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49100000016

第16章 二、从骑奴到大将军

卫青的出场,客观上是陈皇后引荐的。

陈皇后妒忌卫子夫,与母亲窦太主密商,想要除去情敌。窦太主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忽然听说建章宫中有一个小吏,叫做卫青,是卫子夫的同母弟。太主扳不倒卫子夫,就想从她母弟身上撒气,便叫人捕捉卫青。

卫青确实是卫子夫的同母弟。其母本是平阳侯家的婢女,嫁与卫氏,生有一男三女。长女名君孺,次女名少儿,三女就是卫子夫。后来夫死,卫媪又回到平阳侯家为佣。侯家有一家童郑季,与卫媪勾搭私通,居然生有一男,取名为青。那郑季本有家室,不能将卫媪娶回家。卫媪便自己养育这个私生子,无奈辛苦艰难,力不从心,只好将他送到郑家。郑季之妻见丈夫不仅有外遇,而且将私生子带回家,当然醋意与怒气一齐迸发。郑家的其他儿子,也不认这个同父兄弟。但木已成舟,他们空喊叫几次,也没有别的办法,便叫他去牧羊。这个寄人篱下的私生子,在别人的白眼和青眼中,也慢慢成长着。一次,他跟同里之人走到甘泉,经过一个徒犯的居室。有一个髡奴,把他打量了半天,惊奇地说道:“小哥儿今日穷困,将来必定发达,官至封侯哩!”他听了摇摇头,苦笑道:“我为人奴,还想什么富贵?”髡奴道:“我颇通相术,绝不至看错。”他已经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但求不被人打骂,就心满意足了,还想什么封侯?请你不要再拿我寻开心!”说罢,摇头自去。《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此下所述卫青、霍去病事,并见史、汉此传。

卫青长大成人,受不了郑家的虐待,又去找他的生母。卫媪就到平阳公主处求情,公主召他进来,一见是个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汉,就叫他去做骑奴。每当公主出行,他就骑马相随。尽管身份低微,但比起在郑家所受的苦楚,他已经很满足了。这时,卫媪所生的三个女儿,都已进入长安。长女卫君孺嫁与太子舍人公孙贺;次女卫少儿,与平阳家吏霍仲孺私通,生子霍去病;三女卫子夫,已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选入宫中。他本应姓郑,但想到生父从未养育他,郑家兄弟从不认他,便与郑家断绝亲情,改从母姓为卫,单名依旧叫青。因卫家已有长子,他认作同宗,排行为二,又志在希荣,便自取一个表字,叫做仲卿。从卫青取字来看,他尽管牧羊儿出身,但历来有心人不需细讲,遇事稍一琢磨,便无师自通,远远胜过那些死读书的穷学究。所以,卫青以后才能统率大兵,横扫大漠。

卫青在平阳公主家做了一两年骑奴,认识了骑郎公孙敖等朋友。他们替卫青荐引,把他转入建章宫当差。他好好地居住在上林,谁想到祸从天上起,却得罪了窦太主,被人捉去,险些儿丢了脑袋。亏得公孙敖等一班朋友,招集骑士,把他抢了回来。一面托人转达武帝。武帝听后,也觉得窦太主做得太过分,索性召见卫青,封他为建章监侍中。不久,又封卫子夫为夫人,超迁卫青为大中大夫。就是卫青的同母兄弟姐妹,也一并加封。他那个同母兄长,一向默默无闻,甚至连姓名也不知道。此时也被封为侍中。当时人因他成为贵戚,排行最长,遂称他为卫长君。卫氏长女君孺之夫公孙贺,本来侍奉武帝,仅为舍人,这时也夫以妻贵,升官太仆。次女少儿,与霍仲孺生下霍去病后,这时又改嫁前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陈掌既得少妇,又沐恩荣,平白地成为天子连襟,受官詹事。连抢救卫青的公孙敖,也超任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边境上谷守将飞报长安,匈奴大举兴兵入塞,前锋已进至上谷。武帝遂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带领骑兵万人,直出上谷。又令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卫青初次领兵,首当敌冲。偏匈奴认为汉兵四路之中,李广资格最老,且才气无双,所以将骑兵大队移往雁门对付李广。结果,李广尽管英勇善战,终究寡不敌众,竟然被活捉。最后尽管逃了回来,却损失惨重。出代郡的公孙敖,也损失七千余人。公孙贺行至云中,不见一敌,闻得两路兵败,只好收兵回营,总算不折一人。独卫青出兵上谷,因匈奴所留骑兵不过数千人,被他掩杀一阵,斩获了数百人,还都报捷。武帝见四路兵马,两路败绩,一路无功,只有卫青旗开得胜,很是高兴,封卫青为关内侯。

是年秋月,匈奴又来犯边,武帝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善射,箭入巨石,又戒备极严,匈奴不敢进犯,且称他为“飞将军”。后李广奉调回京代任郎中令。其余边郡守将,没有李广的声望,所以匈奴时出时入,飘忽不定。武帝遂再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骑兵三万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郡,捕捉匈奴主力决战。这次出师,卫青又得与匈奴兵交战一场,斩首数千,得胜而回。卫青连打胜仗,武帝更是另眼看待。

元朔二年(前127)春月,匈奴又发兵突入上谷、渔阳。武帝又遣卫青、李息两将军,由云中直抵陇西。卫青屡败胡兵,击退白羊、楼烦两王,斩获敌首数千,截获牛羊百余万,尽得河套南地。捷报飞传长安,武帝当然分外高兴,即派使者犒劳两军。使者回报,赞扬卫青功高一筹。武帝遂下诏封卫青为长平侯,连他的部下将领,也邀特赏,校尉苏建得封平陵侯,张次公得封岸头侯。

随着抗匈战争的节节取胜,汉朝设置了朔方郡,给匈奴以巨大威胁。匈奴右贤王连年入侵,想要夺回朔方。元朔五年(前124),武帝特派车骑将军卫青,率骑兵三万出高阙。又使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俱归卫青节制,并出朔方。再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作为声援。汉军十余万,浩浩荡荡,出击匈奴。

匈奴右贤王探知汉军大举出击,也料知不敌,便退出塞外,凭险据守。他令人哨探,不见有什么动静,便以为汉军远道而来,还须休整。自己乐得轻松几天。况且身边带有美酒娇女,日饮美酒,夜拥妇人,快乐胜似神仙。谁知卫青率大军衔枚疾行,竟趁着夜色将匈奴兵营帐团团围住,喊杀连天。当时,右贤王正与爱妾对饮,猛听得喊杀之声,酒意被吓醒一半。忙令营兵出寨迎敌,自己连忙抱着爱妾上马。带了数百骑兵,混至帐后。待寨前两军混战之时,自己一溜烟似的混出营外,向北逃去。汉军多到寨前杀敌,围在寨后的少数兵士,没有挡得住,竟被右贤王逃脱。前面的匈奴兵,明知抵挡不住汉军的进攻,再加上听得右贤王已经从营后逃走,更无心抵抗,一大半做了俘虏,汉军突入敌营,捉住十几个裨王,一万五千余敌兵,数十百万头牲畜。

这是汉军出击匈奴以来,取得的一场最大的胜利。捷报传到未央宫中,武帝喜出望外,当即遣使传旨,擢升卫青为大将军,统领六师,加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卫青的三个儿子尚未成人,也一并封侯。卫青上表固辞,让功于诸将。于是,随军大将公孙贺、李蔡、公孙敖、韩说、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等,并授侯封。卫青还朝献捷,公卿以下,皆迎出长安城外,拜谒于马前。武帝也起座慰谕,亲赐三杯御酒,为卫青洗尘。这种恩遇,可谓旷古无两。

卫青的威仪,居然引动了一位孀居的公主,愿与大将军结成连理。

这位公主,就是武帝的嫡亲大姐平阳公主。她曾嫁与平阳侯曹寿为妻,这时曹寿已经病殁。公主虽然年近四十,却耐不住空房寂寞,还想着要再嫁。她召见仆从,问列侯之中,谁人最贤?众人一齐称道大将军卫青。公主稍感为难,说:“他曾是我家的骑奴,曾骑马随我出入,如何是好?”仆从道:“他已经今非昔比,身为大将军,姊做皇后,三子皆封侯。当今满朝文武,何人比他尊贵?”公主听了此言,深以为然。暗想卫青正当壮年,身材状貌,甚是壮伟,胜似前夫百倍。我若嫁得此人,也算是后半生的福气。只是眼前无人牵线,令她感到为难。左思右想,她当年对卫皇后有荐引之恩,求她为自己撮合最为合适。母亲皇太后和丈夫崩逝,都超过一年,再嫁的时间也合适。主意已定,她淡妆浓抹,打扮得齐齐整整,穿着艳服,乘车入宫。

卫皇后看着平阳公主鲜丽的衣饰,再看她娇羞的面容,已经猜透了三分。等到交谈几句,听她一派口气,更心中了然。便问她是否想再醮,中意的又是谁。公主顾不得羞涩,直言说是卫青。卫皇后一口答应,待公主满意而去,就召入卫青,与他商量此事。卫青想到当年在公主府中做骑奴,见她为人还算善良;现在居然能够娶得公主,那多年所受的苦楚,总算得到报偿,心里也感到几分满足。皇后又将此事告知武帝,武帝也认为是好事,便颁出一道诏书,令卫大将军得尚平阳公主。成婚这一日,大将军府中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热闹红火,自不待言。等到凤辇临门,那再醮公主与大将军拜堂成亲,满朝文武,四座宾朋,都来道贺,夸赞这天作之合的美满婚姻。

卫青自尚公主以后,与武帝互为姐夫,亲上加亲,尊宠无伦。满朝文武,也都来趋奉卫青。只有右内史汲黯,见卫青后只是长揖,不屑下拜。有人提醒他,大将军功爵最隆,应该加敬。汲黯笑道:“与大将军抗礼,便是使大将军成名。若为此生憎,便不是大将军了!”卫青听说后,认为汲黯才是真贤士,对他优礼有加。《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

汲黯素学黄老,主张清静无为。武帝心内多欲,常欲有事朔方,汲黯也时常谏阻,武帝看他胆怯,从未介意,认为有卫青这般大将,数次出塞,未闻挫失,正可乘此张威,以便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那匈奴尽管受到重创,但元气未伤,又入代地,攻雁门,掠定襄,威胁上郡。于是,元朔六年(前123),武帝再使大将军卫青,出讨匈奴。同时,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分掌六师,统归大将军节制,从定襄出发。

这次出塞,卫青那外甥霍去病,年已十八,熟悉骑射,官拜侍中,自愿随征,便承制带去。于是,甥舅合作,在西汉抗击匈奴的战场上,演出了更为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同类推荐
  • 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努尔哈赤:若有八大恨,必张廷玉也!东林党人:祸国者,必张氏外戚尔,大明养士三百年,朝廷重用张璟,有违祖制,吾等国朝忠臣,必清君侧除之!天启帝:张廷玉,国之肱骨,大明重器也!书友群:486161946
  • 话说大清朝

    话说大清朝

    用小说的笔法,完整的叙述大清朝的历史。让读者尽情享受历史的味道
  • 三国之萧家天下

    三国之萧家天下

    九星连珠,萧昊身死!阴谋之中,谁能力挽狂澜?东汉末年,朝廷混乱!越回三国,人生未知!究竟是顺应天命还是逆天改命?本不应该出现到底是否有意义?霸业成就还是失败?帝皇霸业,千古成就!属于你的历史长歌,才刚刚开始!拥有帝皇霸主系统协助,成就萧家天下!天下属我,成就帝皇伟业。PS:此文不全与历史吻合,切莫较真,历史时间线我会调动)(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后晋武生

    后晋武生

    林青,一个平凡的小人物。面对动乱的天下,边塞兵戈铁马,朝堂谈笑欢声,他只想好好活着。(此后晋非彼后晋,此乃异世界,避免先入为主。)
  • 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本书讲述了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家族的历史事迹,内容包括:纵横天下的黄金家族,拖雷系是黄金家族政治财富的最大获益者,元朝—黄金家族的极盛,北元(蒙古)与大明的对峙等。
热门推荐
  • 左右手之发光时代

    左右手之发光时代

    刁蛮任性的陈玥淅在回国时偶遇活泼好动的夏寒,与接机的皮雯和杨烨似乎期待下一场浪漫的动人爱情故事,而陈玥淅的心中始终藏着那么一个阳光的陈言枫。可暗处的凌淑琴和杨珊是至交,没发现杨珊却是图有所谋。青梅竹马付洛天的等待却使陈玥淅有意无意的避开。这八个人之间一直都以兄弟的名义维持着这场友谊,口中无法说出的爱该如何破口而出?计划好的这场阴谋却逼着这八个人分散,各自天边。到底是谁?是谁破坏了这些美好的爱情?这份情书是谁用他(她)的左右手一天一天记录下来的成为历史的延续?会发光吗?
  • 重生之我是总裁

    重生之我是总裁

    不想当好学生的人不是一个好总裁,重生一世改变世界。
  • 重生之天妃太嚣张

    重生之天妃太嚣张

    他们傲世九重天,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阡纤美人茶

    阡纤美人茶

    她一个风华绝代拥有倾世容颜的采茶女,他一个有着绝世才华于智慧的邻家少年郎。他爱上了她,可是他们却不能在一起,浪子梦,孤独心,人生若只若初见,留一份羁绊足矣。一位茶商路经此地,促成一段茶旅传奇,看苔子茶如何披荆斩棘,成为宫廷御用贡茶。采茶女,青梅竹马的少年郎,富甲一方的茶商。且看三人将怎样演绎一段动人的三角虐恋。
  • 贵院真甜

    贵院真甜

    纵然是好久不见,师妹如此……也实在热情过度了些。贵院真甜,师妹更甜!第一章,男主已死!!原本是炙手可热的丞相府“准少奶奶”,谁料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她,嫁不出去了!!!克夫,精神失常,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她这位青梅竹马十六七年,却突然被宣布“溺亡”的准未婚夫——苏门锦。钟若晴发誓——清宏书院的那个呆子纯洁绝对就是“死了”的苏门锦本锦!说服旁人无效后,她借故混进书院,对纯洁展开了百般试探与调戏……钟若晴:“是你害我嫁不出去的,你说我该不该找你算账!”苏门锦:“那我……就吃点亏,娶了你如何?”原来他所有的运筹帷幄,皆只为换得与她的长相厮守。
  • 在结束前唱响末世歌谣

    在结束前唱响末世歌谣

    【我的世界同人】如果在一切结束之前将来自末世的歌谣唱响,是否便能指引迷途的人走向希望?两个世界,不同又相同的人,相同又不同的事。无数看似不相连的故事中,是什么贯穿了一切?不属于这两个世界、来自第三世界的player会迎来怎样的明天?末路的人啊,请听我徐徐道来——(多重故事/生存死亡/未知明天)
  • 夏日炎炎有你朝甜

    夏日炎炎有你朝甜

    夏书第一次见秦时一,是在学校图书馆,他望着她的眼神,满是呆滞。那时夏书想,长得挺好看,可莫不是个傻子?可惜!可惜!夏书第二次见秦时一,是一次在晨跑的操场上,他望着她的眼神,有玩味、有认真,也有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悲伤。那天后,夏书一心躲他,秦时一一心追她。“书书,抬头是你,回眸是你,惊鸿一瞥也是你!”
  • 你是我的半生所爱

    你是我的半生所爱

    四年后的重逢,于林简,向北琛,顾易安,江安陌四人来说无疑是一场错误的相逢,十年前的恩怨纠葛浮出水面,究竟是爱情的光辉压制住了黑暗,还是仇恨蒙蔽了相爱的双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