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4600000005

第5章 相信“先吃苦,后享受”的硬道理

曾国藩在学尚不深、位尚不高时,就以行为检点、为学勤奋而著称,这是因为他深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硬道理,并将这一根深蒂固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曾国藩做事尤其崇尚有恒,称“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

(1)以一人之力试图扭转社会风气

曾国藩的道德文章,即使不能说是千古以来所罕有,至少可以说是第一流的了。尤其是在道光咸丰以后,世风日下,人心日沦,在整个国家社会都有分崩离析之危险的时候,竟然能有曾国藩这样一个节行文章俱属卓荦不凡的人出来挽救清政府,转移社会风气,实在可说是清政府的福分,曾国藩如此的过分谦抑自咎,足以使人觉得他的成就太不平凡。曾国藩《湘乡昭忠祠记》中的一段话,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的抱负。文中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贵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还游之远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鼓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这一段文字中所提出的“诚”、“拙”二字,正是他自己所用来鼓舞人心与转移风气的特性。也是他做人所苦苦遵守的原则,薛福成所撰《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中亦曾说到这点,对曾国藩的为人行事,大大折服:“曾国藩自通籍后服官侍从,即与大学士倭仁、前侍郎吴廷栋、故太常寺卿唐鉴、故道员何桂珍,讲求先儒之书,剖析义理,宗旨极为纯正,其清修亮节,已震一时。平时制行甚严,而不事表暴于外,立身甚恕,而不务求备于人,故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迂,无前人讲学之流弊。继乃不轻立说,专务躬行,进德尤猛。其在军在官,动勤以率下,别无间昕宵,俭以奉身,则不殊寒素,久为众所共见。其素所自勖而勖人者,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虽祸患在前,谤议在后,亦毅然赴之而不顾。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从而慕效之。所以转移风气者在此,所以宏济艰难者亦在此!”看了这番话,我们对于曾国藩何以能在天下动荡之时倡导群伦,创下这一番回天之业的原因所在,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了解了。

(2)“有恒”让曾国藩吃到了苦也尝够了甜

人的志向并不是一次就能立下的。所以才有“五分钟热血”的说法。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可以看到,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立志,或立志德业惊人,或立志出人头地。从某种角度上说立志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志向去踏实苦干,勤恳地践履自己的志向。一遇挫折或世态变迁,就给自己找个理由,违背自己的志向沉沦下去,是凡夫俗子所犯的通病。曾国藩则没有这样,他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0月的《日记》中说:“余病根在无恒,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做事必不能成,戒之!”还说:“余自从军以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丙戌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超复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愈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曾国藩将有恒落实到行动中便是他坚持逐日检点。在道光二十二年正月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凡事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汤)海秋言:人处德我者不足观心术,处相怨者而能平情,必君子也。”他不仅逐日检点,而且事事检点,曾国藩的这种检点思想,并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奇思异想,实在是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自然秉承。孔子就说过“见贤思齐(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别人有毛病就反省自己,孔子大概是中国第一个善于反省的大师。孟子也是一个善于反省的大师,曾国藩最服膺于他,表示“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也愿“须臾不离”,而孟子是从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中来反省的,他最著名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反问自己的仁德);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曾国藩认真钻研过的程朱理学也强调“正己为先”。曾国藩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来“逐日检点”的,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所以他才对自己要求得那样严格,不可有一天的怠慢。

曾国藩很赞赏汤海秋的话,那就是与怨恨自己的人相处,因为怨恨自己的人,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或过错最敏感的人,也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能给予无情抨击的人。然而接受他人的批评是需要勇气和胸襟的,尤其是接受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人的批评;有人总是怀疑他人的批评怀有敌意,不管正确或错误一概拒绝,这样做没有气量不说,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一次检点自己的机会。由上可以看出,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更是一个将大志落实到每一步行动中,并持之以恒的人,而具体的做法就是“逐日检点”。

同类推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卢梭的关于人生哲理的论述:有“人生的意义”、“追求幸福”、“生命的完美”、“文明的衍生”、“生存的孤独”、“万物的根源”等。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权能异者

    权能异者

    她是末日地球的女王,在最后一战中,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她是联邦的楚家千金,却是一个无用之人。身份交换,她会让这世界知道什么叫做奇迹!
  • 出逃公主

    出逃公主

    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公主,却因为不想继承那巨额家产而逃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却意外获得了爱情与友情。。。。
  • 六十种曲西楼记

    六十种曲西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炮决

    炮决

    大岛川雄:支那军队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炮兵部队,干掉他,干掉他!八路军某旅长:轰,给老子轰!蒋介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把那小子招过来。孙山:我操炮只不过想娶好多好多媳妇。明落落:想得美,不就一个炮手吗?花占魁:哥,我做你的媳妇吧?你好好打炮!一个优秀炮手打鬼子的传奇,反映中国军队建立炮兵部队的曲折经历。
  • 直播在末日当领主

    直播在末日当领主

    ‘兆亿丧尸’降临世界,全球加入末日游戏世界博弈,两年后全球人口死亡过半。华夏洛省战败,亿人存亡之际,苏武带着‘直播修改系统’降临,成为‘兆亿丧尸’中的一名村长。直播就能获得声望值,解锁红警/星际的战斗等单位!更能解锁各项修改器!当百万大军,列兵千里血战丧尸潮!当天启坦克的履带碾过戈壁滩,炮火撕裂风沙!当战机群的轰鸣声震彻天地,终结一头又一头丧尸领主!我来了,我掠夺,我征服!——苏武Ps:领主流,地狱难度,有外挂。科技顺序常规-红警-星际。
  • 美如天仙

    美如天仙

    家人病逝,她笑了;仇敌追来,她杀了;某仙:“你打不过我的,死心吧。”女主:“谁说我一个人打你了?小伙伴们,上!”女主是冷酷无情的女人?怎么会呢,她只是个天然呆,一不小心就修了仙而已——五行属性太弱?没关系,那就将属性叠加出金手指的效果!===============求包养(羞)~
  • 醉里不知云深处

    醉里不知云深处

    她是言清,重生之后来到了醉香阁。他是萧朔,家族纷争让他远离家人。一次意外让萧朔遇见了言清,从此两人有了纠缠不清的关系。看言清和萧朔如何上演治愈系的故事。
  • 暗夜躲猫猫

    暗夜躲猫猫

    宁静的深夜,悠扬的月光。一支红烛闪着微弱的光芒,夜不会退去,多少人想吹灭它,但人类的血,只会让它更红,更艳……
  • 冷冻人计划

    冷冻人计划

    人类违反规则,强大的宇宙霸主以消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类,作为惩罚。无数外星智慧生命体肆意践踏地球,人类的生存处于危难时刻。生死存亡间,神秘的“冷冻人计划”悄然启动……
  • 让学生分享成功心得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分享成功心得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