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2400000007

第7章 姓甚名谁

陈应松

《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仪礼·丧服》则说:“子生三月,则父名子。”我没有这么幸运,因为我的父亲在我出生时,没有权利为我取名。

姓氏是对祖先血脉的认同,它还让漂泊的个体生命有一种踏踏实实的感觉,它是归宿和寄托,在一个人光宗耀祖或贫困潦倒时都会想到它。我姓陈,这是肯定的,将姓一辈子,我讨厌笔名,我所有正儿八经的作品都是用陈应松这个不怎么好记也很土气的名字发表的,偶尔一点小文章用陈实、陈谷子,但还是离不了陈。有一回《上海文学》的编辑出于好心将我的名字弄成了应松,以为这样“包装”更响亮一些,在以后的署名中,我还是把陈姓加上去了。好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嘛。

然而许许多多的时候,我与陈姓者坐在一起时,从没有“五百年前一家人”的认亲冲动。记得某年初在省第三届文艺明星奖颁奖大会上,十来个获奖者中有三位陈姓。另两位在酒桌上认了宗亲,很喝了几杯酒,并说他们都到过陈姓发源地安徽某县拜谒过,凡是陈姓者都应自觉去,就像伊斯兰教徒去麦加。我这是第一次听说陈姓的来源,但我却保持沉默,直到有人说这里还一位姓陈的,我便向他们解释我与陈姓并无血脉联系。

我的姓来自于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原来也不姓陈。

在万恶的旧社会,十贫九饥。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北公安县黄金口镇一条热闹的街道“益阳街”上。这街靠堤有一家有名的“张家香铺”,专制各种敬神的香。这是一家殷实的人家,然而好景不长,母亲两岁时,张姓父母相继去世,她的哥姐们无法养活她,据说瘦成一把骨头了,差不多就要成为饿鬼,这样,镇上“挑八根系”(搬运)的陈大汉子因无儿无女,便将其接去做了养女,捡回一条小命。

陈大汉子,名陈道力,人高马大,曾是荆门的地下党,后因叛徒出卖暴露,从虎口中逃出来。出来时还带上了在叶家做长工时相好的叶家女儿,也就是以后我的外祖母叶凤兰。叶氏出身于地主之家,识文断字,曾给自己的丈夫生有两个孩子,但相继夭折。后随陈大汉子潜藏到公安县黄金口,一直没有生育。自接来张家孤女后,视为掌上明珠,悉心调养。我母亲的童年、少年据说是十分幸福的。长大后作为陈家独女,自然不会外嫁,于是招了个上门女婿。他们看上了这个女婿——我父亲的外乡人身份,老实吧唧,有一门裁缝手艺。说到我父亲的出现,也是旧社会战乱的结果。我父亲本来在江西余干他的老家好好做手艺的,但国民党乱抓丁,把他这个独子也抓走了。在开拔到湘鄂边境时,我父亲开小差跑了,流落在公安县,于是入赘陈家。

按公安本地风俗,入赘者是为别人传宗接代的,需改名换姓,于是由罗姓而陈姓了。等我懂事的时候,我的父亲巳经由陈姓恢复了罗姓。但公安县乡下,如今你还可以见到许多夫妻不仅同姓,还同“派”(中间那个字),你不必大惊小怪,以为是同族开亲,其实是入赘做女婿的,谓之“抵门杠子”。这些永远失去祖姓的男人,大多是因为家贫娶不起媳妇而委屈求全的结果。

父亲在解放后恢复了本姓,接着就是争取他的孩子跟他姓了,争取来争取去,争取了两个,另外三个还是姓了陈,我便是其中之一。这么说,按中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传统,我应该为罗姓,即使随母姓的话,也应姓张。

前几年,寻根问祖的风气渐浓,我的母亲要我去荆门陈家村(集、冲)找宗谱去,因为我的外祖父陈道力从那儿来,我们这个陈姓的祠堂在那儿。但是我没有答应,我给母亲说,我与陈姓八竿子打不着。我的母亲的潜意识中,绝对认为她是陈家血脉,我不知道这种奇怪的认同出于何种逻辑,比如她说起自己孙子外孙们个头高大,便提起她的养父,认为是遗传的结果,我们的外公诨名陈大汉子嘛。无有血缘,莫非仅仅因为姓了陈,便跟陈家的人一般高大了么?

我们不能理解母亲,她这条命与陈姓连得太紧,在我们想来,她肯定觉得陈道力比她的亲爹还亲。这种养育之恩是割舍不断、刻骨铭心的。

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因此产生了麻烦,毫无疑问,荆门陈姓的家谱是不会接纳我的,而江西罗姓的家谱则是让我自动地舍去了。虽然我与他们一脉相存,我被永远排斥在罗氏谱系之外,张姓呢,张姓更遥远。

我把生命看成太空中漂浮的无名砾石的感觉是由来已久的,我的许多梦境也是那些居无定所,没有轨道的陨石,它们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没有来去的印痕。所以我至今不敢回江西,一个将祖姓都遗失了的后人归来,会有人承认你吗?即使想给祖父立一块碑,将如何落款?这是让我头疼不已的事情。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我那异乡入赘的父亲,只能怨过去的苦难的时代,怨一些传统的陋俗,怨命运对每个个体生命的不公。

如今我姓陈,也不打算将自己将儿子的姓改回祖姓。这个陈姓若说与我和我后代伴随的缘份的话,它就是一种纪念了,纪念一位将我母亲养大的陈姓搬运工,一个贫苦的劳动者,一个地下党员,在那个黑暗而绝望的年代里,他用全部的仁爱,救活了一条生命;它表明陈姓的人中,有一种久远传下的善良和美德,有一种扶危济困、抚弱怜穷的天性。没有陈大汉子,就没有我的母亲,也就没有我了。如今我能写几个字,当然也就只能写那些底层人,写他们的眼神和心地,写他们沉默寡言的面孔,写他们在生存的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壮举与义举。因为我姓陈,我对陈姓怀着深深的敬意。

同类推荐
  • 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这是一部随笔集。作家冯骥才书写了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投身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心路历程。冯骥才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本书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2010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文。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时文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纸上王国

    纸上王国

    “邂逅久违的朴素情怀”日常生活,人间烟火。这是一本朴实无华的书,这也是一本温暖的书。作者以他素淡的笔调描摹人生百态,直抵普通人的柔软内心,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带入了这片“纸上王国”。
热门推荐
  • 超级都市执跨

    超级都市执跨

    他是亚洲第一家族的继承人,当他作为一个高中生进入校园后各色美女投怀送抱,且看欧亚大陆第一家族继承人的风流人生......
  • 我从丧尸进化成人

    我从丧尸进化成人

    我是一只丧尸,可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后来上天给了我一个系统,我便开始了新的人生。
  •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 血洒人间

    血洒人间

    当浩劫来临,谁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当黑暗来临,谁能带领众生找到回家的路。是谁以一腔热血遍洒三界,获得众生的认同。是谁血屠千里,只为守护心中的那份执念。是谁带领众生,共战三界豪雄。是谁只为兄弟,一日白首。三年大陆战,十年三界征。匆匆百年过,到底何为胜。谁言英雄无悔,我说英雄有悔
  • 女帝快穿:陛下真威武

    女帝快穿:陛下真威武

    女帝陛下凤眸一睁,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她表面风轻云淡,内心一片凌乱,玉指轻点,将来人弹飞到十米开外。系统咂舌,它这是这是绑定了什么妖孽宿主。从此以后,女帝大人带着软萌系统怼天怼地怼空气,一路开挂牛逼闪闪到上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李小姐和曾先生

    李小姐和曾先生

    写了我和男朋友的故事,从陌生到熟悉,从朋友到情侣,有苦有甜,有欢喜,也有心酸
  • 极海

    极海

    北真海,人类的终极防线,以海为背,撑起世界北方一角,在不断的纷争中仍旧追寻着前人的梦想。作为流放之人,囚禁于岛十数年,阴差阳错踏入一场有死无生的战场。决死极境,无畏魂海
  • 异界之重生造物者

    异界之重生造物者

    这是一个武侠与魔法的大陆。看那个人会变身!
  • 快穿王者之攻略路漫漫

    快穿王者之攻略路漫漫

    要是时间倒流,俺绝对不会相信这个网骗的一句话!聆安内心如是想。说好的去打游戏,原来你系统只是想要我去谈恋爱!?毫无人性,毫无章法,毫无智商!系统:事成咱带你打爆巅峰赛。聆安:诶行,老爷说是就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