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200000098

第98章 吏政四官制(3)

郡國守相得自置吏考

趙翼

漢時郡國守相。皆自置吏。猶沿周制。唐時魏元同疏曰。周穆王以伯冏為太僕正。而命之曰。慎簡乃僚。此令其自擇下吏也。周官太宰內史。並掌爵祿廢置。司徒司馬。則掌興賢詔事。是分任臣。而統以數職也。漢時。諸侯自置吏四百石以下。其傅相大臣。則朝廷置之。州郡掾吏督郵從事。則牧守自置之。按漢書高五王傳贊。漢初諸侯得自置御史大夫卿以上。漢獨為置丞相而已。是諸侯并得置御史大夫等官也。杜佑通典云。景帝懲吳楚之禍。乃罷御史大夫以下不令置。武帝又詔凡王侯吏職。秩二千石者。不得自置。則其令漸嚴。然二千石以下猶得置。故通典謂自置四百石吏也。此侯國自置吏之故事也。後漢書。和帝問陳寵在郡。何以為理。對曰。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能。鮑宣為豫州牧。郭欽奏其舉錯煩苛。代二千石署吏。是置吏乃二千石之職。州牧且不得而侵之也。此郡守自置掾屬之故事也。又郡守置掾屬。并皆用本郡之人。杜氏通典。謂漢時惟三輔許兼用他郡人。按漢書循吏傳。黃霸淮陽人。補左馮翊二百石卒史。如曰。三輔郡得用他郡人。其餘則否。京房為魏郡太守。自請得除用他郡人。以欲用他郡人而特奏請。尤可見掾屬無不用本郡人也。魏晉六朝。猶仍牧守置吏之制。後周書蘇綽傳云。京刺史府官。則命於天朝。其州吏以下。並牧守自置。是宇文周時尚然。隋書劉炫對牛宏。謂往者惟州置綱紀。郡置守丞。縣置令而已。其具僚則長官自辟。今則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據此則天下官員。盡歸部選之制。實自隋始也。唐時亦尚兼用漢制。沈既濟疏云。今諸道節度都團練觀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將以下。皆使自擇。則辟吏之法。已試於今。但未及州縣耳。韓佽為桂管觀察使。部二十餘州。自參軍至縣令三百餘員。吏部所補纔十一。餘皆觀察使。量才補職。則并州縣亦觀察所置矣。顧甯人引之。以為古時置吏得人。皆由於此。然此亦矯枉過正之論。吏歸部選。則朝廷之權不不移。若聽長官辟置。無論末俗澆漓。夤緣賄賂之風必甚。即其中號為賢智者。亦多以意氣微恩致其私感。觀史策所載。屬吏之於長官。已有君臣分誼。降及後世。若行之不變。未有不成黨援門戶。背公向私者。春秋時晉殺欒盈。令欒氏之臣勿從。其臣辛俞行曰。三世仕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自臣之祖世隸欒氏。於今三世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乎。魯昭公攻季孫氏。孟孫叔孫謀救之。叔孫之御者曰。我家臣也。安知公家。有季孫與無季孫。於我孰利。皆曰無季孫則無叔孫。曰然則救之。於是撞西北隅而入。昭公遂敗。是春秋時。家臣之徇其主而忘公家已如此。降及東漢。氣節相矜。并至有甘以身徇者。王充論衡云。會稽孟章父英為郡決曹掾。郡將撾殺無辜。英引為[己](已)罪。代將死。章為郡功曹。從太守討賊。為賊所迫。亦代將死。後漢書。臧洪為太守張超所置功曹。超遣詣幽州。中道為袁紹所。以洪為東郡太守。會曹操圍超。洪乞師於紹以救超。紹不許。超竟破滅。洪乃與紹絕。紹興兵圍之。至城破。被執不悔。卒以死殉。公孫瓚初為劉太守郡吏。太守坐事徙日南。瓚祭先人塚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詣日南。今與先人辭於此。遂隨太守往。亦見魏志太守歐陽歙。欲舉督郵繇延。主簿將引延上。郡吏郅惲起而言曰。延資性貪邪。明府以惡為善。主簿以直從曲。此既無君。亦復無臣。則并顯然有君臣之稱矣。劉表遣從事韓嵩詣許。欲以觀虛實。嵩曰。若至京師。天子假一職。則成天子之臣。將軍之故吏耳。不能復為將軍死也。更可見未仕於朝者。猶為私臣也。甚至有為舉主及長官持服者。荀爽為司空袁逢所辟有道。不應。及逢卒。爽制服三年。

桓鸞為太守向苗所舉孝廉。除膠東令。始至官而苗卒。鸞即去官奔喪。終三年。此為舉主持服者也。王吉被誅。故人莫敢至者。獨屬吏桓典收斂歸葬。服喪三年。劉以冤死。王允為吏。獨隨至京。送喪還其家。終三年乃歸。此為長吏持服者也。後魏書。公孫邃為青州刺史卒。佐吏疑所服。詔曰。主簿近代相承服斬。過便除。可如故事。自餘無服。殊覺寥寥。可齊衰三月。則感恩知[己](已)。私自制服之例。且上達朝聽。至發詔為定令矣。南史宋武陵王誕反。或勸其長吏范義出走。義曰。吾人吏也。吏不可以叛君。柳慶遠傳。梁武初為雍州刺史。辟慶遠為別駕。慶遠謂人曰。天下方亂。定霸者其在吾君乎。因盡誠協贊。遂成帝業。可見六朝猶沿漢時長官得自置吏之制。而為所置者。輒有君臣之分。抱節者雖能周旋患難。究何益於公家。桀黠者且至傾心於其主。如慶遠等出死力以抗朝廷。此又長官得自置吏之流弊也。甯人但見後世選法不盡得人。而以為不如古制。抑知古制有不可復用者。唐時固亦嘗兼用辟吏之法。然如韋在蜀。幕僚雖官顯不使入朝。即署為蜀州刺史。竟有終身不得見天子者。不特此也。朔方節度使安思順。表李光弼為副。知後事。白敏中為邠甯節度使。亦表蔣伸為副。是節度副使亦得由藩鎮自置矣。安祿山之能叛。豈非以數年前請以蕃將易漢將。故得廣樹腹心。一朝舉事。爭為效力。遂至傾陷兩京。唐祚幾覆。故德宗晚年。方鎮副倅。多自選於朝。防一日有變。則就授以節制。深慮威柄下移。易致尾大之漸也。

省官日知錄

顧炎武

光武中興。海內人民。可得而數裁十二三。鄣塞破壞。亭燧絕滅。或空置太守令長。招還流民。帝笑曰。今邊無人而設長吏治之。如春秋素王矣。以故省并郡國及官僚。屢見於史。而總之曰。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書調役。務從簡寡。至乃十存一焉。以此知省官之故。緣於事少。今也文書日以繁。獄訟日以多。而為之上者。主於裁省。則天下之事。必將叢脞而不勝。不勝之極。必復增官。而事不可為矣。晉荀勗之論以為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昔蕭曹相漢。載其清靜。民以甯一。所謂清心也。抑浮說。簡文案。細苛。宥小失。有好變常以徼利者。必行其誅。所謂省事也。此探本之言。為治者識此。何事紛紛於裁官多寡之間乎。

裁官論

儲方慶

皇清受命。屢議裁官。   世祖皇帝。罷巡方。  今上即位。又減科道員。盡去天下理刑推官。以為省不急之俸。可以佐國用。臣謹議曰。官有可裁者。有不可裁者。若今日所裁之官。皆必不可裁之官也。古昔先王。設立官爵。使之輕重相維。大小相制。而又有發奸摘伏之司。睥睨其旁。以杜天下之回邪。而預為之備。其法至密也。是以天下即有苟且容悅之臣。而無同聲附和之患。有一不肖。。則起而攻擊之。不使有所滋蔓。以遂成其黨。今減科道員是弱言官之勢也。言官之勢弱。六部之權重矣。罷巡方是削憲臣之柄也。憲臣之柄削。督撫之令尊矣。盡去天下之理刑推官。是蔽法司之耳目也。法司之耳目蔽。府縣之恣睢。莫有與為難者矣。天下之官。以數萬計。而其大勢常出於兩途。六部操政柄。行之於督撫。督撫下之府縣。以集其事。此一途也。科道察部臣之奸。巡方制督撫之專。而推官寔為之爪牙。此又一途也。故設科道遣巡方重推官。於人主甚有利。於臣甚不便。不便於臣。則此三者之官為 朝廷計。決不可裁。而決然裁之不少惜者。省費之說誤之矣。夫天下之患。莫大於外託為國之名。以亟行臣子自便之私。臣子之私遂。而人主之勢孤矣。且今之裁官。誠為省費乎。抑有他旨乎。誠為省費也。則內之府寺散員何以不裁。而獨裁科道。外之一省二三督撫與一府五六府佐何以不裁。而獨裁巡方裁推官。然則今之裁官。其意不出於省費也明矣。臣伏見去年裁推官時。郡縣豪吏。莫不欣欣得志。舉手稱慶。徵歌會飲。以明得意。 朝廷省費而裁官。於彼何與。而若此之樂。亦足以見推官為郡縣所不悅。  陛下奈何徇郡縣。欲自蔽其聰明也。愚謂天下之大。天下之人之眾。并為一途。以亂一人之視聽。恐非天下之福。今上自六曹。下及州縣。苟有設施舉措。可以內外聯絡。上下相蒙。必無一人敢發其奸。目前之弊。不過容隱奸邪。恣奪民力。然亦足以亂天下有餘矣。古之人非不知政本在尚書。而動引新進小臣。許其攻擊者。豫養天下發奸之人。以破黨同之局。則外之督撫州縣不知所備以工迎合。惟有奉公守正。可以杜天下之議論。而結人主之深知。其有關於天下國家之治亂。非細故也。臣愚以為今日所裁之官。莫若盡復之便。

省冗員疏順治九年

陝西巡按何承都

臣聞之。治天下者。一文一質相循環。文敝救之以質。質極漸以增文。古者官有定制。吏長子孫。唐虞惟百。****官倍。周三百六十。始未嘗不簡朴平易。而後稍煩縟凌夷也。 國家設官分職。一因明代。明季吏道龐雜。祿薄於宋。而秩卑於漢唐。祿薄則廉者不能自潤。而貪者以朘削小民。秩卑則高才無由表見。而污者苟且流競以矜僥倖。安望其養廉恥建功名乎。夫 朝廷設官。以為民也。不惟其備惟其人。或得其人。境外千里可治。弗得其人。郊關之內譁然。今天下幅初定。戶口未集。官患於民少地荒。賦額未完。民患於官多賦重。供應弗給。此交困之道耳。漢光武六年。詔并省四百餘縣。郡國置長吏者并之。吏職減損。十存其一。唐太宗貞觀元年。以民少吏多。命大加并省。命吏部四時選集并省吏員。謂房元齡曰。官在得人。不在員多。命并省。文武總六百四十三員。宋太祖三年。省州縣官。增其俸。詔曰。吏員猥多。難以求治。俸祿鮮薄。未可責廉。與其冗員而重費。不若省官而益俸。諸州縣宜以戶口為率。差減其員。舊俸。日增給五千。咸得開國之要矣。臣以為宜按版冊。計戶口。度道里遠近。人民多寡。刪繁就簡。其荒殘僻陋郡縣者。概可並省。倣漢唐宋遺意。使州邑城郭稍蠲文書調役之勞。而阡陌隴畝少紓奔走絡繹之苦。且臣巡歷甘肅時。據巡西道李日芳議。甘州昔建五衛。今衛兵汰省。官可并為一。復據五衛守備沈琦等呈。為餉乏俸缺。乞并裁。又據臨鞏道于明寶議。昔年蘭州肅府立中衛。今府廢。衛亦應裁。由是觀之。數衛之冗員可去也。其中各縣。亦有宜裁者。據巡隴道于之士議。兩當縣漳縣。戶口無多。錢糧稀少。又城郭俱明季殘破。縣官寄居民堡。臣以為兩當即附徽州。漳縣即附岷州。令州官監牧同知兼理。則二縣者亦可裁也。至佐貳等員。可并管而不必委署也。夫省官則省賦。賦省則簿書節減。徭役晏靜。上下無擾。推之天下。節省不知凡幾矣。伏乞  皇上下部議。斟酌直省郡縣。度戶口多寡遠近大小煩簡。并員兼管。及臣屬甘州五衛。蘭州中衛。兩當漳縣二縣。酌裁并省。刊為章典。勒成治書。使天下曉然 清朝規制。卓越前季也。倘如臣言不謬。將政簡令清。或亦裕國安民之一助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将军给我比个心

    将军给我比个心

    重生x穿越参政府独女江黛,貌美动京城,蕙质通兰心心和鬼马精灵兵部尚书嫡女何玉情同姐妹。江黛托付真心,谁知惨遭背叛。一朝家破人亡,一夜背负污名,血与泪伴随悔恨撕碎所有美好假象。穿越女配手持大女主剧本,戏弄江黛于股掌之间。呵,姐妹?杀你全家的那种?重生女主满血归来,看她手握京城命脉,虐渣虐菜,心中盛满明月光,笑看人间沧桑,有力把握此生挚爱,搏得个花好月圆。“李安疆!安邦定国,固土拓疆。”是谁的声音如丝萦绕,在李安疆耳边环绕,在脑海反复。父母冤死,立身于世又是否该同他们那样,一生忠诚,最后却被自己尽忠的人猜忌,惨死宫中。他本以为,此生不过是为求一个公道,纵然冷面无情,心如铁石,也还是因她有了斑斓情感,移了千年磐石,誓要护她此生喜乐平安。“将军你给我比个心!”“何为比心?”江黛抓住李安疆的手,一点点把他的手指摆出了半个心的样子。“你从哪学的这些乱七八糟?”“这不是乱七八糟啊,是我爱你的心!”武安将军出征,世人皆道武安将军冷面铁心,之所以会回过头来摆出那奇怪的手势一定是因为自信洒脱。百姓们不知道,那奇怪的手势,是冷面之下唯独对她的一点真心。
  • 她敢为爱死

    她敢为爱死

    封朵和管裔的婚姻始于一场交易。他被迫娶了她。结婚两年,她明知他是虚情假意、另有所图,仍然在他的温柔攻势下动了心。后来,父亲去世,他夺去了公司所有权,毫不留情将她赶出了家门。然而,经年再遇,曾经将她赶出家门的男人却将她堵在了洗手间。“那个男人是谁?”他掐着她的下巴质问。她答得从容:“是我未婚夫。”“封朵,有没有人告诉你,重婚犯法?”
  • 首领的纷争

    首领的纷争

    精灵族,半兽人,鬼族,人类,同生于这个奇异的世界中,但欲望和生存下去的本能,使得一切都不那么平静……所有生命都得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获得生存的权利,他为了人类,必须克服艰难险阻,重建他的王国,哪怕是以血的代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青山奇缘

    大青山奇缘

    当绝望降临时,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充满生机的大青山。虽然危险重重,却阻挡不住生存的希望。只是起初的目标已达成时,人心的不满足又让他们陷入了另一个危机不断的境地。大青山……怪我喽?
  • 笑瞰九天

    笑瞰九天

    拜了个算命的为师,得了一本易经,能干什么?难道上街摆个算命摊子?不曾想到这本易经却牵涉到两个世界的存亡。气机感应,本命之气与天地合一,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一念之间,天地风雷水火山泽,无一不可借力。看少年笑瞰九天,横行天下。
  • 阳阳牌散文诗集

    阳阳牌散文诗集

    散文诗歌,emmmm,写的不好,不好意思,手滑点完结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征求意见重新开一本(请在起点读书app搜索阳阳牌散文集)
  • 夜的梦游者

    夜的梦游者

    每个人都是梦游者。我们一直在追寻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梦境罢了。你读不懂别人,但最终你会发现:自己才是最难读懂的那个人。我们一直行走在梦境的征途,却不知道对方是谁……
  • 红尘灭魔录

    红尘灭魔录

    本是尘世中两个王朝之间的战争,却不想其中竟夹杂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东渡而来的天魔欲界,为佛陀充当传道者的佛门谛如来,从方外入世的道门弟子,面对着如此复杂的势力纠葛,尘世的帝王们再也掌控不了,一场灭世的大战被充分引燃......他身为王朝将军的儿子,道门支柱的弟子,佛家传人的有缘人,则这红尘中又将何去何从,他的归宿最终又是哪里?请跟随作者一起沿着主角的脚步,去看一看这不为人知的红尘故事把。
  • 天光万道

    天光万道

    痞子摆渡到灵异世界,凭借着一身傲骨,以及变强的心,一路披荆斩棘,途中机遇更是连绵不断,先有开天真龙之气铸体,后又得到三大至宝之一的开灵通天塔,成就三大顶尖神界开灵界的主人,又偶然获得不死神凰血脉,梦魇魔睛兽脉,又利用天道神诀炼星诀炼化十界玄珠,又于转轮界参悟《轮回圣典》得到轮回天目,一直修炼到了大陆的最高境界,直至破界飞升,又在神界开始了下一段逆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