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81300000009

第9章

已識迷途。欲求出世。當知入道多門。惟念佛往生淨土為易行道。淨土多方。又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淨土。尤為易行。蓋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度盡眾生。與此世界之緣徧重。威力又極大。故攝取無遺。人能信向。至心持名。未有不蒙接引。所謂仗他之法。與專持自力者。難易逈殊也。輯易行門。

龍舒淨土文曰。統言大藏。不止有十餘經言西方淨土事。其大略謂彼處以七寶莊嚴。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蝡動之類。常清淨自然。無一切穢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長生不老。衣食宅宇。隨意化成。其景序長春。無復寒暑。大受快樂。無一切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名阿彌陀者。梵語也。此云無量。以此佛光明。照見十方世界。無有限量。凡念佛眾生。無不知之。故又名無量光佛。此佛壽命。與其國中人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恒河沙劫。亦無有盡。故又名無量壽佛。此佛有大誓願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念其名號者。現世必消除災難。禳卻冤鬼。安靜形神。增延福壽。西方七寶池中則生蓮華一朵。他日於其中託生。直脫輪迴之外。若此者。皆有事跡。非虗言也。其說甚易行。盡大藏中八萬四千法門。無如此之要捷者。而人或不知。可痛惜哉。知而不行。尤可痛惜也。

又曰。經又云。無量無數劫以前。有世自在王佛出。化度眾生。是時有大國王。往聽說法。遂有覺悟。乃捨國王之位。而往修行。號曰法藏比邱。即阿彌陀佛也。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皆為濟度眾生。發此願已。乃精進以了生死。次入菩薩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薩地者。內則修慧。外則修福也。修慧者。使慧性曰廣於一日。至成佛時。則慧性含虗空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也。修福者。乃託生於一切眾生中。同其形體。通其語言。以設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細蟲蟻。皆託生於其中。如此無量無數劫來。設化眾生。夫設化眾生者。無非得福也。得福而不受用。故其福愈積而愈大。久則徧於虗空世界矣。福大則威神大。譬如世人官大則勢力大。是以威神無所不可。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初發願以至成佛。無非為眾生者。故人至心信向。念其名號。現世必蒙福祐。身後必徑生極樂世界。若能精心想其形相。現世必見佛之真身。以佛之威靈無所不在。而人心念與佛純熟。則自然交通。故佛現其身也。

又曰。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無不得生也。觀此則是佛與菩薩。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由得出。故自以誓願威力。招誘人生淨土。如舟人招誘行人登舟。送至彼岸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得生。蓋佛不可以凡人比。凡人不為勢利。不與人交。非有益於己。不與人交。此所以為凡人也。賢人君子。已不如此。況佛乎。蓋不慈悲不足為佛。不濟度眾生不足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為佛。為其慈悲故。見眾生沉於苦海。而欲濟度。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此所以為佛也。經云。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命盡者。可謂極矣。蓋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去。心念欲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身壞時。唯一念而已。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在淨土。則必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又曰。無為楊傑次公。少登高科。明禪門宗旨。謂眾生根有利鈍。即其近而易知。簡而易行者。唯西方淨土。但一心觀念。仗佛願力。直生安養。其為****仲作直指淨土決疑序云。阿彌陀佛光明如大圓月。徧照十方。水清而靜。則月現全體。月非趨水而遽來。水濁而動。則月無定光。月非捨水而遽去。在水則有清濁動靜。在月則無取捨去來。故華嚴經載解脫長者子云。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是知眾生注念。定見阿彌陀。若生彼土。則無諸苦。般舟三昧經云。跋欲陀和菩薩。問釋迦佛云。未來眾生。云何得見十方諸佛。佛教令念阿彌陀佛。即見十方一切諸佛。又大寶積經云。若他方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其國者。隨願往生。得不退轉。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淨土。何土可生。東坡云。次公晚年作監司太守。常畫丈六阿彌陀佛像。隨行供養觀念。至壽終時。感佛來迎。端坐而化。

樂邦文類。楊次公曰。彌陀光明。徧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聖凡一體。機感相應。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淨土。念念彌陀。吾以是觀之。智慧者易生。能斷疑故。禪定者易生。不散亂故。持戒者易生。遠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進者易生。不退轉故。不造善不作惡者易生。念純一故。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實慚懼故。雖有眾善。若無誠信心。無回向發願心者。則不得生矣。噫。彌陀甚易持。淨土甚易往。眾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眾生何。夫造惡業。入苦趣。念彌陀。生極樂。二者皆佛言也。世人憂墮地獄。而疑往生者。不亦惑哉。

宋丞相鄭清之曰。人皆謂修淨土。不如禪教律。余獨謂禪教律法門。莫如修淨土。夫真淨明妙。虗徹靈通。凡在智愚。皆具此性。根塵幻境。相與淪胥。生死輪迴。窮劫不斷。故釋氏以禪教律。假設方便。使之從門而入。俱得超悟。唯無量壽佛獨出一門。曰修行淨土。如單方治病。簡要直截。一念之專。即到彼岸。不問緇白皆可奉行。但知為化愚俗淺近之說。其實則成佛道捷徑之途。今之學佛者不過禪教律。究竟圓頓莫如禪。非利根上器神領意解者。則未免墮頑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魚忘筌因指見月者。未免鑽故紙之病。護善遮惡莫如律。非身心清淨。表裏一如。則未免自纏縛之苦。總而觀之。論其所入則禪教律。要其所歸則戒定慧。不由禪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淨土之一門乎。方念佛時。口誦心維。諸惡莫作豈非戒。繫念淨境。幻塵俱滅豈非定。念實無念。心華湛然豈非慧。人能屏除萬慮。一意西方。則不施棒喝而悟圓頓機。不閱大藏經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儀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淨。無纏無脫。當是時也孰為戒定慧。孰為禪教律。我心佛心。一無差別。此修淨土之極致也。八功德水。金蓮華臺。又何必疑哉。淨土樞要之作勤矣。

元天如法師淨土或問。問曰。同居淨土。其類甚多。今徧指極樂。而又徧讚其境勝緣勝何耶。答曰。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今以娑婆對而比之。此則血肉形軀。有生皆苦。彼則蓮華化生。無生苦也。此則時序代謝。衰老日侵。彼則寒暑不遷。無老苦也。此則四大難調。多生病患。彼則化體香潔。無病苦也。此則七十者稀。無常迅速。彼則壽命無量。無死苦也。此則親情愛戀。有愛必離。彼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苦也。此則仇敵冤讐。有冤必會。彼則上善聚會。無冤憎會苦也。此或困苦饑寒。貪求不足。彼皆衣食珍寶。受用現成。此或醜穢形骸。根多缺陋。彼則端嚴相貌。體有光明。此則輪轉生死。彼則永證無生。此有四趣之苦。彼無三惡之名。此則邱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此則羣魔外道。惱亂正修。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此則媚色妖婬。迷惑行者。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彼則水鳥樹林。咸宣妙法。二土較量。境緣迥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暇悉舉也。其境勝者。可以攝眾生取淨之情。其緣勝者。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雖同居淨類甚多。唯極樂修行緣具。故徧指也。

又問曰。十方如來。皆可親近。今獨推彌陀者何耶。答曰。獨推彌陀其故有三。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也。願重者。經云彌陀往昔因中。嘗發種種廣大誓願。其略曰。若我成佛已來。其有眾生願生我國。或聞我名。修諸善本。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覺。既生我國。若有退轉。不決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覺。故華嚴鈔曰。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眾生也。有緣者。我佛釋迦現在世時。眾生聞佛所教。歸向彌陀。固已多矣。觀佛滅後。末世眾生。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稍聞佛教者。無不信向。未聞佛教者。亦會稱名。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或遭厄難危險之處。或發贊嘆怨嗟之聲。不覺信口便呌阿彌陀佛。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聚沙搏泥。圖牆畫壁。便作彌陀佛像。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自然能唱阿彌陀佛。此皆不勸而發。不教而能。非有緣而何。又如無量壽經云。吾說此經。今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愍。特留此經。更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經云。此經滅後。佛法全無。但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其有不信而謗毀者。當墮地獄。具受眾苦。故天臺云。當知彼佛於此惡世偏有緣耳。相關者。先覺謂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盡者。度在彌陀。故於諸大乘經丁甯反覆。稱讚勸往者。蓋化道之相關也。以是三者之故。乃獨推焉。

大佑淨土指歸集曰。圓通梵法師會宗集引般舟三昧經。言念佛往生有三種力。一者本有佛性力。言煩惱心中有如來藏也。二者慈光攝取力。言彌陀光明無量。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三者念佛三昧力。言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也。此三種力。如三股繩合為大索。能牽重物。又如水火鏡子。若將對日。以艾取之。即可得火。若將對月。以珠取之。即可得水。今以鏡具水火之性。喻眾生本具佛性之力也。須假日月之光來照者。彌陀慈光攝取之力也。以珠艾能引水火者。信心念佛之力也。此三種物。缺一不可。三事和合。水火方生。三力相資。必生淨土。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曰。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者。此有二義。一者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特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鶴沖鵬舉。驥驟飛龍。不疾而行。不速而至。徑中徑矣。註曰。二義者。一是較量於多種淨業。二是揀別于本部大本。故云徑路之徑路也。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之簡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善導大師偈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也。故云餘門學道。名竪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如蟲在竹。竪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餘門之比念佛。則念佛為速矣。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回向等。實相之佛。雖云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數門。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墮。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

德園集附錄曰。明禮部員外郎虞淳熙。告歸上天目坐高峯死關前。畫夜策厲。至三七日倦甚。欲就枕。忽見高峯禪師斬其左臂。豁然有省馳證雲棲。宏公曰。凡寐而覺者。不巾櫛而復依衾枕。必復寐矣。迷而悟者。不莊嚴而復親穢濁。必復迷矣。火蓮易萎。新篁易折。子自為計。毋以一隙之光。自阻進修之路因勸令回向淨土以續前因。淳熙遂終身行之。

樂邦文類序。明給事中陳瓚家居一意淨業。有客過之呵曰。爾不聞大鑒之論唯心者乎。何厭垢而欣淨為。答曰。唯心淨土。發之大鑒。而非自大鑒始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固先言之矣。蓋懼人以不淨之心求淨土。非曰土無垢淨也。

明成時淨土十要序曰。淨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幽獄。奔託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二者參禪必不可無淨土。為防退墮。甯不寒心。淨土必不可入禪機。意見梢乘。二門俱破。果能寺修淨業。不須臾涉餘宗。三者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而最愚亦無少欠。倘有些子分別。便成大法魔殃。只貴一心受持。甯羨依稀解悟。

念佛直指曰。元明間僧妙叶。著念佛直指上下卷。其直指心要一篇。斥妄顯真。最為精造。有曰。極樂彌陀相好現時。即自心顯。自心顯時。即彼佛現。我心彼佛心。彼佛我心佛。一體無二。故云唯心淨土。本性彌陀。非謂西方無土無佛。不須求生。但在汝生滅緣影之中。名為唯心本性也。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須求彼佛。邨愚夫婦。雖不識理。以信實有彼土。故於命終時。反得往生。畏有陷空之人。因認緣影為心。謂無外土。故雖修道行。還受生死。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塵事連環鈎鎖不斷。若不能於塵勞鬱結及得志歇手不得處。一割割斷。起願力行。盡力一跳。焉得應念生彼。

同类推荐
  • 南征录汇

    南征录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儒志编

    儒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黔南会灯录

    黔南会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挞虏纪事

    挞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叶先生的贤内助

    叶先生的贤内助

    第一次见面,她救了他,再相遇,她又帮了他,被救助的叶先生,默默的靠近她说,“这位小姐,既然你这么乐于助人,那我就“高薪聘请”你,成为我的"贤内助"
  • 小时卖部

    小时卖部

    小时候有一个小卖部,里面总是一个老奶奶,啊,麦芽糖令人怀念
  • 迪麦兹

    迪麦兹

    最强的吸血鬼魔王死了,魔王的家臣们在失去统治者后各奔东西,强大的魔族割据一方,弱小的魔族或沦为奴隶或苟延残喘,只有两个魔族留在了城堡的残骸中,静静等待着棺材被打开的一刻……魔王虽死,但他留下了一位继承者,那位继承者终会夺回最强之位,让世界铭记住他的名字——迪麦兹。
  • 木叶之我也要当骨傲天

    木叶之我也要当骨傲天

    穿越君麻吕,开局就是地牢?我有点方了。辉夜一族的血继病是不是就是这样无药可医,辉夜一族又与月亮上的少妇有什么关系? 当尸骨脉开发到巅峰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不一样君麻吕,带来床新的骨遁体验。是兄弟就来我也要当骨傲天砍我吧! ps:新书《我在木叶当剑圣》已经上传,感兴趣的书友们都过来支持下椰汁吧。
  • 我的宿主不适合系统流

    我的宿主不适合系统流

    试问主神那数千年来的宿敌在被系统绑定后,是如何完成各位面任务的?强制绑定苏白后流下满行辛酸泪的233,无助的仰头望天45度,试图将眼泪逼回去。现代位面的女主精神失常了!末世位面全世界被丧尸席卷了!童话位面特么各种暗恋喜欢都乱了套!……233双手抱着苏白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宿主大人,您真的不适合统流啊!”“唉!等等……”“主神大人,您怎么也叛变了?!!”
  • 深度虚拟游戏玩家

    深度虚拟游戏玩家

    未来世界,一种名为深度虚拟的游戏类型。为了给玩家最真实的体验,深度虚拟技术屏蔽了玩家的真实记忆。这项技术的帮助下,很多古老的游戏类型又焕发了新的生命。横板小游戏,格斗游戏,战争策略游戏,解谜游戏,单机,网游,竞技游戏,moba游戏等等等等。如果游戏对玩家而言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当玩家完全代入到游戏的角色剧情,那些往往容易被你忽略的游戏角色的自身感受,你此刻感同身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体验呢?欢迎来到深度游戏世界!
  • 赤血龙玉

    赤血龙玉

    每个都市中都存在一个黑暗的小巷,那里黑暗,细菌,邪恶滋生,是恶人的天堂,善人的地狱。太古年间,天之陨落,整个世间,进入了一个无天的时代。都市中的弱小高中生,偶的赤血龙玉,于是妖女,魔鬼怪迅速集结而至。黑暗,已经笼罩在他的心中,而他,也沉迷于黑暗之内。
  • 系统之冷公子

    系统之冷公子

    银白色的似九天玄月般皎洁高贵的发丝尊贵的金色眸子冷酷的不曾有一丝感情……整个身躯一直都是笔直笔直的,不曾弯曲过,就像他骨子里铭刻的孤傲冷酷一样。他是谁?他是冷公子,没有人知晓他的名字,只是他旁边的侍从嘴中得知他姓冷……大概吧……他就像个谜一样,除了他精致艳丽的容颜和他冷酷的手段为世人所知外,世人皆不知他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此文绝对毁三观,纯粹是作者在人格暴走后的产物。——作者语。ps:主角是女穿男……不喜者立马点叉叉……勿进……)
  • 君上奉狼成婚

    君上奉狼成婚

    这是一个被儿女私情耽搁成神的狼女,这是一个爪子硬但是修为低的狼女,这是一个一黑化就开挂的狼女……是她,是她,就是她!她凶狠却又乖巧。如果拳头都打不过,那就嘴咬吧。“乖,咬我就好。”她天真却又执拗。如果总有人要离开,那就绑了吧。“苏莞莞,你敢!”敲晕ing。她强势而且喜欢打群架,这个……“做狼的,必须一群上才对。”——分界线——“君上,吾既为狼女,自然奉狼成婚。”“好。”狼崽子,狼大哥,狼妈妈,狼叔叔……为什么这么多?因为狼是群居动物呀!
  • 雪花静静飘

    雪花静静飘

    主人公是一家公司老板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死亡”。若干年以后,“死人”归来。爱情,亲情,友情,六月的雪花,着地及化。非但身无分文,还没有了身份(因为死亡,户籍被注销)。一个活着的死人,如何因祸得福凭借意外获得的护身符回归生活。又如何面对昔日的爱人,朋友,怎样体悟人生的悲欢离合,真善美,假恶丑。作品还对主人公生活的环境进行了有历史纵身的描述,美轮美奂,陶冶情操,值得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