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06700000002

第2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条灿烂星河,而《关雎》就是这浩瀚星河中光彩夺目的一颗明星。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爱情;哪里有爱情,哪里就有忧乐。你看,在河上采荇菜的窈窕姑娘,竟引起了一个小伙子的深深爱慕。

在河水里一个小小的沙洲上,鱼鹰在欢悦地关关鸣唱。那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呀,小伙子多么想和她成对成双。

水里的荇菜呀长短不齐,她一会儿左边找,一会儿右边寻。那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呀,怎不叫人思念不已,何时她才能成为自己的爱妻。

可追求啊追求,老是不见输赢,睁眼闭眼全是她的身影。那绵绵不绝的思念,竟使他辗转反侧,不得安宁。

水里的荇菜呀长短不齐,她左边采一阵,右边采一阵,忙个不停。多么好的窈窕姑娘啊,不知何时才能弹琴瑟、敲钟鼓,与她结婚同庆。

这年轻人的执著追求是多么热烈!

神奇的爱情啊,真是无价之宝。可其中的苦和乐,谁知究竟各含多少?虽然有了爱情,就会被无尽的折磨缠绕,但若想不枉此生,谁也不能把爱情缺少。

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独我伤。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汉·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其一)

这是西汉时的一首琴歌,司马相如曾因演奏它成就了美满姻缘,被传为风流佳话。

当时司马相如风华正茂,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而且博学多才。他写的《子虚赋》,天下争为传诵。就凭这些,娇艳美女有何难求?可眼前却是孤身只影,孑然伶仃。

古人总是把美满姻缘说成是“雎鸠谐咏”、“鸾凤和鸣”。正因为此,不是旗鼓相当,好男肯娶吗?不是琴瑟匹配,好女肯嫁吗?司马相如就是一个不肯苟就的人。他遍游京城长安、蜀郡、梁国,结交了天下许多文人名士,见过不少大家闺秀,可就是未碰上一个能遂心愿的知音。

那时司马相如正闲着无事,住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做县令的朋友王吉那里。由于王吉的推崇,当地的富豪卓王孙等人也对他刮目相看。他们设宴为相如接风,想借此攀附风雅。相如呢,早就听说卓氏之女卓文君眉色望如远山,肌肤柔滑如脂,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正想趁机前往,一睹芳姿。

宴会上大家酒兴方浓,王县令提议:相如琴技高超,何不请他演奏一曲,让诸位饱饱耳福?众客纷纷称是。相如也不推辞。刚一坐定,转轴拨弦,只觉得后门垂帘如风吹拂,环佩叮当有声,顺声望去,恰与一个绝色美人打了个照面,原来卓文君早已在门后恭候静听了。

相如喜不自禁,那满腹柔肠,想借这七根琴弦,尽情倾诉。他一边弹一边唱:“凤啊,凤啊,回到了故乡,它曾游遍天下寻求凰。一直没有找着,使人失望,谁料今夜会来到这个厅堂。有个窈窕淑女就在一旁,可虽近在咫尺却像天各一方,叫人怎不悲伤。有何办法结成鸳鸯,双双对对展翅飞翔。”

高山有意,流水知音。那悠悠的琴声,绵绵的心意,弄得文君六神无主,情难自已。就这样,琴弦扣着心弦,歌声传着情语,是那样的和谐,是那样的美妙,是那样的令人陶醉。文君怎能不动心。她知道,这是天赐良机,绝不能错过。于是,当夜私奔相如,同去成都,做了夫妻。接下来是开店卖酒维持生计。

一个百万富翁的小姐,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能打破世俗偏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婚姻自主,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呀!她不慕虚荣,不图富贵,偏爱家徒四壁的相如,这是因为,她觉得人才更比钱财珍贵。后来司马相如成了大文学家,又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卓文君在他穷困时看中了他,岂非慧眼识英雄?

他们夫妻终于白头偕老,在茂陵度过了最后的幸福时光。杜甫赞颂道:“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可见,文君嫁给相如,虽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而得到的补偿,又何止千倍万倍!

春日游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

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

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

不能羞。

唐·韦庄《思帝乡》

唐代韦庄的这首《思帝乡》,写的是一个未婚的青年女子游春时遇见一个富有诱惑力的风流少年,惹起她缠绵的情思,心旌摇曳的情景。

春天,一切生命都在觉醒与跃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昆虫于斯时起蛰,草木于斯时萌生。不消说,春天是鲜花和爱情的美好季节,难怪青年男女都把它当作欢爱的佳期,视游春为惬意的快事。春光美艳,簇簇杏花,若烂漫的红云;微风吹拂,朵朵的花瓣,飘若流星。这时,一位青年女子迤逦而至。忽然,她瞥见了田野路上的一位素不相识的少年男子。他风度翩翩,相貌不凡。于是,姑娘心动了,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她全身心都在骚动,心底的爱慕之情在渐渐沸腾。这位颇富幻想的女子,心里偷偷编织着玫瑰色的梦,将美男子悄悄地织进自己的情网。她甚至愿奉献出一切,即使被他无情地抛弃了,也心甘情愿。

多么痴情的姑娘!我们在称道这位姑娘的同时,却不免为她担忧。姑娘,你是否有点想入非非了?你的不顾一切的恋情有生根茁叶的希望吗?你爱他,他也爱你吗?你虔诚地献出自己的身心值得吗?再说,仅因感觉而萌生的爱情靠得住吗?

浣花溪上见卿卿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

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

好是问她:“来得么?”和笑道:

“莫多情!”

五代·张泌《江城子》

这是五代词人张泌的一首《江城子》。它写出了一个小伙子遇见一位美丽可爱的姑娘,想与之约会,却又未敢启口的情态。

在水声淙淙,美丽而又明净的浣花溪旁,小伙子见到了一位妙龄少女。他愉悦而忘形地注视着:卿卿那俏丽的面庞上,生着一对水泉映月般的眼睛,透着清纯少女脉脉含情的娇美。那动人的眉线,描画得轻而可爱。那高绾如云的秀发,再配上小巧别致的蜻蜓式发夹,真是美极了。这样有魅力的姑娘,出现在小伙子面前,他怎能遏制住自己的感情?他的心被姑娘彻底地俘虏了。他多想跑上前去问问她,可不可以携手相约?可是,似乎听见那态度从容冷静的姑娘温和地笑道:“别太多情了!”声调虽柔和,但小伙子不免一阵脸红。多不好意思。这些毕竟都是想象。小伙子还是矜持的,爱慕的情流只是在心底里悄悄流淌,并未贸然喷发。

小伙子很懂得这个道理:要尊重人,首先要尊重人的感情,强扭的瓜儿大概不会很甜吧。

姑娘大概也会明白:要自爱、自重,不了解他,怎能轻易吐露衷情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的作品一向以豪放激越著称于世。他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抚时感世、慷慨悲壮的爱国篇章,但这首《元夕》却写得婉约含蓄,耐人寻味。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元夕之夜,照例有“闹花灯”的盛举,招引得游人摩肩接踵,如痴如醉,彻夜不眠。你看,五光十色的彩灯像千树开花,又像繁星雨点般洒落在夜空。宝马雕车往来穿梭,道路上散发着阵阵幽香。箫笛齐鸣,灯舞酣畅,夜空中回荡着欢歌笑语。月亮虽已西沉,但陶醉在良宵美景之中的人们兴致正浓,哪管光转时移,非要玩个通宵达旦不可。满街妇女装扮入时,头戴蛾儿、雪柳等装饰物,一个个笑逐颜开,所到之处留下阵阵馨香。可词中的主人公却在东瞅西望,穿过熙攘的人群,走遍大街小巷,一遍又一遍地寻找着意中人。忽然,无意中一回首,发现她竟站在灯火稀落的僻静处,还未归去。

一夜的繁华都是为她所设,词人百般的痴意都是为她而留。洗尽铅华后的孤独之美、不同流俗之美,也正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和自身的写照。

采莲南塘秋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朝民歌《西洲曲》

这是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它表达了一个住在西洲附近的女子对一个隐居江北的男子的真诚而又深长的思念。

冬去春来。这位痴情女子一见梅花又开了,不禁忆起那次与情人在美丽的西洲的一棵梅树下欢聚的情景。她多想再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江北的情人啊。当时的她还穿着杏红色的单衫,两鬓的青丝乌黑发亮。她满怀装的是憧憬和激情。西洲距少女的家并不远,从桥头渡船过去,划几桨就到了。可怎么好意思去找他呢,所以苦得她竟相思了整整一个春天。

仲夏。黄昏时分。鸣叫的伯劳鸟在飞翔着,轻风也吹拂着绿油油的乌桕树。树下房门里的女子插着翠钿首饰,不时地伸出头来探望,可就是不见情人来,急得她无可奈何,采红莲去了。

转眼秋风吹。这位女子来到南塘采莲。那莲花高过人头了。她低下头来沉思着,深情地抚摸着莲子(谐音“怜子”),坚信情郎清白如水。她珍惜地把莲子放在袖子里,把爱情藏在心里,她的爱怜(与“莲”谐音)之心都红到底了。她依恋着的情人仍然没盼到,只得又去望那天上的飞鸿。她希望情郎会捎信来。然而鸿雁飞满了西洲,情郎也终无信来。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她又登上高楼远望,可高楼也望不见啊,她只好整天垂着光洁如玉的双手在栏杆前徘徊惆怅。她把竹帘子卷起来,再来眺望,但除了高高的碧天和绿波翻动的海水,什么也看不见。她眼前是空空的悠悠海水,她梦中也是满满的海水悠悠,不禁喃喃自语道:“我愁,他也愁呀。如果南风知道我的情意,那就把我的梦吹到西洲去吧,让我们双双对对故地重游。”

爱在心底的,才是最深的。这女子的倾诉多么圣洁啊!

花儿在春天开,可又在秋天落,而圣洁的爱情呢,却一年四季花开似火——永远芳香,永不凋落。

海上生明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张九龄是以唐开元年间的名相著称于史,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显赫。但是他的这首淳朴、真挚的《望月怀远》,千百年来却拨动了不知多少人的心弦。

一轮明月东升海上,天涯海角此时此夕都沐浴在月光里。一对远隔千山万水的痴情恋人呆呆地仰望着明月,寄托着彼此的相思。他们怨恨黑夜太长了,那难熬的分分秒秒啊!脱衣就寝吧,可辗转反侧又不能入睡。难道是屋子里的烛光太耀眼吗?可吹灭红烛后,那脉脉含情的皎洁月光,更撩起使人难以平静的心绪。披衣出户,站立良久。夜已深,风更凉,露水沾湿了身上的衣裳,可思念之情反而越来越强。思君不见君,还是赠物表赤心吧。可又有什么可以相赠的呢?除了满腔的思念,就是这满手的月光了。然而月光又是无法相赠的呀!罢,罢,罢,还是去睡吧!或许在梦中能得到欢聚的欣慰。

这首诗情绵绵,可并不凄婉;意切切,而并不悲凉。我们似乎看到心的燃烧,爱的喷发。人间难得真情在,有了真情,即或辽阔的沙漠也会变成茵茵绿洲;有了真情,即或高寒的冰山也会变成滔滔大川。真情是和平、宁静、甜美的根源。

春蚕到死丝方尽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李商隐《无题》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

在封建礼教制造的种种逆境中,一对真挚爱恋的情人见上一面是多么不容易。而一旦棒打鸳鸯,生作死别,更是凄凄惨惨,难舍难分。面临大好春光离去,耳闻东风无力吹拂,目睹百花飘零满地,从而使恋人更添几分苦楚。她爱他爱得真诚,如同吐丝的春蚕,身不死,思不尽;她爱他爱得真切,如同点燃的蜡烛,不成灰,泪不干。多么盼望见他一面啊!但在等待中过去一天又一天。蓦地,在漫漫长夜之后的一个清晨,当她揽镜自照时,竟发现乌黑的云鬓已改变了颜色——粉面桃花也已消逝不见了。而她的恋人呢,也同样没因时间的流逝而冲淡相思之情。他们相距虽不遥远,但要见面却比登蓬莱仙山还难,只好请为西王母传送音信的青鸟,代她多去看望了。

一对恋人互相爱慕,是极平常的事,但身处重重阻挠的境遇之中,仍能一往情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般苦意,如此痴情,就是鬼神也会为之所动。

情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它不像花儿,今年谢了,明年再开;它不似春光,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真正的爱情,是双方全身心的投入,是感情与生命、理智的凝合。

愿你给人一颗诚挚的心,愿你得到一片深沉的爱。

肠断白洲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唐·温庭筠《望江南》

温庭筠,才情富丽,工于律赋,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词风浓丽绵密,内容多表现妇女生活。这首《望江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清晨,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从睡梦中惊醒,钗斜鬓乱。她慌忙对镜梳洗完毕,拉开窗帘,眺望那滔滔的江水。只见白帆点点,越来越近,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一艘又一艘,但“过尽千帆皆不是”。她好伤心啊!夕阳已经西下,她又度过了失望的一天。她看着晚霞映照着悠悠的江水,以及覆满白的江洲,心中感到无限空虚,怎能不因之“肠断”呢!

多么痴情的女子,多么纯正的心地,多么忠贞的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

宋代柳永的这首《蝶恋花》是怀念远方恋人的。

词人登上高楼,久立远望,那轻轻吹拂的春风,送来了缕缕恋愁。它似乎是从恋人居住的远方天际,黯黯地油然而生,并逐渐扩大,变成了愁浓苦稠的云层。斜照在日光中,草色青青,烟波浩渺,恋人的踪影看不见也寻不到,没有什么比怀念恋人更加令人销魂的了。词人独倚高楼,凭栏念远,默默无言,但又有谁能理解他心中的千种风情,脑中的万般思绪呢?

词人想摆脱思恋的丝丝缕缕,企图借酒消愁,以求一醉,妄想高唱一曲,以图放纵。然而即或面对美酒歌舞来强装笑颜,那愁苦也是无法排遣的呀!索性让其自然地相思下去吧,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即使消瘦得衣带宽松、憔悴不堪也绝不后悔。

爱情不永远都是团圆,也有久别。久别能使爱情的火苗燃烧成熊熊大火,能使爱情的花朵开得更加浓艳,能使爱情的小河变成浩瀚的湖泊。

久别见真情啊!

两情若是久长时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这是一个悲凉凄惨的故事。这阕《鹊桥仙》,读后令人感动、心碎。

那细长柔美的纤云,如丝若絮,悠悠然飘浮在浩渺的碧空。织女手里的金梭,像飞逝的流星,怨恨地织着璀璨的霞云。织女本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一次下凡嬉戏,巧与门不当户不对的牛郎结为夫妻。婚后男耕女织,并生下一男一女,生活美满幸福。可天帝得知后,指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牛郎悲愤万分,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上天追寻。将要追上,王母娘娘取头上金簪,凭空一划,顿成一条浩荡天河,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对泣不已。无情的天帝只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夜由喜鹊搭桥于天河相会。多么真挚专一的爱情啊!虽然秋风白露时节的“七夕”相会是短暂的,但它却情深意长,胜过人间无数朝欢暮乐、日夜厮守而实际心猿意马的薄情男女。鹊桥上的“七夕”之夜是圣洁的。牛郎织女柔情绵绵,似流水涓涓;互倾衷曲,如细泉涟涟。然而佳期虽好,转瞬间又要烟消云散。他们如泣如诉,流连顾盼,不忍心回视那刚刚相会的鹊桥,立即又成了他们背道离别的归路。可是,两情的长久与否,并不在于朝朝暮暮。

爱情不总是公园长椅上的蜜语,不总是月下花间的漫步;爱情也有风,有雨,有泥泞的小路。

真正的爱情不存在任何条件,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是彼此之间坦诚的无私奉献。

真正的爱情是永不褪色的,就像那虽有时多云、阴雨,但转晴之后依然是湛蓝湛蓝的碧天。

终日凝眸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爱情是诗的永恒主题。在中国,从“关关雎鸠”算起,它已经被人咏叹三千余年了。多少人为之生,多少人为之死啊!当历史刚刚掀开十二世纪的篇章时,黄河岸边的一位东方女性又在与那只雎鸠和鸣了。

狮形的铜铸熏炉冷了。词人翻动赤红的锦缎被子,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想起丈夫将要离别远行,就连头发也懒得梳洗,连镜奁也懒得拂拭,虽然太阳早已爬上了帘钩。词人本来有千万心曲想对丈夫倾诉,但又怕翻动那满腔的别绪离愁。近来觉得清瘦了许多,可那不是因为醉酒,更不是因为悲秋。罢!罢!罢!劝也劝了,留也留了,纵然再唱它千万遍惜别的《阳关三叠》,他还是执意要走。当他远去后,我只有独守空楼,只有那窗前的流水,才能理解我为什么终日凝眸,紧锁眉头。

丈夫尚未上路,就撩起妻子千种情丝、万种哀愁。词的一撇一捺,都缠着缱绻;词的一点一横,都凝着柔情。这是谁呢?李清照。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生活幸福。然而好景不长,北宋灭亡,李清照举家南渡,不久赵明诚又病亡,词人在思乡愁苦中度过了余生。

人面桃花相映红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有一出京戏叫做《人面桃花》,其主要情节就是从这首诗演绎出来的。唐代的书生崔护在清明时节,兴致勃勃地到都城南郊踏青。一路上,桃红柳绿,紫燕黄莺,好不赏心悦目。在漫游中他忽然感到口渴,就来到一个叫南庄的小村讨杯水吃。但见眼前红灿灿的一片桃花,遮掩了大半个院落。只听门扉响处,闪出一个女郎,款款地端出一碗清水来。她长得好俏!那一张笑脸就像她身后的桃花一样嫩红娇美,简直分不出哪是人面,哪是桃花了。顿时讨水吃的书生惊呆了,心颤了,陶醉了,动魄了,甚至忘了口渴,竟然莫名地拘谨起来。回家以后,他老是念念不忘,魂牵梦萦。

转年又是清明,崔护又直奔南庄而来,为的是特意求聘那“人面桃花”。但不料物换星移,人去室空。他的眼前只有像那个女郎一般脉脉含情的朵朵桃花,依旧在春风中舒颦含笑,而如桃花般妩媚雅丽的女郎却形迹杳然。崔护好怅悔啊,崔护好疚恨啊!于是他挥笔洒墨,把自己的一片痴情留在那桃花掩映的门扉之上。这就是上面那首名为《题都城南庄》的诗。

戏中所道未必真有其事,但崔护却实有其人,戏留给人们的不过是一个使观众心满意足的爱情故事,而诗本身留下的韵味,一千多年来,世世代代的读者却一直在品评着。

崔护为什么空留怅悔对桃花?既然是倾心所慕,就该果断地追求呀!

崔护为什么枉把疚恨付笔端?既然是心有痴情,就该赤诚地表白呀!

美是实实在在的,美又无处不有,它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视野之内。请拿出一股执著追求的勇气来,那么,你就几乎能在每一个瞬间捕捉到美的存在,最后,你将会在捕捉中发现自己也已成为一个美的自我了。

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

这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写的九首《竹枝词》中的第二首。诗人用民歌的风调,写出了一个痴情女子被情人抛弃之后的无限哀愁。

她,一位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把千般恩爱、万般柔情,连同美好的遐想都寄托在自己的“如意郎君”身上。可好景不长,情郎又有了新欢,无情地将她抛弃。过去的山盟海誓、千金一诺,都成了痛苦的回忆。可怜落花有意随流水,却恨流水无心恋落花。

在一个融融的春日,她来到山脚下,只见那山头桃花盛开,灿若云霞;蜀江春水拍打着山脚,相偎相依。这女子心里猛然惊悸:那山上的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可过不几时,便会万花纷谢,这不正像那负心人的感情吗?蜀江的春水哟,你只知道无休止地流呀,流呀,却流不尽我心头的惆怅……

我们赞美圣洁纯真的爱情,因为它是彼此无私的奉献,所以卓文君的私奔、刘兰芝的殉情、陆游的沈园遗恨,千百年来始终激动着人们的心弦。油壁香车不再逢。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宋·晏殊《无题》

这首炽热而又痛苦的爱情诗,是十岁以神童召试,赐为进士,官至宋朝宰相的晏殊所作。诗里表达了一位贵公子对流浪歌女的爱恋。然而,他们的真挚爱情在那“水远山长处处同”的封建时代是难以实现的,只能是一杯长相思的苦酒。

你看,又是一年春草深。当主人公见到满院梨花飘落时,又勾起对往事的痛苦思念。怎能忘怀,“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她的歌声与舞姿,至今如闻在耳、历历在目。可是,燕归伊不还,心爱的人啊,又在何方?她乘坐着轻便华丽的香车,像那一片含情脉脉的峡云,四处游荡,八方漂泊。她现在在何方?是走了黄河故道,还是去了南国的苏杭?

记得,他们那天相约黄昏后,庭院里的梨花馨香素淡,池塘边的柳絮飘忽绵绵。天上的月光溶溶地照着,地上的晚风淡淡地吹着。他们依偎相伴,幸福地沉浸在甜蜜的爱河里。流浪歌女忘记自己卖唱糊口的卑微身份,贵公子也不顾自己的显贵地位,他们忘情地爱恋着。

而今,“翠叶藏莺,朱帘隔燕”,他们再也没有重逢的机会了。贵公子漫步庭院,悠悠愁绪凝心头。又适逢寒食禁烟,满目萧索,禁不住把酒浇愁。想摊开素笺,写封信给她,但纵有千言万语,又寄往哪里呢?路遥山叠嶂,途长水纵横;处处是世俗的偏见,道道是人为的阻挠。

只留下那无尽的思念,化作这首诗,千百年来为后人感叹,为后人评说。

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这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唐代大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是他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的。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给元稹。婚后生活虽然清苦,但出身名门望族的韦丛却极为温柔贤淑,对丈夫极为体贴关心,家庭生活非常幸福。而令元稹遗恨终生的是,婚后仅七年时间,韦丛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韦丛死后,元稹写了许多情真意切的悼亡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曾经看过无比深广的沧海之水的人,别处的水便都相形见绌,难以吸引人了;曾经看过神女所化的美丽的巫山云彩的人,别处的云彩也全都黯然失色了。元稹与韦丛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有如巫山之云,其深广、美好是什么东西也替代不了的。因而,当他信步经过有如花丛一般的美人时,连看也懒得看,这一半是因为修身治学,一半是因为怀念亡妻。但修什么身,治什么学呢?这完全是心失所爱,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啊。诗人的感情如此专一,在当时的确是很少有的。

其实,韦丛之美,只是在诗人的笔下罢了。就算她真的很美,“山外青山楼外楼”,比韦丛更美的女子有的是。然而在诗人的心里,感情只有一种,所以再没有比爱妻更美的了。美德与美貌在感情作用下的有机结合,就能产生出独特的、崇高的、持久的、令人心醉的美。

感情是人格的影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纯真感情的极高境界,也是响彻千古的爱情之歌!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一首悼念亡妻的词,其情切切,其意绵绵,如历历在目。这是出自谁的手笔?我国词史上豪放派创始人,北宋文坛领袖之一的苏轼。

苏轼之妻王弗病逝于1065年。作古十年之后的正月二十日夜,苏轼与她在梦中相遇,醒后激动不已,挥笔而就:十年来,无论是活着的我,还是死了的她,全都一样,没有乐趣,没有生机,生活空虚渺茫。我本不想思念她,但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她。纵使我有千言万语,无奈她那孤零零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我到哪里去诉说我心头的悲伤与凄凉?岁月的刀斧已无情地把我雕刻成另外一个人了:满面尘土,两鬓秋霜。即使相见,她也会认不出我的模样。夜里,我做了一个迷离的梦,忽然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我在那明亮的小窗口,看见妻子对着铜镜在呆呆地梳妆。两个情人好不容易才久别重逢,然而相互间一句话也没讲,只有默然相视,泪水不断地流淌。唉,我知道,年年最使我伤心断肠的,就是一想起清冷的月光陪伴亡妻的那座荒凉的山冈。

似流泉,像细涓,不尽的哀思,无边的柔情,没了的衷肠。对往事的思念与反悔,大概更能净化灵魂,减轻痛苦。

无情未必真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站在长江边上以此来寄托他对故国英雄的仰慕和思念;“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以此来寄托他对故人亡妻的怀想和眷恋。欢笑与眼泪是构成人生的重要乐章。人的本性,就应该是这样。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真挚的感情是你、我、他及人世间勾连一切的纽带。喜怒哀乐也罢,悲欢离合也罢,它们当中都浸透着崇高的爱和情。

满城春色宫墙柳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宋·陆游《钗头凤》

这是宋代著名词人陆游的一首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这个深受后人景仰的爱国英雄,在他坎坷的人生途中,还曾演出过一出哀婉凄绝的爱情悲剧。

陆游有个表妹叫唐琬,他们结为夫妻,恩爱相处,实指望能白头偕老,没想到陆母从中作梗,硬是逼他休掉爱妻。在母命就是天命的时代里,陆游的这场爱情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若干年后,陆游又与他朝思暮想的唐琬于沈园邂逅。但二人泪眼相对,竟无语凝噎。已改嫁的唐琬,用她红润的双手,为陆游斟满了一杯酒。端起它,陆游心如刀绞。这是一杯用血和泪酿成的苦酒啊!他深情地观望着,观望着那能撩拨起美好记忆的满城烂漫的春色和宫墙里翠绿的杨柳。可现在,眼前只有池榭间艳极而落的桃花,只有空瘦无望、泪湿手帕的前妻。陆游强烈地感到,春光虽好,如今已不属于他了;杨柳虽娇,如今已不堪攀折了。而留给他的是什么呢?只有一怀愁绪和分离的痛苦,只有相爱的誓言和因另娶而难以捎托的书信。他怎能不恨呢?他恨凶恶的东风吹散了他与爱妻的欢情。他又怎能不悲呢?他悲悯自己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错、错、错”,“莫、莫、莫”,在痛苦中他禁不住发出了这遗恨千古的哀叹,在绝望中他无可奈何地哭诉着自己这彻骨铭心的忏悔!

据《耆旧续闻》等记载,题在沈园墙上的这首词,后来唐琬也看见了,并悲痛地和了一首。其中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样含泪带血惨不忍读的句子。不久唐琬就抑郁愁怨而死。陆游在他的诗作中,曾几次提到这最后的会面。直到去世前一年,还在为此负疚叹息。

近千年过去了,陆、唐的悲剧已成为历史,但后人每当读到这首词,就像咀嚼一个良心与道义凝结在一起的永不化解的苦味果。看来,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千百年来的苦涩呀!

爱情是什么?请在这里寻找。

曾是惊鸿照影来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宋·陆游《沈园二首》

宋代陆游曾自称“老夫壮气横九州”,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真可谓豪气冲天。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这位“亘古男儿一放翁”也是情漫山河,有血有肉,有悲有愁。

陆游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他与唐琬的爱情悲剧。他二十岁时曾与表妹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三年“伉俪相得”。但陆母却不喜欢这个儿媳,硬是逼他离弃。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也另娶王氏。他们当时悲苦无奈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不料,若干年后的一天,陆游与唐琬夫妇偶然相遇于沈园。陆游见后怅然久之,一种悔恨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于是,挥笔在墙上题写了《钗头凤》。唐琬见后,也凄凄惨惨地奉和了一首。从此,唐琬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于是,陆游更加重了心灵深处的创伤,负疚之痛和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写了不少悼亡诗。而写这两首《沈园》时,他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然而,他对四十余年前与唐琬沈园邂逅的缱绻之情不但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

那次会面是在一个斜阳惨淡的黄昏,彩绘的管乐器——画角,声声凄厉地吹着,报告着夜幕就要降临。陆游怎能忘怀呢!那情那景,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可流水无情,转瞬间四十余年过去了。如今的沈园已变得面目全非了,连池台景物也不复可认。陆游多么希望沈园的一池一台仍保持当年与唐琬相遇时的模样呀,因为在这里留下了他与唐琬离异后第一次相见的刹那间的喜悦,也留下了诀别的永久的悲哀。他走啊,看啊,突然,发现那桥下春波像当年一样碧绿,顿感亲切,如见故人。但睹物思情,又好不伤心啊!四十年前唐琬不就恰如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这春波之上的吗?然而她——梦断香销的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她的“影”永远保存在他的心里。陆游就像园中那棵连花也无力开放的老柳树,不久也将化为会稽山下的一抔(póu)黄土了。然而,他对唐琬的坚贞不渝之情,是到死也不会泯灭的。甚至四十余年后当七十多岁的老诗人又蹒跚地来到沈园凭吊遗迹时,还是禁不住潸然泪下。

一失足成千古恨。陆游的泪包含着多少爱,多少悔呀!

春丛认取双栖蝶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

纳兰性德,清初才华绝代的词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却不热衷功名。他很像贾宝玉,身居侯门,却独披“悲凉之雾”,官为康熙皇帝的侍卫,却“惴惴有临覆之忧”。他热爱自由,喜欢“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却又特别钟情于生命中的伴侣。这首《蝶恋花》就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之作。

纳兰性德的妻子是一位情态娇憨的少妇,美丽端庄,纯洁无邪。他们意趣相投,深情缱绻。可不幸,结婚不到三年,她便匆匆地离开了人世。这突然的变故,似恶雷击顶,使他痛不欲生。那是一年重阳节的头三天,淡妆素服的爱妻又在梦中与他相见了。然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临别时,爱妻给他留下一句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从此,纳兰性德便把一腔思念都寄情于天上的明月,因为那是爱妻的化身呀!每当皓月初升,他便禁不住深情叹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怜的是,你东升西落,辛苦不停,却落得个好景不长,一夕才圆,夕夕都缺。若你能与我白头偕老,始终像那一轮圆圆的皎洁的明月,那我定会不畏辛苦,不辞冰雪,永远守护在你的身旁,奉送我的一腔暖心的热血。然而那软软地踏在帘钩上的燕子却告诉我:恩爱夫妻古难全,尘世间的美满姻缘最容易断绝。爱妻啊,为了寻求耳畔的温存细语,为了再睹昔日的含情秋波,我来到了你的坟前,可长歌当哭,又怎么能解脱无尽的悲哀呢!那就只好等来年的春天吧,你就会在百花丛中发现一对形影不离的彩蝶。

但是,怎么也料不到,这首词竟不幸而言中,纳兰性德真的重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年方三十一岁就去世了。

这实在是一个悲剧,而悲剧总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纳兰性德这位天才的彗星过早地陨落了,但他以自己永恒的人品和词作谆谆地告诫人们:缺乏爱的日子是漆黑的,缺乏爱的笑靥是狰狞的。没有爱,心房是一口黑魆魆的枯井;没有爱,生命是一片漂泊无定的浮萍。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第九条建言

    第九条建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一本散文、诗歌、随笔集。按照时间跨度编选,文字铿锵有力,涉猎广泛,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白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白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梁晓声文集·散文10

    梁晓声文集·散文10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热门推荐
  • 超级天才校草

    超级天才校草

    他们只是孤儿,被神秘老人收养,叫他们武术。他们会有什么的命运呢?因为一次任务,他们走散了,从而他们的奇遇来了。各在不同地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让我们期待老大于梓枫的面对美女投怀送抱是如何应对的?老二邱恒枫的商业战绩磊磊,让美女的总裁大吃一惊;老三邱永枫在帮派中成就黑道老大;老四是不是真的死了?老五把妹技术高超;他们都建立自己的势力。命运就是这样改变的。
  • 享受吧我的旅行

    享受吧我的旅行

    由於今年聖誕節我未能出外旅遊,所以我選擇看一本與旅行相關的書籍,好讓我能出走一趟屬於心靈的旅程,為漫長的2017年畫上完美的句點。它就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 源之琉璃意

    源之琉璃意

    一个又一个时代终结,远古仙魔,中古人族,末古科技。世界不堪重负,异族再度崛起,争乱之后,世界再度恢复和平,看似这仍是一个科技的时代……百里三子在幼时成名,又一朝再无踪迹,如今他回来了,搅动了京都的水,重立了南城的和平……或许原本的和平就是虚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死生荣衰呼吸一瞬。君有一双琉璃眼,在这万千世界中再掌生死,回归源间,幽台加冕。,参加了征文活动,日更2000基本保证,特殊情况(比如有人催什么的……咱们再商量)虽然我觉得不太可能引言过于言情(不想看的可以跳过),正文很正儿八经,真的
  • 一步到位的人生

    一步到位的人生

    资深宅男穿越异世界,他的人生一步到位,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 你的眼睛里含着星光

    你的眼睛里含着星光

    “小屁孩,给我拿瓶饮料。” “你才小屁孩,你全家都小屁孩,叫大男神,我就给你拿。” “或者叫爸爸也行。” “儿砸,给我拿瓶饮料。” 七年后。 “大男神,给我拿瓶饮料。” “好,公主殿下您需要什么口味的?”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啊,今儿态度这么好?” “公主殿下的要求我哪敢不服从~”因为她是他的公主殿下啊。 文优柒怎么也没想到,新学期他会遇上这么一个学霸同桌。咋一看,像只小奶狗,挺服管教,但相处久了,就发现他比隔壁家的熊孩子还难管。 可她偏偏就是爱上了这缠人的杂种小奶狗,并把他调教成了一条忠诚优秀的牧羊犬,这大概是她一辈子最自豪的事了吧。 1v1,甜点师文优柒vs内科医生林锦同 小甜饼 这世界复杂浮躁,而你简单美好,我愿与你一起携手同行到世界末日。 (PS:此文为风铃高中第一部)
  • 末日贫瘠

    末日贫瘠

    在一次丧尸病毒的大肆侵略下,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变成了感染者,大部分的土地也随之被污染,当黑暗降临这个名为地球的星球。他们,是否能在这一片末土中存活下来愿希望再次降临人间……
  • 七月云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七月云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记述了两个九零后女生七月游云南的经历。文笔优美,自在清冽,读来颇有清新之风。“云南的七月与外边的世界不同,蒸起来的热里藏了一片凉。在云南的十日不曾醉生梦死般将前尘丢弃,也不曾在灰白的天色里牵出一个所有故事的开头。所有的起伏动荡都是体内深埋的种子,在旅途里被风抽出了枝芽。这不是一个故事,这只是我将心里每个片刻的尘埃用尽力气地送到光里去。我要看清楚这些微尘,也要看清楚这光。”“也许终究,所有尘埃都会落到泥土里去,天地会有一片明净。人间万事风吹尽。”九四年生,属狗。对于世界没有狂热的爱意,却想在平静里与它深沉的诗意一同睡去。
  • 世界上最后一条龙的遭遇

    世界上最后一条龙的遭遇

    熟睡前奇妙的光影闪过,是否是异世界与现实的重叠。去除了记忆的人,有了再次成长的机会,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痛苦。龙的世界被生来的使命感填满,这是龙的悲剧,因为他不想伤害任何一个人。这真的是梦吗,离去的人是否还能再回来。
  • 20堂商业思维进阶课

    20堂商业思维进阶课

    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量巨大,以20位世界知名商业精英为切入点,涉及众多行业和牛人,让您开眼界、增智慧!不管您是正在创业的人,还是想创业的人;不管您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这本书都能给您提供新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 高校学神

    高校学神

    全世界的电影公司都在争抢着一个影视制作人,他叫易天!前世界的娱乐公司都在争抢着一个音乐制作人,他叫易天!全世界的服装业都在争抢着一个服装设计师,他叫易天!全世界的餐饮集团都在争抢着一个烹饪大师,他叫易天!全世界...易天:“都说了,我只是一个学生...”于是,全世界的高等大学都在争抢着一个学生,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