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81300000015

第15章

矢決定之願者。自利復當利他。未能自度而先度人。自他俱溺。固屬非宜。祇求自度而不度人。即落二乘淺見。尤為不合佛心。力雖未充。心無不具。儒書言自新新民。己立立人。皆是理也。輯廣度門。

龍舒淨土文曰。予為此淨土說。欲勸一切見者聞者。廣大其心。以佛之心為心。使人人知之而盡生淨土。當起念云。此法門人若知之。如己知之。豈不快哉。人若不知。如己不知。豈不痛哉。若止於自修。則是聲聞之徒。名為小乘。葢如車乘之小者。僅能自濟而已。此佛所謂斷佛種者也。能廣勸人者。名為大乘菩薩。葢如車乘之大者。人我兼濟之謂。此獲無量福報。所以能至佛地也。十方恒河沙數諸佛。皆共讚歎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謂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也。其功德如此。可謂至矣。何所施而不可。故能勸一人修淨土。以此善緣。消釋罪惡可也。增崇福壽可也。莊嚴往生功德亦可也。追薦亡者亦可也。然必至誠呪願。無不獲其功果。觀房翥傳。可見其略矣。況勸一人以上至五人十人乎。又況使其受勸者轉以相勸。遞相繼續而不已乎。如是則西方之說可徧天下。苦海眾生。可盡生淨土矣。勸人善道。名為法施。此淨土法門。為法施之大者。遂超出輪迴。非其他法施之比。故其福報不可窮盡。故大慈菩薩勸修西方偈云。能勸二人修。比自己精進。勸至十餘人。福德已無量。如勸百與千。名為真菩薩。又能過萬數。即是阿彌陀。觀此則知西方之說者。豈可不廣大其心。而使人人共知此道。以積無量福報乎。

又曰。人苦飢者。與之一食。苦寒者與之一衣。已為大惠。況彼沉淪六道。無有出期。我指示以此法門。使直脫輪迴。受無窮無極之壽樂。其惠豈可窮盡哉。金剛經云。若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不如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葢以身布施者。不免受世間福報。有時而盡。若信此經典。則有悟真性之漸。其為福則無時而盡。所以勝於彼也。以予觀之。豈唯信金剛經者如此。若勸人以淨土。其福報亦然。何則。淨土更無輪迴。已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已。生於彼者。雖未成佛。乃成佛之階梯。是勸一人修淨土。乃成就一眾生作佛也。凡作佛者。必度無量之眾生。彼所度之眾生。皆由我而始。則其福報豈不勝於以恒河沙等身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乎。

又曰。凡受師友之訓誨。恩地之提挈。交遊之禮遇。悉皆告以淨土而為之報。以至與一切人或有一飯一茶之恩。或一言一坐之接。下至僕隸有事我之勞。凡吾受用處。一切致力者。皆以此告之。使脫離苦海。非唯此耳。凡一切知與不知。識與不識。皆欲以是化之。使共生淨土。又非唯此耳。釋迦佛在世時。有一國難化。佛言與目連有緣。使往化之。其國人皆從化。人問佛云。與目連有何因緣。佛言往昔世。目連嘗為樵人。於山間驚起一羣蜂子。目連乃發善言云。我得道後。盡度此蜂子。今此一城人者。乃當時蜂子也。目連發此善言。故為有緣。由此觀之。非徒於一切人當勸修淨土。一切飛禽走獸。下至蜎飛蝡動之類。凡有形相可見者。吾因見之。皆當為念阿彌陀佛數聲。發善願云。願汝等盡生極樂世界。我得道後。盡度汝等。非徒於有形相可見者如是。其形相不可見者吾亦當作是念。作是言。如此則吾善念甚熟。於一切眾生皆為有緣。吾上品上生必矣。他時化度。無不樂從者也。

蓮池大師曰。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勸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予生晚。甫聞佛法。而風木之悲已至痛極終天。雖欲追之。末由也已。奉告諸人。父母在堂。早勸念佛。父母亡日。課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週歲。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報劬勞之恩。不可不知此。

又曰。世間之孝三。出世間之孝一。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綵。而甘旨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聖成賢以顯其親。是三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出世間之孝。則勸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永別四生。長辭六趣。蓮胎託質。親覲彌陀。得不退轉。人子報親。於是為大。予昔甫知入道。而二親已亡。作自傷不孝文以伸悲恨。今見在家出家而眾中有具慶者。於是倍增感慨。而涕泗交零。稽首頓首以勸。

勵行法

精持門

信既篤矣。願既堅矣。無實行以自勵。則信為徒信。願為徒願。空言無補。何能[仁-二+辛]獲。凡事必有苦行。方可成就。況出世之大乎。今不必萬行全修。只此至簡至易持名之徑路。猶不精心果力可乎。持名者。須以心念。莫但口念。平時妄念紛飛。無由覺察。一經手提數珠。始覺此心之難制。余根鈍障深。向用強制之法。手掐此珠。心隨此手。勿使一珠空過。庶幾稍有把握。爰採昔賢警語。銘諸座右。以收放心而資省惕。輯精持門。

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曰。大凡修淨土人。最忌的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呪。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却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却不空費了一生的事麼。如今一槩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日久成功。方不錯却。偈曰。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聲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感應不思議。蓮開七寶池。

又曰。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純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時達本於座下。忽戄然念數聲。菩薩曰。如是如是。

又曰。彌陀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不要增。不要減。只依著我行去。但經要勻勻淨淨。不緩不急。不疾不徐。佛要聲聲心心。不澁不掉。不浮不沈的念去。至於回向二字。不是但誦舊文一過。須從自己心中發出真正大菩薩願。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而我心無所著。如虗空等。是曰回向。又靜坐時。當反觀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無能無所。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毋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見。如是坐一時。便起經行。又更持誦。有箇次序。若忙忙促促。一口氣赶去。謂可完卻一日課誦。便有苟且了局的念頭。非真正修行矣。

唐飛錫大師寶王論曰。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則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令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

又曰。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竊焉。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一也。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藂林。千山松茂。其義二也。遠而說之。金容熒煌以散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鼓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其義五也。具斯眾義。復何厭哉。

華嚴經偈云。寧受無量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夫然則佛聲遠震。開善萌芽。猶春雷之動百草。安得輕誣哉。

天如法師淨土或問。問曰。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羣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閒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答曰。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不論苦樂逆順。靜閙閒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亦須忙裏偷閒。鬧中取靜。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閒者。每日晨朝必須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虗棄。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布施。修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皆須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又問曰。圓觀之修。惟心之念。似乎上器之行門。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亦乃大根之功用。倘根器之不對。則功行之難成。今吾自揣其根。觀吾自好。惟在專持名號。暇則或加禮拜懺悔而已。師以為如何。答曰。善哉善哉。汝知量矣。觀汝之言。政合善導專修無間之說矣。專修者。謂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政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修而修雜業以求生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報佛恩故。雖有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生淨土故。無間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不誦餘經。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雜餘想。又若貪瞋癡來間者。隨犯隨懺。不令隔日隔夜隔時。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也。善導和尚者。天竺傳中稱為彌陀化身也。觀其專修無間之說。要緊只在念念相續。故孤山亦云。不可等閒發願。散亂稱名。

又曰。業報差別經云。高聲念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徧十方。四三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淨土。慈雲懺主云。稱佛名時。以心緣歷。字字分明。使心口相繫。方能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若恐心散。須高聲疾喚。心則易定。三昧易成故。懷感法師。決疑論中引大集日藏經云。小念見小佛。大念見大佛。論釋曰。大念者。大聲念佛也。小念者。小聲念佛也。此皆聖教。有何惑哉。奉勸世人。厲聲念佛。三昧易成。小聲念佛。遂多馳散。學者方知。非常人能曉也。下品下生。臨終十念。少時猛利。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今人稱佛。多不專精。散心緩聲。遂使現世成功者少。臨終感應事稀。故特示此法。勸念佛時。一心不亂。高聲念佛。聲聲相續。則不久成功也。

明空谷大師景隆曰。念佛一門。修行捷徑。識破此身不實。世間虗妄。唯淨土可歸。念佛可恃。緊念慢念。高聲低聲。總無拘礙。但令身心閒淡。默念不忘。靜鬧閒忙。一而無二。忽然觸境遇緣。打著轉身一句。始知寂光淨土。不離此處。阿彌陀佛。不越自心。然若將心求悟。反成障礙。但以信心為本。一切雜念。都不隨之。如是行去。縱然不悟。沒後亦生淨土。階級進修。無有退轉。優曇和尚令人提云念佛者是誰。或云那箇是我本性阿彌陀。謂是攝心念佛。參究念佛。今不必用此法。只用平常念去。

蓮池大師曰。或問今見世人念佛者多。生西方成佛者少何也。答。此有三故。一者口雖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既是念佛。便要依佛所說。要積德修福。要孝順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愛。要夫妻相敬。要至誠信實。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陰隲方便。要慈愍一切。不殺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壓小民。但有不好心起。著力念。定要念退這不好心。如此纔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二者。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以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念佛之時。按定心猿意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如親在西方面對。不敢散亂。如此纔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三者。口雖念佛。心中只願。求生富貴。或說我等凡夫。西方無有我分。止圖來世不失人身。此則不合佛心。佛指引儞生西方。儞卻自不願生。以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凡念佛者。決意求生。休得疑惑。且如天宮富貴。福盡也要墮落。何況人間富貴。能有幾時。若說儞是凡夫。西方無分。則聖賢都是凡夫做。安知儞不生西方也。便可發廣大心。立堅固志。誓願往生。見佛聞法。得無上果。廣度眾生。如此纔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

又曰。夫學佛者。無論莊嚴形迹。止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羣做會。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聽經。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淨念佛。寄庫來生。不如現在作福念佛。許願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習學外道文書。不如一字不識念佛。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賢人。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佣兵之我是恶魔

    佣兵之我是恶魔

    古时,有一传说,佣兵之王打败并封印了一只为祸人间的恶魔,取恶魔之力,铸造十把钥匙,分散于世界各处,使其不能相聚,因为一旦相聚,恶魔将有可能重现人间,于是,人们把十把钥匙收藏起来,后来有人发现钥匙里拥有很强大的力量,于是,人们为了得到力量为己所用,一场场战争随之而来.........
  •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佬和你谈恋爱你怕吗

    大佬和你谈恋爱你怕吗

    【甜,甜死你,略~】偶买噶,昔日的大影帝出车祸了,那,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窝在别人家,阿勒,这关系好像也不是很单纯呢~某女想我是收留呢还是保命呢?某个狗男人掐了一下女人的腰,“你说什么,嗯~”算了算了,看在颜值这么高的份上,勉勉强强收了吧,谁知道这一收就是一辈子,{这本书准确来说是很甜的,求收藏 ̄ω ̄=
  • 人生应该飞起

    人生应该飞起

    “你呀,别不承认。你就是个Loser!真以为家境,运气能代表一切?你不过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父母的血吸虫罢了,自己不行,还怪其他,现在心灰了,冷了,炸了?抱怨人生?呵呵,那我给你一片天,就问你敢不敢要!?”要,为什么不要?他似乎抓到了希望。而他面前的脸目模糊的人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而整个世界瞬间黯淡了下来……
  • 大佬每天都想官宣

    大佬每天都想官宣

    【人美心狠姜影后VS高冷偏执江大佬】【甜到牙疼的甜宠文爽文】某日,一条爆料登上了热搜榜二:#四小花旦姜澜疑似解约#某大佬:“这个,压下去。再弄一条官宣热搜,直接上榜一。”随后,姜澜看到解约热搜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小花旦×某大佬疑似官宣#“我连男朋友都没有!哪来的官宣???”大佬轻描淡写的说:“艺人,不能有恋情,但是绯闻可以。”“………”大佬就是大佬,比不了比不了。*“江景淮,要和我来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吗?”
  • 就坑师父了!咋滴!

    就坑师父了!咋滴!

    高中少女许幽,最大的梦想就是找个吃喝等死的工作,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深夜里,被一个叫魍魉的糟老头子破坏了。从此以后,许幽开始进入与“另一个世界”的神秘邂逅,开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旅行。
  • 水晶之旅

    水晶之旅

    五条项链,导致五个几岁的孩子,陷入困境。一次成长的旅途,一次心灵的体验。仇恨使他们,不在是当年心灵单纯的小孩了,期待他们强悍归来……
  • 贞观血歌

    贞观血歌

    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而被废贬,两年后的某个晚上,病入膏肓的废太子竟然遇刺身亡!帝王大怒、雄城不安,皇子心动、群臣顾盼。有些人悲痛,有些人郁闷,也有些人窃喜。。。百年难遇的太平盛世被抹杀在萌芽状态。
  • 余劫孽情

    余劫孽情

    余者,我也。已到不惑的我仍是孑然一生,也将孤独一生到终老。我一生孤苦伶仃,凄凉一生!然而,这并不悲哀,但唯有遗憾的是我守候了一生的信念,最终却也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命运注定的凄凉,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我就是上苍的弃儿,被霉运纠缠的倒霉蛋。但是我可以有阿Q精神,我可以把这一切的不好用来生再世的笔去圆满。而今我那段刻骨铭心的爱就是茶点,以神话故事为背景音乐,用我的诗词歌赋当佐料,辅以賨人文化风味小吃,拿出我纵横驰骋的思想做厨艺为你做一道别开生面的情感汤宴,希望你用细腻的情感去品尝!