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4100000015

第15章 对诺贝尔奖的思考

自然科学界最权威的世界级奖项无疑是著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今年(2012年)是诺贝尔奖诞生的第111年。但回顾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我们不无尴尬地发现,一直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的自然科学家能够获此项殊荣。这就是中国持续多年的诺贝尔奖情结。据统计,在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一个国家在建立30年左右就出现一位“诺奖”获得者!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了,怎么就没有一位自然科学家能够斩获此奖呢?人们不止一次发问:“我们距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在这里,我们将从科学文化的角度对此做一简要的分析。

(一)“诺贝尔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诺贝尔奖”对我们的意义何在?正如国人的奥运会“金牌”情结一样,我们为奥运金牌获得者欢呼雀跃,激动兴奋,甚至举国欢庆。但其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看待这些“金牌”呢?确实,如果“诺贝尔奖”仅成为一个纯粹的“金牌”战略,那恰恰违背了“诺贝尔奖”的初衷,更违背了我国科学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举国之力,即使培养出了几个“诺奖”获得者,那也不能说明我们真正是“科技强国”了。只有当我们的科技研发水平真正提高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那“诺贝尔奖”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此,反思“诺贝尔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更理智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为了“奖金”本身,是为了面子?偌大的中国迄今为止竟然还没有人获奖,多没面子!这只是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积极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客观而理性地看待“获奖”问题,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排斥。中国没有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确实说明我国在科学教育、科学培养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的科学研究还远远达不到世界发达水平。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确确实实需要我们彻底地反思。在这方面,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讳疾忌医,应该大胆向先进国家学习,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科学水平。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现在的科学教育,认为它是彻底失败的,没有希望的。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毕竟有了长足的、令人自豪的发展。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并且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有目共睹的,是我们科学事业最重要的,相比于“诺贝尔奖”,这才是真正最有价值的。

其实,中国的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即中国的科学技术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照搬欧美现成的模式。不想动脑筋就直接照搬别人的模式,注定是行不通的。因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或程序,我们“拿来主义”就可以了,科学技术已经内化到了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中,用本书的语言来说就是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其健康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有机整体相一致、相协调。如果单纯以国外标准来衡量、评价我们科学的成败,那是有失公允,而且可能是有害科学发展的。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说要反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而是说必须循序渐进的、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有序进行。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既不能自卑,更不能妄自尊大。

(二)“诺贝尔奖”的文化借鉴

诺贝尔奖颁奖百年来,共有近一千名获得者,其中美国人就超过三百人次,近几十年来美国更是优势明显。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奖项(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生理学)方面,更是无出其右。有人做过统计: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共有5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中34人工作在美国;在47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其中有28人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46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28人在美国工作。在1983年和2006年,美国人更是包揽了三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下表是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却囊括了近70%的诺贝尔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回答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社会文化层面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是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美国的科学文化教育是比较完善和系统的,这对美国科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在1996年正式公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SES),这是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在此之前,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于1990年制定了“2061计划”,全国科学教育协会在1992年制定“中学科学的范围、程序和协调方案”,它们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三个国家级科学教育方案。它们意在规范和统一科学教育的标准,进一步促进美国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我们有一个传统的看法,就是认为中国的中学教育要强于美国,但高等教育却逊色于美国。

给人的印象是,美国的中学生好像就是在玩中长大的,课程相对轻松,没有什么压力。如果从数学和科学测试成绩来看,美国的中学教育水平确实一般,落后于欧洲很多国家,而我们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中学是学生学习最辛苦的时期,课程排得满满的,课堂之外是去补课,还有大量的作业等着去做。有人做过对比,发现我国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远远要强于美国同时期的学生,比如,在著名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方面,我们的中学生就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但我们可能有一个误区,美国的中学教育并不是在“放羊”,它还是有着严格的规范和制度的。而大学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其教育水平很高,提倡学生不死记硬背,要求独立思考并更具主动性。

其次,是优越的科研环境。在科学研究软件方面,尽力为科学家们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政府或相关机构一般不对科研机构进行干涉和管理,也不存在对科研人员的量化考核,以便为科学家们创造活动提供最优保证。在硬件方面,雄厚的科研经费投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以2000年为例,美国的科研经费支出相当于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国的总和。而且,相对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占总研发经费(长期稳定在)的15%~20%。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导向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为美国科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强调科学研究过程的创新精神,尤其是鼓励人们勇于挑战传统、质疑权威,注重科研中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很多人指出,美国每年成为诺贝尔奖大户的秘诀还在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五六十年代从世界各地引进的科技人才达四十多万,其中华裔人才就占到了1/3.为我所用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方面,他们强调交流合作,心态开放,较少排斥心理。又比如,欧盟委员会已决定将研究经费的10%用于鼓励科研人员留在欧洲,吸引流失人员回归。科技人才是科学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科学文化体系

瑞典的林德斯滕教授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要想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投入大量的金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我国科学家徐匡迪院士说,中国要真正成为科学技术的强国,重要的不是得诺贝尔奖。中国当前的任务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把科学水平提高。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无独有偶,杨振宁在一次讲演中也提到:一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对目前的中国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而且,李远哲在从美国回到中国台湾后,曾经想仿美国教育体系对台湾教育体系进行全盘改造,结果完全失败。我国的科技文化和科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也不是简单模仿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逐步健全和完善一整套教育和文化机制。其理由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文化的元素是相对缺乏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教育的实践,但传统的缺乏还是在影响着我们的科学文化教育。梁启超在讲演中指出,中国今日还得不着科学的好处,中国人今日依然是非科学的国民。其原因在于,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有三点根本不正确。其一,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其三,把科学看得太势利了、太俗了。梁启超断言:中国人对于科学这三种态度,倘若长此不变,中国人在世界上永远没有学问独立,中国人不久必要成为被现代淘汰的国民。

在学生学习和老师教育两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唯“知识”论特点,而轻视动手实验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育的重点在教,学生的重点在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的教育,只重视结论的传授,而轻视了科学教育的过程,忽视了科学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使得学生缺乏质疑、批判与创新精神,缺乏逻辑分析、求实论证精神等等。科学教育教学相长成为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应试的压力下,素质教育往往只能流于形式,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下(包括家长和教育机构),我们很难苛责老师、苛责教育部门培养出知识、能力全方位发展的科技人才和人文人才。去功利化、去短视化,甚至去教育市场化才是根本,教育方面绝对是不能速成的。慢工才能出细活,科学文化和教育是一个耐心的积累过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镖奴

    镖奴

    以武立国的舜国,武道为尊,实力为王,就连皇嗣也不例外,14岁以上的皇子都会上战场历练,连年累月下来,死伤的皇子不胜其数,为保皇室根基,这时一位大能之士创造出一种以血为媒介的主仆契约,危难时刻可救皇子一名,而被牺牲者叫做镖奴。“什么?让我当十七公主的镖奴?”
  • 木桃客栈

    木桃客栈

    木桃客栈一般人找不到,找上门来的都是有缘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之一叶轻舟

    爱之一叶轻舟

    爱情之舟太轻,被卷进海浪漩涡的奇幻冒险故事
  • 骨傲天世界里的英雄联盟

    骨傲天世界里的英雄联盟

    公元2126年,在某个平行宇宙的地球上发布了一款名为[世界树]的大型体感RPG游戏并迅速的风靡全球但一款游戏永远不可以一直辉煌下去。在运营的12年后,由于资金维持问题,这个游戏界的一代传说也终于迎来了她的落幕我们的主角原本是一位21世纪华夏的英雄联盟当红职业战队的副队长却在队伍夺冠当天晚上去“拜访前辈”的路上当场去世,转生到骨傲天世界里成为了一个资本企业家的少爷通过不断的氪金和贿赂游戏公司高层,主角创造了游戏人物“克里斯”并建立了在全游戏公会排名第一的公会[符文之地]并与纳萨力克的[安兹·乌尔·恭]公会结为同盟并在游戏停服的最后关头花费大量金钱将却服大部分的世界级道具和其他稀有道具低价收购然后坐在自己的战争学院院长的专属办公室中通过[信息]技能和[安兹·乌尔·恭]的公会长飞鼠悠闲聊天,等待关服穿越虐菜异世界可当“克里斯”带着他[符文之地]的公会据点成功穿越后,却尴尬的发现自己来到了《overlord》正传的600年前在这时,世界正被大量真龙王和上古龙族统治着,人类在那时只是其他强大种族的粮食,过着被养殖的牲畜一般的生活他又该带着符文之地的众英雄们何去何从?
  • 护花邪少

    护花邪少

    混迹都市,龙应天下山后遇到了各种美女,清纯大学生、野蛮女警花、秀丽女教师……
  • 第二次打开

    第二次打开

    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女子,有着一堆让人心烦的事,面对年华老去,一天到晚操劳不断的家务事,一给半身不遂的婆婆,出轨的老公,然而在远方等待着她的无疑是一场灾难。当经历过这一切的打击后,她又该何去何从。每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家庭背后,谁有能看到那一地的鸡毛。
  • 快穿之女配的别样人生

    快穿之女配的别样人生

    这是一个“伪”世家千金在不同的位面不停地穿梭的故事,小虐怡情,苏苏苏,雷雷雷,有的细节考究党不要深究,会尽快更,不喜勿喷~(*^-^*)~作为某兮的第一本书,仅供娱乐,可爱的读者们多多包涵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