此,而牢不可破。无论智、愚、贤、不肖,均有一心,各可变为成心。莫不以己为是,以人为非。并欲他人,舍己以从我,而互不相让。如说: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齐物论》)请尝言移是。是以生为本,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实,因以己为质,使人以为己节。因以死偿节。(《庚桑楚》)天下本当无事,一念之间,化为成见,同于己则应,异于己则反,于是“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两造聚讼,势所必然。虽以儒墨贤者,一本大公,同怀救人济世之旨,仅由所持理想、方法之差异,卒致相互责难,累世不休。等而下之之辈,汹汹然,又何可遏止。庄子看出这类争辩,由触发之始以至持久不息,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前述双方主观成心之外,客观形势便是由此门户之争,遂无是无非,同落入一种小成之偏见和荣华的浮词之中。如说: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寓言》)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在宥》)如以我们接触到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变化为喻,其包含的智识内容,就其表象,往往无法正确判定。很有可能认为自己明白的事物,原是毫无所知。反之,自己谦称未曾了解,正缘心中已有相当认识。同理,人事上之仁义是非,但觉呈现一片庞杂的偏见和浮词,更何能弄清实际的真象。如说:

(王倪对啮缺曰)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齐物论》)

因此到了在一场争辩中,是非两方当局者迷,固然不能判明真象;任何人一经卷入论战旋涡,难于保持超然立场,均无资格作合理的裁判。故最终对于问题的主旨,仍无法辨明。如说: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齐物论》)暂时缓和这种僵持局面之道,一方面庄子将问题正反两个部分,合起来解决。他以为无论是非,全由人之内心意识所造。对一事物,说是便是,说非便非。因而是可为非,非可为是。根据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则,都有其存在之价值。这与世间之大小、美丑、成毁,全可不加区别,归诸复通为一之道而寓诸庸,其理一致。如说: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齐物论》)……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同前)进而更又指出“寓诸庸”推演的结果是:“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己。”庸的意义,亦可作“中”解(从章炳麟说)。由“不偏之谓中”,所谓寓诸庸,即是折中是非双方,无有所偏,使之相互为用,两下沟通,均能获得适度的表达而后可。这便将双方的意见,都予以正面的肯定。

继寓诸庸之后,在另一方面,庄子又将问题正反两个部分分开来,而提出“因是”的主张。何谓“因是”?即在纠结不清的论争中,顺应双方的意见,予以正面的肯定。再采取一种放任的观点,各是其是,不须再辩。如是,彼此失却论争对象,各顺自然发展,不为是非之见所役,而后可以契合道枢,得其环中,应乎无穷。其次亦可以顺随名实喜怒,休乎天钧而两行。故虽有层出不穷之意见,暂可“因是”而止。如说: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齐物论》)……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同前)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也。(《齐物论》)寓诸庸与因是(或两行),不失为疏导论争的两种办法。但是,如欲求能永久获得根本解决,还当从道的观点,去一看是非究竟。在“未始有封”的道之观点内,放眼宇宙全般情况,则“自其同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那即是说,从智识对象之本体而论,万物并无差异;仅是在其现象上,一时显得不免纷乱而已。但纷乱的现象,不能代表所依的本体。故就所知现象的浮面,而论本体的真实,诚无异“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如此论争,概属多余。总之,一般经验均不完全,所得知识皆成相对。人(群)与己的是非分别之见,及其所依据的矛盾范畴,通可为道所涵容。连带并对许多世俗差异行为,亦可作如是观。如说:

夫道,未始有封。……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齐物论》)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其极。(《则阳》)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秋水》)做到这种境地,便是“两忘而化于道”(《大宗师》)。从这“两忘而化于道”的“两忘”,比起前面所云“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的“两行”,又进了一步。因为“两行”之说,重在各是其是,暂求表面休战,问题依然存在。而“两忘”则不然,一切付之于道,争辩之想,不存乎心。即“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德充符》)之谓。其结果是“知忘是非,心之适也”(《达生》)。庄子在是非这一问题上,始终注意之点,总是使这颗心,不要变为“成心”,这才是正本清源的最佳措施;亦所以造成庄子能够“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的缘故。

同类推荐
  • 秘·见

    秘·见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欲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无欲则刚?信念和觉知又是从何而来?这是一组追求生命本质的谈话,带你进入更深的领域,探寻神秘的生命。
  •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本书系根据毓老师1992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吴起兵法》《太公兵法》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历代兵家必读书目,均在“武经七书”之列。《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名将吴起所著,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毓老师认为《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但和《孙子》纯用奇不同,《吴子》强调图国以“和”,教民以“礼”,治兵以“信”。学习《吴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论兵主要观点。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素书全鉴(第2版)

    素书全鉴(第2版)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听说我是大反派

    听说我是大反派

    安分守己人帅心善还极怂的苏靖安,为了不招蜂引蝶挡人姻缘被人揍,一直十分自觉地闭关修炼足不出户,直到某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日子,才决定出关到人群里去感受一下人间繁华,但是他都听到了些!“听说,傀冥教教主苏靖安烧杀虏掠无恶不作。”“还听说,傀冥教教主苏靖安奇丑无比。”作为话题主角的某人觉得有点上头,仰天怒吼:谁在冒用老子名号!毁老子名声!老子什么时候成反派了!
  • 公主大人威武

    公主大人威武

    呃……目前正是大规模修文阶段,之前传错了好多章造成亲们连接不上,蔓西在此口头谢罪(宽面条泪……),这次会慢慢一点点补上的,还有H部分的人称转换问题,也会修正过来的,尽量让各位看得满意。因为一天只能修改十个章节,所以要修改十几天呐……请各位淡定一点(PS:今天看见这文居然又涨了不少收藏,心里各种忐忑,亲们慢点看,一定要慢点看,不要比我修得还快啊……)另现在正在更的《一顾倾城色》快要上架了,各位如果有空要去支持一下哦~第二卷和本文风格是一样滴,各位可以去一看~如果手一抖给个收藏推荐打赏啥啥的,那就真真是极好的啦~
  • 法医大人,何弃疗

    法医大人,何弃疗

    当你在自家的餐桌上发现血液样本、指纹样本、毛发、指甲、以及凶杀现场的照片和尸体解剖的照片时,你会做什么感想?秦以筝:沈遇,你今天不用吃饭了……当你拥有一个长相出众,头脑出众,经常在深夜里才能回家的法医大人做丈夫,你会有什么感言?秦以筝:沈遇,你能不能不要一身死人味就爬我的床?
  • 余太太,我想跟你结个婚

    余太太,我想跟你结个婚

    十年前,余景初给了夏若乔希望,用养女儿的方式,把她培养成了有生之年能超越自己高级黑客。十年后,夏若乔却变成了他挡桃花的幌子,被哄骗上了他的户口本,提前为“余太太”这个身份打下了基础。婚后,夏若乔依旧活得像个孩子笑得像个傻子,每每把余景初折腾得像个疯子……
  • 神明私有化

    神明私有化

    在后现代主义的神历99年,距离神迹开化已经九十九年过去,这个时代的人们,部分被神明选中之人,在出生后一年,便会出现神迹,那是神明馈赠的力量,是神明在现世的化身,会拥有神迹躯带来的无限潜能。故事,是从一位刚入职元莱大学的老师—津,与被通缉、身背五条人命的魔元在面馆的偶然“邂逅”开始。大学里,会发生怎样的奇闻异事?魔元背后,又有怎样的真相?我们的主角终将走向怎样的逆天之路?神历时代,不论善恶,只论因果,一切都是天机!
  • 丫头哦

    丫头哦

    余生很长,好好珍惜眼前人,对每个人都说一句,丫头你好?
  • 女王

    女王

    我没有想到末世真的会来临。全球物种变异,气候异常,文明崩塌,人类瞬间跌入食物链底端。作为一个普通女人,我该如何在这个‘新世界’生存下去?柔弱的女人,在这个末世,要么成为猎物,要么沦为玩物。我该怎么选?不!我都不选!我不仅想活下去,还想自由自在的活下去!为此,我将永不放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学园

    阴阳学园

    先天阴阳眼的莫小语十五岁那年招惹了一个恶灵,从此过上了被恶灵追杀的生活。就在她被生活折磨成面瘫寡言但内心吐槽的样子之时,她收到了一个大学的录取通知。隐藏于现代社会中的阴阳学园,为了摆脱恶灵的骚扰,莫小语又会在这个学校遇到什么?学到什么?
  • 思念毒药

    思念毒药

    梧桐树下的姑娘长裙飘飘微风吹动着她的长发撩拨着男孩的心弦她是撩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