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4200000116

第116章 吏政七守令上(4)

誡子書

聶繼模

爾在官不宜數問家事。道遠鴻稀。徒亂人意。正以無家信為平安耳。山僻知縣。事簡責輕。最足鈍人志氣。須時時將此心提醒激發。無事尋出有事。有事終歸無事。今服官年餘。民情悉熟。正好興利除害。若因地方褊小。上司或存寬恕。偷安藏拙。日成痿痺。無論將來不克大有所為。即何以對此山谷愚民。且何以無負師門指授。見答黃孝廉札。有為報先生春睡熟語。此大不可。詩曰。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居官者宜晚眠早起。頭梆嗽。二梆視事。雖無事亦然。庶幾習慣成性。後來猝任繁劇。不覺其勞。翻為受用。長公負文章。遭時不偶。憤激而談。何必拾其唾餘耶。山路崎嶇。歷多虎患。涉水尤險。因公出門。須多帶壯役。持鳥鎗夾護。不可省錢減從。自輕民社之身。又不可於途中旅次。過行瑣責。此輩跟隨。亦有可憫。御之以禮。撫之以恩。二者相需。偏倚則害。流民在衙供役者亦然。邑中除去五患。人咸為爾慶。我每思及。反覺蹙然。李忠定公譬此輩猶痰。乘虛火而生。火降水升。仍化為精。痰與精豈二物。而頃刻變化如此。天下無德。精而痰者。皆自吾身生。在反身而已。此後須設法處置。無使數千里外老人。魂夢作惡也。爾家書屢言辦過軍需。并未賠墊。此殊可疑。湖南州縣。無不賠墊者。況爾初任。幾戶窮民。額糧不滿二萬。又適逢荒歉之歲。肯於此時。加一分恩。全活實多。兼可不誤大件。人笑爾迂。我心彌喜。若云全不賠墊。則將取之誰耶。若爾本曲為此言。冀寬我心。猶為有說。爾視我為何如人。好消息。惡消息。以善養。不以祿養。彼閨閣中人。能分晰言之。況八旬鬚眉老翁哉。此後凡遇上司公文。關係地方興除。須設法行之。至萬不能為而後已。大抵自己節省。正圖為民間興事。非以節省為身家計。同一節省。其中殊有義利之分如此。俸薪須寄回。為歲時祭祖用。倘有參罰。即不必如數寄。毋致上欺祖宗。且可為辦事忽戒。養廉銀兩。聽爾為地方使用。通邑僅得二社。目前即須謀增建。窮戚友亦不宜恝然。京師鄉老。重修會。此是義舉。既有札通知。須量力應答。年誼中曾有以詩文送贈者。須有以報之。如一時不能。不妨遲致。空札告窮苦。此最是習氣。取人厭罵。且非誠心待人之道也。往省見上司。有必需衣服。須如式製就。矯情示儉。實非中道。知州去知府尚遠。然既屬直隸州。即當以知府相待。須小心敬奉。又不可違道干求。盡所當為而已。官廳聚會。更屬是非之場。大縣遇小縣。未免驕氣。彼自器小。與我何預。然切不可以小縣傲之。又不可存鄙薄心。須如弟之事兄。如庶子之待嫡子。如鄉裏人上街。事事請教街上人。可否在我斟酌。誠能感人。謙則受益。古今不易之理也。官廳子內。不可自立崖岸。與人不和。又不可隨人嬉笑。須澄心靜坐。思地方事務。若有要件。更須記清原委。以便傳呼對答。山城不得良幕。自辦未為不可。但須事事留心。功過有所考驗。更須將錯誤處觸類旁通。漸覺過少。乃有進步。偶有微功。益須加勉。不可懷歡喜心。阻人志氣耳。鎮安向來囹圄空虛。爾到任後。頗多禁犯。但須如法處治。不可存怒恨心。寒暑病痛。亦宜加恤。我雖非官醫。每入禁視囚病痛。給以藥物。十餘年來。地方官因爾通籍。不便延我入禁視病。然我自樂為之。爾母亦親手做丸藥。近來益以此為事。爾體此意。自宜於牢獄盡心。山中地廣人稀。責令墾荒。原屬要。但不時獎勸。切不可差役巡查。如屬己業。不可強令報官。有願領執照者。即時給付。不可使書吏勒索銀錢。日積月累。以圖功效。生童文理晦塞。耐煩開導。可取。即加獎勸。又當出以誠心莊語。不可雜一毫戲嫚。此二事皆難一時見功。須從容為之。不可始勤終倦。

我最愛雷先生與爾書云。種子播地。自有發生。爾在鎮安。正播種子時。但須播一嘉種。俟將來發生耳。知縣是親民官。小邑知縣。更好親民。作得一事。民間即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古有小邑知縣。實心為民造福一兩事。竟血食千百年。土人或呼為某爺某公。視彼高位顯秩。去來若途人者何如哉。蒲城羅明府名文思者。查鄉會年譜。都無其人。在省契合。且多勸勉。此最難得。宜相處在師友間。然不可以此望之人人。爾性狷介。吾不慮其不親賢。慮過以賢望人也。州縣中。聞亦有曾係中丞公加意者。卒罣白簡。可見大人愛憎。至公無私。爾蒙格外勉望。吾既喜復憂。爾能自憂。即吾之喜也。曾子云。官不敬。非孝也。我老矣。因爾作官。益信此言。糟糠之婦。布裙荊釵。安之若素。不致累爾。萬水千山。來此窮鄉。情殊可念。當相待以禮。凡有不及。須以情恕。官場面孔。毫不宜施。鎮安僻陋。爾子不致染紈習氣。吾無他慮。但暇宜課以讀書。爾亦藉此得與典籍相近。至於律文精奧。尤須字字研究。中庸所謂憲章即此也。詎得以法家者言忽過。護送人等。囑令到即回家。勿聽久留署。聞爾士民。時時念我。足見風俗古。我身健儻能復來。得地方起色為樂。餘言爾妻自悉。不暇談。

樂山聶翁布衣也精於醫仲子燾令鎮安翁寄書誡之陳榕門相國撫陝時嘗手批此書者三次并命撰入鎮安縣志云

官戒示長兒子守誠任金衢嚴道

陳道

初到地方。宜博訪僚屬。察其俗尚美惡。舊政沿習何似。無甚害義者。且循故。無輕率變動。未能洞悉原委而輕妄動。不惟無益而且滋擾。漸次熟練。知其端的。而後可以圖議。治屬疆界山川道里。均宜先知。托同官練達者。將各府繪一總圖。地之肥瘠高下。土地所宜。水利開塞。以及州縣接壤。水陸道途所通。及大市鎮。並細注圖內。吏胥機巧。非智計所能防察。當立定章程。使不能為弊。恩信相孚。使不能欺。不假權於若輩。批判一由內幕。而尤嚴飭門僕。無與為比。內署左右。為書吏耳目所係。本官性情。又為左右所伺察。必自守嚴正安重。無偏好。無輕言妄動。使人得而玩之。

日用物件。悉照民間平買。無貪小利。短折累民。或舊有官價陋規。須潛訪察。明張告示。無為買辦蒙蔽。食用須酌定章程。豐儉適中。他物甯自節省。無好侈靡。奢而不足必致妄取於人。所得甚小而所失甚大。

衙署房屋。足蔽風雨。即便安居。不必修葺。如令屬官代修。尤為不可。圖一己之快。而為累於人。何為也。凡有餽遺。宜謝絕。即食品不便卻。亦須擇其至輕者。凡送物投汝所好。必將有所為。且與門僕相通。方能如是。宜峻拒之。稍涉游移。後將引類而至。所累甚多。而玩物甘言。尤足中汝。切宜謹守。至於托人購買物件。尤為非理。此口一開。人無不輕而玩之。

養廉按月支給。無預借。諸友館穀。逐季送清。餘以給日用。能節存十之二三。以備急用為妙。萬一不敷。甯家中補湊。斷不可妄取人錢。祖父以清白傳家。非義之物。一介不可取。事上宜恭謹而不可卑諂。平素守正不阿。人自不以非理事相委。若素常詭隨。臨時豈能謝絕。凡與人交。不可求一時親密。人之易見喜者必易見怒。惟遵禮致敬。不見好亦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見兩司及在撫軍坐中。凡言他屬能否。與計議政事。不可輕易出言。本屬有公事。及官當遷調之處。均宜先與兩司商定。再陳之撫軍。兩司總持風紀。通省政事。皆其主張。分巡職當聽命。無專擅之理。遇公事差遣。切不可推諉。院司書稟宜常通。但須擇地方切要有益而可行者。無泛舉動以啟人厭。

待僚屬宜寬平和易。使人相信而不疑。故作威福欲以生人敬畏。而不知適足以使人輕賤。遇一老猾者。慮其不測。即先發以相制。未能制人而先自敗。屬吏能否。當於政治實績間驗之。語言狀貌未足為憑。固不可先設疑心待人。亦不可以片語投合。便深信不疑也。今有察吏之責。益不可不詳慎矣。

州縣相見。並須和悅顏色。論地方政事。須聽其暢言畢後方詰其曲折。或所見不同。亦宜和婉相商。有能抗論是非者。必其中有所見。尤宜平心下氣。加意採擇。無執己見。遽折人非。人有膽弱者。一折便將不顧事理。曲附上官之意。貽誤民事不淺。同是公事。只期事理得當而已。人己意見。斷不可留。

本境武官。尤宜和協。若有事相關者。和同辦理。無分彼此。無大小。接待總宜謙下。

出巡於地方未能有益。而先於屬官有損。但初任不能不一行部。切宜輕裝減從。一幕友。二三老實家人。書吏曉事者各二人。足供使令便好。此外無多帶僕從。夫馬及船。自發錢僱。無取於縣。尤要在不遣頭站人。諸弊皆從此生。先已行牌通知。斷無須人前去。屬吏預備執事郊迎。俱拒回。隨留數人備傳呼而已。所帶家人。只一可信者應門。餘俱不得與府縣人相通。所到地方。或有訟獄。當折者就近理之。利害當興革者。細心察看。與同官參議。回署再酌。無以己見遽令出也。一切餽遺。除酒食外。行謝絕。無因語意殷勤。稍涉游移也。或辦差務及往省。均須酌定合用人數。無多帶閑人。

善柔之人。能以曲說巧語入人心腹。當前甚覺可喜。或引而進之。謂此人必為我用。而不知為此者。有所圖也。圖之既得。或他事未盡如意。即生怨怒心。我之勢又或稍失。彼將轉媚他人。遂不難加以讒譖陷害。此自古迄今小人之常態。未足為怪。閱歷未深者。往往為其所中。事後追悔。已無及矣。官場中傾軋之事甚多。而此尤難測。好諛者尤當隨地自省。加意防察。

幕中諸友。須情意親洽。禮貌周到。不可忽。飲食酌定數品。只一二席。稍豐時常陪飯。便令廚子不敢損減。論事當和婉相商。無執己見。輕行改竄。即或意見不合。亦宜以禮貌相別。無出惡言。

分巡雖有察吏之責。而無進退之權。稍一專擅。欲自見長。則上疑於僭。下嫌其侵矣。要以安靜恬退。為守官之道。為政最不可喜事。喜事見能。必致生事滋擾。而奉行不善者。非藉以取巧。即因緣為姦。然又不可因此而自怠苟安也。事到面前無大小。皆當細心體察。分所得為者。審時度勢。隨事救正。於民生不無小補也。

人惟能受善言。能知人善任。使雖無才。亦可免過。矜智恃才以自用者。乃下愚小器。適以自害而已。用人聽言之道。前已詳說。今更提撕。當時時以此自省。

此篇雖係戒巡道之書然處己接物官箴無二與專言察吏御屬者不同故仍入之守令中不以職分泥也

寄董大兄書

牛運震

僕見墨卷揣摩家。有典顯淺訣。僕為縣官。亦謬效之。猥有三言拙謀。曰儉簡檢而已。儉者薄於自奉。量入為出。所謂以約失之者鮮。此不虧空不婪贓之本也。僕願為秦安中產分衣食甘苦。簡者令繁而民難遵。體亢而下難近。一切反之。毋苛碎。毋拘執。毋聽陋例。毋信俗諱。儀從可減減之。案贖可省省之。無日不與百姓相見。差與之齊。而訊其苦樂。惟求一切便民。雖驅世笑我以黃老。吾不知也。檢者。天有理。人有情。吏部有處分。上司有考課。豪強在國。將吾伺。姦吏在衙。將吾欺。入一錢。乙諸簡。得毋納賄。施一杖。榜諸冊。得毋濫刑。即今日去官。吾倉庫不畏後任。明日還鄉。吾心跡可白友朋。此又所謂檢也。三項之外。僕又有平生自矢可信於心者。實心愛民四字。常舉以告人。不敢自負。如其負之。願尊兄屏諸西戎。勿復與相見也。

申飭官箴檄 乾隆十年三月

陳宏謀

朝廷設官。原以為民。官必愛民。乃為盡職。故府州縣官皆以知為名。又名之曰地方官。謂地方之事。府州縣當無所不知也。百姓稱官曰父母。自稱曰子民。謂民間苦樂。府州縣當無不關切如一家也。屢奉  上諭令惠愛生民。力行教養。近又奉准部議覆條奏。行令地方官遍歷鄉。體驗興舉。飭禁事宜。有無成效。無非欲地方官周知民事之意。一則使小民知官司之政令。有所遵從。一則使官司知民間之利弊。有所措手。惟是巡訪雖在臨時。而籌畫端在平日。官衙之內。未曾有一番講求。下鄉之時。必不能有一番措置。徒然遊目四境。究竟仍無實濟。而屬員眾多。接見時少。亦難領悉。今酌定數條。合行通飭。即便遵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如今花从流水去

    如今花从流水去

    前世,她只是一个平凡女子,因错爱一人酿成大错终失去所有。阴间,她在阎王面前虔诚跪求,求阎王让她在来世保留今生所有惨痛的回忆,选择在来世煎熬一生,一生还债。她不曾想到,她的来生竟是如此纷纭的人间。处处美景如仙境,却实为炼狱。挣扎、痛苦、欢欣、争斗、生死,尝尽百种味道。这后续的一生,究竟是还了债,还是又欠下了债?还是,她不管在哪一世,都注定要欠下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债。
  • 何处可栖凰

    何处可栖凰

    古卿凰总是做一个梦——关于她跟一个男人搞对象的梦。后来她才发现,那不是梦,是记忆。古卿凰的爹娘总有一个理想——想要个正常闺女的理想。后来他们才发现,那不是理想,是幻想。不做姑娘做儿郎?好,许你男装十五年。不爱红装爱戎装?成,如你所愿战沙场。可是你说什么?不想成亲?当爹的苦口婆心好言相劝:“三千公子,总有良配。”作女的打定主意死不服软:“非彼如玉,不可栖凰。”是可忍,孰不可忍!作为老爹的太上皇觉得无需再忍!真龙不发威,你当我是个假的太上皇!“主子,太上皇下旨:只要是个男的,不管什么身份,能把您拐到手他就赐婚!”“真的?”古卿凰笑了,冲院子里那人招手喊道:“走了和尚,跟我回家!”
  • 综漫之梦幻世界

    综漫之梦幻世界

    南宫云洛穿越到约会大作战,无限斯特拉托斯……开始了自己的“拯救”的世界传奇。
  • 罗马之权路

    罗马之权路

    “上帝的物归上帝,我的必须是我的!”一一恺撒。以罗马时代为背景和人物讲述一个架空历史式的大杂绘故事,不过其中又不缺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尔虞我诈的政治,勾心斗角的谋略,壮烈的史诗战争故事,以及那无上荣耀的王者传说。
  • 安宁不过梦一场

    安宁不过梦一场

    我在追逐什么?自己并不清楚却好像有个方向,一生中总有几个梦难以遗忘,也许能在梦中找到些什么?或是答案
  • 修真高手闯花都

    修真高手闯花都

    此戒名叫神戒,是天下第一宝物,他的神奇之处太多太强了,就连他曾经的主人都没有能完全挖掘。这枚神戒是天地间自然形成的,只是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磨练成了现在的戒指模样。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到我们鸥云这一代,终于到了一个集大成的者手中,神级戒指,完全开启它的能力。
  • GD之不曾放弃

    GD之不曾放弃

    他在高中时代遇上了她,她喜欢他,而他却喜欢金真儿。后来她去了巴黎深造。他在她走后却发现自己喜欢的并不是金真儿....五年后,她回来了.....
  • 黎诚

    黎诚

    她说:“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看开了心就静了。”他:我会永远守着你的
  • 位面练级大师

    位面练级大师

    《血族必须优雅》,新书发布中…… 当江流发现自己可以穿越各大影视剧,动漫和小说的世界;还可以打怪升级爆装备……啥?这宝物谁拿到谁就会惹大麻烦?快给我!这是引怪的吉祥物啊!啥?这家伙身份不简单,要毁尸灭迹?千万别!还要记得留下一点线索,别让报仇的人找不到我!我死了之后,记得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因为我死也要浪起来!我誓要做那诸天最靓(lang)的仔!
  • 金媚娘

    金媚娘

    这是个荒唐故事,乐盛朝仁和年间喜州通判之子唐仁和因仰慕金家小姐金媚娘的才貌,求父亲前去提亲,金媚娘也仰慕唐仁和的才华便欣然同意。唐仁和金榜高中状元,皇上有意将八公主嫁与他,招他为驸马,被他拒绝,龙颜大怒,罢了他的翰林院编修一职,贬为庶民,他回乡后和岳父学习经商。金媚娘有一个表哥东方昭乃是商业奇才,因只表妹喜好文人,便放弃商业,参加科考,和唐仁和同届高中探花,被封为喜州知府,待到了喜州才知唐仁和已于表妹定亲。八公主蕊婉得知唐仁和为了一个女子拒绝自己不禁好奇,私自出宫前往喜州一看究竟,谁知遇上了东方昭,他该如何应对?碧玉庄庄主鲜若,仅和东方昭一面之缘便放心暗许,定要嫁东方昭为妻,弄得他是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