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00900000016

第16章 挫折是成功之始

你曾经诚恳地努力过——但仍然面临挫折,对吗?

也许你的失败是因为你要获得成功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欧几里得的原理说:“整体的东西等于所有各部分的总和,而大于任何一部分。”这个原理可用来说明我们的问题。重要的是,你该把所有必要的部分加到整体上去。

消极的心态乃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你可能了解一些事实、普遍的定律和力量。你可能懂得其中的许多东西,但是未能把它们应用于特殊的需要。你可能不懂得如何能应用、控制或协调已知和未知的力量。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要使一个人真正努力确实很困难。他以“疲乏的第一层面”的说法来解释。通常人经过短暂的努力之后会感到很疲倦。然后我们会想半途而废。但是,上帝所赋予人的巨大精力绝不仅止于此。只要多努力一点,就可以获取这些能量,就像汽车的加速器一样,只要我们用力踩下去,便会产生巨大的冲力。人也是一样,只是我们多督促自己一些,便会发现自己潜藏着无限精力。我们很少推动自己穿透疲乏的层面,发掘下面隐藏的潜力。真正去推动自己,必会得到惊人的效果。

秘诀是,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实际上,每个人很少将所有的心力发挥出来,特别是所有的精神潜力。同时每个人也必须承认,自己很少全力以赴地去解决问题。通常只有在遭逢重大困难时才被迫如此。如果你试着用全部心力去应付困难,你会对自身潜在的精神力量感到惊讶。

你真想要有战胜失败的力量吗?你真想去试试看吗?如果你真的敢于去尝试,你就一定可以成功。这项法则适用于各种失败场合。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吧!”这就是尝试的含义。这意味着,一直坚持下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找到问题,努力尝试,再找出问题;坚持不懈,最终能战胜挫折。

所以,倘若你遇到挫折,你是全心全意去对付它?或三心二意?或仅仅点到为止?你是否真诚而竭尽全力去解决?这句话无论重复多少遍也不嫌多:只要你不断地一试再试,便能逐渐克服你的挫折。

应把挫折当做机遇。戴高乐曾经说过:“挫折,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挫折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你自己努力过吗?你愿意发挥你的能力吗?对于你所遭遇的挫折,你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你会发现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许多人之所以遭受挫折只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仔细查看列出的遭受挫折清单,观察检讨看看,过去你是否已竭尽所能,像约翰·托马斯那样努力争取胜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试试这项尝试的法则,然后多试几次,看看结果会是什么。

克服困难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真正学会思考,认真积极地思考。积极思考的力量是惊人的,任何失败均能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你能以积极思维来解决任何问题。

如何去想,认真思考,就能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抓住问题核心,然后全力解决它,并尽力做好。

实际上,你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当你遇到问题时,一旦认真进行思考,便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要想战胜挫折,学会积极思考非常关键。人必须调整心态,直到否定思维转变成肯定思维为止。当著名公益人物马丁博士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位令他难忘的好老师。他常常会突然无缘无故地停下讲课,走到黑板前写下两个好大好大的字:“不能”。然后转过头来,笑问全班同学:

“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就会高高兴兴地对他说:“把‘不’字去掉。”

老师拿起板擦,把“不”字擦掉,“不能”就变成“能”了。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教导,每个人必须随时提醒自己,把“不”字去掉,就只剩下“能”了。这就是每个人真正去想的方式,想自己远离失败。如果“不能”这个字在心中扎根,就会招致许多烦恼。

如果你常采取一种“不能”的态度,你会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很成功的事业,也会渐渐衰败。

这就是当消极思想进驻每个人内心时所产生的影响。“每天都应该给脑子洒一点香波。”多么精辟的思想!他要人们把消极思想所带来的灰尘污垢去掉,每天都以清醒的头脑开始新的一天,这种智慧、清新的思想将会引导你走上成功之路。

每天清晨给你的头脑洒上一点香波,让每天有一个愉快的开始,则一天里所有的事都会变好,你所面临的挫折就会离你而去。

因此,你可以根据这些重新看待你的挫折。试,真正去试;想,真正去想;信,真正去信。将这些原则真正运用到你的挫折上,一切失败均能克服。当你能够借着这些积极的、有创意的想法去努力时,你便可以完全发展自己,再也不会被挫折打倒了。

同类推荐
  • 给女孩的第一本社交处世书

    给女孩的第一本社交处世书

    其实社交与处世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家相夫教子,就要学会应该怎样与家人进行平等而有效的沟通;在外工作,就要学会怎样与同事或者上下级相处。除非你生活在真空里,否则你就不可避免会与人接触,因此掌握社交与处世的方式方法就成了生存的必需。
  •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

    画家拿起画笔,勾勒内心的美景;音乐家拨动琴弦,展现内心的旋律;作家奋笔疾书,书写内心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就流淌在绘画、演奏和书写的瞬间里,他们的快乐在于专注投入、浑然忘我的体验。《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地活》首次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当完全专注于一件事时,你会浑然忘我、心无旁骛,全然忘却周遭其他事物和时间的存在,整个身心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心流”状态。在身心合一、专注投入的情况下,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而且生活本身就会成为目标所在。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从分析一般人日常的生活结构开始,帮你掌握那些美妙的心流时刻,让生命与志趣融合无间,收获更美好的人生体验。
  •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情绪掌控术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和心灵导师卡耐基写给你的口才训练与情调修炼智慧书。
  • 女人赚钱靠什么

    女人赚钱靠什么

    独立是现代女性的重要标志,女性不仅要在人格上独立,还要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独立。女性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事业是基石,是资本,是女性与社会联系并保持自信、自尊的一个重要纽带。女人赚钱离不开经验,更离不开知识。因为经验往往是从失败中得来的,而知识却是成功的起点。聪明的女人,如若能运用智慧的头脑辨明真伪,捕得商机,那它的“附属品”——财富,也就“鱼贯而入”你的”私囊”了。
  • 列子的智慧

    列子的智慧

    《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到唐天宝元年,唐玄宗下旨设“玄学博士”,把《列子》等四部道家著作列为经典。之后,道家一直奉《列子》为圭臬,认为它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成为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热门推荐
  • 夺舍妖书

    夺舍妖书

    昨天晚上,女神穿着婚纱从婚礼上逃跑了,先是上了我的车,后来又上了我的床。可是我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她却七窍流血死了。在我要报警的时候,有纸人来向我要新娘子,后来我才知道,女神结的是冥婚……
  • 共和国长子

    共和国长子

    本书稿是一部反映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所作贡献的创业史。兰州石化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和化工企业的“摇篮”,被视为“共和国的长子”。全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探究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建立、发展、变革和壮大的历史;以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从石化企业的探索、发展到石化人的感人事迹,客观地全景式地展现了兰州石化以至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总体轮廓。书稿充分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兰州石化企业所形成的“兰州石化精神”及其深远影响。
  • 心帘万人空巷

    心帘万人空巷

    在五源之界中,天域国一位天聪少女,因儿时被虐待,导致内心极度孤独,十四岁因才华横溢,被天域国国师收为第一弟子,后天域国因统治五界太久,引起五源之界中北环月国国主讨伐,天域国为平定此次讨伐,派了她去探底,也正因如此她遇见了她的光。
  • 往生如夏

    往生如夏

    一场战火,烧毁了我的所有,心中唯一的一小片光明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一夜覆灭!爱人失踪,十六位好友一夜覆灭,呵呵,我活着只是因为要复活所有我爱的人……
  • 冒雨狂奔

    冒雨狂奔

    她曾拥有最美好爱的爱情,也过着最买好的生活。
  • 图腾之刃

    图腾之刃

    他是黑夜之主,刺客中的第一刺客称修罗王又称佛系刺客。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绝世妖华:纨绔六小姐

    绝世妖华:纨绔六小姐

    江湖纷争,庙堂暗涌,异世而来的她带着目的卷入这乱世繁华中。她可以冷眼观天下,可对着某人却时时刻刻都处在不淡定的情绪中。为了得到他的心,她拼了。“哎,六小姐,你这是在勾引本王么?”那天下第一美人,魅惑的一双桃花双目中含着一丝戏谑的笑容看着她。“你说呢?”她这衣衫都已经脱了,肩膀手臂全露了出来,眉眼妩媚地望着他,就差直接坐到他怀里抱着让他吃了。难道他是眼瞎看不出来吗?“哦,本王还以为你是嫌热呢。”他魅惑一笑,无限倾城。呜呜呜,这大晚上的,她脱成这样是嫌热?
  • 攀峦

    攀峦

    从计划生育到二胎开放,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十几年,却在久远而又不断翻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特有的别致烙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乃至中华民族最独特的一代人,独生子女!令人骄傲的是,作为先驱群体的我们,已然默默地攀爬到一座名为而立之年的小峰,一鼓作气成为会当凌绝顶,成为一览众山小的王者;还是偃旗息鼓随波逐流放任人生,何去何从?这问题仿佛探索发现一般,只有在遥远的未来方能揭晓答案。有些事,越是用力想要掌控,效果越是相反,可能最终的答案就在这山峰的另一端,翻过去才能了然于心,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生活,好似天堂,好似地狱!
  •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